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一句影響哈佛學子一生的箴言:無論走到哪,隨身攜帶一本書

2020-08-22 有一爿倪奶奶快樂作文

閱讀《哈佛家訓》首先記住了影響哈佛學子一生的箴言的第一句:無論走到哪,隨身攜帶一本書。

為什麼今天我又再次寫文強調閱讀在我們成長和成功中的重要,強調閱讀在教育中的重要。



作為一個從事中學語文教學30年的語文老師,首先從語文方面來說吧。

一直以來讀寫都是語文學習的重頭戲,尤其從去年開始,小學到初中開始選用部編版的教材,對於閱讀更是有新的要求:

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教材第一次把課外閱讀納入教材體制。

「部編本」語文教科書在這方面想了許多辦法。

比如,小學一年級就設置了《和大人一起讀》,意在和學前教育銜接,一開始就引導學生的讀書興趣。

小學中高年級幾乎每一單元都有課外閱讀的延伸。

初中則加強了《名著選讀》,改變以往那種「賞析體」寫法,注重「一書一法」,每次「名著選讀」課,都引導學生重點學習某一種讀書的方法。

激發興趣,傳授方法,是《名著選讀》設置的改革方向。如瀏覽、快讀、讀整本書、讀不同文體,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導。多數課後思考題或拓展題,也都有課外閱讀的提示引導。這就把語文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形成「教讀一自讀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制。

這可能是一個突破,讓語文課更重視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包括課外閱讀,努力做到課標所要求的「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

語文課怎樣才算成功?一定要延伸到課外閱讀,讓學生養成讀書的生活方式。如果只是精讀精講,反覆操練,沒有激發閱讀興趣,也沒有較多的閱讀量和閱讀面,學生的語文素養包括寫作能力是不可能提升的。

擴大閱讀量,這是改革的方向。教師使用新教材,要研究如何把「教讀」「自讀」和課外閱讀三者結合起來,融為一體,千方百計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有這一條,語文素養的提升才不是空話。

現在語文課最大的弊病就是讀書太少。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課文,光是教課文讀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新教材雖然力圖把「教讀」「自讀」和課外閱讀三者結合起來,但還需要教師去「加碼」。建議老師們採取「1+X」的辦法,即講一篇課文,附加若干篇課外閱讀的文章。有些教師反映由於條件限制,難於選擇課外閱讀的材料。人教社近期出版了《語文素養讀本》,從小學到高中,每學年2冊,和教材有所呼應,大家可以參考選擇。


看著以上的部編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的教材詳解,不難發現,閱讀是我國語文教學新課標的突出要求,我不由得又想起影響哈佛學子一生的箴言:無論走到哪,隨身攜帶一本書。這同樣要成為我們每個人的箴言。

這一句話就很能夠看出來閱讀在我們人生中的重要地位。是的,閱讀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對於我們的成長成功,都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語文學習是這樣重視閱讀的!



那麼多讀書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什麼好處?

一、讀書可以讓我們不感到虛度光陰,讓生活充滿知識的陽光。

.「之後的生活仿佛在地牢裡開了一扇窗戶,可以盡情享受知識的陽光,我抓住一切空閒時間讀書感覺不到勞累,也不再感到虛度光陰,只要想到周六又可以看到新的書籍,就覺得未來一片光明。」

「他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善曉先生的這一善行,對我們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們學會了懂你,也逐漸改掉了陋習。功成名就後我做的第1件事,就是給這位恩人立紀念碑,現在它就聳立在鑽石廣場的禮堂和圖書館前,上面刻著。當年讓年輕人擁有知識和想像力的珍貴寶庫,就是這樣敞開的。」

「讀書最根本的好處就是讓你知道,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青年人必須親自去獲得知識,誰也不例外」。

上面這幾段話是摘自《卡耐基自傳》

安德魯卡內基,這個來自蘇格蘭的窮小子,從一份周薪1.2美元棉紡廠童工做起,由店員偷學發電報,進鐵路公司,當上鐵路公司主管,直到創建自己的鋼鐵公司,一步一步的戰勝了多少艱難險阻,打造了一個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王國,成為白手起家,實現美國夢的成功典範。在他的經歷中,雖然卡內基受教育不多,但是他自學成才,白手起家,自學的方法就是讀書。

對於讀書,他就有以上這樣的幾段文字。可見讀書在他的這個人生的奮鬥中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也正因為如此,在功成名就以後,他又將幾乎全部的財富捐獻給社會,修建了遍布全球的大學和圖書館,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和他一樣通過閱讀,改變自己的人生,實現自己的理想。



二、讀書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法寶。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他從16歲從商到55歲退休,也創造了美國的商業神話,譜寫了平民階層奮鬥崛起之歌。這樣一個商業神話的創造者,在給兒子的信中說:

培根的成功秘訣是,讀書時的交談使人機敏,寫作使人沉寂,這些能力的組合對想要獲得成功的人來說是必備的三件法寶,所以,我希望你經常讀書,以培養寫作能力,並且學會與別人推心置腹的交談,只有這樣才能為你在大學時,做好進入社會的準備,我自己也是按照這一方式打好基礎的,順便再說一句,我從不認為以前所學的都是白費的,人都是在學習中成長起來的。

從中可以看出來,不僅他自己不斷的讀書,而且還真正的教會自己的孩子要經常讀書,可見讀書的在人成長中的重要。



三、閱讀可以打開眼界,給我們帶來夢想,有了前進的方向,

史上最偉大的美國總統,美國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林肯,在他的具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中,讀書又起到怎樣的作用呢?

林肯15歲才開始學習認識字母,才開始到一個流浪老師的私人學校裡去上學,在那裡林肯逐漸喜歡上了讀書,但是,在課堂的時間太短了,他把功課帶回家繼續學習,用炭條當作筆,在木板上寫字,沒有錢買數學課本就找人借一本,把書上的內容在紙上抄一遍,再用麻繩縫製成了一本自己的數學書。就這樣斷斷續續地上了大概不到12個月的學。

但是,他在以後靠不斷自學,不斷積累知識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而主要的方式就是閱讀,他在閱讀中發現了另一片奇妙的天地,他的人生之路從此有了重大的轉變。閱讀成為他一生的嗜好之一,因為閱讀讓他打開了眼界,給他帶來了夢想,有了前進的方向。她的後媽將自己的5本藏書送給了他,有《聖經》《伊索寓言》《魯賓遜漂流記》《水手辛巴達》《天路歷程》,這僅有的5本書成為小林肯的寶物,他一遍一遍反覆閱讀,並把《聖經》和《伊索寓言》放在隨手可以拿到的地方,以便隨時翻看,以至於後來,他寫作的風格和說話的語氣或者他對事物的看法和觀點,都深深的受到了這兩本書的影響。他沒有錢買書,就向有書的人借圖書和報紙,或者其他任何的印刷品,只要是有字的,他都想要讀一讀。就這樣,當他被某一段話吸引住的時候,如果手邊找不到紙張,他就用粉餅,把這段話抄在木板上。然後再整理到自己的一個自製的一個簡單的本子上,一有空閒的時間就把它拿出來認真地讀,甚至在田裡幹活的時候,林肯也不忘把書本放在身上,利用吃飯的時間,就坐在草垛上,邊吃玉米邊讀書。

就是靠著這樣的一種寶貴的品質——對知識的不懈追求。林肯獲得了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知識,也由此成就了他的傳奇的人生。

林肯的傳奇不就是很好地詮釋了:無論走到哪,隨身攜帶一本書。



四、.閱讀是最好的娛樂方式

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通常百科全書式的人物,班傑明富蘭克林,成為了舉世公認的現代文明之父,美國人的象徵,可是,他出身貧寒,只念過兩年書,它也是通過刻苦自學,堅持不懈的努力奮鬥,才取得了這一切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在他的自傳中,他曾說——

讀書是我唯一的娛樂。除了讀書,我沒有別的樂趣,我從來不去酒店和賭場,也不到其它娛樂場所消磨時光。

當他在他哥哥印刷所裡學徒的時候,他利用結識一些在書店當學徒的朋友,從他們那裡借到一點書來讀,為了能夠及時歸還,常常要借著燈光讀到大半夜。

他為了能夠多讀書,他還從自己的膳食費中節省出一半來買書,在別人去別處吃飯的時候,他就常常是一片餅乾,或一塊麵包,一把葡萄乾,或者從麵包店裡買來的果餡餅,還有一杯水,就利用這些節省下來的時間看書學習。

到後來作者成年以後,他首先就設法成立一個會員製圖書館,從此,他每天都要在那學習一兩個小時。


五、讀書可以掌握大量詞彙,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鍛鍊記憶力,豐富內心世界

聞名世界的電腦天才比爾蓋茨。從小就是個小天才。在他的成功路上,愛讀書是他最大的特點。

他出生在一個喜歡讀書聊天和做各種遊戲的家庭。

很小的時候,他就喜歡讀書,並掌握了大量的詞彙。他讀的書也有些與眾不同。他經常在他爸爸的,一般就是幾個小時,有時甚至連飯都忘了吃飯。

到了8歲時,他就開始讀世界百科全書。並堅持讀了5年,一直讀到上中學。

再長大一些,他就開始閱讀人物傳記。

他最愛的兩本書是《麥田裡的守望者》和《各自的和平》。

隨著蓋茨讀的書越來越多,家裡的書已經滿足不了他了,父親只好從書店買來更多的書,他就在自己的房間裡建立了一個小書庫,還給每一本書標上序號,分門別類排好,就像一個小小的圖書館一般,並且還把書庫命名為「比爾蓋茨藏書庫」。

大量的閱讀豐富了他的內心世界,他從書籍中汲取營養,樹立了遠大的目標。這何嘗不是他成功的基礎呢?



好讀書讀好書,腹有詩書氣自華

可以說,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知識就是才華。

巴爾扎克曾說過,一個人不一定終身受僱,但必須終身學習。

現在的社會競爭激烈,大家都在前進,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在社會上很好的生活,在工作上得心應手並有所成就,那麼我們就必須讀書。

要想自己有就,要想孩子能成才,請記住影響哈佛學子一生的箴言:無論走到哪,都帶著一本書。


相關焦點

  • 《哈佛家訓》經典箴言:但願每一個父母都能親口讀給自己的孩子聽
    因此,無論是學校和家長,我們所能做的,除了要創造良好的條件,更重要的是,啟發孩子,讓孩子發現自我、發展自我、成就自己。《哈佛家訓》經典箴言:希望你的孩子, 也能有幸聆聽到,來自世界頂級名校的啟發哈佛大學曾經對校內生做過一項問卷,評選「對你影響最大的哈佛家訓」,上榜的是下面這13句經典箴言。
  • 你要掌握的「誇人術」——把讚美隨身攜帶
    發小家裡窗明几淨,她立馬指向婆婆:「我媽打掃的,她是處理家務的能手,以前我這亂得跟戰場一樣,她一來,一切收拾得井井有條的『』發小的寶寶一歲多了,正在牙牙學語,你說打電話,他就會拿手貼著耳朵,你說棒棒的,他就會鼓掌,我說你兒子真聰明啊。
  • 《哈佛家訓》經典語錄:但願每一個父母都能親口讀給自己的孩子聽
    首先就是因為哈佛出過這麼多的人才,自帶引人注目的光環;其次哈佛大學其突出的學術貢獻和先進的教育理念使得莘莘學子都想得到他的薰陶,但是真正能夠進入哈佛大學的人實在是少數。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哈佛大學就是一個心底一直存在的夢想,但是我們也是相對幸運的那一個,因為有一本哈佛的育人秘籍已經出版——《哈佛家訓》,讓每一個有哈佛夢想的學子都能感受哈佛的育人精華,並且有希望從中找到成功的秘訣。《哈佛家訓》中有很多經典語錄,希望每個家長都能讀給孩子聽,告訴孩子:不畏將來,不念過去。
  • 歐巴馬給孩子制定9條家規,從來不缺席家長會,女兒讀哈佛
    歐巴馬有兩個女兒,他對孩子的教育堪稱美國精英教育的典範,現在大女兒瑪利亞,考上哈佛,所以他們一家就有三口人都是哈佛的高材生,歐巴馬和妻子米歇爾都是從哈佛法學院畢業,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歐巴馬是總統,孩子也不用愁,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歐巴馬對於孩子的管教也是非常嚴格。2008年,歐巴馬贏得美國總統選舉後,一家人入住白宮,開始了在總統府的全新生活。
  • 哈佛大學:毀掉一個孩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不斷誇他聰明,別不信
    哈佛大學在過去的10年裡一直在研究表揚對孩子的影響。他們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長期研究。他們首先讓孩子們獨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圖任務,研究人員每次只從教室叫出一個孩子進行測試,每個孩子完成後,研究人員會把分數告訴他,並附一句鼓勵或表揚的話。
  • 無論走到哪總要帶著媽
    那時她才知道,早在半年前,父親就被診斷為食道癌,家人擔心影響她高考,就一直瞞著她。    父親去世了,奶奶已經70多歲,母親身患疾病,妹妹還在讀高中,劉交交成了家裡的頂梁柱。    為了方便照顧家人,劉交交在填報志願時,選擇了離家比較近的商丘師範學院。進入大學後,她省吃儉用,邊上學邊打工,承擔起母親的醫藥費以及妹妹和自己的學費、生活費。
  • 隨身流女強文,她隨身攜帶福地洞天,帶著升級農場在末世橫行!
    隨身流女強文,她隨身攜帶福地洞天,帶著升級農場在末世橫行!歡迎來到小飛的百家號,最近大家看的小說情節套路都是重複循環的,而且文筆都是不夠精彩,不夠吸引人,今天小編來給大家改改口味了,介紹給大家一些不小白,文筆也老練的小說,相信大家看完了還意猶未盡。
  • 傅園慧隨身攜帶「摸摸」,孩子的戀物情結,家長應該怎麼辦
    簡單來說,依戀物是指對某種物品或某些物品,表現出的過分依戀行為,可以是睡覺不離身、出門一定要攜帶等>傅園慧隨身攜帶傅園慧的爸爸告訴大家,這條繩子叫「摸摸」,是傅園慧小時候很喜歡的一塊毛巾,長大後就把它改變成了一根繩子,現在傅園慧走到哪無論到哪裡比賽
  • 哈佛大學發現:孩子一生中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抓住機會就能成才
    哈佛大學是世界上收納精英人才最多的環境之一,這些優質的人才在考入哈佛學習的過程中也會留下自己的思考,可以說這麼多人才本身就是極大的資料庫,哈佛校友威廉·貝納德選取了以哈佛大學為代表的美國名校近400年教育思想的精華,總結而成《哈佛家訓》,其中裡面就講述了「孩子一生中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
  •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真走心:每年贈送本科新生一本書,是哪5本書?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從2015年起,每年精心挑選一本書送給即將入學的本科新生,用意無非是提醒學生:你是讀書人,要多讀好書。他曾說:讀書是一種生活態度,這對於處在個人成長黃金階段的年輕人而言尤為重要,與書為伴將使新生們受益終生。
  • 哈佛商學院推薦不得不讀的6本書
    【精讀君曰】美國教育界有這麼一個說法:「哈佛大學是全美所有大學中的一項王冠,而王冠上那奪人眼目的寶珠,就是哈佛商學院。」在中國,「哈佛商學院」也早已成為一種神話。說哈佛,談MBA就像是一種時髦和時尚。說起「哈佛」的由來,不得不說它與書的淵源:一位名叫約翰哈佛院長臨終前向學校捐贈了自己的一生積蓄和400本圖書,「哈佛」因此得名。
  • 箴言知多少陳希曾
    關於箴言書的引介和講解,坊間已有不少傑出的作品。本書當試著從屬靈評鑑的角度出發,強調箴言書的特殊啟示性及其屬靈性,以期與希伯來或東方智慧中的自然啟示面有所區隔。由於這項特殊啟示的簡潔性與一致性,使我們在光中得以見光;靠著真理的靈引道,從聖經整體的光中,來看箴言書的奇妙,以及如何聯於全本聖經的中心思想——神永遠的旨意。   這一本書又是一份遲交的作業報告。
  • 新式「摺疊凳」一出,小巧便攜,隨身攜帶,想坐就坐,太聰明了
    早高峰擠地鐵的時候,搶不到座位是家常便飯,在擁擠的地鐵站一路也不輕鬆,甚至會影響到上班時的精力。新式「摺疊凳」簡直是太貼心了。小巧便攜,摺疊起來後很小,可以放在包裡隨身攜帶,需要的時候拿出來,特別方便。重點的小巧,摺疊起來放在收納包裡,又小又薄。顏色鮮亮,特別漂亮,用料也很講究,承重力很好,結實牢固。凳面是可以拆卸的軟墊,坐起來很舒服,而且拆洗很方便。
  • 自己不需要速效救心丸也隨身攜帶 老警察隨身帶一寶 關鍵時刻救人命
    危急時刻,儘管自己不需要,也隨身攜帶速效救心丸的老民警快速反應,隨身帶一寶——速效救心丸派上用場,關鍵時刻挽救了當事人的生命,獲贊 " 及時雨 "。6 月 4 日,葫蘆島市公安局龍港分局西街派出所民警向記者介紹了救人經過。近日 15 時許,葫蘆島市龍港公安分局西街派出所接到糾紛警情,副所長趙亮和民警張智趕到現場。
  • 從寒門子弟到哈佛博士 港大教授徐國琦想對年輕人說這些話
    徐國琦,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香港大學歷史系特聘講座教授網易教育:徐教授,您從寒門子弟到哈佛博士再到香港大學歷史系教授,您覺得哪些事改變了您的一生?徐國琦:第一個轉折點就是高考。哈佛大學對我的影響也很大,自從到美國留學之後,我的人生和學術軌跡就跟哈佛大學息息相關,不僅是哈佛的學生,也在那做了幾年助教,我的幾本書也是在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所以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點,然後就一步步成為所謂的國際學者,從英語不會、英文考零蛋到最後靠英文謀生。
  • 戶外達人必備 加熱睡袋走到哪睡到哪
    (原標題:戶外達人必備 加熱睡袋走到哪睡到哪) 近年來
  • 哈佛學子說:凌晨四點半的哈佛圖書館,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哈佛學子說:凌晨四點半的哈佛圖書館,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來源:@李柘遠LEO微博  作者:李柘遠  編輯:學術中國文章裡附了「燈火通明,座無虛席」的圖書館照片,還羅列了哈佛的「校訓」和「箴言」,可惜每句英語都千瘡百孔,語法錯誤連篇,令人不忍直視。而那些錯句也讓我對文章的真實性不以為然。再者,耶魯和哈佛是兩所很相似的大學,我熟悉的耶魯學生可沒使那麼大的蠻力學習,哈佛同胞又怎可能如此苦哈哈呢?
  • 一句祖國需要我,8位哈佛博士一起棄美歸國,他們是國之驕傲
    作為華夏兒女,我們每一位國人都應報以愛國赤誠之心,在社會中貢獻力量,在國外,有8位哈佛博士,他們是國之驕傲,只因一句祖國需要我,一起攜手棄美歸國,為國家建設付出自己的力量。在這期間,國外有人承諾給他們高薪,但都被這8位哈佛博士拒絕了。
  • 哈佛「真」校訓背後的教育理念
    流行一時的「哈佛圖書館校訓」被證偽之後,不少專家、學者紛紛撰文,探討並反思對「假」校訓的追捧所反映出來的中國教育的問題。其實,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人們都需要箴言、格言或者名言警句,以起到勵志的作用,這一點不僅中外皆然,古今也都是如此。
  • 能隨身攜帶的充氣床,5分鐘展開還帶床墊,在哪都能睡大覺
    導語:能隨身攜帶的充氣床,5分鐘展開還帶床墊,在哪都能睡大覺好的睡眠質量對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幫助,有一個舒服的床才能讓人睡得更好。對於有些人來說睡覺的時候只認自己的床。睡不好自然就會響第二天的狀態,而這款神奇的床,可以裝在包裡,人們走到哪兒帶到哪兒。這款黑科技的床叫Ivation EZ-Bed,人們用的時候只需要把它上面的插座連接上電,五分鐘之後就會瞬間充氣變成一個舒適的床,實現了哪都能睡上自己床的願望。這款床睡覺的時候非常的舒適。從外形上看它就是一個小箱子走到哪兒帶到哪兒,隨便一個小空間就可以來安放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