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收入,又稱之為財政收入,財政收入是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政府在一定期限內,可支配使用的金額,那麼財政收入具體包括哪些部分呢?以我國為例,目前的財政收入大致分為四大類:
稅收收入
這個是財政收入最主要的構成部分,稅收收入具體包括: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城市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關稅、農牧業稅和耕地佔用稅、契稅、教育費附加、車船使用稅、房產稅、屠宰稅等等繁目眾多的稅項。
2019年我國的財政收入總額為190382億元,其中稅收收入157992億元,佔比為82.99%;其他幾項非稅收入合計32390億元,佔比17.01%,稅收收入佔據了五分之四以上的比重。
在具體的稅額之中,又以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為主,兩者合計達到近10萬億,佔全國財政收入一半以上的比重,是我國最重要的稅額。
國有資產收益
國有資產收益是指國家憑藉國有資產所的權獲得的利潤、租金、股息,紅利、資金使用費等收入的總稱;比如各個央企以及地方國企的上交國家的部分收益(央企和國企的利潤並不會全部上繳,部分資金會留下來用於擴大再生產,只有部分收益會上繳);比如國家財政資金暫放在銀行取得的利息收益等等,這部分具體金額國家並未公布。
收費收入
收費收入包括兩大部分:一是國家提供服務的收費:比如高速公路、橋梁、隧道的收費以及行政收費(如護照費、商品檢測費、畢業證費)和司法規費(如民事訴訟費、出生登記費、結婚登記費)等等;二是罰沒收入,比如交通違章罰沒、日常工商稅務環保等查處違規的處罰收入。
其他收入
除上述三大項以外的收入,均納入其他收入,具體的比如:捐贈收入(如以前海外華僑和愛國人士無償捐贈給國家的資產,以水立方為例,霍老先生捐贈);反貪收入(我們電視上經常看到的,查到了幾個億的資產之類的);國債收入(國債屬於有償性的收入,後續國家需要在償還,但是在當年,確實屬於財政收入的來源)等等。
總結
就目前的情況來說,稅收收入依舊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力,其餘的收入(統稱為非稅收入,即非稅收收入)只是一個輔助性收入,金額整體上而言,並不算太大,最近幾年來在我國的財政收入佔比僅僅就20%左右的份額,遠不是稅收收入可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