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濱路化龍橋段、嘉濱路大溪溝段)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信息

2021-01-09 華龍網

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委託林同棪國際工程諮詢(中國)有限公司編制的《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北濱路洋炮局段環境影響報告書》、《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嘉濱路化龍橋段環境影響報告書》、《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嘉濱路大溪溝段環境影響報告書》、《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沙濱路滴水巖至磁器口段環境影響報告書》、《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北濱路長安碼頭段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已形成,根據國家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相關規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形成後,建設單位應當公開下列信息,徵求與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有關的意見。現將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5個子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有關信息予以公示。

一、《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北濱路洋炮局段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信息

(一)項目名稱及概要

項目名稱: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北濱路洋炮局段

建設單位: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建設性質:新建

治理長度:5.2km;

項目投資:總投資為167785.29萬元。

建設工期:24個月

(二)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內容

在收集資料、現場踏勘、調查分析、環境現狀監測和項目工程分析的基礎上,核實工程汙染物種類,核算汙染物產生量及排放量。結合區域規劃,從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方面開展工作。根據擬建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提出防治和減緩不利環境影響的措施,論證工程建設的環境可行性,使工程建設符合國家和重慶市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和要求,並將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反饋於工程建設和管理中,以便建設方採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使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針對工程特點,本次評價主要考慮工程建設對嘉陵江水生生態影響。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概述

項目建設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施工期對環境的影響,運營期項目本身不排放汙染物,僅為遊客遊客和過往駐足的市民產生的生活汙水和公廁產生的少量臭氣。

(1)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工程涉及區屬主城中心城區,受人類活動長期頻繁幹擾,工程涉及河道兩岸土地開發利用程度高。施工期建設對區域植被的影響總體較小,對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影響主要是導致其在施工區及外圍地帶的分布及種群數量的變化,不會改變其區系組成和種群數量。

工程除綠化工程外,施工基面基本均位於175m(三峽電站正常蓄水位,吳淞高程)以上,常年無水下施工,施工水位採用175m(三峽電站正常蓄水位,吳淞高程)。施工期生產廢水和生活汙水均不排入工程段嘉陵江,施工期對嘉陵江洋炮局段水生生態影響較小。

項目建成後沿線崖壁垂直掛綠共390m,濱水邊坡沿線覆綠1850m;排水口景觀綠化9 處;碼頭減砼增綠1.5ha,橋下空間沿線覆綠1880m;江灘治理25.3ha;增加濱江岸線季相植物。總計邊坡覆綠22890m2、垂直擋牆覆綠31053m2、現狀綠化治理提升112594m2。因此,本工程對評價區內自然體系生物量起到環境正效應,增加區域生物量,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工程修建後,工程上下流速將會有所變化,但其變化幅度及影響範圍有限,主流線位置無明顯變化,對河段水位、流速等水流條件的影響幅度極為有限,工程實施對河勢穩定無影響。

(2)水環境影響分析

設置簡單的廢水收集系統,含油廢水通過集水溝匯集後,經隔油池處理達標後回用於衝洗,或用於場區灑水降塵,做到施工廢水不外排。對嘉陵江水環境無影響。

(3)大氣環境影響評價

工程對於環境空氣的影響僅限於施工期,施工對空氣 汙染主要來自於施工機械燃油廢氣、施工揚塵、瀝青煙等,主要汙染物包括 SO2、 NOx、CO、TSP 等。採取措施後,施工期廢氣對環境空氣的影響是暫時的,其將隨著施工的結束而消失。

(4)固體廢物影響分析

工程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來源於土石方開挖棄渣、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本工程棄渣16041.5m3,全部運至巴南棄渣場堆放,運距24.7km。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產生量約0.05t/d。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收集處置,對環境的影響較小。運行期項目本身不產生固體廢物。

(5)噪聲環境影響評價

施工期噪聲和振動主要產生於土石方開挖、路面鋪設、運輸、物料裝卸等過程,施工期噪聲主要聲源是施工機械、動力設備、運輸車輛、爆破等。

根據預測噪聲結果表明:如果不採取任何噪聲控制措施,晝間由於施工機械噪聲的影響,在距施工場地50m以外可達到標準限值,夜間在300m處可達到標準值。由於施工期的噪聲影響是暫時的,只要措施得當,並注意調整施工時間等事項,可以將施工噪聲影響減至最低。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建成後,將修復改善沿線消落帶生態環境、亮化提升沿線景觀品質、完善沿線配套及管理設施、與城市規劃協調統一;對保障北濱路城市濱江帶安全、改善消落區生態環境、提升濱江形象景觀、拓展公共空間、構建綠色生態廊道、減少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項目建設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兩江四岸」治理提升統籌規劃》等有關規定。項目建設產生的各類汙染物在採取汙染防治措施後其不利影響能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能為環境所接受。項目建成後,有利於提高嘉陵江流域的防洪標準,改善環境質量,同時將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項目建設可行。

二、《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嘉濱路化龍橋段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信息

(一)項目名稱及概要

項目名稱: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嘉濱路化龍橋段

建設單位: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建設性質:新建

治理長度:2.9km;

項目投資:總投資為56590.02萬元。

建設工期:33個月

(二)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內容

在收集資料、現場踏勘、調查分析、環境現狀監測和項目工程分析的基礎上,核實工程汙染物種類,核算汙染物產生量及排放量。結合區域規劃,從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方面開展工作。根據擬建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提出防治和減緩不利環境影響的措施,論證工程建設的環境可行性,使工程建設符合國家和重慶市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和要求,並將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反饋於工程建設和管理中,以便建設方採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使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針對工程特點,本次評價主要考慮工程建設對嘉陵江水生生態影響。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概述

項目建設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施工期對環境的影響,運營期項目本身不排放汙染物,僅為遊客和過往駐足的市民產生的生活汙水和公廁產生的少量臭氣。

(1)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工程涉及區屬主城中心城區,受人類活動長期頻繁幹擾,工程涉及河道兩岸土地開發利用程度高。施工期建設對區域植被的影響總體較小,對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影響主要是導致其在施工區及外圍地帶的分布及種群數量的變化,不會改變其區系組成和種群數量。

工程除綠化工程外,施工基面基本均位於175m(三峽電站正常蓄水位,吳淞高程)以上,常年無水下施工,施工水位採用175m(三峽電站正常蓄水位,吳淞高程)。施工期生產廢水和生活汙水均不排入工程段嘉陵江,施工期對嘉陵江化龍橋段水生生態影響較小。

項目建成後消落帶修復面積115200m2,覆綠垂直擋牆共約2800m2,工程涉及護坡綠化共9010m2,局部現狀邊坡由於坡度過於陡峭,應採用掛網噴播,涉及面積約4200m2。硬質橋墩覆綠涉及橋墩64個,覆綠面積約2880m2。現狀植物的治理提升的綠地面積約為66650m2。因此,本工程對評價區內自然體系生物量起到環境正效應,增加區域生物量,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工程修建後,工程上下流速將會有所變化,但其變化幅度及影響範圍有限,主流線位置無明顯變化,對河段水位、流速等水流條件的影響幅度極為有限,工程實施對河勢穩定無影響。

(3)水環境影響分析

設置簡單的廢水收集系統,含油廢水通過集水溝匯集後,經隔油池處理達標後回用於衝洗,或用於場區灑水降塵,做到施工廢水不外排。對嘉陵江水環境無影響。

(3)大氣環境影響評價

工程對於環境空氣的影響中施工期,施工對空氣汙染主要來自於施工機械燃油廢氣、施工揚塵、瀝青煙等,主要汙染物包括 SO2、 NOx、CO、TSP 等。採取措施後,施工期廢氣對環境空氣的影響是暫時的,其將隨著施工的結束而消失。營運期對空氣汙染主要來自少量廁所臭氣和遊客汽車尾氣等,對環境空氣影響較小。

(4)固體廢物影響分析

工程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來源於土石方開挖棄渣、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本工程棄渣16162m3,全部運至渝北建築垃圾消納堆放,運距55km。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產生量約0.135t/d。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收集處置,對環境的影響較小。運行期項目本身產生遊客垃圾由環衛部門收集處理,對環境影響較小。

(5)噪聲環境影響評價

施工期噪聲和振動主要產生於土石方開挖、路面鋪設、運輸、物料裝卸等過程,施工期噪聲主要聲源是施工機械、動力設備、運輸車輛等。

根據預測噪聲結果表明:如果不採取任何噪聲控制措施,晝間由於施工機械噪聲的影響,在距施工場地50m以外可達到標準限值,夜間在300m處可達到標準值。由於施工期的噪聲影響是暫時的,只要措施得當,並注意調整施工時間等事項,可以將施工噪聲影響減至最低。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建成後,將修復改善沿線消落帶生態環境、亮化提升沿線景觀品質、完善沿線配套及管理設施、與城市規劃協調統一;對保障嘉濱路城市濱江帶安全、改善消落區生態環境、提升濱江形象景觀、拓展公共空間、構建綠色生態廊道、減少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項目建設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兩江四岸」治理提升統籌規劃》等有關規定。項目建設產生的各類汙染物在採取汙染防治措施後其不利影響能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能為環境所接受。項目建成後,有利於提高嘉陵江流域的防洪標準,改善環境質量,同時將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項目建設可行。

三、《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嘉濱路大溪溝段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信息:

(一)項目名稱及概要

項目名稱: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嘉濱路大溪溝段

建設單位: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建設性質:新建

治理長度:3.7km;

項目投資:總投資為96317.29萬元。

建設工期:30個月

(二)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內容

在收集資料、現場踏勘、調查分析、環境現狀監測和項目工程分析的基礎上,核實工程汙染物種類,核算汙染物產生量及排放量。結合區域規劃,從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方面開展工作。根據擬建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提出防治和減緩不利環境影響的措施,論證工程建設的環境可行性,使工程建設符合國家和重慶市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和要求,並將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反饋於工程建設和管理中,以便建設方採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使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針對工程特點,本次評價主要考慮工程建設對嘉陵江水生生態影響。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概述

項目建設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施工期對環境的影響,運營期項目本身不排放汙染物,僅為遊客和過往駐足的市民產生的生活汙水、生活垃圾和公廁產生的少量臭氣。

(1)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工程涉及區屬主城中心城區,受人類活動長期頻繁幹擾,工程涉及河道兩岸土地開發利用程度高。施工期建設對區域植被的影響總體較小,對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影響主要是導致其在施工區及外圍地帶的分布及種群數量的變化,不會改變其區系組成和種群數量。

施工期生產廢水和生活汙水均不排入工程段嘉陵江,施工期對嘉陵江大溪溝段水生生態影響較小。

項目包括消落帶生態修復面積77927m2,邊坡擋牆覆綠面積26445m2,硬質橋墩覆綠200個,現狀綠化治理提升面積13552m2。因此,本工程對評價區內自然體系生物量起到環境正效應,增加區域生物量,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工程修建後,工程上下流速將會有所變化,但其變化幅度及影響範圍有限,主流線位置無明顯變化,對河段水位、流速等水流條件的影響幅度極為有限,工程實施對河勢穩定無影響。

(4)水環境影響分析

設置簡單的廢水收集系統,含油廢水通過集水溝匯集後,經隔油池處理達標後回用於衝洗,或用於場區灑水降塵,做到施工廢水不外排。對嘉陵江水環境無影響;施工生活汙水依託周邊市政管網進入汙水處理廠處理達標排放。營運期廢水接市政管網,進入雞冠石汙水處理廠處理達《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類標準後排入長江。

(3)大氣環境影響評價

工程對於環境空氣的影響僅限於施工期,施工對空氣汙染主要來自於施工機械燃油廢氣、施工揚塵等,主要汙染物包括SO2、NOx、CO、TSP等。採取措施後,施工期廢氣對環境空氣的影響是暫時的,其將隨著施工的結束而消失。

(4)固體廢物影響分析

工程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來源於土石方開挖棄渣、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本工程棄渣3.27萬m3,全部運至城市棄渣場堆放,綜合運距30km。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產生量約125kg/d。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收集處置,對環境的影響較小。營運期項目本身不產生固體廢物,主要有遊客以及過往市民產生的生活垃圾,交渝中區環衛部門統一處置。

(5)噪聲環境影響評價

施工期主要噪聲源為各類動力設備、施工機械、運輸車輛等。

根據預測噪聲結果表明:如果不採取任何噪聲控制措施,晝間由於施工機械噪聲的影響,在距施工場地40m以外可達到標準限值,夜間在200m處可達到標準值。由於施工期的噪聲影響是暫時的,只要措施得當,並注意調整施工時間等事項,可以將施工噪聲影響減至最低。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嘉濱路大溪溝段建成後,將改善消落區環境,減少水土流失,同時還將穩固岸坡,平順岸線,有利於固化河道,穩定河勢。該工程的建設,將會推動經濟轉型,實現生態修復、綠色發展;可以強化城市景觀,提升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質;並且能夠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項目不得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重慶市長江三峽水庫庫區及水汙染防治條例》中禁止的工程,項目建設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等有關規定。

項目建設產生的各類汙染物在採取汙染防治措施後其不利影響能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能為環境所接受。項目建成後,有利於改善嘉陵江流域的環境質量,同時將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項目建設可行。

四、《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沙濱路滴水巖至磁器口段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信息

(一)項目名稱及概要

項目名稱: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沙濱路滴水巖至磁器口段

建設單位: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建設性質:新建

治理長度:5.3km

項目投資:總投資為99847.52萬元

建設工期:24個月

(二)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內容

在收集資料、現場踏勘、調查分析、環境現狀監測和項目工程分析的基礎上,核實工程汙染物種類,核算汙染物產生量及排放量。結合區域規劃,從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方面開展工作。根據擬建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提出防治和減緩不利環境影響的措施,論證工程建設的環境可行性,使工程建設符合國家和重慶市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和要求,並將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反饋於工程建設和管理中,以便建設方採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使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針對工程特點,本次評價主要考慮工程建設對嘉陵江水生生態影響。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概述

項目建設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施工期對環境的影響,運營期項目本身不排放汙染物,僅為遊客和過往駐足的市民產生的生活汙水和公廁產生的少量臭氣。

(1)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工程涉及區屬主城中心城區,受人類活動長期頻繁幹擾,工程涉及河道兩岸土地開發利用程度高。施工期建設對區域植被的影響總體較小,對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影響主要是導致其在施工區及外圍地帶的分布及種群數量的變化,不會改變其區系組成和種群數量。

工程除綠化工程外,施工基面基本均位於175m(三峽電站正常蓄水位,吳淞高程)以上,常年無水下施工,施工水位採用175m(三峽電站正常蓄水位,吳淞高程)。施工期生產廢水和生活汙水均不排入工程段嘉陵江,施工期對嘉陵沙濱路滴水巖至磁器口段水生生態影響較小。因此,本工程對評價區內自然體系生物量起到環境正效應,增加區域生物量,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工程修建後,工程上下流速將會有所變化,但其變化幅度及影響範圍有限,主流線位置無明顯變化,對河段水位、流速等水流條件的影響幅度極為有限,工程實施對河勢穩定無影響。

(5)水環境影響分析

施工期設置簡單的廢水收集系統,含油廢水通過集水溝匯集後,經隔油池處理達標後回用於衝洗,或用於場區灑水降塵,做到施工廢水不外排;營運期驛站和管理房公廁產生的生活汙水處理達標後排放。對嘉陵江水環境無影響。

(3)大氣環境影響評價

工程對於環境空氣的影響僅限於施工期,施工對空氣汙染主要來自於施工機械燃油廢氣、施工揚塵、瀝青煙等,主要汙染物包括THC、NOx、CO、TSP 等。採取措施後,施工期廢氣對環境空氣的影響是暫時的,其將隨著施工的結束而消失;營運期僅在收集垃圾和清理垃圾時有少量NH3和H2S以無組織形式排放,產生的臭氣量較少,產生的時間較短,只要避開人流尖峰時段清理垃圾,且定期噴灑除臭劑,垃圾臭氣不會對遊客和周邊群眾產生大的影響。

(4)固體廢物影響分析

工程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來源於土石方開挖棄渣、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本工程棄渣全部運至全部運至渝北商業棄渣場處置,運距30km。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產生量約0.1t/d。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收集處置,對環境的影響較小。營運期固廢遊客遺留垃圾。集中收集,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一併納入沙坪垻區生活垃圾處理系統處置。

(5)噪聲環境影響評價

施工期噪聲和振動主要產生於土石方開挖、路面鋪設、運輸、物料裝卸等過程,施工期噪聲主要聲源是施工機械、動力設備、運輸車輛等。

根據預測噪聲結果表明:如果不採取任何噪聲控制措施,晝間由於施工機械噪聲的影響,在距施工場地50m以外可達到標準限值,夜間在300m處可達到標準值。由於施工期的噪聲影響是暫時的,只要措施得當,並注意調整施工時間等事項,可以將施工噪聲影響減至最低。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建成後,將修復改善沿線消落帶生態環境、亮化提升沿線景觀品質、完善沿線配套及管理設施、與城市規劃協調統一;對保障沙濱路城市濱江帶安全、改善消落區生態環境、提升濱江形象景觀、拓展公共空間、構建綠色生態廊道、減少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項目建設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兩江四岸」治理提升統籌規劃》等有關規定。項目建設產生的各類汙染物在採取汙染防治措施後其不利影響能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能為環境所接受。項目建成後,有利於提高嘉陵江流域的防洪標準,改善環境質量,同時將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項目建設可行。

五、《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北濱路長安碼頭段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信息

(一)項目名稱及概要

項目名稱: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北濱路長安碼頭段

建設單位: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建設性質:新建

治理長度:2.1km;

項目投資:總投資為47390.82萬元。

建設工期:24個月

(二)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內容

在收集資料、現場踏勘、調查分析、環境現狀監測和項目工程分析的基礎上,核實工程汙染物種類,核算汙染物產生量及排放量。結合區域規劃,從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方面開展工作。根據擬建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提出防治和減緩不利環境影響的措施,論證工程建設的環境可行性,使工程建設符合國家和重慶市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和要求,並將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反饋於工程建設和管理中,以便建設方採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使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針對工程特點,本次評價主要考慮工程建設對嘉陵江水生生態影響。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概述

項目建設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施工期對環境的影響,運營期項目本身不排放汙染物,僅為遊客遊客和過往駐足的市民產生的生活汙水和公廁產生的少量臭氣。

(1)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工程涉及區屬主城中心城區,受人類活動長期頻繁幹擾,工程涉及河道兩岸土地開發利用程度高。施工期建設對區域植被的影響總體較小,對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影響主要是導致其在施工區及外圍地帶的分布及種群數量的變化,不會改變其區系組成和種群數量。

工程除綠化工程外,施工基面基本均位於175m(三峽電站正常蓄水位,吳淞高程)以上,常年無水下施工,施工水位採用175m(三峽電站正常蓄水位,吳淞高程)。施工期生產廢水和生活汙水均不排入工程段嘉陵江,施工期對長安碼頭段水生生態影響較小。

項目建成後對評價區內自然體系生物量起到環境正效應,增加區域生物量,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工程修建後,工程上下流速將會有所變化,但其變化幅度及影響範圍有限,主流線位置無明顯變化,對河段水位、流速等水流條件的影響幅度極為有限,工程實施對河勢穩定無影響。

(6)水環境影響分析

設置簡單的廢水收集系統,含油廢水通過集水溝匯集後,經隔油池處理達標後回用於衝洗,或用於場區灑水降塵,做到施工廢水不外排。對嘉陵江水環境無影響。

(3)大氣環境影響評價

工程對於環境空氣的影響僅限於施工期,施工對空氣 汙染主要來自於施工機械燃油廢氣、施工揚塵、瀝青煙等,主要汙染物包括 SO2、 NOx、CO、TSP 等。採取措施後,施工期廢氣對環境空氣的影響是暫時的,其將隨著施工的結束而消失。

(4)固體廢物影響分析

工程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來源於土石方開挖棄渣、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本工程棄渣21827m3,全部運至棄渣場堆放。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產生量約0.06t/d。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收集處置,對環境的影響較小。運行期項目本身不產生固體廢物。

(5)噪聲環境影響評價

施工期噪聲和振動主要產生於土石方開挖、路面鋪設、運輸、物料裝卸等過程,施工期噪聲主要聲源是施工機械、動力設備、運輸車輛、爆破等。

根據預測噪聲結果表明:如果不採取任何噪聲控制措施,晝間由於施工機械噪聲的影響,在距施工場地50m以外可達到標準限值,夜間在300m處可達到標準值。由於施工期的噪聲影響是暫時的,只要措施得當,並注意調整施工時間等事項,可以將施工噪聲影響減至最低。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建成後,將修復改善沿線消落帶生態環境、亮化提升沿線景觀品質、完善沿線配套及管理設施、與城市規劃協調統一;對保障北濱路城市濱江帶安全、改善消落區生態環境、提升濱江形象景觀、拓展公共空間、構建綠色生態廊道、減少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項目建設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兩江四岸」治理提升統籌規劃》等有關規定。項目建設產生的各類汙染物在採取汙染防治措施後其不利影響能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能為環境所接受。項目建成後,有利於提高嘉陵江流域的防洪標準,改善環境質量,同時將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項目建設可行。

六、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

公眾可通過公開的聯繫電話或郵箱向建設單位或環評編制單位提出有關意見和建議;也可在附件中下載「公眾意見表」,將紙質版意見反饋至公示中公示的收件地址。

七、建設單位名稱和聯繫方式

公司名稱: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聯繫人:唐毅

電話:15025363540

郵箱: 563366203@qq.com

地址:重慶江北嘴金融城2號樓城投大廈1717室

八、承擔評價工作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名稱和聯繫方式

公司名稱:林同棪國際工程諮詢(中國)有限公司

電話:023-67276070

郵箱:304440588@qq.com

地址:重慶市渝北區財富中心財富大廈A座13-7

九、公眾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眾認為必要時向建設單位或者其委託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索取補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1)查閱方式

查詢徵求意見稿全文在附件中下載。

查詢紙質報告書:重慶市渝北區財富中心財富大廈A座13-7

查閱期限:公眾可以在本公告發布後的10個工作日內。

十、徵求公眾意見的範圍和主要事項

徵求意見範圍:徵求公眾對本項目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見,非環境保護方面的內容不在本次徵求範圍內。

徵求公眾範圍:受工程影響的沿線居民、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是本次調查的重點。同時,關心本項目環境保護工作的其他公眾都可以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

附件:

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1).pdf

相關焦點

  • 大渡口將有濱江路了 一期4.5公裡4月建成通車
    2月24日,市城鄉建委召開2013年第一季度新聞通氣會,總長8公裡的兩江四岸風貌建設示範段今年將完工。在主城各條濱江路上曬太陽、散步、喝咖啡、看江景,以後市民將享受到更多這樣的愜意生活。南濱路段基本完工去年年初,總長8公裡的兩江四岸風貌建設示範段啟動,嘉濱路、南濱路、北濱路3條老濱江路將大變樣。
  • 51張圖直擊南濱路、朝天門、磁器口最新情況!這些消息你必須知道!
    南濱路海棠溪碼頭 南濱路海棠溪碼頭的二層商戶門面 已經被完全淹沒了 圖源:重慶南濱路 南濱路喜來登路段 南濱路的路段已經全部被淹
  • 重慶軌道交通10號線施工 上清寺至大溪溝下穿道等道路將進行197天...
    為確保施工期間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渝中區公安分局交通巡邏警察支隊將按照「三路限行、備案通行、分流繞行」的原則,對人民路段(上清寺往大溪溝方向下穿道進口至大溪溝路口),三峽博物館下穿道段(重醫附一院第一分院路口至大禮堂北門)、人民支路採取交通限制措施。
  • 渝中區大溪溝街道:集中力量統籌資源 全力以赴應對洪峰過境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黃清嫻 雷強「還未撤離的群眾請儘快轉移……」19日16時許,記者趕赴渝中區大溪溝街道防洪救災現場採訪時,洶湧的嘉陵江水已經越過嘉濱路,倒灌到了大溪溝街23號月亮面莊的位置,一名拿著大喇叭的社區工作人員正在向沿途居民樓棟喊話。
  • 一條重慶新沙濱路 沿線將串聯起多個親水公園
    這意味著,從沙濱路前往童家橋、雙碑等地的過往車輛不用再到磁器口古鎮「打擁堂」。磁器口下穿道通了,到雙碑井口等地不用去磁器口古鎮「打擁堂」全長12.43km,分三期建設據了解,磁器口下穿道屬嘉陵江磁井段防洪護岸綜合整治工程一期,整個工程將分三期建設。
  • 磁器口下穿道正式通車 新沙濱路將串聯起多個親水公園
    這意味著,從沙濱路前往童家橋、雙碑等地的過往車輛不用再到磁器口古鎮「打擁堂」。分三期建設全長12.43公裡據了解,磁器口下穿道屬嘉陵江磁井段防洪護岸綜合整治工程一期,整個工程分三期建設。目前通車的是一期工程(磁器口隧道),通車線路為212國道石井坡輕軌站(楊雙路)至沙濱路(高家花園大橋下),全長約3公裡。
  • 重慶國際馬拉松賽期間南濱路、巴濱路交通管制,多條公交線路受影響
    2020重慶國際馬拉松賽將於2020年11月15日7:00至14:45在南岸區南濱路和巴南區巴濱路舉行。13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獲悉,為確保活動順利進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決定在活動期間對馬拉松賽沿線道路分時段、路段實施交通限制。
  • 渝中區大溪溝山城步道「美容」 五一不妨去走一走這幾條步道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何浩/文 部分圖片大溪溝街道提供「五一」小長假不出遠門,家門口的旅行不妨去山城步道開啟慢生活,尋找老重慶的煙火味。今日(5月1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在渝中區大溪溝片區採訪過程中發現,位於該片區內的張家花園步道、棗二巷步道等增設了不少景觀小品和文化創意。據悉,今年以來,大溪溝街道開展了山城步道管護專項行動,對轄區步道進行了「美容」。
  • 重慶渝中區大溪溝山城步道「美容」 五一不妨去走一走這幾條步道
    今日(5月1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在渝中區大溪溝片區採訪過程中發現,位於該片區內的張家花園步道、棗二巷步道等增設了不少景觀小品和文化創意。據悉,今年以來,大溪溝街道開展了山城步道管護專項行動,對轄區步道進行了「美容」。
  • 346省道泗陽段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國家環保總局《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將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有關信息予以公示如下(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示信息》)。相關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如需要了解有關該項目及其環境影響評價的更多信息,或對該項目及周圍環境有任何意見和建議,請以信函、傳真或電子郵件的形式,向我單位或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反映。
  • 師生攜手抗疫 廈門市思明小學、嘉濱小學、濱東小學等多所學校抗疫...
    廈門市濱東小學的學生們為抗疫送去最美好的祝願。這些充滿愛心的作品傳遞著溫暖給每一位抗疫一線人員,讓他們艱苦的抗疫值守工作不再孤單。將不斷引導孩子做一個向善、向美的人在這場抗疫的鬥爭中老師們也紛紛用畫筆記錄下新聞裡感人的瞬間來源:廈門市思明小學來源:廈門市濱東小學
  • 濱盛路下穿隧道,完工!
    近日,由奧體開發公司承建的濱盛路下穿隧道工程完工,目前正在進行設備調試和相關驗收準備工作。濱盛路下穿隧道,西起揚帆路,東至金雞路,橫跨濱江、蕭山兩區,全長約1738m,設計時速為50km/h。濱濱帶你去看看隧道入口隧道內部項目進展重大節點2018.3隧道A區濱盛路段、D區平瀾路段啟動。2018.6隧道AD區基坑完工。2018.9隧道AD區結構完工。2018.5隧道C區七甲河段啟動。
  • 重慶南濱路:有暗的黑,就有光的明
    7折後近12億南濱路上的大甩賣3月22日,本該是重慶南濱路刷屏的日子,原本這天是2020重慶國際馬拉松賽在南濱路起跑的日子。但受疫情影響,重馬和歐洲杯、奧運會一起、加入了賽事延期的全家桶套餐。轉頭,南濱路又以另一種方式刷臉卡了。公開消息,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將於4月21日10時起至2020年4月22日10時止,對位於重慶市南岸區南濱路88號、89號房地產標的物,在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進行整體拍賣。
  • 【江北姐妹帶你逛】「心悅惠 嗨碼頭」2020禮遇北濱消費季活動歡樂...
    伴隨著花兒的盛放和香氣,4月25日至5月31日,以「心悅惠 嗨碼頭」為主題的2020禮遇北濱消費季活動,正在北濱路沿線鎏嘉碼頭、星悅薈歡樂啟幕。4月26日,鎏嘉碼頭妙趣橫生的燈飾壁畫 4月26日,市民在雲之兮餐廳享用美食為此,記者專程為您打探北濱路沿線美食、美景在這美好的季節在這美麗的濱江,快來一場約會吧No.1 休閒時光:
  • 南濱路更換3447套如意燈罩
    南濱路燈飾再次升級,主幹道路燈全面更換。 上遊新聞記者 鄒飛 攝南濱路是看山城和江景的濱江之地,很多市民和遊客喜歡在這裡散步休閒。如今,南濱路的夜景更美了!市照明局昨日發布消息,南濱路的街燈更換工程完工,共更換了3447套如意燈罩和底座,亮化、美化了城市空間,夜裡華燈初上更加迷人,這個端午快去「打卡」吧!據了解,南濱路是我市較早修建的濱江路,如意燈的建設年代較久,大部分如意燈燈罩已變色、破損,影響了城市美觀和遊客觀景。
  • 讓「渝爾代夫」們更養眼 渝中區大溪溝開展淨岸行動
    ▲大溪溝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美容1.8公裡」嘉陵江江岸線這段時間長江、嘉陵江正值枯水期,兩江江岸風景「渝爾代夫」、「神龜石」等不斷走紅朋友圈。雖然景美,但是枯水期露出水面的垃圾不僅影響了觀感,加上江邊遊人增加,人們在欣賞美的同時也留下了垃圾。為持續保證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在雨季來臨之前清理掉江岸垃圾,今(20)日下午,渝中區大溪溝街道400餘名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來到嘉陵江大溪溝段江岸,開展淨岸行動,為嘉陵江「美容」。
  • 嘉閔高架南延伸段開通能否解決莘松路擁堵仍需檢驗
    原標題: 莘松路早晚高峰時交警一站就是6小時  東方網1月20日消息:嘉閔高架南延伸段的開通,究竟能否緩解這十年的頑疾?  幾周來,早報記者曾多次於早晚高峰守在莘松路幸福路一帶觀察。記者發現,近期莘松路大部分時間比較暢通。當然,偶爾也有擁堵的時候,而在擁堵時,早高峰是由西向東堵,晚高峰則是由東向西堵。
  • ...路,連接一座城!|濱河西路|中建·濱水苑|快速路|港區|航空港|北港
    西側的京港澳高速、華夏大道,日益增加的交通流量已經讓這兩條路倍感壓力。示意圖這樣的壓力最終影響的是區域的發展速度,這或許也是航空港區(北港)一直缺乏「人氣」的理由。濱河西路的建成通車,將大大緩解這兩條路的壓力,促進航空港區(北港)的快速發展。濱河西路建成後,對周邊地塊小區住戶的出行也將帶來很大便利,尤其是緊鄰濱河西路而建的中建·濱水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