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有寶寶的家長都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寶寶對外界的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這樣的好奇心是家長希望寶寶有的,但有的時候也是存在危險的。
家長會發現,寶寶喜歡用手去觸碰任何可以碰到的東西,等他們長大了一點,他們不僅會去夠東西甚至拿到東西就會往嘴巴裡放。這是非常危險的,寶寶很容易就被一些小物件卡住喉嚨,像是小珠子、小紐扣等。
還有一些食物,比如糖果、花生、比較容易噎住的饅頭、麵包。對於大人來說,這些東西微不足道,但對於寶寶來說,家長稍不留神讓寶寶吃進了這些小東西,都可能讓寶寶面臨致命的危險。
寶寶的咽喉和氣管是很脆弱的,對異物進入的敏感性很差,氣管的自身保護能力也很弱。如果寶寶一個不小心被異物卡住,寶寶很容易被噎住或是呼吸困難。嚴重的還會劃傷氣管和食道,甚至窒息、死亡。
家長除了在平時的生活和飲食中要注意寶寶不把異物放進嘴巴裡,還要學習一些急救的常識和技巧,以備不測。避免在突發的情況下,無法對寶寶進行有效及時的救助。
在寶寶被異物卡住的情況下,有以下幾種方法可以有效的幫助寶寶。
1、用適當的力度推壓寶寶的腹部
首先讓寶寶呈仰臥姿勢,家長把手放在他肚臍上面一點的位置,一隻手的手掌貼在肚子上向上推並且適當施加壓力。另一隻手放在他的胸口,也是向上推的同時適當增加壓力,反覆多次,幫助寶寶把異物咳出來。
2、倒立輕拍背部
這個方法適用於年齡小的寶寶,主要是嬰兒和幼兒階段。在寶寶被異物卡喉的情況下,家長必須小心的倒著提寶寶的雙腿,讓他頭部向下。在這裡,一定要有一個家長護住寶寶的頭部,同時輕輕拍打他的背,迫使寶寶喉嚨或是氣管裡的異物向外排出。
3、科學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家長站在寶寶的身後,從背後抱住他的腹部,雙臂環繞,雙手放在寶寶的腹部,一手握拳狀,拳心朝內,輕輕按壓寶寶肋骨下方的位置。另一手包住拳頭,用合適的力度向裡並向上按壓,反覆多次,直到寶寶把異物吐出來。
家長不僅要學會這些急救知識,還有很多食物不可以給年齡小的寶寶吃,特別是下面幾種食物。
1、黏性很強的的糖
粘性很強的糖大多是橡皮糖或是軟糖,家長一定要避免給寶寶吃大顆的橡皮糖和軟糖。如果寶寶實在嘴饞,要把這一類的糖弄成小瓣顆,再給寶寶食用,而且,家長一定要在邊上看著,並且告訴寶寶這類糖是有危險性的。
2、糯米粉製成的湯圓或是年糕
這也是粘性很強的食物,在寶寶不滿一歲前,家長不可以給寶寶吃這一類的食物。當寶寶長了牙齒後,在他想吃的情況下,家長可以把湯圓或是年糕分成小份,適量給寶寶吃。
3、果凍一類的小零食
大多數寶寶都無法拒絕來自果凍的誘惑,在吃的時候很容易一口吞,這是很危險的。家長一定要告訴寶寶吃果凍的時候不能一口吃,很容易被嗆到,如果果凍的小顆粒意外進入了氣管,也是很危險的事情。
4、一些帶有很多刺的魚
寶寶吃魚本來是沒有壞處的,而且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大有益處。但家長要注意不可以給寶寶吃帶刺的魚肉,非常容易卡住寶寶的喉嚨,劃傷咽喉。家長在平時飲食中要把魚刺剔乾淨,也要告訴寶寶吃魚的時候要慢一些,注意有沒有魚刺。
對於寶寶來說,家長多掌握一些急救知識和注意事項,對他們都是極大的幫助,也是他們幸福快樂成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