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莫嘰童書】的大朋友們和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推薦的繪本是《橡子與山貓》 。
適齡兒童:4歲以上
主題:獨特
很多80、90後的記憶中都有一隻毛茸茸的,愛咧嘴笑的大龍貓。
他就是宮崎駿電影《龍貓》中的龍貓,他的肚子毛茸茸的超柔軟,憨厚呆萌的表情暖化了很多人,尤其是那超大號笑容,具有瞬間治癒的能力。如今龍貓已經陪伴我們30年了,這幾天電影在中國重映,很多人帶上孩子去電影院,還上欠宮崎駿的電影票。
誰都很好奇宮崎駿怎麼有這麼豐富的想像力,為大家貢獻了這麼暖的動畫形象。可是你知道龍貓的原型取材於哪裡嗎?
其實,龍貓的原型取材於宮澤賢治的童話《橡子與山貓》中的山貓。宮崎駿曾說:「山貓呆呆地站著,腳邊橡果吱吱作響,是我最深的印象。」龍貓身上似乎還有山貓呆呆的氣質。
所以你看《龍貓》電影時,能看到很多小龍貓丟掉的橡子,似乎可以聽到橡子掉在地上的聲音。
《橡子與山貓》講的是山貓大人遇上一場難纏的官司,寫信求助於一郎,一郎跋山涉水來審辨,原來是一群橡子在爭到底誰才是偉大的橡子。
有說是頭最尖的,有說是頭最圓的,有說是最大的,有說是力氣最大的,一郎怎麼審辨呢?
一郎說:「你們當中最不偉大的、最笨的、最醜的、最不像話的、頭最扁的才是最偉大的。」橡子們靜默無聲,個個愣頭愣腦地僵立在原地,這麼難纏的官司一郎竟然只花一分半鐘就解決了。
人人都爭偉大,在班級裡這也是最常見的場景,到底有沒有最偉大呢?這麼棘手的問題,宮澤賢治用這種獨特的方式解決了,孩子看到結果的時候,會想:哦,原來還有這麼巧的辦法。
按照慣性思維,大家都會往偉大的標準方向去想,但是宮澤賢治卻另闢蹊徑,可以幫助培養孩子多元化的思維方式。
尤其可以培養孩子不盲從,遇事不焦頭爛額,而是找準別人的心理,找出獨特的解決辦法,從而培養出獨立的思考能力。
同時也告訴父母和孩子, 即便小如橡子每個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無需為誰是最好的去爭執,每個人就像橡子,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只要專注於自己的成長,就能成為獨特的自己,發揮出大大的能量。
現在來說說宮澤賢治,他被稱為日本的安徒生,作品入選日本語文課本,在日本的一項讀者自由投票選出的「這一千年裡你最喜歡的日本文學家」裡,宮澤賢治名列第四,遠超太宰治、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村上春樹。
他的作品根植於東方文化的語言之美,他用透明的語言和意象,將瀰漫著神話色彩的故事寫的無拘無束,極富詩意,是培養孩子想像力的極佳讀本。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