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班」來啦!數字創意技術研究中心與華為聯合培養項目招生信息

2021-02-13 深圳大學研究生招生

「華為班」來啦!數字創意技術研究中心與華為

聯合培養項目

研究中心圍繞國家「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數字創意產業展開研究。實驗室依託深圳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在智能信息處理、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音頻視頻、無線通信等信息工程方向的研究基礎,並與其他學科進行交叉合作,致力於數字創意技術與裝備的研發以及數字內容的創意提升和創新設計的自主拓展。研究中心建設五個科研平臺:數字內容處理和增強研究平臺、數字內容分發集成研究平臺、消費電子終端嵌入技術研究平臺、文化資源數位化轉換研究平臺、創新設計支撐技術研究平臺。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於:

1. 圖像和聲音處理與生成;

2. 多媒體信號融合處理;

3. 智能融合信息處理;

4. 視音頻質量評估體系;

5. 視音頻編解碼及傳輸;

6. 計算機雲架構、分布式計算等;

7. 基於人工智慧的圖像增強、分析與評價;

8. 虛擬實境、混合現實;

專業名稱:電子信息(代碼85400)

研究方向:

方向一、圖像與信號處理

方向二、通信與信息系統

招生人數:20人

本項目所招學生依託深圳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培養。

深圳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深圳大學首批碩士點、首批博士點、首批國家級特色專業、首批省級名牌專業授予單位之一。

2020年6月軟科世界一流學科通信工程世界28名

2020年9月ESI工程學全球3‰(學院貢獻排名第三)

2020年9月ESl計算機科學全球3‰(學院貢獻排名第二)

2017年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信息與通信工程全國28

2019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信息與通信工程全國25

2019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電子科學與技術全國28名

學院簡介連結:

http://cie.szu.edu.cn/szucie/index.php/archives/38.html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年,總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華為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於ICT領域,堅持穩健經營、持續創新、開放合作,在電信運營商、企業、終端和雲計算等領域構築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優勢,為運營商客戶、企業客戶和消費者提供有競爭力的ICT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並致力於實現未來信息社會、構建更美好的全聯接世界。2013年,華為首超全球第一大電信設備商愛立信,排名《財富》世界500強第315位。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全球17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17年6月6日,《2017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公布,華為名列第49位。2019年7月22日美國《財富》雜誌發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500強名單 ,華為排名第61位。  2018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華為居第六位。12月18日,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華為排名第58位。

2018年2月,沃達豐和華為完成首次5G通話測試  ;2019年8月9日,華為正式發布鴻蒙系統。2019年8月22日,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7212億營收排名第一。  2019年12月15日,華為獲得了首批「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年度榮耀品牌的殊榮」。

2020年8月10日,《財富》公布世界500強榜(企業名單),華為排在第49位。

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一名。

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數字創意技術工程實驗室和深圳市數字創意技術重點實驗室負責人。1982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大學畢業後進入中央電視臺工作,曾任中央電視臺播送部副主任、播送部主任兼播出傳送中心副主任、播出傳送中心主任、中央電視臺總工程師,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突出貢獻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3項。

助理教授。2012年於上海交通大學信息工程系獲學士學位,2017於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獲博士學位,2015年於美國普渡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院任訪問學者。其研究興趣包括數字創意技術與裝備,具有嚴格時延要求的通信網絡,以及智能交通系統。其研究工作已發表在ACM SIGMETRICS, IEEE INFOCOM和 ACM e-Energy等國際頂級會議以及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和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等國際著名期刊上,詳情請參看其個人主頁https://leideng.github.io/。

助理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多媒體處理與通信、工業物聯網、智能網絡與計算等。2013年和2018年分別獲香港中文大學學士、博士學位。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於騰訊金融科技擔任機器學習研究員,研究基於社交網絡的數據挖掘和自然語言處理。獲評深圳市"孔雀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C類。其研究工作已發表在IJCAI和ICC等國際頂級會議以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IEEE Journal on Internet of Things和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等國際著名期刊上,詳情請參看其個人主頁https://wsycuhk.github.io/。

博士,助理教授。2012年於瀋陽農業大學理學院獲學士學位,2014年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獲碩士學位,2020年於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獲博士學位。參與完成了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在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圖像/視頻編碼與傳輸等領域有較好的研究基礎。已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代表性工作發表在計算機視覺及人工智慧領域頂級國際期刊IEEE TIP、頂級國際會議IEEE CVPR、視頻壓縮領域頂級國際期刊IEEE TCSVT以及多媒體領域頂級國際期刊IEEE TMM上。擔任領域內十多個國際期刊審稿人,包括IEEE TIP、IEEE TCSVT、IEEE JSTSP等。

助理教授。深圳大學優秀青年教師(荔園優青),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中國科協第四屆青託,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編委。研究領域包括虛擬實境方法與技術、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移動邊緣計算等。2015年於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幹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獲得博士學位, 博士論文獲評中國電子學會首屆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曾於2011.08-2014.10在喬治亞理工學院進行聯培學習。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5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Google學術引用3000餘次。2018、2019連續2年獲得深圳大學優秀教師稱號,指導學生獲得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華南賽區二等獎兩項、未來飛行器大賽全國三等獎一項。2020獲得CCF-騰訊犀牛鳥創意基金。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深圳大學研招網更多詳情。

編輯:陳蔚、小王同學、文蝶同學

責編:陳蔚

文章來源:數字創意技術研究中心與華為聯合培養項目

深圳大學研究生招生

相關焦點

  • 南郵與華為籤約共建「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
    中國江蘇網8月16日訊 (通訊員 尤萱 記者 羅鵬)8月15日,南京郵電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產教合作籤約揭牌儀式在寧舉行。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張志華,華為中國區校企合作總監閆建剛為「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未來技術學院」「5G 物聯網實驗室」揭牌。
  • 聽徐州「華為班」學子的「華為說」
    學校開設有機電技術應用、數控技術應用、華為ICT應用技術、計算機應用等12個專。其中,華為ICT應用技術專業,是信息技術與通信技術相融合而形成的技術領域,是21世紀社會發展的最強動力之一,ICT人才目前乃至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將是最具發展前景,最緊缺的人才。
  • 香港電訊和華為聯合建立數字轉型實踐中心
    [西班牙,巴塞隆納,2018年2月25日] 香港電訊(HKT)與華為今天聯合宣布成立數字轉型實踐中心(DTPC:Digital Transformation Practice Center),旨在分享香港電訊在數字業務轉型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和實踐,助力其他運營商加速數字轉型的進程。
  • 北京郵電大學與華為聯合建設北郵華為學院,培養未來的創新型人才
    2020年5月17日這一天是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郵電大學聯合建設的「北郵-華為學院」上午10時在北京郵電大學的學生活動中心正式對外公布揭牌成立。在創新驅動發展、建設網絡強國的背景下,培養一批引領通信技術發展和通信產業升級的領軍人才是時代賦予的使命,在深度校企合作、推進產教融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號召下,「北郵-華為學院」應運而生。
  • 香港電訊和華為聯合建立數字轉型實踐中心,與華為雲開放實驗室連接
    原標題:香港電訊和華為聯合建立數字轉型實踐中心,與華為雲開放實驗室連接香港電訊(HKT)與華為今天聯合宣布成立數字轉型實踐中心(DTPC:Digital Transformation Practice Center),旨在分享香港電訊在數字業務轉型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和實踐
  • 人工智慧學科聯合建設暨人才聯合培養項目啟動
    9月15日,在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六十周年校慶系列活動上,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與華為公司共同舉辦的高校智慧校園創新發展論壇圓滿結束。由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與中國-東協(華為)人工智慧創新中心合作的人工智慧學科聯合建設暨人才聯合培養項目正式啟動,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林基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李文軍,數字廣西集團執行總裁樊凱,華為廣西政企業務部副部長陳躍參與本次項目啟動。
  •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華為「鯤鵬&昇騰」訓練營開班
    11月10日下午,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簡稱華為ICT學院)「鯤鵬&昇騰」訓練營在育成中心開班。華為ICT學院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導的校企合作項目,旨在構築校企橋梁,為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路由交換、安全、區域網以及存儲等技術方向提供課程資源,為信息與網絡技術產業培養優秀人才。
  • 北郵與華為強強聯合,組建「北郵-華為學院」
    5月17日是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北京郵電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建設的「北郵-華為學院」正式揭牌成立。據悉,北郵和華為具有長期良好的合作基礎,雙方在服務祖國,奉獻人類,促進科技繁榮方面作出ICT領域的神聖貢獻。
  • 這所"雙一流"高校再與華為"牽手",校企聯合建設人才培養基地!
    近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俞婷君、申飛、汪凱一行到北京交通大學訪問交流。學校教務處、招生就業處在教務處大會議室與華為公司召開校企聯合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工作交流研討會。招生就業處處長劉東平、教務處處長房海蓉、副處長景雲、實踐科王偉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研究所人力資源經理俞婷君、主任工程師申飛、深圳智能計算業務部生態業務發展部總監汪凱,就學校與華為校企聯合建設人才培養基地進行詳細交流研討。
  • 華為天才少年:華科的這個國家研究中心出名了,附研究生招生名單
    左鵬飛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直博研究生。「天才少年」項目的offer,也都出自華科的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乍聽起來,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應該與光學技術緊密相關才對,怎麼還會有與計算機技術有關的研究呢?
  • 人工智慧學科聯合建設暨人才聯合培養項目啟動儀式圓滿結束
    9月15日,在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六十周年校慶系列活動上,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與華為公司共同舉辦的高校智慧校園創新發展論壇圓滿結束。由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與中國-東協(華為)人工智慧創新中心合作的人工智慧學科聯合建設暨人才聯合培養項目正式啟動,廣西大數據發展局副局長林基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李文軍、數字廣西集團執行總裁樊凱、華為廣西政企業務部副部長陳躍參與本次項目啟動。
  • Road to Outstanding——少年班的華為體驗之旅
    數位化轉型展廳全面展示了華為在智慧城市、智慧礦井、電子政務、應急醫療、和雲數據中心等各類垂直行業的數位化解決方案。出席交流會的有華為公司鄭良材、田興普、應陵、王疆、鄭育群等高層領導以及公司的領域專家們。會上華為的專家向大家全面地介紹了華為的發展歷程和關鍵技術產品,並分享了華為的使命以及當前面臨的技術挑戰。
  • 深圳中學「華為-深中數理實驗班」(省班)自主招生全面啟動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24日訊 記者從深圳中學獲悉,為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經廣東省教育廳批准,同意深圳中學開辦「華為-深中數理實驗班(高中)」,並啟動自主招生工作,網絡報名時間為6月27日-7月6日。
  •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與華為聯合發起成立「雲中高職研究院...
    廣科院校長李龍圖、華為中國政企解決方案CTO董偉嗣與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珠海市分公司、廣州騰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三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希嘉創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江蘇金智教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廣東職教橋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珠海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成員單位高管共同按下「雲中高職研究院」啟動按鈕。李龍圖、董偉嗣為「雲中高職研究院」成員單位授牌。
  • 我校與華為共建天津師範大學鯤鵬師資人才聯合培養基地舉行揭牌儀式
    在天津鯤鵬生態創新中心高校聯合鯤鵬學院揭牌儀式中,天津鯤鵬生態創新中心與我校共建天津師範大學鯤鵬師資人才聯合培養基地進行了揭牌,我校副校長王群生、華為中國數字政府總經理楊瑞凱、華為天津政企總經理江文淼、華為天津總經理許超參加了揭牌儀式。我校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此次活動。
  • 華為研發中心落戶廣州意味著什麼?
    華為是ICT(信息與通信技術)的全球引領者,而廣州正堅定不移打造以數字經濟為引擎的現代產業高地。近年來,在城市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華為嵌入廣州產業體系的深度和廣度持續拓展。據悉,通過研發中心的落地,廣州和華為將共同推動智慧城市、雲計算及物聯網等產業發展達成全方位、深層次戰略合作,為廣州城市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 華為與上海交大產學合作又結碩果:卓工班31名學生悉數通過華為物聯網認證
    這標誌著著上海交大與華為通過課程共建、產學合作共同培養出新技術領域創新型人才,實現校企共贏。上海交大卓工班是上海交大為貫徹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指導思想與目標,在該校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中擇優錄取而成立的專班。
  • 首屆「功率半導體國芯菁英班」開始招生 說說交大那些菁英班
    西安交通大學首屆「功率半導體國芯菁英班」招生選拔開始了!功率半導體國芯菁英班:西安交通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的示範和先導,是西安交通大學探索實施特別人才培養的通道。本菁英班面向功率半導體產業方向,培養具有功率半導體器件及應用專業知識,熱愛功率半導體技術,掌握一定的相關技術實踐與研究方法,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為國家電力電子產業輸送優秀人才。
  • 產教融合培養專業人才!華為(昆明)數字經濟學院成立
    7月20日,駐呈高校首批人才實習實踐活動啟動暨華為(昆明)數字經濟培訓學院開班,來自各高校的學生來到華為昆明軟體開發雲創新中心進行首期培訓。華為(昆明)軟體開發雲創新中心在雲上小鎮成立華為(昆明)數字經濟學院,並開展駐呈貢高校人才實習實踐活動,進一步打通了高校學生就業技能培養的最後一公裡。智能社會到來 專業人才不可或缺未來,傳統社會一定會演進為智能社會,萬物互聯、萬物感知、萬物智能是其基本特徵。
  • 華信培訓攜手華為雲,探索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新模式
    大連華信計算機新技術培訓中心(簡稱華信培訓)成立於2003年,致力於通過定製化的技術提升課程,為軟體產業的發展培養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的高素質人才,以及為高校提供高質量的數位化軟體產品。歷經數年的開拓發展,華信培訓已斬獲無數業界好評與權威機構資質認定,至今已成功輸送了萬名技術硬、素質高的日語IT人才,整體就業率達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