林濤主席書法被同僚吹捧成「有二王風韻」,網友:言過其實!

2021-01-09 書情畫意惹人醉
書法家林濤

同行之間、同僚之間互相吹捧,自古以來被視為一種「病態文化」。在當今書法界,這種肉麻的吹捧風氣也不勝枚舉。

今天要介紹的這位書法家,叫林濤,擔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甘肅省文史館研究員、甘肅省書法家協會主席等。以下是林濤書法作品:

公開資料顯示,林濤主席1966年生於甘肅隴西,字一山,號濤之,畢業於同濟大學,2001年棄醫從藝,調省書協工作。可以說,他是甘肅土生土長的文化人,且從事書法教學20餘年.。

不消說,在多年書法教研的道路上,林濤先生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書法風格。2016年初,甘肅省書協換屆,剛滿50歲的林濤當選為主席。以下是林濤書法作品:

林濤這個主席的確並非浪得虛名,曾有論者認為,他對於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清人尚樸的不同歷史時代的書法風貌,皆有研究,功勞不小。

自然,對於他的書法創作,得到了許多同僚的高度評價。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遠說:對林濤而言,書法創作已經成為某種心緒和品格追求的載體……從他的字能感受到喜怒哀樂,心志追求和價值取向……。以下是林濤書法作品:

更讓人感到牛逼的是,甘肅省文聯副主席王登渤稱讚道:林濤的書作,一股源自「二王」的清朗俊逸、格清氣爽之風致撲面而來……

平心而論,林主席的書法是寫得不錯,功力較為深厚,但與「二王」書法相提並論,是人為的有意撥高了,當屬極大地抬舉。以下是林濤書法作品:

而聽說林濤主席的書法被同僚吹捧成「有二王風韻」之後,一些網友心平氣和地說:言過其實,這樣吹捧反而對林主席不好。

網友當然是善意的,也沒有傷害到林主席的臉面。值得深思的是,那些「拔苗助長」般吹捧林主席書法的同僚,到底居心何在?以下是林濤書法作品:

作者:和法堡

相關焦點

  • 甘肅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林濤做客金城講堂 講述流淌在筆墨裡的文化...
    林濤做客金城講堂  中國甘肅網11月26日訊 (本網記者 宋芳科 文/圖) 從翰墨飄香裡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11月26日上午,金城大講堂如約與蘭州市民見面,在甘肅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林濤先生的精彩講解下  談自信:書法蘊含文化軟實力  「一字一世界,一筆一精神,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在講座開篇,林濤引用百名政協委員的倡議來闡述書法對國人精氣神養成的重要性。  林濤認為,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 民國第一高手,書法得「二王」真傳,這字足以令當代書家汗顏!
    常讀書法史的朋友不難發現一個規律,書法的基本體系奠定與漢魏時期,在唐朝達到了一個巔峰,再往後的宋朝、元朝、明清、甚至於民國,筆法一直在式微,縱然個中有幾個大師級人物,但也是難挽狂瀾於既倒。但在每一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取法於特色,這與當時的社會與文化環境息息相關,但有一點是大家共同的目標,那就是上追魏晉,學習「二王」,書法不入「二王」基本就等於「野狐禪」,這是千百年來書法人共識。
  • 顏真卿書法對「二王體系」的構建及影響(第二期)
    這句雖然說的是文學, 但同樣適用於書法藝術。顏真卿創造性地建構了「二王體系」之後所產生的「顏體」, 如果沒有接受者的欣賞和接受, 那麼他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就不會像如今這樣如日中天了。事實上, 在「二王」書風所籠罩的唐代, 「顏真卿在整個唐代的書學地位並不穩定, 從社會一般接受程度來看, 顏真卿在當時是一個二流的書法家。」
  • 「二王」體系:影響的焦慮
    「有二王的氣息,但弱在墨色變化」、「線條的變化不同,但意思有了」——看到一件學「二王」和黃庭堅的行草大字,只點評了一句:「估計評得上。」「作品面目齊整,質量可觀」,評委、中國書協副主席聶成文認為,整體上創作者對「二王」書風掌握得更純熟,比前幾屆國展的作品更為地道、瀟灑,以此進入表現階段,也會對其他書體創作的提高有所助益。「這是可喜的現象:以『二王』為源的年輕作者越來越多,而且從手卷展等專題展覽來看,對於『二王』系列的學習愈加深入,超越了以前只學『二王』、孫過庭、董其昌而產生的雷同面貌,較之上世紀90年代的創作有大幅的推進。」
  • 書法小小技巧:「二王」風格行書的起筆筆鋒如何寫出來?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網友留言問:臨帖的時候,發現「二王」風格行書基本每個筆畫的起筆都有一個「尖」,請問這種起筆的筆鋒如何不做作、順暢的寫出來?這位書友觀察很仔細,「二王」風格行書每個筆畫的起筆都有一個「尖」,這樣露鋒入紙,更加筆畫精到、點畫精微,寫得好的「二王」行書、小草都有這個特點。如何寫,其實也不難,就是一點小小技巧:
  • 鄉村女老師喜歡「二王」書法,苦練楷書30年,小楷寫出藝術美!
    文 / 小白各位書法愛好者的網友大家好,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你是不是也想到了很多著名的書法家呢?有的網友想到了書聖王羲之,還有的網友想到了楷書鼻祖鍾繇,也有的網友想到了唐朝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正是在這些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一位書法愛好者是鄉村女老師,她的名字叫張義芬。
  • 原臺灣省政府主席陳誠,精品楷書行書展,網友:筆墨精緻書法一流
    陳誠陳誠的書法沉穩雄渾、筆畫流暢、筆勢蒼勁,雄厚端莊,雖是武將卻寫得一手大氣端莊的好字。陳誠的字有出處,並不是不臨帖,他年輕時的楷書就不錯,而且一生多有讀帖,至少從臨的角度不比當時的書法家少。書既寫法度,更寫性情,從這個角度看,陳誠的書法功力不輸其他大家。再說,書以人傳自古如此,歷史上的經生書法比官員書法家未必差,但卻很難史上留名,除非和皇家有關,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 甘肅省著名書法家林濤將於11月26日走進《金城講堂》
    原標題:我省著名書法家林濤將走進《金城講堂》  中國甘肅網11月22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華靜) 11月26日,大家期待已久的《金城講堂》又要與金城市民見面了,此次被邀請的主講人是甘肅書法家協會主席林濤,他將為大家帶來一場「書法藝術與文化自信」的主題講座。
  • 稱中書協主席蘇士澍「錯字大王」言過其實,有些錯字是「冤枉」!
    自從蘇士澍擔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以來,就被頻繁曝出寫錯字,每一次都會引起熱議。普遍認為:人非聖賢,偶爾出錯在所難免,但不能頻繁出錯。在一些人的印象中,蘇士澍主席被寫字頻繁出錯,致使人們把焦點都放在他的錯字上,甚至被一些網友噴為「錯字先生」、「錯字大王」。
  • 唐太宗李世民,中國最偉大的書協主席!
    若論古代皇帝裡書法成就最高當屬宋徽宗,一手瘦金體獨步天下。但要論對書法最狂熱的、對其傳承、傳播、教育及發展貢獻最大的,那一定是唐太宗李世民。今天,咱們從多方面看看,李世民是怎麼當好「書協主席」的!李世民觀賞了一生,還覺不夠,命將《蘭亭序》真跡作為百年之後的殉葬品,同其它書法珍品一起隨棺入墓。蘇東坡為此有詩道:「蘭亭繭紙入昭陵,世間遺蹟猶龍騰。」現今傳世的是馮承素、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等人的臨摹本。
  • 書法大家於茂陽
    (圖二) 有了十年臨習米芾的紮實基礎,一旦回歸二王,頓時使他在書法上打開局面。對米芾書法來說,二王是源泉,而對於茂陽師法米芾來說,二王的行草書就是傳統的沃土。他師法二王並非要創作出純粹的二王書風,而是要通過二王來滋養自我,為在米書基礎上的自我創作增加傳統的營養源。
  • 都知道東晉書法有「二王」,那你知道「三謝」嗎?
    中國書法史上,東晉書法家「二王」王羲之和王獻之聲名卓著,名揚天下,後人更是推崇備至。但晉代還有「三謝」似乎知道的人不多。「三謝」不僅在政治上著名,在書法上也頗有造詣,因此得名。 書法「三謝」是哪三位呢?
  • 聊一聊「二王」草書中的「字組」
    在他的這些行書中,筆尖稚體的各個角度都得到了運用,後世謂之鋒有八面,極大地豐富了書法筆法的內涵。由此可見大王早期作品和新體書風作品在用筆上的不同之處。這說明後期新體書風作品運筆速度快了。由於速度的加快,使得點畫之間牽絲映帶加強且豐富多彩,而由於牽絲映帶的加強又導致字組現象明顯。對比中可以看出字組隨著大王新體草書的成熟而成熟。
  • 中美協主席寫書法,錯字連篇,網友:快去查查字典吧
    前一段時間有一位北京大學教授的書法作品被細心的網友發現有錯字,這件事引起了眾多網友吐槽。因為在之前這位北大教授一直宣稱自己的書法是「文化書法」,結果出現書法出現錯字,這結果實在讓人啼笑皆非。
  • 何應輝暢談「中國文字與書法發展」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省書法家協會主席何應輝成為首位主講嘉賓,為群眾講解了中國文字與書法的發展歷程。【實錄】1書法藝術何以產生?漢字與毛筆是物質的兩個基礎    「中國文字和書法發展概說」,這是很大的題目。但是它又是我們了解文字和書法所必須的。根據我們今天大多數聽眾的情況,我只能把它來一個「概說」。    中國漢字,已經有三四千年歷史。
  • 行書書法:「二王」行書偏旁寫法,實用!
    以下僅列「二王」書法中的部分典型部首,以供讀者參考。1.「十」部這一部首書寫時要注意不同的起筆方式、連帶方式,以及橫與豎的不同組合方式。2.「獨」字的反犬旁有別於其他3個字,類似於楷書的寫法。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倆為我國最偉大的書法藝術家之一,史稱「二王」;他們的行書更是獨步天下,是後來者學習臨摹的對象。行書與楷書不同,它更不拘於形式,更能體現藝術家們自己獨特的風格。多練、多思、多試,是寫好行書的必備條件。
  • 中國書協副主席孫曉雲又被噴,網友:握筆姿勢都錯的,還大家?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孫曉雲女士又被吐槽,有網友竟然對她的握筆姿勢也提出質疑,認為是錯的。前些日子,孫曉雲女士擔任南京大學新成立的書法研究院首任院長,進入大眾的視線。隨後,網上便出現了關於孫曉雲能否堪當此重任的各種評論。
  • 戰爭年代成就了主席的書法,運筆峻拔,勢不可擋
    一、字如其人,主席的獨特氣質融入書法主席的書法非常有特色,點畫如長槍大戟,運筆峻拔,勢不可擋,主席將自己獨特的精神氣質融入到書法藝術當中,從而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獨特神韻的書法藝術風格,不論是書法專業人士,還是普通的老百姓,當大家看到主席的書法的時候,都會給出一致的好評。
  • 書法史上必須記住的行草書大師:王鐸
    據現今流傳其各時期作品來看,四十歲之前王鐸對王羲之和王獻之的書法研習尤為深入,在他這個時期的臨書作品中,《聖教序》及二王的其它帖佔有半數以上,可見他對二王書法用功之深。王鐸對二王書法有超乎尋常的尊崇和熱愛,他將王羲之視為本家,常常在臨摹習作後標記上「臨吾家逸少帖」。
  • 古風新意 南國華採 ║ 林濤
    文/範迪安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數年前,林濤從閩南來北京中央美院中國畫系深造,我曾觀賞了他不少作品,也常在一起談書論藝,他給我的印象是感覺敏銳兼勤奮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