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8 1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馮升 上海市護理學會
特邀專家
馮升(1984—)男,主管護師,碩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PICU護士,上海市護理學會科技開發工作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兒童重症護理。
引言
最近一則消息引起網上的討論,事情是這樣的:鄭州某商場,一名幼兒被花生卡住喉嚨,呼吸困難。一名產科護士正好逛街路過,見孩子父母求助,她忙衝上前,不停拍打孩子背部。一兩分鐘後,孩子吐出異物,轉危為安。那麼,當兒童發生異物咔喉的時候,應該怎麼急救呢?
本期「護健圖文」欄目,我們邀請了上海市護理學會科技開發工作委員會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PICU護士馮升老師,為我們講講關於兒童急救的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Heimlich)急救法,也叫腹部衝擊法,是一種清除上呼吸道異物堵塞的急救方法。適用於兒童或者成人,清醒且能站立的氣道梗阻者。
如何識彆氣道梗阻?
某人發生完全氣道梗阻時,他不能呼吸、不能講話或發聲音、不能咳嗽、面色灰暗青紫、甚至心跳呼吸停止。他可能會有窒息徵象:「V」字形手法,用一隻手或兩隻手抓住脖子。
氣道梗阻發生時我們該怎麼急救?
對於清醒的嬰兒(≤1歲)發生氣道梗阻時,採取背部叩擊-胸部按壓法。將嬰兒面朝下放在施救者的前臂上,並用手託住嬰兒的頭部和下頜,用另一隻手的掌跟在患兒的肩胛骨之間的區域拍擊5次,然後將嬰兒翻為面朝上,同時託住嬰兒的頭部,用另一隻手的2根手指按壓胸骨(兩乳頭連線中點正下方)5次。
對於清醒且能站立的兒童氣道梗阻者,我們採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讓兒童站著,施救者站在其身後,用兩手臂抱住他的腰部,一手握拳,大拇指向內放在此人的肚臍上兩橫指處,另外一隻手抓住拳頭,有節奏地向內向上衝擊兒童的腹部。
對於體型較大的或者肥胖的兒童氣道梗阻者,無法將雙臂完全環抱住兒童的腰部時,可以使用胸部衝擊法。將雙臂放在其腋下,並將握拳的雙手放在其兩乳頭連線中點的位置按壓部。
如果患者氣道梗阻早期不能解除,會缺氧昏迷失去反應,此時應立刻開始心肺復甦急救。先胸外按壓30次,然後觀察口腔是否有異物,看到就清除,沒看到就人工呼吸2次,如此按照胸外按壓30次和兩次人工呼吸循環,直到患者有反應或其他急救人員到達。
所以,氣道異物梗阻急救,並非只有海姆立克(腹部衝擊)一種方法,還可以胸部衝擊(體型肥胖時),還可以心肺復甦(失去反應時),≤1歲的嬰兒發生氣道梗阻時,採取背部叩擊-胸部按壓法。我們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急救方法。
當嚴重氣道異物梗阻發生時,患者可能在數分鐘內窒息死亡,早期正確有效實施急救非常重要。但是最主要的是我們要預防氣道梗阻的發生,因此我們需要做到給予兒童安全的食品、給予兒童安全的玩具,家長要有安全的意識,經常用孩子的眼光去發現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排除。
圖片來源:網絡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