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視頻火了,爸爸怒氣衝衝的責問女兒:沒給你吃還是沒給你穿?沒給你筆還是沒給你本?為啥學習不好?
孩子委屈巴巴的說:我沒有一個好爸爸,爸爸覺得別的小朋友好,那是因為別的小朋友有家長的努力和陪伴才能那麼好,不像爸爸三心二意的。
小姑娘的反擊讓爸爸啞口無言,很多網友說:小姑娘很厲害,這個反擊直擊靈魂,說出了很多大人都不懂的道理。
確實很多父母對自己沒有要求,卻對孩子要求嚴格,從不陪伴孩子,卻認為讓孩子吃飽穿暖,提供紙筆學費,孩子就應該用優異的成績回報自己。
卻忘記了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就像是父母的複印件,原件都各種問題,複印件怎麼能不出問題呢?
曾經有一個很火的節目《變形記》,節目組把各種問題孩子送到農村去接受改造,可是參加這個節目的孩子很少有改造成功的,因為真正需要改造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父母的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不去改變自己,卻寄希望於一個節目,希望孩子經歷幾天的農村生活就可以脫胎換骨,簡直是痴人說夢。
全國政協委員憂心不已:有些家長就是做不到以身作則,要求孩子讀書自己去刷手機,整天刷手機的家長,培養不出愛讀書的娃。
孩子出生的時候,是一張白紙,他分不清好壞,也沒有是非對錯的觀念,卻能本能的模仿能看到的一切人,不斷地複製周圍人的行為,粘貼到自己身上,作為原生家庭的烙印,影響孩子的整個人生。
父母作為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人,自然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有一個整天刷手機的父母,孩子自然有樣學樣。
孩子就像是一面鏡子,映出了父母本來的模樣,就像農民的孩子普遍老實,商人的孩子普遍精明,老師的孩子普遍學習好。
演員孫儷不僅演戲好,在教育孩子上也是一把好手,她為了培養孩子堅持的精神,堅持每天早起寫字,一遍又一遍地寫千字文,還發給朋友點評改正。
在媽媽的影響下,兒子等等也每天堅持打卡數學和語文,日積月累下來,進步明顯。
而小花妹妹,雖然年僅六歲,卻在媽媽的影響下,也學著臨摹,並且寫地有模有樣。果然優秀的孩子後面,都有著優秀的父母。
孫儷總結: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日積月累才是學習的根本,我要用我的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們,活到老學到老。
而詩詞女神武亦姝,她憑藉優秀的古文功底,奪取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冠軍,還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新雅書院。
網友說「這個00後美少女滿足了我對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這麼優秀的女孩背後是嚴格的家教和父母的以身作則,據說作為律師的爸爸,每天下午4:30後就關閉手機,專心陪伴孩子。
父母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從來不是靠說教,而是以身作則,在日常的相處中,不斷地向孩子傳達著自己的人生理念和為人處事準則。
隨著孩子長大,父母的說教會越來越沒用,因為孩子越來越有分辨能力,他們不看父母說了什麼,而是看父母做了什麼。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1,說到做到,父母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如果實在做不到一定要解釋原因,否則在孩子心中就變成一個不講信用的人,孩子也就不再把父母當作榜樣;
2,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說一千遍不如父母親自做一遍,言傳不如身教;
3,尊重孩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不是父母炫耀的工具,父母跟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只有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才能換來孩子的尊敬;
4,相信孩子,孩子犯錯,父母不是第一時間指責孩子,而是詢問原因,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才能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5,努力工作,認真生活,孩子也會成為一個為自己負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