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做父母的,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完全不吼罵孩子,畢竟我們也是活生生的人,也有自己的情緒。但是,即使是吼了孩子,也不代表就是事情的終結,如果是真的錯在大人,要毫不猶豫地給孩子道歉,取得孩子的原諒,才能更順應孩子的成長,親子關係才會更好。
所以,「吼娃」不可怕,可怕的是完全站在大人的角度思考,不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而真正把娃當成獨立的個體,即使是吼完,及時誠心跟娃道歉,才更有利於娃成長,以下兩個原因是關鍵:
得到父母尊重的孩子,才會更懂得尊重別人
孩子雖然小,但也是獨立的個體,如果能夠得到父母的尊重,他才能學會去尊重別人。如果是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大人就要從尊重孩子做起,即使是犯了錯,也要及時向孩子承認錯誤。
曾經我小的時候,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跟親戚家孩子鬧了矛盾,而媽媽不分青紅皂白就把我狠狠地罵了一頓。但是因為明明錯在別人,我卻成為犧牲品,所以心裡特別委屈,所以跟媽媽說:「你要跟我道歉」,媽媽卻說:「你這孩子,長能耐了呀?」而這樣的事情多了,就感覺內心自尊心受到很大的影響,跟媽媽的關係始終親密不來。
而如今,如果是因為做錯了事情,錯怪了樂樂,我會很真誠地跟他說:「對不起,你能原諒媽媽嗎?」而非常傷心的他會突然摟著我的脖子,抱著我久久不鬆開。這也許是處於一種信任吧,大人尊重孩子,孩子也會跟孩子的關係更好。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怎麼做,完全會影響到孩子
當然,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父母怎麼做,對於孩子的影響最大。如果是父母自己做錯了事情,都不願意去承認,想必在孩子心目中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而父母能放下面子,向孩子道歉,才能讓孩子明白什麼才是承認錯誤的最好方式,也會按照父母的方式去做。
有一次,樂樂幼兒園放學時,我去接他晚了,當時因為著急,所以連連跟老師說「對不起」。而在回家的路上,樂樂說:「媽媽,你忘記了跟我說對不起。」而看到孩子委屈的眼神,想起來小時候的自己,不免替孩子感到委屈,所以很真心的跟樂樂道了歉。而以後,在樂樂犯了什麼錯之後,也是很真誠地跟大人道歉,而不是像之前那樣需要大人督促著才說道歉的話。
所以,如果是真的沒有忍住,不小心吼了孩子,或者是做了令孩子感到傷心的事情,大人也不能自動忽略,該跟孩子道歉的時候,還是應該有大人的風度;同時,敢於在別人面前承認自己也有不足的地方,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好的教育,畢竟有了好的親子關係,大人說的話孩子才會真的放在心裡。而在吼了孩子之後,及時跟孩子承認錯誤,才能徹底得到孩子的心,作為家長要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