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小小技巧:「二王」風格行書的起筆筆鋒如何寫出來?

2020-12-25 麓風軒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網友留言問:臨帖的時候,發現「二王」風格行書基本每個筆畫的起筆都有一個「尖」,請問這種起筆的筆鋒如何不做作、順暢的寫出來?

這位書友觀察很仔細,「二王」風格行書每個筆畫的起筆都有一個「尖」,這樣露鋒入紙,更加筆畫精到、點畫精微,寫得好的「二王」行書、小草都有這個特點。如何寫,其實也不難,就是一點小小技巧:

《蘭亭序》「暢」字

第一、筆法上,王羲之論述過,這需要「凌空逆勢起筆」。凌空取逆勢,這樣落筆入紙具有敏捷順暢、生動活潑的特點,又使筆形優美自然。如果簡單直接地順鋒入紙,易犯入筆過於尖細的毛病,而且直來直去也就沒有趣味了。

第二、跟筆墨紙工具有關:一般寫「二王」風格行草書宜用狼毫、半生熟宣紙或毛邊紙,用墨不能太滲,否則是寫不出這種效果的;

《蘭亭序》「流」字

看圖王羲之《蘭亭序》中的「集」字、「流」字、「暢」字,觀察紅色標記處,細心體會,其實就那麼一點點小技巧,多臨摹,明白了就會了。回家趕緊動手試試吧!

《蘭亭序》「集」字

本期討論:

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能寫出這種筆畫效果?歡迎留言交流。

更多書法技巧與精彩內容,請關注【麓風軒】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相關焦點

  • 書法學習 如何令筆鋒立起來?
    書法在用筆,用筆在用鋒。對於筆鋒的掌控能力,一直是書法臨習與創作的要領。很多人寫書法,筆鋒軟綿乏力,因為筆鋒發力有很大問題。
  • 揭秘 為什麼二王能寫好行書,並成為行書字體的先驅者?
    為什麼二王能寫好行書,並成為行書字體的先驅者當然,這並不只是因為他們父子二人形成了行書,還有一點更重要的,那就是二王的書法學習都是系統性的溯源學習,行書的形成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王羲之,王獻之兩個人都是由篆隸學起,精研二種字體並過渡到章草和今草,然後再由楷書過渡到行書,這個過程是當今很多人學習書法不曾走過的,很多人都是一上手就是楷書,從寫好字的角度來說沒問題,但是如果你想對書法進行系列的研究的話,這就是非常嚴重的錯誤了。唐楷會讓知道什麼是經典的楷書,但是絕對不會讓你領悟什麼才是真正的行書。
  • 行書書法:行書用筆12條技巧
    因此,掌握行書的用筆方法是至關重要的,用筆的熟練與否,直接關係到書寫質量。01.用毫得當行書用筆,一般以只用毫之全鋒的三分之一為度,最重的按筆也不宜超過二分之一。這樣,行筆時即按得下,又提得起。當然,這並不絕對,喜用短鋒筆和長鋒筆作書的人,往往不受此限制,或用全鋒、或用鋒尖,只要掌握得當,做到梁 《評書帖》中所要求的那樣:「用筆宜著實,又要跳得起,不可使筆死捺在紙上。」
  • 書壇著名書法家任政,行書唐人智慧絕句,筆法行雲流水,可做帖用
    行書運筆調峰技法及行書的藏鋒露鋒簡述:行書運筆必須要學會調鋒。筆鋒在書寫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變化,如果不及時調鋒,便會出現偏鋒、絞鋒、散鋒等現象,這樣既影響線條的質量又給運筆帶來很多困難。所以在行筆的過程中,我們要時刻進行筆鋒的調整,使之達到中鋒用筆。
  • 行書書法:「二王」行書偏旁寫法,實用!
    以下僅列「二王」書法中的部分典型部首,以供讀者參考。1.「十」部這一部首書寫時要注意不同的起筆方式、連帶方式,以及橫與豎的不同組合方式。2.「乚」部這一部首在書寫時,一是要注意長短搭配的不同,一是要注意它的收筆動作。
  • 史上最貴的行書,作者是位「書法狂人」,價值100萬一個字!
    米芾《研山銘》行書長卷我們單純從這幅字來看,無論從用筆還是字的結字變化還是章法氣息都跟米芾出自一脈,其筆鋒變化之精巧,亦是旁人之所不及!米芾《研山銘》行書長卷在「二王」的筆法體系當中,沒有出現過大字的作品,所以今天的人想學習晉唐的大字書法,不能直接將原帖放大來寫,直接放大則會面目全非。
  • 趙子昂68歲所寫大字行書,被稱為行書典範之作,書法中沒有俗氣!
    其實他不僅僅在楷書上有著深厚的造詣,在行書上也有著不俗的表現,這幅《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卷》,是他在六十八歲的所寫,也是趙子昂書法之中少見的大字行書,在書寫完這幅書法之後的第二年,趙子昂就離世了。趙子昂的行書有著遒勁飄逸之感,是融合眾家之所長,有著鍾繇古樸沉穩,也有著王羲之和王獻之的飄逸流暢,在飄逸流暢之中不不失骨力,在瀟灑中見高雅,秀逸中吐清氣。
  • 如何控制筆鋒?
    書法在用筆,用筆在用鋒。對於筆鋒的掌控能力,一直是書法臨習與創作的要領。毛筆在紙上運行要留下痕跡,這痕跡就是漢字的點畫。用同樣的一支毛筆,由不同的人來寫相同的一個字,結果是一人一面。其原因是因為每個人的運筆發力方法不同。寫字時,筆毫由於手臂的發力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變異,因此,才有「唯筆軟而奇怪生焉」的說法。筆毫在不使用時,形狀是錐狀的,一旦濡墨落筆,鋒毫即變,一寫一變。
  • 書法中的術語「下筆即走」和「下筆即轉」,是什麼意思?
    沈尹默說:筆毫在點畫中移動,好比人在路上行走一樣:人行路時必然一起一落;筆毫在點畫中移動,也得要一起一落才行。落就是將筆鋒按到紙上去,起就是將筆鋒提起來,這正是腕的唯一工作。『提』各『按』必須隨時隨處結合著,才按便提,才提便按,才會發生筆鋒永遠居中的作用。正如行路,腳才踏下,便須抬起,才抬起行,又要踏下,如此動作,不得停止。」筆鋒下落找發力點借勢發力之時,就要適當慢一點。
  • 有硬筆行書基礎能學好毛筆行書嗎
    有不少書法界的朋友問我,學習書法一定得從楷書練起嗎?我工作了幾十年,都是以行書的方式記錄筆記或寫東西,沒有系統認真地學習過楷書,如果想學毛筆行書,跳過楷書直接學行書,可以嗎?……,提這類問題的人不少,意思大同小異。實際上就是說,我不想學楷書,就想直接練行書,行不?
  • 「二王」誰的行書寫得好?一個研美清奇、一個婉轉妍媚
    王羲之:研美清奇、風神舒朗王羲之對書法的革新主要是對具有草勢的行草的革新,按照王羲之行書書寫風格的不同可以將其行書分為三種類型。一類具有較多隸書筆意,風格上多樸拙持重,《姨母帖》是這種類型的代表;一類是因用筆流利而形成連綿的筆勢,體現出一種風神疏朗的整體風格的,是士族之間往來的信札,《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喪亂帖》、《得示帖》、《二謝帖》是這種類型的代表;還有一類是王羲之行書成熟時期創作的作品,這類風格筆勢不相連署,單個字都極盡表現姿態,如《蘭亭序》。
  • 行書用筆之「六變」
    書法用筆特點,是不同書法字體特徵的分水嶺。
  • 行書書法:初學者如何練好行書?
    讀的帖越多,眼力就會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寫才好,好在哪裡。有一個成語叫「眼高手低」,我認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發現不了美,不知什麼是美,就更談不上創造美了。有不少同學以為書寫潦草是所謂的行書,導致他們以醜為美的原因是他們「眼低手也低」。
  • 字寫得好看,就是書法嗎?如何避免自己書法變成印刷體、美術字
    侯吉諒老師在《如何看懂書法》藝術中,談到當代書壇上求新變異與醜書的區別,對那些把寫字弄成做字,求新而流於形式,其實是得形失意,忘記書法文字的內容,都不是書法!《如何看懂行書》三個草稿作品,為啥會被公認為寫得最好的三大行書?
  • 寫字與書法的用筆差異
    50年代以前的石版印刷技術很讓我驚訝,竟然可以那樣清楚地表現墨的輕重濃談,甚至能看到一根根鋒穎在紙上運動的軌跡,讓你直接對應起筆頭形狀——筆鋒是如何分布的,鋒在哪,肚在哪,如何頓注,如何散開,如何聚斂等等。 柳公權蘭亭詩,所謂的古法用筆,或言晉唐筆法,筆法的關鍵。至於一般的用筆線路,包括起筆角度,回鋒的方向等等,我認為不如放到結構中去談而非筆法的範疇。
  • 初學毛筆書法的兩大基本功:起筆和收筆
    五哥 文/圖初學毛筆書法,我們需要把握哪些最基本的技法呢?臨摹古代書法家傳承下來的碑帖是一種技法。所以有人把臨摹字帖比喻為學習書法的「武林秘笈」。那麼,除此之外,最關鍵的是要把握好毛筆書寫的起筆和收筆技法。起筆,又稱為入筆、落筆,是書寫筆畫的開始動作。收筆又稱為終筆、結筆,是書寫筆畫的結束動作。在書寫當中,無論是起筆還是收筆,都有一個筆鋒的運轉問題,如藏鋒、露鋒、方筆、圓筆、轉筆、折筆等。下面簡要介紹一下起筆和收筆的主要技巧。
  • 陸維中創新書寫筆法,書作現代精品行書,字字飄逸遒勁,書法上品
    主帖要反覆讀、臨,主要是解決筆法、用筆、結體問題。繼承是創新的重要基礎,創新是繼承的必要發展。從「走進去」再「走出來」,從形似到神似,形成鮮明的個人風貌。所謂「採百家花,釀自家蜜」。蘇軾的「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的觀點,說明了不同書法形式的差異,以及書寫速度和節奏的差異。在起筆和結束收筆時書寫速度要緩些,而在筆畫之間交換過程中,筆勢更迅疾些。總之,行筆既要不徐不疾,沉著從容;又要有疾有徐,態度自在。
  • 為什麼學習軟筆書法後,硬筆書法寫起來會很容易?
    硬筆書法 | 書法作品 | 行書字帖 | 硬筆楷書 | 書法教程
  • 溥儒的行草具有怎樣的風格?
    溥儒的行草書作品以魏晉風格為主調,取法很多但大致是沿著「二王」帖學一路並堅持長期臨寫王羲之的《蘭亭序》、《懷仁集字聖教序》,同時又涉獵諸家尤對米芾書法用功極深,曾言臨寫米字二十年之久,在其許多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習米芾書法用功極深,尤其是大字的行書米芾的味道極濃,在對米芾的作品進行深入的臨習之後,又感曠野之勢偏多,而又缺少雋秀之筆意,於是又追本溯源,學習魏晉唐人之書
  • 古典行書傳承的高深書法,筆意豐富字體雋秀,鄧真友真書法品鑑
    書法是我們華夏子孫積累上千年的民族瑰寶,習書法具有怡情,養性,健心之功效;而論及到書法,毫無疑問,諸多書法愛好者冒出的第一想法就是書法如何自學或書法能不能自學。鄧真友真書法品鑑:書者介紹:鄧真友重慶市合川市人 現居住地:四川省雅安市 雨城區 :四川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其書法特點:字體筆勢自然,框架清晰方正。字體的轉折自然,流轉自如,而且字體的筆畫優美,絲毫不拖泥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