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版的《人民日報》上,刊登了浙江省委常委、寧波市委書記唐一軍的一篇署名文章,文中提出:「把發展智能製造作為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主攻方向」,並將寧波的未來城市定位為「國內一流的智能製造強市」。
近段時間,對「智能製造」,寧波出招頻頻;與此同時,杭州版的「中國製造2025」也快馬加鞭。杭州和寧波,一向是浙江最重要的「兩極」。寧波的這一戰略,將在浙江的經濟版圖上帶來什麼樣的新變化呢?
端倪
去年5月,時任寧波市政協主席的唐一軍被任命為代市長,8月,唐一軍又履新省委常委、寧波市委書記,同時兼任代市長(代市長一職到今年2月22日止),唐上任的最初幾個月,「智能經濟」「智能製造」等詞,一直是他的「口頭禪」。
他剛任寧波市代市長之初,頻繁到寧波下轄的各縣市區調研,對智能製造的重視就已初現端倪:去年7月4日,在寧波杭州灣新區調研時,他提出要專注先進位造業,把智能經濟作為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7月22日,在北侖區調研時,提出要加大創新力度,依託現有平臺和載體,積極發展智能經濟,推動臨港工業和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8月2日,在鄞州區調研時,他又提出要求:加快發展智能經濟,建設智能經濟強區。8月9日,在餘姚調研時,他提出餘姚要以創建智能經濟示範區為抓手。8月16日,他在江北區調研時,提出大力發展智能經濟,著力培育核心競爭力……
去年8月18日,謎底終於揭開:工信部、中國工程院、新華社和寧波市政府在北京聯合召開「中國製造2025」城市試點示範新聞發布會,宣布全國首個「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花落寧波。
在當時,全國有26個省出臺了「中國製造2025」地方版行動計劃,30個城市提出創建試點示範城市申請,寧波這次爭創可謂是「勇拔頭籌」。
今年2月9日,春節假期過去沒幾天,寧波市委、市政府召開「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建設推進會,在會上,唐一軍將這次爭創形容為「舉全市之力」,並稱在2017年要舉全市之力推動試點示範工作取得扎紮實實的成效。
背景
自從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後,外部市場變化劇烈,同時要素資源的價格卻一路攀升。
作為浙江最重要的工業城市和外貿基地,寧波生產了全國四分之一的西服和襯衫、四分之一的文具、三分之一的小家電,對外貿有著較強依賴。如何謀求新的轉型,為寧波今後的發展找到方向,就顯得極為迫切。
在浙江,向來與寧波唱「雙城記」的杭州,在這期間卻找到了一個新的平臺:跨境電商。2015年3月,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獲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成為國家「網際網路+」戰略首個落地項目。「這一下子就把杭州經濟拉上去了。」一位經濟界人士說。
在杭州基於網際網路的新經濟強勢崛起的同時,2014年全年寧波進口額同比上年下降9.7%,2015年寧波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再下降2.9%。不過,就在這段時間,寧波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出路。
正好在那段時間,浙江正在全省推行「機器換人」戰略,並提出5年內每年年均實施「機器換人」項目5000項、完成技術改造投入5000億元,很多寧波企業也紛紛實施「機器換人」。伴隨著這一進程,智能製造業在寧波快速崛起:從事機器人行業研發、設計、製造、銷售的寧波企業超過100家,其中專業生產機器人本體和集成組裝的寧波企業已逾50家。到2015年,寧波智能裝備產業就實現產值312億元。
更重要的,還是智能製造業展示的前景:到2020年,浙江規模以上高端裝備製造業總產值將超10000億元,高端裝備製造業新產品產值率將超40%。這意味著,只要對已有相當基礎的智能製造業「扶上馬,送一程」,寧波的下一步發展將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而這,就是寧波為何對智能製造如此重視的背景。唐一軍在人民日報上的署名文章,大致可以用兩句話來歸納:振興實體經濟是事關未來發展的重大戰略,智能製造則是關鍵之招。
雙城
文章提到,在政府服務方面,今後寧波市將進行一系列的創新:創新財政政策支持方式、創新價格政策支持方式、創新金融政策支持方式、創新投資政策支持方式。另外,政府服務還將進一步優化環境,為實體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以形成「專注主業、做強實業的濃厚氛圍」。
這與去年10月到今年3月寧波市委、市政府採取的一系列舉動相印證:先後制定出臺了《「中國製造2025」寧波行動綱要》、《寧波市建設「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實施方案》、《寧波市推進「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等。
面對「中國製造2025」,杭州、寧波各有不同側重。
根據這些規劃,寧波市未來的重點主攻方向是:稀土磁性材料、高端金屬合金材料、石墨烯、專用裝備、關鍵基礎件、光學電子、集成電路等細分行業,並提出要培育一批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新千億級產業。總體測算下來,3年內寧波市給予智能製造業的總扶持資金超過100億元。
有意思的是,《「中國製造2025」杭州行動綱要》重點扶持的產業,和寧波出現了「錯位發展」:雲計算和大數據、信息通信和網絡設備、物聯網、集成電路、電子信息設備等,杭州未來的產業發展方向,可能更側重於數位化和信息化。
這也意味著杭州和寧波這兩個兄弟城市,在一個新的平臺將繼續上演浙江的「雙城記」,並且「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不管結果如何,將伴隨著兩城之間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政府管理模式的創新,其中的有效經驗一定會對中國製造業的提升帶來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