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過雨之後,地上都會出現三兩條泥鰍,你可能想不到泥鰍也是可以用來食用。泥鰍的營養價值也是非常高的,肉質也香嫩柔軟,有這「最有營養的水生物」的美譽。泥鰍還是我國往外貿易的一項產品,小編感覺以前錯過的泥鰍就像錯過了幾個億一樣。泥鰍的市場也供不應求,野生泥鰍已經滿足不了人們對泥鰍數量的要求,所以人們已經開始著手養殖泥鰍了。今天小編帶來了泥鰍的養殖方法和在養殖過程中要注意的小細節,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我們要選擇一個地區來養殖泥鰍。泥鰍是魚的一種,魚是水生動物,萬萬不能離開水的。所以我們選擇的地方要有足夠的水源,並且我們要保證水的乾淨無毒,經過汙染的水是不能拿來食用的。我們養殖泥鰍的飼料很少敵方有賣,而且等泥鰍成長之後,我們往外販賣的時候都需要用到工具運輸。為了運輸時候的方便、快捷我們需要將養泥鰍的區域選擇在有方便交通的地區。
選擇好區域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建設養殖區,因為泥鰍要生活在水裡,所以我們需要建設水池。陽光中含有鈣元素,會促進泥鰍的生長發育。所以我們將水池建在有充足光照的地方,水池建上1米高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設計來進行搭建。建設水池的時候還要設有良好的排水系統,泥鰍的身材嬌小,在換水的時候可能會跟著水流失。為了避免泥鰍的流失,我們可以在排水口設計上一個漏網。
除了排水系統這邊,我們還有做好防逃工作,池塘不能有一點漏洞。泥鰍身材嬌小,光滑善於遊走,有個小漏洞都會讓泥鰍逃跑,所以我們建池塘的時候一定要有良好的密封性。根據我們所選區域的大小,合理的分為池塘,過道,飼料儲藏室等等。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建上辦公室,休息室裡面。水池建設好之後,我們需要給水池進行消毒,避免有細菌威脅到我們的泥鰍。
石灰水具有消毒的作用,我們可以將石灰水噴灑在建好的水池周圍,角角落落也需要進行消毒。用石灰水消過毒之後,我們給池中注入清水衝洗上一遍,再將水排出,排除之後再灌入一次清水來供蚯蚓生存。有了養殖的區域之後,我們可以去引進泥鰍。我們可以在下雨後的溝田抓捕,如果嫌麻煩的話,我們自己去找泥鰍商購買。我們在選種的時候,挑個大的,健康好動的。
泥鰍引回來之後,為了避免蚯蚓出現爭執,所以我們要分開來養。根據泥鰍的個頭,品種,年齡進行分類。我們分類養殖的時候,還要注意池塘裡泥鰍的數量要合適。不能太過稀疏,這樣減少我們的產量,過多的話很容易造成缺氧。所以一定要合理安排泥鰍的密度,安排好蚯蚓入池之後,我們需要對泥鰍進行餵食。餵食的話我們可以自己配料,看泥鰍喜好吃什麼,不管怎麼配料,我們都得保證食物營養的均衡。
如果剛剛開始飼養不會配料的話,我們可以購買配好的飼料來餵養泥鰍。配合購買的飼料,我們還可以適當的餵上一些五穀、蔬菜。我們我們一天需要給泥鰍餵上兩次,餵食的時候我們需要觀察上一次餵的食物還剩下多少。可能是不喜歡吃,也可能是食量就是這麼大,根據我們的觀察做合理的調整。我們養殖泥鰍的時候,要注意水質的變化,水的質量對泥鰍的影響很大。一般水的透明度要在20cm左右,正常的水色呈現綠偏黃色。
泥鰍成長的比較快,兩個月左右,就差不多成熟。六個月左右就可以完全成熟,就可以打撈販賣。我們要每天打掃泥鰍池塘周圍的衛生,池塘的周圍不允許有雜草一些植物。雜草掉入池塘之後,泥鰍就可能借著雜草逃走。我們每天餵食,打掃衛生的時候都需要細心的,觀察泥鰍的狀態。
池塘裡如果有泥鰍浮在水面上,我們就要及時將泥鰍撈出,浮在水面上的泥鰍是死掉的,可能會影響到其他泥鰍的生長。及時打撈出之後,我們要得知是哪方面沒做好,導致泥鰍的損失,並做好改正。防止泥鰍因為一樣的原因在造成損失,如果池裡有泥鰍狀態不對也要撈出並找出原因。這就是泥鰍的養殖技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