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三大暴利行業是什麼嗎?業界流傳著一種半真半假的說法:軍火、毒品,還有收破爛。
知道我窮的原因了,前面兩個不敢碰,最後一個不相信!所以,收廢品到底是不是暴利行業呢?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從事再生資源行業的各類企業有十萬餘家,年經營額在6000億至7000億元間,是一個規模龐大、利潤豐厚的「大盤子」。從業人員達1800萬人,相當於每57個人中就有1個「破爛王」。
廢品回收站分為兩類:一是生活廢品,二是工業廢品。他們共同的優點是回報周期快,收入穩定,不缺乏市場。共同的缺點是難以獲取環保部門發放的牌照,難以選址(近城不被接受,遠郊運輸成本又太高)。
不同的是,生活類的投資成本比工業類的低很多,但工業類的所獲利潤率更高。
既然收破爛這麼賺錢,為什麼都是一些老年人在做呢?
因為不知何時開始,穿行鄉裡收破爛是件丟人的事,是窘迫生活的最後生存路徑。
長期和垃圾打交道,拾荒者往往被打上「髒、臭、邋遢」的負面標籤——即使他們是垃圾的處理者,而非生產者。
其實廢品回收行業,除了創造收入,它還是城市資源再生的根本,是國家環保的支柱。
過去的幾十年,我們一直沒有完善的廢品回收體系,但中國的廢品回收率仍遠高於一些發達國家。這個成果,靠的就是全國千千萬萬拾荒人員。
他們把我們手中的垃圾變廢為寶,讓我們免於「垃圾圍城」的窘境。
「廢品生活」不僅是指收廢品人的生活,更是指我們所有人的,與廢品息息相關的社會生活。是時候,給所有辛苦的拾荒者,一份力所能及的尊重和認可了。
廢品回收的前景
廢品的產生隨著經濟的發展急劇攀升,故廢品回收站越來越需要大批量規模化的收集、分類、處理、填埋或分銷。
這兩年也因為垃圾分類政策的推動,國家也在一直加強整頓和規範再生資源和廢品回收行業,全面建立垃圾分類回收制度,大量無證無照的傳統廢品回收站被取締關停、責令拆除。
以後廢品回收偏向集約化,規模化,很難再聽到收廢品的吆喝聲。
然而目前,中國的「物聯網+智能回收」產業處於起步階段,發展勢頭很好。
新型廢品回收分揀中心運用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技術匯集信息、分析數據,建立了一套新的再生資源回收模式,引導更多民眾自覺參與到垃圾分類活動中去。
相較於傳統廢品回收站存在安全隱患、雜亂無序、擾民、難管理來說,新型廢品回收分揀中心會更加規模化、規範化、環保又智能。
商務部《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廢輪胎、廢紙、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機動車、廢舊紡織品、廢玻璃、廢電池十大類別的再生資源回收總量為32218.2億噸,同比增長14.2%。
所謂垃圾,只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專業人士曾預判,未來10年,垃圾分類將新增市場機會4000億元以上。
所以說,收廢品的暴力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就看你有沒有機遇了!
當然就算是不發財,我們在生活中也要認真垃圾分類,回收可再利用資源,為保護環境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