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深圳市公安局日前出臺新規,菜刀等生活生產工具以及摩絲等易燃生活用品,不再「一刀切」式禁帶上地鐵。符合條件的菜刀、水果刀若包裝完好或採取包纏措施,可以進站。 由此,公安機關和地鐵公司針對市民普遍關心的地鐵限帶物品的處理標準和執行規範進行專項研究,於9月初制訂出臺了《深圳市地鐵對限帶物品安全檢查操作規範》(試行)。(《南方都市報》9月17日)
是否允許帶菜刀等生活生產工具以及摩絲等易燃生活用品上地鐵,各地在規定上並不一致。比如北京源於2008年奧運會的地鐵安檢標準,也明確界定菜刀、水果刀、餐刀不在管制刀具等違禁品範圍內,按照規定可進站乘車。杭州地鐵4月對安檢標準進行「人性化」調整,對日常生活常見的一些刀具、酒類等「危險品」允許乘客「限量攜帶」,但同時也對違禁品進一步明確了禁令。
由此看來,在管制刀具與生活用品上有著嚴格的區別,若是採取「一刀切」就必須給公眾帶來極大的不便,比如在商場上購菜刀回家,對於很多公眾來說是生活中的常態,而在交通擁堵的大城市,乘坐地鐵又屬於優先的選擇,結果因為「禁刀令」而難以上車,只好選擇乘坐計程車或者公交。然而,同樣作為公共場地,地鐵上存在的危險,在其他交通工具上也同樣存在。這種「堵之於外」的做法固然直截了當,給管理方帶來了方便,卻給普通人帶來了麻煩,這意味著每天都在購置日常用品的家庭主婦,似乎跟乘坐地鐵無緣了。
一些地方都界定定菜刀、水果刀、餐刀不在管制刀具等違禁品範圍內,應當是基於理論基礎和現實情況所作的選項。之前,針對有人提出「菜刀應該和其他危險品一樣,禁止帶入地鐵站內」的提議,北京地鐵運營公司新聞發言人賈鵬表示,「公安部門可以規避此類物品造成的安全隱患。」如此看來,允許一把菜馬上地鐵,沒有想像中那樣具有危險性,而地鐵的安全防範也不是預想中的那樣不堪一擊。從實踐來看,由於「一刀切」的過於嚴格,使得規定近乎於「不接地氣」,既因為涉及面太廣而形成「法不責眾」的局面,強烈的需求之下容易導致摩擦與衝突,又因為未考慮民生實際而難以獲得理解與認同。更重要的是,標準的不統一也讓人有不公平感,並折射出管理方面的高度不自信,既然在其他地方都可以得到放行,那麼深圳地鐵的標準適當放鬆,實則是對之前過正行為的矯枉。
對於一把菜刀,不能僅有管理需求,沒有生活考量,不能僅有安全考慮,而沒有民生觀感。近年來,在「強化管理」的要求下,一些安全措施過於嚴厲並造成了極大的不便,比如一些地方的口罩實名制,菜刀實名制等等,表面上看似嚴苛實則很難得到落實,制度層面也往往淪為擺設。一系列的公交車燃爆事件說明,安全監管不能僅限於「物化」,更要注重於「人性化」,唯有在安全與民生之間找到一個結合點,並更多的考量民生力求服務人性化,才能真正築起一道安全屏障。
菜刀本無原罪,不一定非得將其禁運起來。允許帶菜刀上地鐵是人性化矯枉,公共政策和安全措施多一點生活氣息,是一種人性化的彰顯,也是構築安全保障的必然選擇。(堂吉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