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文廟也是半個泉州文化歷史博物館!

2021-01-17 小四說旅遊

雖然文廟是紀念孔子的地方,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一個城市的學風、文風。因此,你們會發現,但凡有文廟的城市,大多都是具有深厚文化歷史底蘊的城市,如南京,北京,蘇州等歷史文化名城。

位於市中心老城中山路邊上的泉州文廟,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建築群。泉州文廟和我以前去過的文廟不一樣,它沒有很突出的「景觀感」。其坐落於舊城之中,廣場上行走的居民都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根本看不到景區內的架子。

福建雖然遠離中原,但幾經南下人口大遷徙,古代的學風一點也不輸於附近幾個省。唐時,福建各地都在拜聖人為師,建造廟宇,學風很濃。唐初,福州、莆田、泉州一帶,時時「稱霸」科舉考試,進士、狀元常被這三城所奪。

鄰近泉州的莆田,如今雖無人議論,但莆田腔的普通話卻常遭外人嘲笑。但是,在古代卻有兩千多個進士,21個狀元,17個極富權勢的宰相,是著名的進士之鄉。但是莆田人好學好考,多半是由窮困逼出來的,而泉州的學風,更多是文人雅士的教誨。

泉州文廟雖然在唐朝開始建立,但其真正的形成功能是在宋代。多虧了許多名人,以及泉州官吏的尊孔修學,文廟才逐漸發揮出育人的作用,為泉州乃至全國輸送了人才,也為泉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推動了海上貿易的發展,輸送了大量人才,才有後來海濱鄒魯之稱。

藉助於泉州在海上貿易中的作用,儒家文化也從這裡輸往了東南亞和東亞。舉例來說,日本的衝繩島(古代琉球國),就留下了許多中國文化的影子。明、清時期,琉球國曾派大批留學生到泉州學習儒學,其中有些先民是福建人的後裔。

這裡是逛文廟,得到的一些信息。雖不十分詳細,但大致了解一下,就能掌握泉州古代的教育歷史,基本走一圈也讀懂了泉州一半的文化歷史。因此,如果你對泉州或福建的文化史感興趣,不妨來看看文廟。

現有文廟,經過千餘年不斷擴建。在近代時期,泉州文廟雖曾多次遭到破壞,但得益於社會各界特別是華僑的捐贈,如今的文廟佔地面積極為巨大,建築彰顯閩南文化特色,是泉州古城除開元寺之外最重要的歷史地標。

新年的時候,我們也去過,不過這座廟宇的遊客量比西街的人都少,人山人海不能行走。大部分參觀者,都是父母帶著孩子,希望讓他們沾上孔夫子的「偉力」,祝福他們將來學有所成。

有幾個是學校組織的參觀,看起來像是高三的學生,想來也是讓孔聖人給點力,在考場裡來個「學霸」。近些年來,有些家長,甚至是學校,都有在球場前拜孔子的習俗。每年高考前那幾個月,文廟裡的香火居然都會旺上幾分。倒不如說是迷信,設身處地想一想,也許你也可以試一試。

一位母親帶著孩子,非常嚴肅地對他們說:「我們的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我們以前造船技術非常發達,我們的祖先可以去埃及那邊做生意..」

這個場景非常觸動人,這就是民族文化傳承的力量。身為父母,我們除了給下一代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更高的奮鬥起點,也要作為國家的一份子,讓下一代知道我們從哪裡來,取得了什麼樣的輝煌成就。唯有如此,文廟才能成為一處風景,文廟的育人價值才能不朽,我們的歷史文化才能再延續五千年。

相關焦點

  • 高考前逛文廟,考生組團來拜孔子,泉州文廟可不止是這一些
    文廟雖是紀念孔子的場所,但也在某種程度上顯示一座城市的學風、文風。所以你會發現,但凡有文廟存世的城市,大都是有文化歷史底蘊深厚的城市,例如南京、 北京、蘇州等文化歷史名城。泉州文廟,位於市中心老城的中山路邊上,是一座擁有千年歷史的建築群。
  • 半城煙火半城仙 清明小長假泉州旅遊攻略及線路推薦
    蔡氏古民居不必捨近求遠,第一站,先從我們腳下的泉州走起。記者請來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有關負責人一起為大家提供攻略。古城經典遊「半城煙火半城仙」的泉州古城,近年來吸引了越來越多全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打卡。
  • 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揭牌
    館內設兩大展區泉州網12月19日訊 (記者吳志明 通訊員莊曉麗 林穎)近日,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揭牌儀式暨「傳承與紐帶——僑牽南安」主題展在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舉行。據介紹,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是全國少有的專題紀念華僑參與中國革命的博物館,也是繼詩山鳳山祖廟之後,南安市第2家被確認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的文化場所。該館布館面積2180平方米,館內設置葉飛將軍專題陳列和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專題陳列兩大展區,以豐富翔實的文物史料全面展示葉飛將軍光輝、廉潔的一生,系統再現213位泉籍華僑參與、支持祖國革命的血淚徵程。
  • 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泉州旅遊形象片《半城煙火半城仙》上線
    ,這裡有古老的南音旋律,這裡有著「世界宗教博物館」美譽,它的名字叫泉州。「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這是儒學大師朱熹對泉州的讚譽。泉州,又稱刺桐城,至今有1750多年的歷史。唐朝時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時期就是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
  • 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獲「國字號」殊榮
    日前,記者從南安市僑聯獲悉,歷經3年申報,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獲「國字號」殊榮,被中國僑聯確認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這是該館繼全省廉政教育基地、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級3A旅遊景區等稱號之後,榮獲的又一項重量級稱號。
  • 重陽節陪父母來個泉州兩日遊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新區覓新顏 古城提質,新城聚集,在保護發展古城的同時,這些年,泉州城市的輪廓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一大波新地標拔地而起,交通路網愈發完善,一大批公共文化和體育設施、學校、大型城市綜合體和購物廣場新建成,對於長年身居農村老家的老人來說,不妨走走看看城市新顏新變化,觸摸時代發展的脈動。想要一窺城市新顏,這三個「網紅」地標,不可錯過。
  • 泉州成為「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歷史原因
    原標題:泉州成為「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歷史原因 各種宗教文化隨著世界各地商人進入泉州,道教、佛教、景教、天主教、伊斯蘭教、摩尼教等都在這裡落戶並和平相處,成為閩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曾將泉州稱為「世界宗教博物館」,對於其成因,如果從深層次來考察,除了兼收並蓄的精神和胸懷,泉州相對開放的政策、泉州人的「重商」情結以及泛神崇拜等因素皆不容忽視。   政府的開放政策。
  • 重陽節陪父母來個泉州兩日遊
    擁有1300多年建城史的泉州古城,縱橫交錯著173條街巷,有著燦爛豐富的歷史遺存,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5處,還有669處古建築及近現代重要史跡、代表建築,每一處,都滋味雋永深長。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推薦的這兩條「宋元中國 海絲泉州」史跡遊線路,非常經典,走走停停,也不會太累,適合居家共遊。
  • 盤點泉州四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今天是中國文化遺產日。昨日,記者採訪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泉州市博物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以及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相關人士,了解這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同盟會會員證和鐵路優先股票及息單 見證泉籍華僑華人對故土的深厚感情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落成於1996年,是中國僑聯繫統第一家華僑博物館,主要展示泉州人移民海外、在異國謀生、發展和對祖籍國貢獻的歷史。
  • 泉州這13個地方成為「國保」!快看都在哪裡!
    2015—2016年,福建博物院聯合泉州市博物館、永春縣博物館對其進行考古發掘。 窯址坐西北向東南,考古發掘共揭露出9條龍窯遺蹟。窯址年代為距今3400-3700多年,即相當於中原的夏代晚期至商代中期,是目前全國發現最早的原始瓷窯址。2017年,被評為「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泉州十八景 泉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建置於宮內的閩臺關係史博物館收藏有大量的珍貴歷史文物和民俗文物。泉州天后宮是在泉州港逐漸成為全國對外貿易中心之際的南宋時期建成,是研究海外交通史的重要史跡。【交通】乘坐公交車31路到天后宮站下車即是。江濱公園建設力求達到四個「凸顯」:一是園區原有石筍、山川壇、臨漳門、接官亭等歷史人文景觀的修復,凸顯歷史文化底蘊;二是依原有林木布置龍眼園、桃花園、荷花池等生態景觀,凸顯自然生態風貌;三是規劃建設臨江體育運動場、沙灘泳池、音樂噴泉等休閒娛樂項目,凸顯以人為本的理念;四是通過招商引資,籌建江濱美食城、花卉市場、遊艇碼頭,實現公園資產滾動增值,凸顯商業化運作。
  • 泉州這13個地方成為「國保」!這麼多好去處,走起!
    記者從市文物局獲悉,本次全市入選國保單位的分布情況為鯉城區2處,泉港區1處,石獅市1處,南安市3處,安溪縣1處,永春縣4處,泉州臺商投資區1處。經過此次申報,泉港區、永春縣實現國保數量「零的突破」,全市已有12個縣(市、區)擁有國保單位。
  • 泉州,滿街都是聖人
    ——舒婷 《籍貫在泉州》 撰文、攝影:方託馬斯 如果每座城市都是一本書的話,那麼大多數城市是詞典,泉州則是一本辭海。這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從來都不在博物館裡,而在尋常生活的一呼一吸中。它的古老並不流於形式和物件,而是一種至今猶存的氣質。
  •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千年來,西街養育出泉州的名臣良將、才子佳人。這裡是泉州沒有圍牆的歷史展覽館,也是源遠流長的泉州傳統文化匯集地。來源:泉州文旅集團如今的泉州西街,東起鐘樓,西抵城西路,是市區保存最完整的的古街區,2014年,福建省認定公布第一批9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名單,泉州西街榜上有名。2019年,央視的《記住鄉愁》走進西街,讓更多的人體會到早已融入西街的鄉愁。
  • 八閩千姿:拯救閩南文化「活化石」泉州歌訣
    中新社泉州11月16日電 題:拯救閩南文化「活化石」泉州歌訣  作者 蘇巧鳳 陳龍山  「燕仔燕仔真好看,同飛同歇不拆散。飛來袂赴清明節,飛去袂赴七月半。」在中新社記者面前,今年80歲的老人傅孫義情不自禁吟唱起自己熟稔於心的泉州歌訣《燕仔燕仔真好看》。  泉州歌訣又稱泉州童謠,是閩南童謠在泉州地區的稱呼。
  • 如果你到泉州去玩的話,這10個地方,保證你不說「不」字!
    福建泉州是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濱鄒魯」的美譽。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這裡歷史文化積澱豐厚,名勝古蹟星羅棋布,文物瑰寶舉世矚目。泉州是中國文化文化之都,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這裡有著許多讓人流連忘返的景色,也有著許多讓人回味無窮的美食,是一個現在文化與傳統文化激烈碰撞的城市,是一個值得你去旅遊的城市。很多朋友們問我泉州哪裡好玩?到底泉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一一列舉出非常值得去觀光的景點,一切為了您的完美旅行。
  • 泉州一個國家博物館,是首個閩臺關係博物館,不可錯過的文化之旅
    但是對於許多人來說,博物館畢竟不是遊樂場,這裡面相比而言還是比較枯燥的,所以許多人並不是十分熱衷於此,而往往錯過了許多珍貴的記憶。博物館根據展覽的內容,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分類,比如歷史的,自然科學的,文化藝術類的,多種多樣,不一而足。在福建泉州,就有這樣一座專門介紹閩台歷史的博物館。
  • 五一來泉州,就推薦這51個地方
    【通淮關嶽廟】泉州香火旺盛的寺廟之一,有一千多年歷史,是關公信仰六大祖廟之一,同時也是福建省現存規模最大的武廟。泉州永寧衛下轄的五個千戶所就包括福全。建於南宋紹興年間,迄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它背靠泉州灣,面臨臺灣海峽,有鎮南疆而控東溟之勢。以石塔作為航標,也成為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奇觀,泉州千年海外交通的文化積澱在關鎖塔身上得到充分的體現。
  • 福建泉州最全遊玩攻略,第一次入泉的小夥伴可以提前看看
    然而,這些城市如此受歡迎,越來越多的小眾旅遊愛好者並不喜歡,相反,一些小眾城市也隱藏著不少免費景點,比如泉州,該市大部分景點都對市民免費開放。這也是富有成本效益的。與蘇杭相比,泉州的自然風光少了很多,但如果與人文風光相比,那麼泉州也還不錯,非常適合小人物和文旅愛好者。
  • 《姐姐的愛樂之程》首發站泉州,和姐姐們打卡這座千年古城
    3、清源山風景區 它是泉州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5A級景區,也是泉州的標誌性景點。 4、西街 西街是泉州最早開發的街道和區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經象徵了泉州的繁榮,它還是泉州市區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區,保留著大量具有歷史原貌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