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局提快遞代收款規範草案:企業應繳保證金

2020-12-22 TechWeb

將被徵收保證金 合作商戶須謹慎選擇

支付寶、快錢等線上支付手段日益便捷,不過對於多數消費者來說,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傳統方式進行網購讓其感覺更加安全穩妥。但由於市場不規範,企業良莠不齊,各種拖欠貨款、捲款隱匿、破產停業、洩露客戶信息等現象絡繹不絕,更有通過代收貨款業務行騙的事件發生。日前,國家郵政局已將《快遞代收貨款服務規範(草案稿)》(以下簡稱《草案》)交予國內不少快遞企業進行討論,代收貨款亂象或將得到終結。

快遞企業應繳納保證金

為了解決代收貨款的混亂局面,國家郵政局曾針對代收貨款的具體操作問題進行調研。日前,國家郵政局已將《草案》交予國內不少快遞企業進行討論,代收貨款的亂象或將得到終結。

據知情人士介紹,《草案》中針對資金流轉進行了詳細描述,其中要求,從事代收貨款業務的快遞企業應按照相關金融管理規定對代收貨款業務進行處理,並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草案》中還建議快遞服務組織應向加盟快遞企業收繳保證金;快遞企業與商家進行代收貨款結算時儘量採取轉帳的方式,減少現金使用等,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代收貨款跑路」的可能性。

不過有快遞企業相關負責人指出,《草案》要求快遞企業對代收貨款快件的內件品類、數量信息均進行詳細的記錄,但對於龐大的快件量操作難度較大。除此之外,保證金如何繳納,也需要進一步明晰。

代收貨款跑路頻繁

記者調查發現「代收貨款跑路」在全國不少省市均有出現,據業內人士透露,對那些居心不良的人來說,做代收貨款來錢太快,幾輛車,幾個人,只需要幹幾個月,再耍賴將供貨商的款項拖幾日,一旦手裡的錢積攢到一個可觀數額,就立即開溜,「一頭是貨物,一頭是貨款,兩頭都是錢,做代收貨款的快遞物流企業能夠兩頭伸黑手」。行騙、捲款潛逃也讓正常的代收貨款服務受到了影響,有快遞企業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目前不少選用代收貨款的消費者在商品出現質量問題,商家不給解決或聯繫不到商家時轉而糾纏快遞員,或者收貨但拒絕付款,「快遞企業的義務只是送貨、收錢,如果不是配送時出現問題,消費者應該明確責任去找賣家,而不是難為我們快遞公司」。

作為目前代收貨款的主要使用方之一,電商企業也希望通過《草案》進一步維護自身利益。國內某知名B2C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電商企業而言,最迫切希望的是通過《草案》提高代收貨款服務的準入門檻,加強快遞企業施行責任制,避免出現因快遞員離職出現無法返款的被動局面,同時希望有關部門能合理規範代收貨款返款速度、亂收手續費的問題。

商戶也需遴選

雖然「代收貨款跑路」屢見不鮮,但商家的違規行為也讓代收貨款業務遭人詬病。記者調查發現,有不少騙子通過電話推銷、淘寶網店等方式行騙,再通過快遞公司提供的「代收貨款」業務負責配送和收費,無形中減少了行騙的風險。

日前,有消費者向記者反映,其在淘寶上選購的移動硬碟,商家在消費者付款前關閉交易,表示將由宅急送配送,並提供貨到付款服務。貨物無損送到,錢貨兩清,但在第二天使用過程中卻發現該硬碟實際上是鐵棍+晶片組成的假硬碟。

該消費者按照快遞單上的電話撥打賣家電話,對方始終無人接聽,該消費者試圖通過宅急送快遞公司追回被騙錢款時,卻被告知由於付款時間已過24小時,貨款已經打入對方帳號,同時宅急送以保護用戶信息為由拒絕提供賣家的相關信息。

業內人士表示,宅急送拒絕提供委託人的信息,是為了替委託人保密,防止信息洩露,並不違反商業道德。對於目前利用代收貨款騙錢的亂象,不應將矛頭一致對準負責配送、收款的快遞企業,面對目前誠信缺失的社會現狀,快遞企業也是受害者。

記者注意到,在《草案》中要求快遞企業從妥投率、發展規模、誠信度等方面遴選商家,在對商家進行全面評價的基礎上開展代收貨款業務合作。但有業內人士指出,對於電商企業、大型淘寶賣家可以通過銷售數據等予以評價,但對於數不勝數的淘寶小賣家而言,妥投率、發展規模、誠信度等方面的數據卻是無從查起,「淘寶有賣家600多萬,讓快遞企業如何判斷」?

北京商報記者 王璀一 CFP/圖

相關焦點

  • 國家郵政局規範快遞電子運單 要求企業統一運單編碼
    原標題:國家郵政局規範快遞電子運單 要求企業統一運單編碼   國家郵政局規範快遞電子運單 要求企業統一運單編碼   國家郵政局近期專門就規範電子運單作出部署。企業總部應對電子運單統一編碼,並分配專門號段。並做好用戶信息保密工作。
  • 國家郵政局規範快遞電子運單 要求企業統一編碼
    9月23日消息,國家郵政局近期專門就規範電子運單作出部署。企業總部應對電子運單統一編碼,並分配專門號段。並做好用戶信息保密工作。(然雨)《國家郵政局部署規範使用快遞電子運單》全文如下:為適應當前網購快遞的迅猛發展,滿足用戶批量快速交寄郵件、快件的業務需求,快遞電子運單在郵政行業廣泛應用。通過快遞系統與用戶系統對接、運單號與訂單號自動捆綁、以熱敏方式列印輸出快件信息的電子運單具有運單現制、列印效率高、成本低、便於分揀處理等特點。
  • 代收貨款亂象叢生 國家郵政局籌謀整治
    2月20日,本報記者從多方渠道了解到,今年元月國家郵政局開始將《快遞代收貨款服務規範(草案稿)》(簡稱「《草案》」)交予快遞企業以及行業人士討論,主要對快遞公司代收貨款亂象進行整治。  根據草案,從事代收貨款的快遞企業,將按照相關金融管理規定,對其代收貨款業務進行規範,並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  「如果行政化幹預過多,或不是好事情。」
  • 郵政局擬向快遞企業收費10億 補貼國企?
    以資助中西部和農村地區等「無利可圖」的郵政服務為名,國家郵政局和財政部打算向快遞企業收「份子錢」,最終可能向快遞消費者轉嫁每年至少10億元的額外收費。《第一財經日報》從多家快遞企業及業內人士處了解到,《郵政普遍服務基金徵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已於近日起草完畢,並開始徵求意見。
  • 快遞公司代收貨款將受監管 保證金成懸疑
    網易財經4月26日訊 國家郵政局今天發布《關於加強快遞企業代收貨款業務管理的通知》,明確由快遞公司總部承擔代收貨款業務的管理責任,郵政局和快遞協會將密切掌握快遞公司情況,確保應急處置得當。
  • 315前國家郵政局給出三點建議,幫助快遞企業減投訴提服務
    王錫彬國家郵政局郵政業安全中心副主任為了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大多數快遞企業採取了積極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更加重視科技創新應用,加大企業網際網路服務平臺建設投入,全面提升服務接待能力,努力為客戶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
  • 國家郵政局:快遞新規將解決違禁物品、信息洩露等問題
    國家郵政局:快遞新規將解決違禁物品、信息洩露等問題 國家郵政局:新規解決快遞違禁物品、信息洩露等問題。
  • 郵政局赴上海開展快遞代收貨款服務規範項目調研
    為進一步了解快遞代收貨款業務發展狀況,為標準起草奠定堅實基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就快遞代收貨款服務規範的起草工作赴上海進行調研。    調研組由政策法規司副司長靳兵帶隊,在上海走訪了圓通、港中能達快遞公司,並召開座談會議聽取企業關於代收貨款業務發展情況、存在問題,以及對國家局制定行業標準的意見和建議。
  • 快遞公司春節不打烊為何還是慢了?國家郵政局回應
    第一個時間節點是在2013年,全國快遞年業務量90億件的時候,條例立法工作正式啟動。第二個時間節點是2014年,當我們國家快遞年業務量突破100億件的時候, 我們國家郵政局起草形成了條例草案,並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第三個時間節點是2015年,我們全國的快遞年業務量完成200億件之後,全國政協雙周協商會把快遞條例的制定納入了雙周協商的範疇。
  • 國家郵政局 快遞企業沒理由「二次收費」
    原標題:國家郵政局 快遞企業沒理由「二次收費」   昨天,2019中國快遞「最後一公裡」峰會舉行,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透露,2018年,全國農村地區收投快件總量達120億件。不過與此同時,違規二次收費,尤其是派往農村的快遞違規收費的情況日益突出。對此,劉君表示,快遞末端不管距離農村多遠,既已形成合同,快遞企業沒有理由向用戶收取二次費用。
  • 國家郵政局:快遞企業沒理由「二次收費」
    但是在調研和檢查中發現,部分地區特別是中西部農村地區,快遞末端網點違規收費情況依然存在。對此,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表示:「有人可能會覺得收一點錢看似是合情合理的,但這個事情本身於法於理都說不過去。」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表示,將出臺智能快件箱的建設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主要是為了推動地方政府把智能快件箱的建設納入地方發展規劃。
  • 國家郵政局發布《快遞電子運單》行業標準
    為規範快遞電子運單的生產和使用,國家郵政局日前正式發布《快遞電子運單》郵政行業標準(YZ/T0148-2015)。該標準為推薦性行業標準,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快遞電子運單的應用是行業技術進步的重要標誌,是產業融合、市場發展的重要產物。通過信息系統對接、運單號自動捆綁、高速列印輸出快件信息,使快遞電子運單具有單式現制、列印速度快、成本低、處理效率高等特點,能更好地滿足商家批量交寄快件的需要,也越來越得到快遞企業的青睞。
  • 郵政局:快遞經營許可變更流程將於3月1日開始簡化
    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記者 常志鵬)國家郵政局7日消息,該局日前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變更審核流程優化方案(草案)》,該方案將於2014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優化後的許可變更流程,將大大縮短許可變更時限,為企業提供更加規範、便捷、高效的服務。
  • 吃著政府看著快遞:中國郵政憑啥收「份子錢」?
    據這位人士透露,這份意見稿是在2013年2月,各家快遞企業被召集在國家郵政局參與最終版草案討論時發下來的,但會後即被收走。意見稿規定,「普遍基金」的徵收範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取得快遞經營許可的企業(包括郵政集團旗下快遞企業),但是從業人員20人以下或者營業收入200萬元以下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免徵。
  • 郵政局通知要求加強快遞企業代收貨款業務管理
    4月22日,國家郵政局發布了關於加強快遞企業代收貨款業務管理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局加強監督管理,促進規範發展——對代收貨款業務加強監督管理,按照「誰經營,誰負責」的原則,督促快遞企業強化內部管理,制定和完善操作流程和風險防控措施。
  • 春節快遞慢了?國家郵政局:幾百萬快遞小哥也要回家看看
    「中國快遞業務量的規模已經連續4年位居世界第一。去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了400.6億件,是2007年的33.4倍,十年間每年年均增長達到了42%。」2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了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和國務院法制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快遞暫行條例》和快遞業發展相關情況。
  • 國家郵政局召開保障快遞員合法權益企業主要負責人座談會
    國家郵政局召開保障快遞員合法權益企業主要負責人座談會 2020-12-15 2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郵政局註銷15家企業快遞業務經營許可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4月17日,國家郵政局官網發布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相關規定,依照《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註銷管理規定》,依法註銷崑山中外運物流有限公司等15家企業的快遞業務經營許可。
  • 郵政局發文保障快遞員權益:增加底薪、減輕壓力等
    國家郵政局發11條重點提示保障快遞員休息權等勞動權益多措並舉推進快遞業規範發展● 在快遞行業,「以罰代管」普遍存在。面對惡意投訴,不論快遞員是否有責任,快遞公司一般都會讓快遞員交罰款。因此,相關部門應嚴格監管快遞公司規範用工、合理用工,保護快遞員的合法權益「雙11」購物節已經落下帷幕,但快遞行業正在接受挑戰。因為消費者「剁手」下單的「寶貝」,在近段時間要由快遞員進行配送。
  • 郵政局審議通過《快遞企業等級評定實施細則》
    9月29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主持召開第108次局長辦公會,審議通過《快遞企業等級評定實施細則》,將於近日發布。    《實施細則》明確了快遞企業參與等級評定的途徑和方式,細化了等級評定標準,對年業務量、年經營收入、自營網絡、重點城市間的快件全程時限等評定指標進行了明確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