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女兒要長大

2020-12-12 中國青年報
    

    阿好是個研究生,看上去乖巧溫順,臉上時常帶著微笑,卻總能感到她的生活中仿佛有什麼缺憾似的,就像湛藍的天空裡飄著淡淡的雲彩,晴朗得不夠徹底。

    阿好想解決的是頭痛失眠問題,她經常感到緊張不安。談了三次後,並沒有實質性的進展。阿好第四次來時一改往日的溫和,表現得很激動。不一會兒,她就開始說起最近的事情來。

    爸爸一個同事的兒子小剛今年也考上北京一所高校的研究生,爸爸要阿好多關照他。阿好雖然不太願意,卻不好拂逆爸爸的要求,在開學初與小剛通過兩次電話,後來因功課和論文忙起來,就忘了再去主動關照。可是,阿好的爸爸前天給阿好打了電話,說小剛上個月突然回老家說想退學,在父母的再三勸說下又回到學校。爸爸責備阿好沒能好好照顧小剛,讓他在同事那兒丟了面子。

    阿好很委屈,說:「我按照你說的給他打電話了,已經盡力了。再說,即使我再努力,也不能保證他不出任何問題。」

    爸爸一下火了:「你怎麼這麼沒有責任心、同情心!人家父母多著急啊,可你只顧自己!想想你自己以前不也是覺得很孤單,沒有人照顧嗎?那時我託別人來關照你,現在你的情況好些了,就不管別人了!」

    阿好說到這裡,眼淚開始譁譁地流,20多歲的她就像一個被爸爸批評的小女孩。我靜靜地望著阿好,等她稍微平靜下來後,跟她說:「爸爸這樣說你讓你覺得很委屈,其實你並不是不管別人,你已經盡力做了能做的事,但爸爸都沒有看到。」

    阿好的眼圈又紅了,低著頭說:「是啊,爸爸從來都不表揚我,只會說我做得不夠好。」

    我接著說:「而且還給你戴了很大一頂帽子,壓得你喘不過氣來,無法辯解也無法反抗。經常這樣,讓你覺得自己很不好,特別失敗。」

    聽到這兒,阿好又哭了,很長時間才止住了眼淚。「我真的覺得自己哪兒都不好。每次做事都擔心會犯錯,一犯錯爸爸就會批評教育我。時間長了,真就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辦不好……」

    我說:「聽起來,爸爸對你的影響很大!」

    阿好點點頭:「對!我家都是爸爸說了算。他什麼事情都管,不僅是自己家裡的事情,別人家的事情也要管。尤其對我很嚴格。從小到大我就沒有聽到過他的表揚,即使我考試成績再好,他也只是說,千萬不能驕傲,比你強的人多的是!你一放鬆就會落後,就會被淘汰!考大學時,我就想考到外地,離家遠遠的。可是即使我現在上了研究生,爸爸還是在不停地管著我。我似乎就沒有放鬆的時候,覺得特別累。」

    後來,阿好慢慢提到,每次跟父親通電話都覺得很有壓力,不知道爸爸又會提出什麼新的要求。爸爸每次都會追問某某事情辦得怎樣,只要稍微不如他意,就會「好好教育」她一番。阿好很努力地去跟隨爸爸的指示,卻從未得到爸爸的肯定。有時阿好很想拒絕爸爸的要求,卻不知該如何開口。即使偶爾想反對,也會因此而自責,有負罪感。

    談到這時,我已經慢慢地理解阿好的緊張了。這是一對緊緊纏在一起的父女。爸爸將自己的焦慮不斷傳遞給女兒,一邊教育女兒要學習要自立,一邊卻又用親情牢牢地掌控著女兒的生活。即使相隔千裡,女兒還在觀察爸爸的情緒和反應。爸爸似乎是要女兒長大,自立成熟,其實仍然在不斷通過打壓、教育告訴女兒:其實你還沒有長大,仍然需要我的保護與管教。

    阿好雖然已是個研究生,但從心理上來說還是一個小女孩。她也意識到應嘗試與家庭、尤其是要與爸爸慢慢地分離開來,可這種分離似乎不成功。在很多時候,阿好嘗試獨立自主,希望自己選擇,但是從小的順從使得阿好以為,獨立就是拒絕,就是不尊敬,以致使得阿好從不敢拒絕,既不敢拒絕爸爸的要求,也不敢拒絕周圍人的要求。順從與負罪感把她一次又一次地從「反叛」的道路上拉回來,仍然做了爸爸的乖女兒。隨著年齡與經歷的增長以及自我意識的逐漸成熟,阿好內心的衝突也越來越強烈,以致阿好經常緊張不安,甚至影響到睡眠。

    我不由地感慨,親子關係竟是如此複雜。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可有時候也會帶來一些傷害。慶幸的是,父母給孩子帶來的壓力只是親情中一個小小的部分。親情還是能夠彌補它自身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我把這種感覺與阿好分享,我說:「爸爸雖然有時候會否定你、批評你,讓你覺得挫敗,但他這樣做的初衷其實是因為愛你。當然,這種方式已經不再適合長大的你。它實際上是一種打擊,使得你又不敢去嘗試,逐漸退回去,最後還是做爸爸的小女兒。」

    阿好馬上說:「是的!我確實感覺自己總長不大,什麼事情都做不好,老沒有自己的主意。別人都說我外表成熟,其實很幼稚。那我應該怎麼辦呢?」

    我笑了:「別著急。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你更多地實現自我成長,也需要爸爸的努力配合。一次諮詢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等你學會怎麼拒絕別人而不再內疚時,你就知道該如何做了。」

    在接下來的幾次諮詢中,我與阿好討論她自己的需要和期待,以及阿好與爸爸的關係。漸漸地,阿好在諮詢室裡能夠區分自己的需要和別人的要求,能夠真實地面對自己,學會當爸爸對她的要求與自己的需要衝突時,怎樣調節情緒,解決問題。

    諮詢持續到第8次時,阿好報告說睡眠情況已經好了許多。我問:「那你與爸爸現在關係如何?」阿好笑著說:「和以前差不多。我無法做到一下子就完全反抗,因為那畢竟是我爸爸,爸爸批評我是因為關心我愛護我。我知道這點,就不會認為他批評我是在否定我,是嫌棄我。我還需要一個過程,爸爸也是。」

    諮詢師看著阿好嘴邊明朗的笑容,由衷地為阿好感到高興,因為她已經邁出了很大一步。也許剛開始時,阿好和爸爸都不太適應這種變化,但女兒終將要長大,脫離爸爸的懷抱,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相關焦點

  • 「答應爸爸長大絕不遠嫁」,女兒剛出生不久,被爸爸「強迫」畫押
    人們都說女兒是爸前世的小情人,做爸爸的都很寵愛自己的女兒,每一位爸爸都想讓自己的女兒留在自己身邊,不想她們遠嫁。網友們看看爸爸這一舉動,紛紛表示被爸爸暖到了,都為爸爸的舉動點讚,許多寶爸也開始效仿這一舉動。對於爸爸的這種做法,有的網友表示,爸爸的行為太過於激進,女兒在長大後終會有出嫁的一天,女兒一出生便和她立下這種條約,並強迫她「畫押」,對女兒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 女兒直言:長大要嫁給爸爸!家長別著急解釋,這些回答想好再說
    有的孩子會說長大之後要嫁給爸爸,不少家長看到孩子對婚姻有了自己的認識,認為是童言無忌,根本沒有在意,但是這是孩子的「婚姻敏感期」到了,家長也應該選用積極的方式引導孩子度過該時期。四歲女兒跟媽媽說要嫁給爸爸,讓媽媽哭笑不得,網友評論:「我閨女說長大了要嫁給媽媽,為娘聽完滿心歡喜。」網友分享自己和女兒的小故事,有一天女兒對網友講:「媽媽,爸爸什麼時候來接我們?」
  • 家有女兒,如果爸爸是這幾種類型,女兒長大後很容易成為招渣體制
    很多人都說,女孩子有個什麼樣的爸爸,無形中對她的影響會伴隨其一生。爸爸靠譜,女兒長大後幸運之神似乎也總是會光顧她;爸爸不靠譜,女兒長大後,稍不留意就會成為招渣體質,身邊出現的異性往往是一個比一個不靠譜。而之所以會這樣,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爸爸這個人在女兒成長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
  • 爸爸做到這三點,女兒長大之後不會遇到渣男
    有女兒的家長都有這樣一個通病,那就是女兒被長大以後遇到渣男怎麼辦?都怕自己的女兒長大以後遇到渣男,那麼怎麼樣才能避免呢?如果爸爸做到這三點,女兒長大之後不會遇到渣男。第一:給女兒高質量的陪伴如果你是一個女孩的父親,請一定要給予女兒高質量的陪伴,從小缺乏父愛的女孩,長大之後往往更容易早戀,其實更多的不是戀愛,而是在找尋父愛,想要在其他男人身上找到父親應該給的愛,在找尋父愛的感覺,這時一個男孩只要對這個女孩好一點,那麼這個女孩就淪陷了,所以請每一位有女兒的父親記住,如果不想你的女兒長大以後遇到渣男
  • 女兒再跟爸爸親,該有的禁忌也別碰,否則以後長大容易「吃虧」
    文|好孕姐現在的爸爸們,都特別寵女兒,而女孩們被爸爸捧在手心裡,也自然很愛爸爸。再加上,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情人,這個形容讓父女之間的關係更添親密。不過,女兒再跟爸爸親,該有的禁忌也別碰,否則長大以後容易「吃虧」。
  • 爸爸捏女兒屁股「真可愛」,爸爸再愛女兒,也要有邊界感
    女兒是爸爸前世的小情人,爸爸對女兒疼愛有加,但再愛也得有個限度和分寸。小麗三歲的女兒白白胖胖,特別可愛,爸爸每天一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抱寶寶。這閨女不僅長得讓人喜歡,性格也特別好。一次,爸爸看某視頻網站上,一對父子比肚皮,於是洗完澡後也和女兒玩起這個遊戲,「把衣服撩起來,跟爸爸頂肚子」。女兒覺得好玩,乖乖照做,在一旁的小麗見了,氣不打一處來,衝過去把爸爸罵了一頓。
  • 爸爸姓「銀」,給女兒取名充滿了「銅臭」味,長大了可別怕被笑話
    除了名字的雷同,更重要的是有些姓氏,真的很特殊,很不好取名字,例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姓氏。銀爸爸小心嘟囔,但還是被身體硬朗的媽媽打了一巴掌「你小時候還不如她呢」。雖然嘴裡嫌棄女兒醜,但是心裡還是美滋滋的銀爸爸,開始將自己已經想了十個月的名字,拿了出來,讓妻子挑選。妻子看來看去,都覺得這些名字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充滿了「銅臭」味。這樣給內女兒取得名字真的好嗎,長大了不會被人笑話嗎?
  • 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這5種親密動作越界了,爸爸要學會避嫌
    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女兒是爸爸前世的「小情人」,爸爸在女兒面前都十分溫柔,女兒在爸爸面前都十分體諒,讓人感覺無比溫馨。很多男性在有了女兒後,無論自己在外面是什麼樣子,回到家看到女兒秒變「女兒奴」,為了女兒不顧一切,只求女兒能開心健康長大。
  • 當爸爸的,為了防止女兒長大遇到渣男,這3件事務必要做到
    有女兒的家庭,父母們一般來說更為操心,女兒小時候擔心她被其他人欺負,長大了怕女兒喜歡上&34;。總之,對於女兒,父母們總有操不完的心。當爸爸的,為了防止女兒長大遇到渣男,這3件事務必要做到敏兒出生於一個單親家庭,從她記事起,母親就和父親分開了,她由母親一個人撫養。
  • 女兒說出夢想:我長大以後要像爸爸一樣送外賣,卻被母親暴打
    女兒說出夢想:我長大以後要像爸爸一樣送外賣,卻被母親暴打兒女的教育問題,一直都是家長非常看重的事情。只不過現如今很多父母都厭倦自己教育孩子,把孩子送到幼兒園託兒所之類的地方就什麼也不管。前不久我去參加我幼兒園女兒的家長聯誼會,就看到了一個教育上非常失敗的母親。
  • 長大後我要嫁給爸爸,女兒的「婚姻敏感期」,家長如何引導
    我們一定要注意,這可能是孩子的「婚姻敏感期」到了,我們要找到積極的方式,引導孩子度過這個時期。昨天我們一家人在看電視,剛好演到男女主結婚的畫面,這個時候女兒突然說:「長大後,我要嫁給爸爸。」我們聽完之後哄堂大笑,我說:「寶寶,你要嫁給爸爸,那媽媽怎麼辦?」
  • 賈靜雯兩個女兒撩爸爸:咘咘要爸爸抱著飛高高,波妞卻說不要爸爸
    賈靜雯一共三個女兒,其中大女兒梧桐妹是她與前夫所生,但是一直跟隨在賈靜雯身邊長大,即便現在賈靜雯和修杰楷結婚,但梧桐妹仍然和她們全家相處和睦。另外兩個小女兒咘咘和波妞是賈靜雯與現在的丈夫修杰楷所生,這兩個小傢伙一個四歲,一個只有兩歲,雖然她們兩人小小年紀,但卻非常撩爸爸。
  • 4歲女兒與爸爸逛商場,索要抱抱被拒絕,女兒一句話讓爸爸妥協
    不一會兒,女兒似乎是累了,轉身向一同逛商場的爸爸索要抱抱,寶爸走了許久了,也感些許地疲憊,於是爸爸對女兒說:「你已經4歲了,長大了,不該讓爸爸抱了」。女兒對爸爸說:「你現在不抱我,等我長大,你就老了,到時候想要抱我都抱不動了」。女兒一邊說著,一邊向爸爸伸出雙手,一臉的委屈巴巴,並且向爸爸投去期盼的目光,爸爸的心都被女兒萌化了,同時覺得女兒說的有道理,於是彎下腰來,將女兒抱起,女兒露出一臉滿足的笑容。
  • 女兒的缺點大多來源於爸爸?爸爸對女兒的影響是媽媽代替不了的
    爸爸和女兒,是一種神奇的關係,是不是每個小姑娘都很熱衷於「捉弄」爸爸,打扮爸爸呢?大部分爸爸都有這樣的感受:被女兒折騰但甘之若飴,被女兒弄得再醜再不堪入目,也還是心甘情願把照片曬到朋友圈。爸爸是女兒的自信心來源美國密西根大學曾進行了一項父親教育對於女兒的影響的調查,結果顯示:63%的女孩,因為在童年時得到父親的關愛,長大後遇到挫折時心理自愈能力更強;69%的女孩,認為自己的自信心更多來自於父親的讚揚與鼓勵。
  • 為何女兒小時候和爸爸親,長大後卻越來越疏遠?2個原因值得深思
    從這個採訪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似乎小的時候女兒和爸爸都會很親近,等到慢慢長大後,關係就會有所疏遠。那麼,為什么女兒長大後就會和爸爸疏遠呢?長大後女兒與爸爸疏遠的原因首先、性別差異隨著年齡的增大,女兒就會產生一定的性別意識,「男女授受不親」成了女兒和爸爸的分割線。這時女兒就會有意識地跟爸爸拉開距離,不像小時候一樣黏著爸爸,不會坐在爸爸的懷裡,不會讓爸爸進自己的私人空間。
  • 為何女兒小時候和爸爸親,長大後卻越來越疏遠?2個原因值得深思
    從這個採訪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似乎小的時候女兒和爸爸都會很親近,等到慢慢長大後,關係就會有所疏遠。那麼,為什么女兒長大後就會和爸爸疏遠呢?長大後女兒與爸爸疏遠的原因這時女兒就會有意識地跟爸爸拉開距離,不像小時候一樣黏著爸爸,不會坐在爸爸的懷裡,不會讓爸爸進自己的私人空間。爸爸也會尊重女兒,不會過分拉近和女兒的關係,以至於兩者關係會有所疏遠。​其次、女兒有了更強的獨立意識女兒長大了,就會有自己的小心思了,就會有想要獨立的想法。
  • 鄧倫女兒「開掛式」長大,《爸爸去哪兒》陪襯小泡芙,今美成班花
    一說到《爸爸去哪兒》,大家腦海中應該會浮現很多張可愛孩子的面孔,像阿拉蕾、嗯哼、森碟等等,但人氣最高,寶寶顏值最高的還是第五季,也就是鄧倫當實習爸爸的那一季。當時他和「女兒」小山竹也是有了一段很珍貴的回憶。
  • 「不知不覺就長大了」,女兒曬5到11歲和爸爸合影,變化令人感慨
    01「不知不覺就長大了。」近日,一組照片帶來了回憶殺,刷爆了朋友圈。女兒曬5歲到11歲和爸爸的合影。六年來,場景不變,成員也不變,卻記錄了最好的時光。爸爸和女兒在家中的走廊上保持同一個姿勢拍照,一拍就是6年,其中的變化令人感慨。爸爸的身材依舊很好,有些令人羨慕的腹肌,照片中的他面帶微笑,溫柔地看著自己的女兒。女兒的披肩長發紮成了馬尾,整個人長高了許多,很有氣質,目光也從最初的仰視逐漸變成平視,都快有爸爸這麼高了。
  • 爸爸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女兒要出嫁
    趁女兒小,趕緊給她的保證書上摁個手印: 我向爸爸保證,長大後不會有了男朋友,忘了爹! 第一天送女兒上幼兒園,女兒哭,他轉身時也忍不住哭了; 兒子哭,他淡定地說,分離焦慮很正常啊,哪個孩子都會哭。 但凡女兒一聲想爸爸,他無論相隔多遠都要想辦法跑回來。女兒一句想要什麼,他即使再忙也會想著買回來。
  • 《我是山姆》:爸爸只有七歲孩子的智商,女兒不想長大,父愛偉大
    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感情,影片裡的男主人公儘管智力低下,但是並不妨礙她愛自己的女兒露西,劇中流露出來的感情令我們每個正常人都為之動容。山姆是個殘疾人,沒有生活來源,只能在星巴克打雜,他雖然外表看起來是個成人,但智力只有六七歲的小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