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初級會計實務》第一章 資 產
知識點二十九、固定資產折舊核算
(一)影響折舊的因素與範圍
1.影響折舊的因素
原值100萬元,預計殘值收入15萬元,清理費用5萬元,預計使用9年;
第一年折舊=(100-10)/9年=10(萬元)
(1)固定資產原價,是指固定資產的成本。
(2)預計淨殘值,是指假定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已滿並處於使用壽命終了時的預期狀態,企業目前從該項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後的金額。
(3)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是指固定資產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4)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是指企業使用固定資產的預計期問,或者該固定資產所能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數量。
提示:四因素中沒有折舊方法;
2.計提折舊範圍
空間:除以下情況外,企業應當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1)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2)單獨計價入帳的土地。
時間:
(1)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
(2)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後,不論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計提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所謂提足折舊,是指已經提足該項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
(3)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定其成本,並計提折舊,待辦理竣工決算後,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估計入帳,既往不咎)
(二)計提折舊的方法
1.年限平均法
特點: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是相等的。
2.工作量法
3.雙倍餘額遞減法
雙倍餘額遞減法是指在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淨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後的餘額和雙倍的直線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4.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又稱年限合計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淨殘值後的餘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
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壽命(從年初計算),分母代表預計使用壽命逐年數字總和。
(三)分錄
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計提的折舊應當記入「累計折舊」科目,並根據用途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
基本生產車間——製造費用
管理部門——管理費用
銷售部門——銷售費用
經營租出的固定資產——其他業務成本
自行建造固定資產過程中使用的固定資產——在建工程
多項選擇題
◎下列各項中,屬於加速折舊的方法有()。
A.雙倍餘額遞減法
B.工作量法
C.平均年限法
D.年數總和法
正確答案:AD
中華會計網校答案解析:工作量法。平均年限法屬直線折舊的方法。
◎下列各項,影響固定資產折舊的因素有()。
A.預計淨殘值
B.原價
C.已計提的減值準備
D.使用壽命
正確答案:ABCD
中華會計網校答案解析:在計算固定資產折舊時,應該考慮的因素有:固定資產的原價、固定資產的預計淨殘值、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如果固定資產發生減值,還需要考慮固定資產的減值準備。
判斷題
◎固定資產的各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壽命、適用不同折舊率的,應當分別將各組成部分確認為單項固定資產。()
正確答案: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