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地圖作為入口的真正含義是讓地圖應該作為移動網際網路創新的基礎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新的創造力,然後開放數據,引入poi信息,共同創造整個生態體系。從這一點看,移動的地圖生意近乎無限大。
對於前不久剛剛度過自己14歲生日、並成功超過微軟成為全球市值第二大的IT上市公司的谷歌來說,似乎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在發展。放眼望去,搜索是其核心業務,廣告業務是現金奶牛,Youtube是優質視頻內容平臺,Android是是中流砥柱,App Engine是未來之星,再加上Google+、Google Docs、Chrome OS、Gmail等一大批人們越來越離不開的應用和服務,Google Map似乎要排在五名開外。
我們可以或稱贊或埋怨谷歌冗長的產品線,但不可否認的是地圖服務正變得越來越重要起來——尤其是在移動網際網路大爆發和移動設備大行其道的今天。不容諱言,作為可能成為移動網際網路新入口、同時也是天然大數據採集器的地圖服務,已經成為必爭之地。
上個月,蘋果正式推出 iOS 6系統,備受用戶稱贊的谷歌地圖被替換成了蘋果自家的地圖服務。由於存在數據丟失、導航不準、地理位置標注錯誤等問題,蘋果地圖遭到了質疑。但除了口頭「認錯」,蘋果顯然不打算再吃回頭草,甚至近日還下架了幾款調用Google地圖數據的第三方地圖應用。
谷歌也不打算再打口水仗,而是正經做起了地圖生意——近期,谷歌正式推出本地化信息推薦APP應用FieldTrip,探索地圖帶來的位置數據產生的新盈利模式。
谷歌表示,該應用將成為「幫助你尋找周圍新奇、有特色事物的指南」。在Android 4.1系統中,Google Now能向用戶顯示基於位置的信息。與此類似,FieldTrup在後臺運行,並在用戶到達某一位置時自動彈出帶相關信息的通知卡片。谷歌表示,該應用「能幫助你了解從當地歷史,到最新最好的商場飯店等各種信息」。
事實上,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很多商務、社交等活動都基於位置而發生,而承載這些服務的平臺便是地圖。地圖服務衍生出來的一系列的定位服務以及廣告,都可以成為新的贏利點。作為谷歌試水之作的FieldTrip,無疑還承擔著開闢新疆域的使命。
地理信息服務搶灘戰打響
在最新的iOS 6系統中,蘋果推出自家地圖服務。但很快用戶便發現蘋果地圖並不好用:數據丟失、導航失準、沒有3D顯示,甚至地理位置標注都出現了錯誤。但蘋果不惜冒著受到用戶譴責數據顯示,iOS地圖使用率每天不足4%。也要推出自家地圖的舉動表明,有關位置的數據已經成為未來競爭中的重要資產。
關鍵點有兩個,一是移動網際網路入口,二是大數據信息。
美國調研公司Pew的數據顯示,74%的智慧型手機用戶和46%的成人手機用戶訪問地理位置信息服務,pew定義的地理位置信息服務包括GPS增強的地圖服務或通過app或瀏覽器提供的本地點評網站等。
事實上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任何涉及到生活服務的服務都不可避免的要和位置發生聯系,那麼其產生的最大的機會便在於它有可能成為一個巨大的營銷展示的平臺。於是,通過將地圖數據與內容提供的第三方如大眾點評等的poi信息點相融合,一方面能像當年搜尋引擎一樣為合作夥伴帶去流量,另一方面融合了深度內容的地圖數據也將成為對用戶有著巨大黏性的有價值信息。
正因如此,一場地圖平臺及地理信息服務的搶灘戰悄然爆發。
由於數據對服務的促進作用,除了那些做深度測繪數據的公司外,面向消費者的服務價值越來越明顯。蘋果也正是因此才將地圖業務視為必須啃下的硬骨頭。為此蘋果公司做了很多準備。2009年10月,蘋果通過並購網絡地圖公司Placebase首次涉足地圖業務,並在隨後兩年裡先後並購地圖公司Poly9和3D地圖技術公司C3 Technologies。但業內人士稱,地圖是一種區域性很強的服務,需要長時間的數據和技術積累,蘋果在3年時間內就推出了全球性的地圖服務,即使有些謬誤也情有可原——盡管其數據來源屬於衛星導航公司CoPilot。
而谷歌地圖已經研發數年,擁有7000多名員工,其中包括1100名全職員工和6000名合同工,知情人士表示,他們的主要工作是駕駛街景取景車、取景飛機來繪制地圖、糾正列表、開發新品。如此大規模的投入使得谷歌已經在數據採集、街景等方面走在了前列。同時谷歌還不遺餘力的購買現有的商業數據。
為了更進一步完善自家的地圖服務,蘋果公司正在大量挖角谷歌公司地圖員工。但有業內人士認為,即使蘋果公司可以挖到有經驗的工程師,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超越谷歌地圖。從目前來看,谷歌仍是這一市場最有實力的競爭者。
除了蘋果和谷歌,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大敗的諾基亞也在地圖生意上壓下了重注,地圖被認為是諾基亞目前最優質的資產之一。2007年,當時正財大氣粗的諾基亞收購了在地圖行業有30年經驗的Naveteq公司,這被認為是諾基亞為數不多的精明買賣。Naveteq的數據促進了諾基亞在導航定位上產品的研發,並通過不斷完善奠定了其導航產品的行業霸主地位。為此,諾基亞「投入了數以百萬計美金,僱傭了成千上萬的地圖繪制者,甚至正在醞釀在谷歌地圖虛擬街景的基礎上推出諾基亞實景考察版本。」
諾基亞上周宣告它已與Oracle達成合作,旨在擴充諾基亞的地圖數據和定位服務。同時諾基亞還與Groupon和Amazon也達成了合作意向,為其提供優質的位置服務。此外,在剛剛結束的巴黎國際車展上,奔馳、寶馬等六大汽車品牌宣布與諾基亞的地圖服務繼續保持深度合作——目前目前市場上每五臺汽車就有四臺是採用Navteq公司的資料庫。
此外,也有一些創業公司從其他角度搶灘這一市場,如眾包模式的實時地圖測繪服務Waze、專注與移動用戶的Booyah等。
FieldTrip面世 信息平臺模式漸成熟
對於企業來說,推出地圖數據服務是大數據的採集和佔領移動網際網路入口的必要布局,為此各方雖不遺餘力但模式並不相同。但在如何將這種數據和流量變現的模式上,似乎已有共識——基於地理位置的信息平臺模式.
谷歌近期推出的FieldTrip,正是其在這一模式上的試水之作。FieldTrip的開發團隊、專注於LBS應用和移動社交應用的谷歌內部Niantic實驗室宣稱:「這一應用的理念就是幫助人們與周圍的真實的物質世界更好地聯系起來」。它的使命是「指引你找到周圍不易發現的,又好玩又獨特的場所。」正如Google Now在Android4.1中展示的附近信息一樣,FieldTrip會在後臺運行,並根據你的位置移動自動向你展示涵蓋該地區的所有周邊信息的卡片。
谷歌表示:「這一應用會助你了解你周圍的任何事物,不論是當地歷史還是最新消息,不論是最好吃的地方,最適合淘寶的地方,還是最好玩的地方,它都會告訴你。」
谷歌官方APP不僅僅名頭響亮——比起市場上一些已有的地理位置信息平臺APP,FieldTrip在交互模式、友好設置以及豐富的推送內容方面都十分出色。按照谷歌的說法:「無論身處何處,豐富的信息都會幫你發現周圍低調的精彩之處」。
在FieldTrip上用戶可以選擇發送提醒卡片的頻率,以及最近感興趣的話題。目前該應用可用於介紹建築風格,歷史景點,生活方式,飲食推薦和「炫酷」場所。FieldTrip中的數據來自Thrillist、Food Network、Eater、Cool Hunting、Arcadia和谷歌旗下的Zagat等網站,囊括了建築、歷史經典、生活方式、購物、飲食、電影、戶外藝術等等多個類別的內容和信息。
人性化的設置和服務也是其出色之處。在FieldTrip中,用戶可以選擇信息彈出的頻率,以及他們關注哪些主題。而且在每一版塊,用戶可以自由選擇感興趣的出版商和信息來源。當手機連接到耳機或車用底座時,還可以設置自動朗讀通知內容。此外,通過連接到電郵或社交網絡,例如Google +,Twitter和Facebook,可以分享精彩的發現,並將某個地方的特別體驗的內容儲存起來
「優惠活動」版塊也是一大亮點,它可以展示Google Offers 和Vayable"s Slection 中提供的優惠活動。目前為止Google還沒有將自己的Offers應用和Google Now應用上的優惠活動連接到這一周邊適地性通知應用上來。但顯然這一領域絕對會為公司帶來巨大利益,當用戶習慣這一服務之後,相應的廣告模式甚至競價排名都可能出現——這正是地圖服務最傳統的盈利模式。
FieldTrip的推出,可以說為目前市場上數量眾多且水平參差不齊的地理位置服務平臺做出了一個官方模式和標準,而此前一些老牌地理位置公司的相關服務很難做到這種程度。一些創業公司的產品中,也缺乏這種豐富的資源和整合模式。
再看國內市場,實際上隨著LBS概念和應用越發成熟,這一領域已經引起了足夠的重視。目前國內排名比較靠前的地圖和導航APP,如高德地圖、老虎地圖、圖吧隨行等,在「附件」搜索功能上都很重視,餐飲、娛樂、銀行、超市、加油站等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家都能搜索的到,並都擁有一定程度的創新。如騰訊手機SOSO地圖新加入了實時位置共享功能「找TA」,用戶可在地圖上看到好友的實時位置。
而百度憑借技術積累和市場實力,仍然走在了前列。在上月初舉行的「2012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地圖展示了其移動客戶端產品在「交通導航、室內定位、LBS生活服務、開放API」等眾多層面的創新,其技術層面的整合也十分成熟。其LBS·雲是百度地圖API和百度開放雲服務深度結合的平臺級產品,由LBS雲儲存服務、LBS雲檢索服務、百度地圖API三大部分組成。對於廣大LBS、分類生活信息、SNS、團購等手機應用的合作夥伴來說,必將受益匪淺。通過開放API,百度地圖新增了大量優惠產品,成為擁有優惠最多的應用。在方便用戶的同時,也給合作夥伴帶來了新的營銷推廣渠道。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地圖作為入口的真正含義是讓地圖應該作為移動網際網路創新的基層數據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新的創造力,然後開放數據,引入poi信息,共同創造整個生態體系。從這一點看,移動的地圖生意近乎無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