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一個在電影、動漫屆響噹噹的名字。
大學時最初聽到這個名字我是拒絕的,總覺得應該會很老套吧。因此在大學時代適合看片兒、看了無數片兒的時代,我居然都沒有看宮崎駿的作品。直到畢業後,某一天偶然看了《龍貓》。這是我看的第一部,沒想到也是最愛的一部吉卜力作品。
故事裡有病重住院不在身邊的媽媽,也有忙於工作又要探望媽媽還要照顧姐妹倆的爸爸,其實籠罩在揮之不去的憂傷中。但是這憂傷很快會被明亮溫暖的鄉村景色和充滿童趣的細節驅散。宮崎駿營造的畫面永遠是那麼美,即使在夢中,我們也無法找到更美的畫面了吧。甚至還有網友深八了龍貓中出現的各種植物,都是現實中存在的。
其實細細想來很少有人的童年是真正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吧,總有些來自成人世界的束縛與不理解。所以孩子們都盼望長大,覺得長大了就可以被尊重,可以獲得自由(多麼天真)。但宮崎駿是真正能用孩童視角看世界的人,所以一進入他營造的王國,你就會忘記自己是個成年人,所有現實的壓力與世俗的束縛在這個世界裡全然消失。所以我相信老爺子心裡一定住著一個沒有離開童年的孩子。
相比宮崎駿作品中很多反戰、人類與自然相處過程中的衝突這些成人才能更深刻體會的東西,《龍貓》是完全意義上寫給孩子們的童話,大概這也是我如此偏愛它的原因。不管是動畫開篇的灰塵精靈們,還是龍貓、貓巴士,只有有著純真童心的孩童們才能見到它們,它們也無意與成人交往。
除此之外,久石讓的配樂與動畫的配合天衣無縫,每次聽到《龍貓》的前奏曲『風の通り道 風之甬道』響起,雞皮疙瘩都會起來,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動與激蕩在血管中流動,就如同被龍貓牽著馭風飛翔的感覺。而被改編為中文童歌的《豆豆龍》(龍貓トトロ的音譯)則更加童真,旋律明快,聽過一次就會念念不忘。
前兩個月得知《龍貓》要在國內上映,我一直興奮不已,沒想到還能在國內的大屏幕上再見龍貓,這一張電影票,是時候還給宮崎駿老爺子了。
觀影歸來的筆者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這部電影非常值得一看,不管是自己去還是帶孩子去,大人抑或孩童,每一個人都深深地沉浸在這個充滿感動與溫馨的故事裡。對白簡單易懂,學完N4的寶貝們已經可以聽懂大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