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cler 聯合英國雜誌《THE FACE》推出創意人才培養項目

2020-12-20 華麗志

近日,英國傳奇雜誌《THE FACE》宣布與義大利奢侈品牌Moncler(盟可睞)合作推出名為「Future Academy」的創意人才培養項目,旨在為渴望進入創意產業的年輕人提供有償就業機會和開放資源,為他們提供所需的工具和資源。

Future Academy 主要面向來自英國年齡在20-25歲的年輕人,該項目不關心學習成績或行業背景,主要目標是尋找充滿想法與活力的學員,報名截止日期是2020年11月30日晚11:59,渴望在時尚創意領域發聲的申請者可填寫表格申請。

該項目將於本月開始尋找創意行業中「未被充分代表」的候選人,共兩位,被選中者將分別在位於倫敦的《THE FACE》和米蘭的 Moncler 總部進行有償實習,最後將在《THE FACE》雜誌上發布自己的項目。此外,Future Academy 還為50名「未被充分代表」的人員提供在線學習資源、出版物以及創意網絡的虛擬指導。

Future Academy 項目旨在聆聽創意行業中「未被充分代表」的聲音,包括:未獲得正式資格證書的人;沒有學習過藝術媒體的人;黑色、棕色、亞裔或者任何少數族裔背景的人;LGBTOIA 社區的人員;在收養和寄養環境下成長的人;殘疾人和聾啞人;來自較低經濟背景的人。

《THE FACE》的數字總監 Brooke McCord表示,「Future Academy 是一個行業急需的速成課程,對於沒有行業背景的人來說有時會覺得無法難以進入創意行業。我們可以為學員提供涵蓋行業關鍵領域的廣泛課程,提供在 THE FACE 網站和印刷雜誌上合作開發有形的創意成果的機會,能夠讓學員們接觸到豐富的創造性角色,同時學習新的技能,建立起對他們未來行動最有價值的人脈關係。」

Moncler 表示,接收來自公司外部的想法是品牌旗下 Moncler Genius聯名合作項目的根本創意驅動力。2018年2月,Moncler 首次推出 「Moncler Genius」 項目,攜手全球時尚界八位傑出的設計師和創意人士發布聯名系列,並推行每月上新,獲得了非常好的市場反饋。(詳見《華麗志》相關報導:Moncler 要讓自己更「時尚」!聯手全球八位著名設計師、造型師和潮牌創始人推出合作系列)

同時,Future Academy 項目也正在與就業項目 Create Jobs 展開合作,Create Jobs 成立與2011年,面向倫敦年輕人,旨在通過支持發展創意產業中背景不足的年輕人,目標是到2030年為4萬個新的創意崗位輸送人才。

關於《THE FACE》

英國傳奇雜誌《The Face》由英國記者Nick Logan於1980年5月在倫敦創辦,其內容涵蓋音樂、街頭文化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內容,它以英國青年文化為出發點,將音樂,時尚,藝術和娛樂融為一體,對當時以及現在的青年文化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1999年以來,《The Face》面臨發行量的急劇下降以及來自其他雜誌的競爭,到2004年春季,其月銷量已降至40000冊,最終《The Face》宣布停刊。2017年, 英國出版商 Wasted Talent 宣布收購《The Face》,並於2019年4月在線上重新發行,同年9月紙質版本重新印刷推出。

相關焦點

  • 英國傳奇雜誌《The Face》回歸,能找回年輕讀者嗎?
    據紐約時報消息,在被Wasted Talent集團收購後,已停刊的英國傳奇青年文化雜誌《The Face》被重新啟動,日前已通過Instagram帳號宣布回歸,計劃於4月中旬推出官網theface.com,預計於9月推出紙質雜誌,此前的月刊將變為季刊。
  • 東華大學緊抓五大關鍵要素 著力培養國際時尚創意人才
    ,確立了以國際化發展作為時尚創意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緊緊抓住「合作模式、課程體系、師資隊伍、研究平臺、教學環境」五大關鍵要素,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紮實專業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的高質量人才。  一、注重國際合作辦學模式創新  學校積極利用多種形式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學習和引進國際時尚創意人才培養的先進理念與方法,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學校先後與日本文化服裝學院、義大利歐洲設計學院、美國紐約時裝學院、英國倫敦時裝學院、法國高級時裝學院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32所著名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國際合作關係。
  • 人工智慧學科聯合建設暨人才聯合培養項目啟動
    由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與中國-東協(華為)人工智慧創新中心合作的人工智慧學科聯合建設暨人才聯合培養項目正式啟動,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林基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李文軍,數字廣西集團執行總裁樊凱,華為廣西政企業務部副部長陳躍參與本次項目啟動。
  • 第四屆音樂創意人才扶持項目啟動 聯合網絡平臺設立特色板塊
    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記者白瀛)由中央財政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資助的第四屆音樂創意人才扶持項目7月31日在京啟動。主辦方將聯合多家網絡音樂平臺,針對擁有大量音樂人才的特定人群設立六大特色板塊。  音樂創意人才扶持項目由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和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主辦,旨在選拔、培養、扶持、推廣優秀青年音樂創意人才。前三屆共有105組音樂人進入計劃。
  • 區校聯合,培養本土青年人才,「家燕回巢4.0」來了!
    2020年「家燕回巢」數字媒體創意設計班今天正式開班啦!何為數字媒體創意設計培訓班?數字媒體創意設計培訓班,由濱江區政府與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舉辦,是今年「家燕回巢」系列活動之一。高新區(濱江)一直把本土青年人才培養作為人才隊伍建設的根本,2017年因地制宜推出 「家燕回巢」就業創業項目,通過構建本區戶籍大學生特別是拆遷戶家庭大學生技能培訓、實習實訓、就業創業全過程指導「一條龍」服務體系,擴大和穩定青年就業創業,3年來結成累累碩果。
  • 數字創意技術研究中心與華為聯合培養項目招生信息
    數字創意技術研究中心與華為聯合培養項目研究中心圍繞國家「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數字創意產業展開研究。虛擬實境、混合現實;專業名稱:電子信息(代碼85400)研究方向:方向一、圖像與信號處理方向二、通信與信息系統招生人數:20人本項目所招學生依託深圳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培養。
  • 深大推出16個跨界聯合培養碩士項目
    本次公布的專業目錄中,新增16個跨界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項目,其中10個為學科交叉融合聯合培養學術型碩士研究生項目,6個為產教跨界融合聯合培養專業型碩士研究生項目。跨界聯合培養項目契合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一經公布,引起考生廣泛關注。
  • 福州大學閩臺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2018年招生簡章
    學校擁有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7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7個國家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4個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6個校企合 作的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國家教學團隊、8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門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4部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1個全國工程專業學位聯合培養示範基地
  • 濰坊醫學院與英國南威爾斯大學開展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
    5月19日,濰坊醫學院收到英國南威爾斯大學來函,雙方將正式開展公共衛生危機管理博士聯合培養項目。該項目對於我校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和一流學科建設工作具有重要推動作用。項目規定,濰坊醫學院公共衛生危機管理博士在讀期間,可以訪問學者身份赴南威爾斯大學聯合培養一年。其間,學生將學習南威博士生研究方法論,博士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內容,進行研究方法體系和數據採集方法、分析、解釋和反思調查結果等模塊的學習,從事相關的博士課題研究,同時參加英國衛生系統的專家和教授的授課、參與社會考察和實踐活動等。
  • 人工智慧學科聯合建設暨人才聯合培養項目啟動儀式圓滿結束
    由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與中國-東協(華為)人工智慧創新中心合作的人工智慧學科聯合建設暨人才聯合培養項目正式啟動,廣西大數據發展局副局長林基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李文軍、數字廣西集團執行總裁樊凱、華為廣西政企業務部副部長陳躍參與本次項目啟動。
  • 青科大與美國Akron大學高分子人才聯合培養項目籤約
    青科大與美國Akron大學高分子人才聯合培養項目籤約 2012-06-04 11:32:00    作者:   來源:   關鍵詞: [提要
  • 國防大學推出創新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專業化培養模式
    央廣網北京3月23日消息(記者 紀夢楠 褚振江)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新學期期伊始,我軍最高學府國防大學推出系列新舉措,創新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專業化培養模式,加緊培養新型軍事人才。與以往合併培訓的教學模式不同,他們根據任職需要被分成了「聯合作戰指揮專業培訓班」和「領導管理與指揮培訓班」兩個班,全程分專業施訓。新的教學培養模式避免了培訓內容「一鍋煮」,消除了部分學員「吃不飽」,另一部分學員又「吃不了」的矛盾。指揮員班學員、陸軍某師師長池世勇在一線帶兵已有24年,他對這次學習充滿了期待。
  • 西南大學-百度創新實踐人才研究生聯合培養項目正式籤約
    重慶2018年8月27日電 /美通社/ -- 8月27日,西南大學-百度創新實踐人才研究生聯合培養項目正式籤約,依照此協議,西南大學·百度「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卓越人才」研究生聯合培養項目將於2019年正式招生。項目招生簡章將於近日在西南大學研究生院官方網站正式發布。
  • 國科大與香港城市大學籤署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協議
    吳嶽良希望通過兩校間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協議的籤訂,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培養出優秀的科技人才,拓展相關領域的科教合作。安建基說,國科大與香港城市大學的合作表明內地與香港合作交流進一步深化,希望將來國科大成功經驗能向全院推廣。校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謝勇向來賓介紹了國科大的情況。
  • 福建省3所高校確定聯合培養人才項目收費
    日前,省物價局、財政廳核定了福州大學等3所高校閩臺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學費標準。  根據福州大學與臺灣師範大學合作辦學培養成本的測算情況,核定福州大學與臺灣師範大學合作辦學的社會學(社會事業管理方向)專業學費標準為15000元/生·學年。學生在臺灣學習期間免繳本校的學費,在臺灣的學習費用根據合作辦學協議按當地收費標準執行。
  • 浙大管院基於「商學+」人才培養體系推出全新項目
    為實現多學科科教融合,項目集聚浙大多學科名師,並與知名企業及實踐機構專家攜手深度定製基於企業痛點的課程,快速響應企業與時代需求。由浙江大學管理學院與阿里巴巴釘釘大學聯合開發與深度定製的數位化轉型高級研修項目(DiTAP)正是子項目之一。
  • 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推出本碩直通「精英計劃」項目,共開設9個...
    金融學  金融學、 金融科技實驗班方向與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國際註冊金融理財師CFP等證書對接;2+2+1/3+1+1本碩聯合培養國際合作項目與國外知名合作院校聯合培養,5年實現本碩連讀。畢業可就職於各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外匯等行業。
  • 高招資訊丨福建農林大學2016年閩臺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簡介
    福建農林大學與臺灣中興大學、海洋大學、東華大學、亞洲大學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簡稱:閩臺合作項目),是經福建省教育廳嚴格評估,獲得批准的閩臺高校本科層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
  • 我校「非洲教育高層次人才聯合培養項目」獲國家留學基金委立項資助
    近日,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下發《關於確定2021年國別區域研究人才支持計劃(項目制)獲資助項目的通知》(留金歐〔2021〕100號),我校教師教育學院牽頭申報的
  • 大學聯合共建:「僑校」+「僑鄉」聯合培養創新人才
    暨南大學結對幫扶五邑大學逾一年,學科建設人才培育成效初顯  「僑校」+「僑鄉」聯合培養創新人才  日前,由暨南大學與五邑大學聯合共建的「非人靈長類大動物疾病模型研究聯合實驗室」已經完成招投標工作,預計將於春節後進入動工建設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