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班」來啦!數字創意技術研究中心與華為
聯合培養項目
研究中心圍繞國家「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數字創意產業展開研究。實驗室依託深圳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在智能信息處理、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音頻視頻、無線通信等信息工程方向的研究基礎,並與其他學科進行交叉合作,致力於數字創意技術與裝備的研發以及數字內容的創意提升和創新設計的自主拓展。研究中心建設五個科研平臺:數字內容處理和增強研究平臺、數字內容分發集成研究平臺、消費電子終端嵌入技術研究平臺、文化資源數位化轉換研究平臺、創新設計支撐技術研究平臺。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於:
1. 圖像和聲音處理與生成;
2. 多媒體信號融合處理;
3. 智能融合信息處理;
4. 視音頻質量評估體系;
5. 視音頻編解碼及傳輸;
6. 計算機雲架構、分布式計算等;
7. 基於人工智慧的圖像增強、分析與評價;
8. 虛擬實境、混合現實;
專業名稱:電子信息(代碼85400)
研究方向:
方向一、圖像與信號處理
方向二、通信與信息系統
招生人數:20人
本項目所招學生依託深圳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培養。
深圳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深圳大學首批碩士點、首批博士點、首批國家級特色專業、首批省級名牌專業授予單位之一。
2020年6月軟科世界一流學科通信工程世界28名
2020年9月ESI工程學全球3‰(學院貢獻排名第三)
2020年9月ESl計算機科學全球3‰(學院貢獻排名第二)
2017年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信息與通信工程全國28
2019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信息與通信工程全國25
2019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電子科學與技術全國28名
學院簡介連結:
http://cie.szu.edu.cn/szucie/index.php/archives/38.html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2017年6月6日,《2017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公布,華為名列第49位。2019年7月22日美國《財富》雜誌發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500強名單 ,華為排名第61位。 2018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華為居第六位。12月18日,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華為排名第58位。
2018年2月,沃達豐和華為完成首次5G通話測試 ;2019年8月9日,華為正式發布鴻蒙系統。2019年8月22日,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7212億營收排名第一。 2019年12月15日,華為獲得了首批「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年度榮耀品牌的殊榮」。
2020年8月10日,《財富》公布世界500強榜(企業名單),華為排在第49位。
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一名。
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數字創意技術工程實驗室和深圳市數字創意技術重點實驗室負責人。1982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大學畢業後進入中央電視臺工作,曾任中央電視臺播送部副主任、播送部主任兼播出傳送中心副主任、播出傳送中心主任、中央電視臺總工程師,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突出貢獻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3項。
助理教授。2012年於上海交通大學信息工程系獲學士學位,2017於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獲博士學位,2015年於美國普渡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院任訪問學者。其研究興趣包括數字創意技術與裝備,具有嚴格時延要求的通信網絡,以及智能交通系統。其研究工作已發表在ACM SIGMETRICS, IEEE INFOCOM和 ACM e-Energy等國際頂級會議以及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和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等國際著名期刊上,詳情請參看其個人主頁https://leideng.github.io/。
助理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多媒體處理與通信、工業物聯網、智能網絡與計算等。2013年和2018年分別獲香港中文大學學士、博士學位。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於騰訊金融科技擔任機器學習研究員,研究基於社交網絡的數據挖掘和自然語言處理。獲評深圳市"孔雀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C類。其研究工作已發表在IJCAI和ICC等國際頂級會議以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IEEE Journal on Internet of Things和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等國際著名期刊上,詳情請參看其個人主頁https://wsycuhk.github.io/。
博士,助理教授。2012年於瀋陽農業大學理學院獲學士學位,2014年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獲碩士學位,2020年於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獲博士學位。參與完成了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在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圖像/視頻編碼與傳輸等領域有較好的研究基礎。已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代表性工作發表在計算機視覺及人工智慧領域頂級國際期刊IEEE TIP、頂級國際會議IEEE CVPR、視頻壓縮領域頂級國際期刊IEEE TCSVT以及多媒體領域頂級國際期刊IEEE TMM上。擔任領域內十多個國際期刊審稿人,包括IEEE TIP、IEEE TCSVT、IEEE JSTSP等。
助理教授。深圳大學優秀青年教師(荔園優青),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中國科協第四屆青託,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編委。研究領域包括虛擬實境方法與技術、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移動邊緣計算等。2015年於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幹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獲得博士學位, 博士論文獲評中國電子學會首屆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曾於2011.08-2014.10在喬治亞理工學院進行聯培學習。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5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Google學術引用3000餘次。2018、2019連續2年獲得深圳大學優秀教師稱號,指導學生獲得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華南賽區二等獎兩項、未來飛行器大賽全國三等獎一項。2020獲得CCF-騰訊犀牛鳥創意基金。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深圳大學研招網更多詳情。
編輯:陳蔚、小王同學、文蝶同學
責編:陳蔚
文章來源:數字創意技術研究中心與華為聯合培養項目
深圳大學研究生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