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探索教育線上線下融合(OMO)讓每顆星都能閃耀

2020-12-17 東方財富網

今年疫情期間,眾多學校和機構採取了「停學不停課」的措施,線上教育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對於原本就需要跨越地理空間的支教行動而言,線上教育無疑提供了新的思路。

12月6日,第五屆網際網路支教研討會暨第三屆網際網路支教教師獎頒獎儀式在上海舉行。本屆研討會的主題為「後疫情時代,教育OMO如何深度創新」,旨在探討在線教育大普及的時代,教育線上線下融合(OMO)發展如何因應需要,在教育科技、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教學管理等方面開展深度創新。

「翻轉課堂」是教育線上線下融合的一個具體呈現形式,並且在本科教育的具體實踐中,大量數據證明翻轉課堂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水平。復旦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副主任蔣玉龍認為,數智化技術強化的教育可以達到實體課堂的效果。

但是教育不能僅僅依靠技術的加持,教育永遠是人與人的情感上的溝通。在翼鷗教育聯合創始人谷巖看來,教育線上線下融合使得內容和數據的統一,能夠更好地提供個性化學習。公益需要科技的助力去探討一些新的模式。

除了線上的網絡班模式,在網際網路支教中,線下的公益訓練營可以幫助中學生依據個人興趣體驗不同的大學生活,並以此激發學習的內在動力。支教中國2.0的遠程志願老師、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師陳光方介紹,她每年都會回訪學生,並和他們相處三四天,並統計下他們需要怎樣的教學和幫助,回來後再有針對性地設計課程。

記者了解到,網際網路支教研討會是由鯤鵬公益 「有教無類」舉辦的遠程支教領域的生態創新會議。自2016年開始,每年匯集領先遠程教育公益機構、領先教育創新商業機構、教育界賢達、愛心機構和人士、愛心媒體代表,共襄教育公益和教育創新,推進思想交流、資源對接、融合發展。迄今分別在同濟大學、江西師範大學、福建三坊七巷舉辦四屆,今年是第五屆。

研討會期間,6位遠程志願者老師和4位當地助教老師獲得了第三屆網際網路支教教師獎。「遠程課程中我們做的不僅是向孩子們傳授知識,更多地是教會孩子們如何去發現自己的能力。」陳光方說。

(文章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首屆線上線下教育融合(OMO)創新大會召開
    12月3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教育產業聯盟、院校橋、上海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辦。教學改革潮流中,國家督學、上海市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上海市民辦中小學協會常務副會長楊國順認為線上與線下融合,給校長們帶來更多跨文化、跨專業以及跨學科的融合教育理念。
  • OMO成主流 線上線下如何融合?
    導語今年,OMO無疑是教育行業最火的詞語之一。疫情期間,線下教學停課,強大的線上能力成為教培機構贏得流量、維持正常運營的重要支撐。經歷了一輪生死考驗後,如今,線下教學秩序逐步恢復,不少學生選擇重新回歸線下。如何更好地進行線上線下融合正被更多教育企業作為發展戰略重點傾斜。
  • 瑞思OMO:線上線下知識與能力的融合
    廣外教育集團基礎教育研究與教師發展中心主任沈璐點評:「小朋友儼然是一位訓練有素的好老師。表達流利,思路清晰,表情自然,過程流暢。從學習目標的提出,到教學步驟的展開,從探險小說的定義到寫作意圖分析,從單詞的外形到詞根和詞綴分析,每一步都展示了小朋友很強的英語能力和表達技能。」
  • 線上線下教育趨向融合 DaDa(噠噠英語)不斷探索教育新場景賦能更多...
    隨著經濟的增長,新一代家長對子女教育重視程度的提升,近年來,教育支出不斷增加,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教育文化娛樂人均消費支出1033元,增長10.9%。與此同時,近十年,在政策的扶持、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行動裝置的普及下,在線教育發展迅猛,並呈現出線上線下教育不斷融合的趨勢,越來越多的教育機構在教學和服務等方面進行融合探索。
  • 線上線下融合成大勢所趨,雙師課堂助力OMO模式升級
    伴隨著全國疫情的穩定,學生迎來了暑假,線下培訓機構的培訓服務逐漸恢復,這意味著教育行業全鏈條產業已基本解封,也標誌著線上教育野蠻生長的機遇期已經過去,並且迎來了轉型升級的考驗。如何實現線上線下融合鞏固現有成果提高留存率,是接下來教育行業探索的主要方向。線上線下課程融合升級迫在眉睫對於線下機構而言,原有的線下優勢不能拋棄,並且防控期間積累的線上資源也不能浪費,因此線上線下課程的差異化與有機融合迫在眉睫。
  • 打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 南方星掌柜賦能中小商家
    ,以線上服務為發力點,通過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營銷,致力於復活線下流量經濟,讓每個實體商家都能享受到網際網路帶來的新型服務。通過線下實體門店,打通場景融合。南方星掌柜布局線下生活館,加上全球第五大供應鏈降本增效的加持,帶動高效增長,充分激發線下商家活力,促進盈利改善。
  • 線上線下教學融合時代,教培機構如何開啟OMO教學模式?
    線上與線下教學之間的關係,不是顛覆,也不是對立,而是一個互相融合的過程,即OMO模式的發展過程。教育行業的 OMO 模式,從具體形式上,是指以提升教學效果與體驗為核心,通過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新技術,打通教育服務的各環節的數據,並深度融合線上與線下的真實學習場景,去實現標準化的流程以及個性化的服務。
  • ...立新:促進線上線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能時代的師範教育標杆高校
    我們應抓住疫情帶來的教育創新發展機遇,貫徹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要求,促進線上線下教育深度融合,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為我國高校信息化條件下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華師智慧和華師方案。二是創新教學環境,促進度空間教學融合:提出「物理·資源·社交」三空間融合理論,按照統一標準規範,建成一批智慧教室,研發部署雲平臺,實現師生一人一網絡空間,構建線上線下打通、課內課外一體、實體虛擬結合的泛在式智能型教學環境。
  • OMO雙師課堂,線上線下教學無縫融合的最優解
    17日,北京市教委介紹下學期做好線上線下學習的雙重準備。不難看出,未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會成為教培機構、公立院校常態,教培機構是否能簡單輕鬆實現線上線下教學融合,有沒有最優的解決方案呢。在談往線上轉之前,我們先討論下這麼些年傳統線下教學的探索,線下教學找到了好的方案途徑了嗎。
  • 教育大咖討論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新模式
    教師角色的轉變,多元化課程的構建,自主學習的激發等熱點問題交流與碰撞,在10月29日「回·XIANG」——「課程星球」百校聯盟論壇上,來自國內29名著名教育專家,在雲端共同開啟「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變革論壇」,深入探索基於新技術、新方法的融合式教學模式,促進更加公平而又更高質量的教育發展。
  • 線上線下融合時代已來,winabc如何升級OMO教學模式?
    縱觀教育行業,很多的教學方式都發生了改變,OMO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一種趨勢。OMO(Online-Merge-Offline)模式是指線上和線下的融合,該模式將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的優勢,把線上和線下的教學產品和數據進行深度融合,形成線上線下聯動的全場景教學閉環。這一教學模式受到了廣泛的認可。
  • 「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獲官方認可,動因體育OMO交出滿意答卷
    「OMO」的概念是2017年由李開復率先提出,因疫情而逐漸成為教育行業的熱點共識。其中,動因體育作為體育教育行業領跑品牌,一直努力在體育教育信息化、教學模式創新上重點摸索與探路。線上+線下的融合教育方式,是動因體育早在2017年開始,就進行探索和研發,2019年正式上線的教學方式。
  • 線上線下融合教育 ClassIn引領後疫情時代新趨勢
    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發展 師生對教育平臺提出智能化需求在後疫情時代,還有不少海外教師或學生無法返校,無法正常線下教授或學習。而OMO(Online-Merge-Offline),這種線上與線下融合教育模式讓無法到校的師生完全解決了困擾。
  • 「凱叔講故事」與新東方達成戰略合作 線上線下教育場景深度融合
    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開啟線上與線下教育場景的深度融合。」「凱叔講故事」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朱一帆先生表示:「此次戰略合作實現雙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勢必將促進雙方教育產品與服務的延伸和融合,賦能雙方在教育行業的發展,期待
  • 華爾街英語推出「攜手前行」計劃 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順勢破局
    OMO模式,即線上和線下深度融合,作為公司發展的主要戰略。  化危為機 ideluxe新課程深度探索在線教育模式  除了課程模式改變之外,「攜手前行」系列新項目還革新了華爾街英語以往主流線下授課模式,在保持原有的V-Coach、VVIP以及哈佛管理導師中國版課程不變的基礎上,推出:VIP(定製線上)、Deluxe(線下+線上)和ideluxe(線上)課程。
  • 相芯科技助力新東方教育,推動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發展
    近期,新東方雲教室與相芯科技展開合作,對教師端視頻輸入進行視頻美化升級,讓在冊的教師,能以更好的狀態為學生線上教學互動。教育模式轉變,OMO成發展關鍵OMO(online-merge-offline),通過線上平臺的科技賦能和線下服務的深度融合,根據學生特點提供更高效、更具針對性的學習體驗,實現線上線下無障礙打通。疫情讓教育機構加快了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發展的步伐。而從長遠來看,這種新模式將成為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全國範圍搭建教務體系 花香盛世國際體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2020年春節期間疫情的爆發,促使各行業開啟線上運營模式,就教育而言,直播授課、線上互動、線上打卡等一列的教學動作被迫在線上完成。關注教育行業的人會反覆聽到一個詞—「OMO」(教育行業一種線上線下融合的商業模式)。在2019年教育OMO模式便被多個教育巨頭頻繁提及,並在疫情時代一夜之間在教育行業爆發。
  • 優墨書法真正實現OMO教育模式,讓線上線下有機融合
    業內人士稱,儘管眾多教育機構紛紛打著教育OMO的「旗號」,但它的門檻其實不低,遠比其表面「線上與線下融合」含義要複雜深奧的多,真正意義上的教育OMO更注重深度融合和數據互通,即實現招生、教研、教學、運營、服務等各環節線上線下融通,並以學生為主體,打通課上課下、校內校外、課中和課後作業等所有行為痕跡數據,需要深厚的規劃基礎和強大的技術支持,教育機構並非都能在短時間內參透並步入OMO模式「殿堂」。
  • 吉林市: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未來教育模式
    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找準教育扶貧和網絡扶貧的結合點,滿足學生及家長課後服務需求,解決公立學校教師私自有償補課的社會問題,吉林市教育局通過創建吉林市網際網路學校,實施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探索未來教育新模式。
  • 上海中小學生開學:線上線下教育融合
    中福會供圖 上海中小學生開學:線上線下教育融合 避免舌尖上的浪費 無人機加入護校中新網上海9月1日電 (記者 陳靜)防控疫情、力行節約不浪費以及線上線下融合教育成為上海中小學生開啟新學期的「關鍵詞」。1日,上海150餘萬中小學生迎來新學期。當下,上海進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