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經歷過後才明白,《小馬過河》其實是寫給大人的童話

2020-08-24 國學小迷弟

「兒童啟蒙」是個歷久彌新的話題,世界上任何國家都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我們中國很早就有自己的兒童啟蒙讀物了,最著名的當屬「三百千」,也就是常說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到了現如今的社會,又出現各種更加好玩有趣的寓言童話故事,這些與老一輩的經典共同滋養著祖國新生代的花朵們。

《小馬過河》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曾聽說過,文中的小馬正在半大不小的年紀,母親為了鍛鍊它,讓它獨自去推磨。小馬像其他的半大小子一樣,不覺得大人常做的事情有什麼難的,歡快的就接下了「任務」。

可在經過一條河流的時候,小馬卻犯了難為,此時的它也還是像大多數的少年人一樣,遇到困難不知該如何是好。剛巧有頭老黃牛在旁邊,對小馬說,「這河很淺,剛過膝蓋,你過去吧。」

有時候我們往往很容易相信別人,甚至喜歡把一些經驗之談當做金科玉律,小馬也是這樣的,它對老牛的話深信不疑,正要過河時,旁邊的小松鼠著急忙慌的跳出來拉住它,情緒激動的說道,「你不要命了?這條河很深的,我最好的朋友就是在這裡被淹死的,就是昨天的事。」

人怕三搖」,這大概是通病吧。

看著小松鼠哭哭啼啼傷心的樣子,小馬猶豫了,害怕的後退了兩步,再也不敢提過河的事情,沒了主意的小馬只好原路返回,回家找媽媽去了。

老馬當即放下手中所有活計,領著小馬又回到剛才那個地方,站在河邊親切的對小馬說道,「孩子,無論什麼事情,光聽別人說是不行的,具體怎麼樣,要去試試才能知道。」說完還指了指前面的小河。

有了媽媽的鼓勵,小馬壯起膽子,小心翼翼的下了河,它發現老牛和小松鼠說的都不對,這河水即不像老牛說的那麼淺,也沒有小松鼠說的那麼深。可是再仔細想想,小馬又覺得老牛和小松鼠說的都對,因為站在它們的角度來看,這與它們之前描述的情況完全符合。

對於這個故事,不同年齡段的人看會有不同的感覺,兒童看會覺得很好玩,大一點再看又會覺得很幼稚,等到真正有過一些經歷後,再不經意的看到這個故事,才明白這《小馬過河》其實是寫給大人的童話。

小馬

相信很多人都能在小馬身上找到自己年輕時候的影子,那時候的我們剛離開父母師長的庇護,自己獨立面對這個世界,雖然說初生牛犢往往不怕虎,但如果身邊有人七嘴八舌「幫忙」的話,很快就會沒了主意,比文中的小馬好不了多少,這也算是情有可原。

可是現實中又有多少成年人,面對困境還是畏畏縮縮,不敢邁出試探的腳步,這樣的懦弱會讓我們錯失很多良機。

不說普通人,就連有「冢虎」之稱的三國名士司馬懿,也會犯下這樣的錯誤。當年諸葛亮因馬謖失街亭而兵力空虛,在西城面對司馬懿的重多強兵悍將,自知無力抵抗,於是擺下空城計。聰明一世的司馬懿太過高估諸葛孔明的能力,認為他不會出現如此大的失誤,連派個小分隊去試探都沒有,直接下令撤軍,由此白白失去活捉孔明的機會。

這個故事雖然真實性有待商榷,但卻足夠讓我們所有人引以為戒,在很多時候,試一試,或許會有很大的驚喜。

不僅這種情況需要我們自己去試探,還有很多時候,即便那些流傳多年的權威,也並不一定就真的是金科玉律。

在伽利略斜塔實驗之前,西方人一直都認為「起點相同的高空墜物,重的物體一定是先落地的。」因為這是古希臘偉大的科學家亞里斯多德說的,沒人會去懷疑它的真實性。

年輕的伽利略對一切都充滿好奇,也充滿探索精神,他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對這個觀點提出質疑,當時的人都認為這個小夥子瘋了,流行了2000多年的常識,居然還會有人跳出來質疑。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伽利略跑到比薩斜塔上,在眾目睽睽下推下兩個重量相差很大的鐵球,結果兩個鐵球竟然真的同時落地。

就這樣,年輕的伽利略推翻了前輩錯誤的學說,也影響了西方人千百年的常識觀念。

這樣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可即便是有這麼多的「鏡子」,如今的我們卻依然近乎喪失了質疑的思想,甚至連試一試的勇氣都沒有了。

老黃牛

這在現實中,老黃牛對應著那些很熱心的過來人,真要說起來,這些人也算的上是心地善良,他們有一定的經歷,也吃過一定的虧,懂得很多用血和淚換回來的道理。

面對彷徨的後輩人,這些人往往願意去為他們提供幫助,雖然本心是好的,但過程中也難免犯一些類似故事中老黃牛的錯誤,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做一些高屋建瓴的指點,這樣的意見也的確有不小的參考意義,但對於後輩來說,未必是最好的。

如果真的替別人著想的話,應該儘量試著去站在後輩人的角度去揣摩,再利用自己豐富的經驗去做一些斧正,分析出可行的方法,然後引導著後輩人去嘗試,不管怎樣,一味的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別人都不是最好,甚至這樣做很容易引起年輕人的反感,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老馬

故事裡的老馬很有智慧,面對兒子的懦弱,它並沒有不耐煩,更沒有劈頭蓋臉的責怪孩子笨,反而敏銳的意識到,這是一個教育孩子的絕佳機會,這一點非常值得現在的家長們去學習。我相信,如果老馬只是口頭不在意的指點幾句,收效也會有,但絕對不會太過深刻,甚至孩子下次遇到類似困難的時候,照樣不知道該怎麼去解決。

老馬立刻放下手中所有活計,帶著孩子回到河邊,她知道,作為一個母親,這世間再沒有什麼事情比教育自己孩子更重要的了。

如同故事中的一樣,很多小孩子遇到的問題在成年人的眼中,似乎並不能算是問題,連提都不值得提的那種。可是「人非生而知之者」,那些成年人眼中司空見慣的小意思,孩子可能真的就是不懂,這時候做父母的不該煩躁,而是應該試著走入孩子的心裡,引導著他們去成長。

還有,做家長的再怎麼愛孩子,也不可能事無巨細的什麼都教給他們,現實中的父母應該像文章中的母親那樣,把某個問題變成某些問題,主要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否則把孩子培養成「十萬個為什麼」也是另一種失敗。

小松鼠

讀這個故事的時候,大多數人的注意力應該都在小馬和老馬的身上,其實那隻死去的小松鼠也應該是「主要角色」之一,只不過它以身試險,「臺詞」都讓同伴幫它說了。

這個故事的中心思想大致就是告誡人們要大膽的去嘗試,可是作者也很隱晦的指出了前提,如同文中「小松鼠」這樣的人,很多時候連一個嘗試的資格都沒有。

如果生來就是松鼠的話,可能只有悲觀的去詛咒命運的不公平,因為它就算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像馬像牛那樣強大。但如果是生而為人的話,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人都是從一張白紙開始的,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成為像「小松鼠」一樣的人,只要不努力就可以了,只不過這個時候,很多事情你也像文中的松鼠一樣,連試一試的資格都沒有。

但跟松鼠不一樣的是,我們可以通過不斷的努力,成為像「馬」一樣的人,甚至成為像「牛」一樣的人,這個時候,很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就都可以去嘗試了。

小時候讀這篇《小馬過河》,只當一個事不關己的故事來看,長大後無意間又翻出來讀了一遍,可謂是感慨頗多,原來我們曾經覺得幼稚的東西裡,竟藏著這麼多的道理。

再也不敢小覷那些經典的作品了,即便是啟蒙讀物中的經典,也未必就是一眼便能看盡的。

從小到大,我們讀了很多道理,但也一定忽視了很多道理。我想,那些經典的東西,值得我們再去認真的翻一翻。

相關焦點

  •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既寫給兒童,也寫給大人的童話
    他的金獎券可是一塊、一塊不停地吃巧克力才得到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用媽媽的話來說,奧古斯塔斯要是得不到金獎券,那可真是沒天理了。他在巧克力工廠裡發生了什麼奇遇呢?第二個得到金獎券的是一個叫維魯卡·索爾特的小女孩,她傲慢、目中無人、佔有欲超強。
  • 好書推薦:《小王子》 ——寫給所有人的童話
    對小王子而言,他對玫瑰的感情經歷了一系列的轉變,從細心呵護到產生懷疑,再到心懷愧疚,最後意識到玫瑰對自己的特殊。童年時期的飛行員充滿想像力和對事物的熱愛,但隨著他逐漸長大,這些特徵他不得不隱藏起來,使自己更加貼近人群,他無法向人們訴說自己的內心世界,因為那些大人們無法理解,這使他一方面抱有與眾不同的孤獨感,同時另一方面又逐漸向大人社會靠攏,若是沒有遇到小王子,我想,在未來的很久以後,他說不定會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大人。
  • 童話是寫給成年人看的——從童話故事中,喚醒自己的潛意識
    有人說,世界上的童話一開始都是寫給大人看的,因為只有成人才能看到童話故事背後引申的深意。此話不假,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童話,它最開始的版本就與我們現在看的大相逕庭。這本書中,作者瑪麗分析道:「童話故事中總會提到皇帝,國王就是皇帝。我們仔細探討一下國王或者皇帝的象徵意義,榮格曾書簡要說明過國王所代表的意義,國王其實代表了我們在心理學上稱為『自性』的那個觀念,代表個人生命或集體心靈的核心。」也就是說,國王代表著強大的陽性能力,以及至高無上的權利。
  • 《人鴉》:童話是給小孩聽的故事,大人看的寓言
    我的一生居無定所,我的心靈漂泊無依,童話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燈。」 童話在我們的認知裡,是小學的語文課,是初中的課外書,後來,是自己孩子的睡前讀物。所以,我們都以為童話是寫給小孩看的,我從前也一直這樣認為。直到不久前,我給家裡的小孩讀童話故事《人鴉》,吃恍然大悟,童話是給孩子聽的故事,但是卻是給大人看的寓言。
  • 這部寫給孩子的童話,讓忘了「愛」的我們,看到什麼是真正的愛?
    什麼才是真正的愛?關於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卻又難以回答,似乎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描述,而我們多少成年人已將「愛」這個字遺忘很久。然而一部寫給孩子看的童話故事,卻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原來愛就是如此。這部童話故事的名字是《魔法國度:以愛之名》(以下簡稱《以愛之名》),它的作者是創作了《馴龍高手》的英國作家克蕾西達·考威爾。
  • 《小王子》:寫給大人的童話故事
    讀過小王子的經歷與對於所見所聞的看法,我不由得對小王子的天真且敏銳的思維感到傾佩。遇到權力迷戀的國王,小王子說「這些大人真奇怪」;遇到愛慕虛榮的人,小王子說「這些大人,肯定是十分古怪」;遇到忘記酗酒的羞愧而酗酒的酒鬼,小王子說「這些大人確實真叫怪」;遇到迷戀財富的企業家,小王子說「這些大人們真是奇怪極了」;遇見復刻別人回憶的地理學家,小王子說難以理喻……小王子對於所遇之人的不理解,卻是我們內心中最庸俗、愚妄、盲目、空虛、孤獨的部分,為了追逐權力、金錢、虛榮、事業而失去了生活中真正值得我們珍惜並享受的情感與樂趣
  • 童話《小王子》:兩萬字寫盡成年人的悲哀,小孩看了笑大人看了哭
    1988年,他的飛行員手鍊被從海底打撈上來,上面刻著他妻子的名字,以及《小王子》的紐約出版商地址,我們才知道小王子去了哪裡。只有經歷過歲月洗禮、有一定人生閱歷的人,這本書才能顯現出它的豐富內涵和真正的價值。
  • 『書海無涯』王爾德《夜鶯與玫瑰》,童話裡的愛情,愛情不是童話
    更何況,很多童話故事的結局很可能與你我的意願相左。王爾德的《夜鶯與玫瑰》就是如此。有人說,所有的童話都是寫給大人看的。是啊,我想童話這種題材之於兒童,就是一個個美麗、奇特、豐滿的故事。作家創作童話故事,我們再把這故事講給孩子們聽,除了討孩子的歡心之外,其中最直接的目的便是豐富他們的視聽,將做人做事的道理滲透到孩子幼小的心靈裡。
  • 《BIG FISH》在現實到冷酷的時代,大魚,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童話
    《BIG FISH》在現實到冷酷的時代,大魚,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童話父愛在我們的印象中一直是朱自清的背影裡的默默付出,是嚴肅而又莊嚴的愛。相比較於母愛,在熒幕作品中歌頌父愛的作品少之又少。影片中的父親愛德華也是經歷過這樣的陣痛,他在兒子小時候就給他講述自己年輕時候闖蕩的故事,他與巨人的相識,馬戲團的苦苦追尋,以及後來的生兒育女,愛德華用一種自己獨特的愛,為兒子營造一個童話般的世界。但或許是糖太甜也會齁人,兒子威爾在成年後開始與父親斷絕來往,他厭倦了父親的「謊言」。
  • 《小馬過河》攪動省會兒童劇演出市場
    《小馬過河》正式開始在河南藝術中心的駐場演出。    創新讓劇目煥發活力    據了解,7月26日至8月31日期間,每周六、周日晚七點半,《小馬過河》將準時在河南藝術中心小劇場與觀眾們見面。這部改編自傳統童話故事的劇目緣何面世一個多月後得到如此大的關注?用主創團隊負責人之一、河南省歌劇團團長陳靜的話說,是因為「跨界融合不僅是科技的趨勢,也是兒童劇發展的趨勢。」
  • 《小王子》——寫給孩子和那些曾經是孩子的大人們
    童話從來就不只是寫給孩子看的,但是《小王子》好像尤其適合大人來讀。孩子讀它,可以追隨小王子的腳步,看到各個星球上奇怪的大人和他們奇怪的舉止,大人們讀它,可以反觀自身的物化,找回那個曾經是小孩的自己。這本書以飛行員的視角展開敘述,六年前的他因飛機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遇到了來自另一個星球的小王子。
  • 讀書《小王子》:其實,當大人可比當小孩子容易多了
    一口氣讀完了《小王子》,這是法國作家聖埃克絮佩裡寫的一部童話。寫給成年人看的童話,作者還反覆強調:所有的大人起先都是孩子,但願我們都能記得這一點。讀完之後,我認為,當大人簡單多了,和孩子相比,我們太&34;了。所以我反而想告訴現在的小朋友們,珍惜你們現在的時光,這段時光是你們完完全全可以看到自己內心的時光。因為到了你迫不及待想要長大的那一天,或許你什麼都有了,唯獨失去了「內心」。
  • 《小王子》:一個教育大人的童話故事
    《小王子》,一本寫給成人的童話,在不同的年紀,每重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感悟與體會。越是心靈豐富的人越能品讀其中的美好。而美好的東西總是想與人分享。所以,精心選了個我覺得還不錯的譯本送給一個學生(有條件的話當然最好讀法語原著)。正如我所想像的那樣,她非常喜歡。瞬間,感覺很幸福。
  • 六月推薦書單丨那些寫給「大孩子」的書,迷茫的成年人必讀
    「小孩」我們很容易就活成了大人,年歲漸長就可以,但很難再當回小孩子。成年人之所以想要當回孩子,是長大有太多憂愁煩惱、無奈和艱難,想要找個地方做回小孩子,只是想治癒自己而已。年歲不可再回頭,再也回不到孩提時代,不妨讀一讀那些寫給「大孩子」的書,讓它們盡情地治癒你。
  • 《阿甘正傳》:本以為是一部勵志片,實際是寫給成年人的童話故事
    《阿甘正傳》的講的是一個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阿甘的故事,也許是因為有了這一個假設,在觀看電影之前,我們都以為這會是一部勵志片,看完故事之後你會發現,雖然帶著勵志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是一個童話故事,是一個寫給成年人的童話故事。
  • 《龍貓》完全意義上寫給孩子們的童話,好看!
    故事裡有病重住院不在身邊的媽媽,也有忙於工作又要探望媽媽還要照顧姐妹倆的爸爸,其實籠罩在揮之不去的憂傷中。但是這憂傷很快會被明亮溫暖的鄉村景色和充滿童趣的細節驅散。宮崎駿營造的畫面永遠是那麼美,即使在夢中,我們也無法找到更美的畫面了吧。甚至還有網友深八了龍貓中出現的各種植物,都是現實中存在的。
  • 童話劇《小馬過河》參加全國兒童劇優秀劇目展演
    □記者遊曉鵬    本報杭州專電6月1日下午,杭州蕭山區湘湖藝術中心劇場內,孩子和家長們一片歡騰,由河南藝術中心打造的動漫人偶童話劇《小馬過河》在這裡參加第八屆全國兒童劇優秀劇目展演。
  • 比起小孩,大人更適合也更需要童話
    最近很火的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似乎一下子帶火了童話書,引發更多的人關注童話。可能很多人對童話的刻板印象是這只是適合或者只能是小孩子才能看的,似乎童話就只局限於小孩,就像動畫片一樣,受到了年齡或者古板的影響下,童話和動畫片也就自然和大人無關,越走越遠,甚至只要成了年的或剛過了孩童時期的人兒一看童話,就要被周邊人指指點點,引以為恥。
  • 《豪夫童話全集》:環環相扣的童話故事,鮮活殘酷的現實人生
    如果你們願意聽的話,現實就是童話。童話是什麼?相信在大多數人比較認同百度百科的定義:「童話,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誇張來編寫適合於兒童欣賞的故事。」有些童話確實是這樣,它們短小精悍、情節簡單易懂,最終是正義戰勝邪惡,傳達了滿滿的正能量。
  • 讀給大人聽的童話《小王子》最終章
    這本《小王子》是我特別喜歡的書,我覺得它是寫給所有曾經都是小孩子的大人們的童話故事。這是關於一個跑到地球來的小王子的有關孤獨、友情與得到而又失去的愛的感人小故事。這本童話故事書中有很多插圖,所以我會把插圖按照順序放在每篇文章裡,而語音則是童話故事的閱讀,希望這種設計可以讓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語音上。這是讀給大人的你聽的童話故事,希望你喜歡。小王子第27章@nll來自倪說我聽06:37今天這段語音,是這本書的最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