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界
作者丨市界 馮晨晨
繼「一罩難求」後,「一套難求」的情況正在上演!
4月2日,為填補受新冠疫情封鎖措施影響留下的巨大空白,泰國最大安全套生產商立邦橡膠工業公司宣稱,工廠已開足馬力將安全套的產能達到極限,預計全年將生產19億隻保險套,同比增長27%。
執行長Amorn Dararattanaroj表示,「我們一直收到來自客戶的更多訂單,直到9月份我們都將滿負荷運轉。」當然,這還是工廠不受疫情影響的前提下。此前,世界最大保險套製造商康樂公司就曾警告稱,「全球將面臨保險套供應短缺,目前庫存量只能再維持兩個月,預計產能缺口達到上億隻。」
全球安全套供應告急
馬來西亞工廠產量僅50%,橡膠手套或步後塵
英國路透社3月27日曾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位於馬來西亞的康樂公司三家工廠停產超10天,而這家公司每年生產超過50億個安全套,供應著全球1/5的保險套,並為杜蕾斯等品牌進行貼牌生產。
目前,康樂公司獲得關鍵行業特殊豁免,允許召集一半工人進廠開工。執行長GohMiahKiat表示,「啟動工廠需要時間,我們將很難在產能減半的情況下跟上需求況。我擔心的是,對於非洲內陸的許多人道主義項目來說,短缺將不僅持續兩周或一個月,可能是數月。」
造成安全套短缺的原因主要有兩點,除了工廠受疫情影響無法火力全開外,由於「居家令」工作的限制,使得許多夫妻與情侶被隔離在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套的需求。
「現在全球大部分人都被迫禁足在家,但任何人都不會想要在這種時候要孩子,所以市場上安全套的需要仍然非常強勁。」康樂公司執行長吳銘傑表示,「我們將看到全球各地的保險套短缺,這將令人恐懼。」
實際上,問題不僅限如此。馬來西亞作為橡膠生產大國,種植著世界上40%的橡膠。除生產安全套所需橡膠外,全球67%的橡膠手套也是由其生產,其中包括目前全球醫療戰線消耗量巨大的醫用手套。
隨著馬來西亞疫情越發嚴重後,這些手套工廠也紛紛受到產能影響,其中43家頂級手套工廠都遇到產能問題,產量將有超過50%的縮減。這意味著,緊隨安全套的腳步,全球橡膠手套供應也將進入短缺狀態。
當然,這還可能意味著,如果橡膠的產量同樣受到疫情影響,那將會發生醫用手套與安全套強用原材料的問題發生,顯然是較為可怕的。
中國每年消耗至少上百億
性活躍人口超過9億,第二大保險套企業何去何從?
中國是一個安全套生產大國,同樣是消費大國。
《2019-2023年中國安全套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02年以來,中國政府放開對安全套行業的管制,中國安全套行業獲得快速發展。
僅2018年,中國生產的安全套超過130億隻,其中出口量超過30億隻。在這其中,有不少著名企業的安全套同樣由中國代工,如杜蕾斯是由青島雙蝶和利潔時合資生產,傑士邦由武漢傑士邦和安思爾合資生產等等。
市界發現,如按上述數據計算,這意味著,中國每年僅自產安全套便消費高達100億個。而據《男人裝》此前推出的各省保險套使用量排行榜顯示,其中江蘇年用安全套高達12.2億隻位居全國首位,廣東以9.7億隻位居第二位,湖北則以7億隻排在第三位。
報告還顯示,中國出口的安全套基本為中低端產品,進口安全套以中高端產品為主。也正因此,2018年中國安全套進口金額超過1億美元,呈現逆差。中國總人口數量接近14億,其中性活躍人口(16-59歲)人口數量超過9億,因此安全套潛在市場巨大。
實際上,國內擁有一家全球第二大的保險套企業——人福醫藥。不過,在2018年,人福醫藥卻巨虧23.58億,其稱主要系計提商譽減值所致。2016年,人福醫藥以5.29億美元收購Epic Pharm 100%股權,形成高達27.76億元的商譽。
人福醫藥2019年報顯示,藥品為公司營收主要來源,在2018年共實現129.83億元,佔總營收比為72.7%,其次為醫療器械類產品,營業收入為30.55億元,營收佔比為17.1%。不過,安全套隨人僅實現營收18.24億元,卻是增速最快的產品,高達137.4%。
目前,人福醫藥因籌劃收購控股子公司股權,正處於停牌中。而其最新收盤價為13.6元/股,總市值17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