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法來了,對個人和企業有哪些影響?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新華社北京11月10日新媒體專電 題:網絡安全法來了,對個人和企業有哪些影響?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陽娜

  隨著網際網路與實體經濟、傳統生產等的逐步融合,網絡安全尤為關鍵。《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以下簡稱:網絡安全法)最近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將於明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部備受關注的網絡安全基礎性法律的出臺,將會對個人、企業等相關主體產生哪些影響?

  對個人:個人信息受保護更加明確

  目前,我國網絡用戶群體龐大。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第38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6年6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7.1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51.7%,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6.56億,網絡安全問題不可掉以輕心。那麼,網絡安全法的出臺,將會給個人帶來哪些影響?

  網絡安全法對保護個人信息有了明確規定,如「網絡運營者不得洩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等。

  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指出,保護個人信息是當前網絡工作中的重要方面,隨著雲計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擁有搜索個人信息的能力,個人信息的使用、交互、跨境傳輸越發頻繁。雖然相關部門此前有一些政策法規,但總體比較分散、不成體系,正需要這樣一部上位法。

  360網絡安全專家裴智勇指出,個人信息洩漏有多種原因,如網站存在安全漏洞,黑客或釣魚網站的竊取,無良商家的盜賣等。第三方機構已披露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網站因為安全漏洞可能洩漏的個人信息多達55.3億條,其中包括大量的用戶實名信息。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網際網路+」研究諮詢中心副主任李易表示,未來網上聊天記錄、郵件往來等,都可以作為證據進行留存取證,網絡糾紛和安全問題更便於追溯。這對網民網上消費生活信心的極大提升。他打了個比方,如果個人用戶在手機上下載並使用某個APP而導致個人信息洩露,過去沒法投訴提供服務的應用商,但網絡安全法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這意味著以後涉及網際網路領域的官司可能會越來越好打了。」

  另一方面,網絡安全法提出的「網絡運營者為用戶辦理網絡接入、域名註冊服務,辦理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服務,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等規定,也以法律形式明確了「網絡實名制」。這給遏制如今網絡謠言肆意傳播、網絡暴力泛濫等亂象,提供了法治基礎。

  左曉棟認為,從打擊犯罪、維護國家安全等角度看,這次提出的網絡實名制比以往的電話實名制範圍更廣,且其「前臺匿名、後臺實名」的原則也充分保護個人隱私,如個人上網發帖子以後照樣可以匿名或用網名,只是在涉及執法時後臺能追蹤調查到個人。

  對企業:提高了準入門檻和運行安全能力要求

  一旦網際網路企業或系統出現問題乃至發生癱瘓,會造成重大損失。在業內專家看來,網際網路發展到現階段,需要設置門檻,不能再「野蠻生長」;這個門檻就是安全,而網絡安全法正是「安全保障之門」。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網絡安全法對企業的安全資質、內部技術、制度等有了具體規定,要求網絡服務提供者開展業務、提供服務的同時保障安全,若達不到要求無法進行服務。這將作為網際網路企業發展的一個衡量標準。

  同時,網絡安全法也對網際網路公司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現在已可被視為基礎信息平臺,如阿里、百度、騰訊等擁有數億用戶,這些企業應承擔起相應的義務。李易認為,網際網路企業必須有與其基礎信息平臺相匹配的技術能力,如應對黑客攻擊、避免用戶損失等。同時,也要有相關的法律條款,對大企業的「霸王條款」進行規制。

  業內專家也提出,網絡安全法中「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在境內存儲」等規定,也對在我國經營的國外網際網路企業有了規範要求。

  總的來說,網絡安全法將提高網際網路企業的市場準入門檻,對發展運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法律規範下,不具備安全技術能力的中小企業,未來可能更容易被淘汰。

  專家建議:具體規定仍待細化

  網絡安全法出臺到具體落實,還有一段過渡時間。在不少專家看來,不少具體規定要「落地」,還有一些配套措施需要完善。

  朱巍說,網絡實名制問題,到現在還沒有徹底落實,主要原因在技術上,是採用手機還是EID(網絡電子身份證)等,方式仍未確定。另外,網站的主體責任問題目前仍未落實;仍未明確不同行業應遵循的具體標準;對於網站創建網民協議、搜集用戶信息、用戶知情權等的具體規定,也較缺乏。而且,現在很多網際網路企業並不保存點對點的信息記錄,一旦出現問題還是很難溯源。

  朱巍認為,網絡安全法「落地」,需要實施細則、個人數據保護法等其他法規的「配合」,網民協議制度、行業自律規範、技術能力等也都要跟上。

  李易說,可以考慮推行評級系統,網際網路企業要正常運營,網絡安全評級或可信度需要達到一定的等級,「這也相當於一個準入標準。」

  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亞太網絡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劉德良表示,未來要處理好網絡安全法與一些相關法律法規的關係,如民事侵權責任、個人信息保護、軟硬體市場準入等相關法律法規,在保障網絡安全的同時,避免在法律適用等環節出現問題。

  網際網路領域新生事物的快速發展,對監管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業內專家指出,強制要求備案,所有網際網路企業域名解析、伺服器託管需要相關認證等規定,都是對網際網路企業創業的基本要求,尤其對於中小企業。左曉棟等表示,網路安全法到明年正式施行,還有幾個月時間,相關部門當抓緊制定和完善相關細則規定,推動相關企業做好準備工作。

相關焦點

  • 隴姐學法 | 《電子商務法》和《網絡安全法》關於個人信息保護的區別和聯繫
    企業關注交易平臺服務提供者在經營管理中的法律義務和責任,消費者則更希望能夠在交易的安全性以及用戶個人權益方面得到更好的保護。《電子商務法》和《網絡安全法》關於個人信息保護的區別和聯繫網絡安全法》關於個人信息保護的異同  我國《網絡安全法》和《電子商務法》都對個人信息保護作出了規定,既有區別,又有聯繫。
  • 織就網絡安全的「法網」——網絡安全法六大看點解析
    近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作為我國網絡安全領域的基礎性法律,網絡安全法從首次審議到最終通過,一直備受各界關注。這部法有哪些亮點?網絡安全法作出專門規定:網絡產品、服務具有收集用戶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明示並取得同意;網絡運營者不得洩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並規定了相應法律責任。
  • 企業網絡的安全設備有哪些
    打開APP 企業網絡的安全設備有哪些 百度知道 發表於 2020-05-12 15:48:33   1、鏈路負載均衡---LookproofBranch   LookproofBranch是Radware公司專門為中小型網絡用戶提供的性價比極高的廣域網多鏈路負載均衡的整體解決方案,其功能涵蓋了多鏈路負載均衡(MultilinkLoad Balance)、多鏈路帶寬管理和控制以及多zhidao鏈路網絡攻擊防範(IPS)。
  • 關於《數據安全法》的理解和認識
    在完成數據分類的前提下,根據「後果」路徑,來對數據進行分級。此種路徑的基本思路是根據某類數據的安全屬性(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遭到破壞後的影響對象、影響範圍、影響程度,對數據進行定級。一般來說,有分為三級的,也有分為四級的。觀察目前部委指導性文件和標準所提出的數據分類分級路徑,給規範對象內部開展數據治理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 「信諾IT服務」網絡安全防範措施有哪些
    今天小諾就要跟親們分享一下有關影響網絡安全的防範措施有哪些~那麼對此感興趣的親們吶可以多來了解了解下。下面就是具體內容~一、影響網絡安全的因素1、親們企業內部用戶自身操作不規範。親們企業網絡許多接入用戶的安全意識其實並不強,使用不當而造成的問題佔絕大多數,有時甚至會將企業核心業務信息洩露出去,給親們企業網絡安全帶來很大威脅。
  • 【特別報導】《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全解讀!
    6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以下簡稱《網絡安全法》)將正式施行,這是我國第一部全面規範網絡空間安全管理問題的基礎性法律。  《網絡安全法》明確了網絡空間主權的原則,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的安全義務和網絡運營者的安全義務,完善了個人信息保護規則,建立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
  • 網絡安全宣傳周 |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第十六條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統籌規劃,加大投入,扶持重點網絡安全技術產業和項目,支持網絡安全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推廣安全可信的網絡產品和服務,保護網絡技術智慧財產權,支持企業、研究機構和高等學校等參與國家網絡安全技術創新項目。
  • 個人信息出境需安全評估,對海外幣圈企業影響幾何? - 專注金融科技...
    網信辦近日就《個人信息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稿將境外機構收集境內個人信息的行為也納入了監管範圍,會對海外幣圈企業影響幾何?筆者擬重點探討該徵求意見稿如果通過並施行可能會對相關海外幣圈企業的影響,供大家參考和評論。1.
  • ACSS 2020|政策、法規和標準對汽車網絡信息安全行業發展的影響
    NIS指令、中國網絡安全法加密法信息安全:SAC / TC 260汽車:SAC / TC 114 / SC 34 / WG網絡、美國 NHTSA網絡安全準則。列舉了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 ;美國:《聯邦隱私法案》《隱私盾協議》《加州消費者隱私保護法案》 ;加拿大:《保護個人信息和電子文件法》 ;澳大利亞:《電信法案》 《聯邦隱私法案》 ;俄羅斯:《數據保護法案》 ;新加坡:《個人數據保護法令》 ;南非:《網絡犯罪和網絡安全法案》,將數據幹擾定義為刑事犯罪。
  • 【普法課堂】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第十六條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統籌規劃,加大投入,扶持重點網絡安全技術產業和項目,支持網絡安全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推廣安全可信的網絡產品和服務,保護網絡技術智慧財產權,支持企業、研究機構和高等學校等參與國家網絡安全技術創新項目。
  • 網絡安全小黑板|如何劃分個人信息安全的內容
    網絡安全事件頻發,包括個人信息安全在內的安全問題愈發受到重視。那麼,我們的個人信息都包括哪些內容呢?個人信息指與特定自然人相關,能夠單獨或通過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該特定自然人的數據,一般包括姓名、職業、職務、年齡、血型、婚姻狀況、宗教信仰、學歷、專業資格、工作經歷、收入、家庭住址、電話號碼(手機號碼)、身份證號碼、信用卡號碼、指紋、病史、郵箱地址、網上登錄帳號和密碼等,覆蓋了自然人的心理、生理、智力,以及個體、社會、經濟、文化、家庭等方面。
  • 影響網絡安全的九件事
    為了保護敏感的客戶數據,每個企業都應該投資最新的安全解決方案。這意味著你要繼續接受教育,了解哪些技術是可用的,以及它如何保證您的安全。據福布斯科技理事會的成員透露:以下是未來企業應該關注的下一個加密和網絡安全大趨勢。
  • 【成績單】《網絡安全法》實施兩個月 哪些網站被約談
    為了保障網絡安全,維護網絡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2017年6月1日,我國正式實施了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以及《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 什麼是「網絡彈性」?為企業搭建網絡安全避震器
    安全團隊已經制定了檢測和阻止攻擊的措施,並且還為不可避免的違規行為制定了災後恢復計劃,但是他們能否與IT人員一起,在企業遭遇危機期間保持其關鍵業務(如訂單履行、客戶服務或業務核算等)正常運行呢?正如我們所見,這些全球最大型的企業都難逃網絡攻擊的命運,最終導致業務失敗…甚至破產,而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它們缺乏應有的網絡彈性。此外,缺乏安全防範意識同樣會導致企業面臨失敗的境遇。只有每個人都能明白安全的重要本質,devops才能自由地業務搭建緩衝區,使其保持足夠的彈性以生存。
  • 網絡安全宣傳周 | 提高網絡安全意識,守護自身安全!
    網絡安全宣傳周 | 提高網絡安全意識,守護自身安全!9月14日至20日,是「網絡安全宣傳周」,這代表著國內網絡安全領域的「頂級盛會」。各鎮、街道積極開展網絡安全宣傳活動,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 東陽網絡安全宣傳周「校園日」來了!各學校這樣做→
    、進鄉村、進企業、進校園、進家庭等宣傳活動,希望大家積極參與,一同促進網絡安全知識全民普及、網絡安全意識深入人心。一起來看看各學校都開展了哪些活動吧~營造宣傳氛圍利用校門口滾動屏幕和校內LED大屏滾動播放宣傳標語;QQ群、微信群、校園廣播站、學校的微信公眾號推送網絡安全小提示;黑板報展出有關網絡安全的知識
  • 對企業來說,網絡營銷的好處有哪些?
    對於很多企業來說,網絡營銷是宣傳必不可少的環節,網絡營銷能夠根據多種多樣信息發布專用工具,將信息散播到全球一切一個地址。既能夠提升信息涉及面,又能夠產生全方位的信息發布鏈。既能夠造就信息的轟動效應,又能夠公布暗含信息。
  • 2020年蘭州市青少年網絡安全知識競賽練習題(一)
    《網絡安全法》的立法方針是:( A )A、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B、確保個人信息安全C、確保網絡使用者安全D、確保企業信息安全14.《網絡安全法》規定哪些情況下需要實名:( D )A網絡接入B域名註冊C設備入網D以上都是24. 網絡安全法有多少章,多少條?
  • 國家行政學院|如何理解《數據安全法》,有哪些需要完善之處
    《數據安全法》(草案)是一部充分體現了中國數據全局狀態和治理特點的法律,也是對2020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首次將數據納入新型生產要素的積極回應。 數據安全法的獨特價值與深遠影響 第一,《數據安全法》獨特的立法定位,與其他法律迥然不同。
  • Strategy Analytics:COVID-19對企業和物聯網的影響
    COVID-19疫情為百姓,企業和政府創造了新的環境。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企業有機會通過擴展現有產品和創建新的服務線來加速向電子商務的轉變。這種加速將迫使企業重新審視甚至重新構建其數字戰略,以抓住新的市場機會和數字客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