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和澳大利亞關係的緊張化,來自於澳大利亞的進口貿易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據人民日報海外網報導,近日澳大利亞的葡萄酒進口貿易受到了中國方面的制裁。而澳大利亞作為西方成員,自然也有一些西方的盟友開始不斷站出來為它說話。這不,歐美的議員就開始不斷冒頭來力挺澳洲。但是這種站臺嚴格來說起到的作用實在太小,而且中國對於一些對於自己國家不利的行為也會採取行動。這不,商務部也給了準話,不好意思,這次中國不會再慣著了!
澳大利亞之前在對中國的貿易中存在有傾銷的狀況,中國進行警告過它仍然不以為意。因此,中國商務部又對它的其他商品進行了調查。根據最終結果顯示,澳大利亞葡萄酒向中國出口的過程中存在著惡意傾銷的傾向。因此中國商務部近日開始對進口的澳大利亞葡萄酒採取了反制措施。
因為澳大利亞地理位置的原因,導致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口感更好,同時產量也高,但是在對外出口時還是應該遵守國際貿易的規則不能對他國的市場產生巨大的影響。澳大利亞一方持續壓低價格,導致在和澳大利亞葡萄酒競爭中的中國國產葡萄酒生存環境就非常堪憂不利於國產品牌的發展。
雖然這一政策出臺後,澳大利亞葡萄將會不可避免的出現漲價的情況,但是這更有利於中國國產品牌的發展。在近幾年來中國和澳大利亞的貿易中,澳大利亞一方明顯對於中國的依賴性更大。但是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經濟貿易聯繫也很複雜,要想讓澳大利亞感到疼痛必須要找到一個最佳的切入口。
中國的相關企業對於澳大利亞的葡萄酒的依賴程度明顯不高,因此葡萄酒就成為了一個很好的方向。澳大利亞葡萄酒的體量很大,中國的市場對於澳大利亞葡萄酒的消化能力是很強的,歐洲的市場對於葡萄酒的需求顯然很小。畢竟葡萄酒的主要幾種名貴品牌都是產於歐洲。因此中國的市場對於澳大利亞來說就十分重要了,中國近年來經濟實力不斷的增強。中國的市場也在不斷的變化中,中國市場呈現著越來越大的趨勢這是有目共睹的。在世界各國都在和中國想要進行貿易的時候,澳大利亞這個行為可以說是反潮流的一種表現。中澳友好的關系所產生的巨大裂縫是需要兩國一起去修補的,這一切的前提是澳大利亞要有良好的認知和態度。
在澳大利亞的葡萄酒產業有些面臨破產時,澳大利亞不斷的尋求堅實盟友的幫助。近日來自於歐美的堅實澳洲盟友開始為澳大利亞葡萄酒的銷售助力。美國、德國、義大利等國均參與了這次推廣活動。採用比較滑稽的「多喝兩瓶澳大利亞葡萄酒」對澳大利亞進行聲援活動。這些歐美議員力挺澳大利亞希望中國讓步。
但是他們這種行為對於失去中國優秀市場的澳大利亞的幫助顯然杯水車薪。歐洲的對於澳大利亞葡萄酒的購買力顯然不是很大,而且歐洲近段時間的經濟發展顯然不太好。一大部分人都可能沒有那個經濟實力去購買。
按照莫裡森的態度來看,澳大利亞極有可能還會繼續這樣下去。如果它不去和中國積極的修繕關係的話,那麼可能下一步商務部就會對進莫裡森口澳大利亞的鐵礦石採取下一步動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