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指的是每年臘月的最後一個日子,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是每年的最後一個日子,代表著除舊迎新,所以除夕在中國也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日子。那麼2020年除夕夜是幾月幾號?除夕夜的風俗有哪些?除夕夜吃什麼菜好?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一、2020年除夕夜是幾月幾號
在近幾年裡,除夕夜都是在2月份的,但是到了2020年就不是這樣了,2020年過年的時間有點早,1月就要過年了。那麼2020年除夕夜是幾月幾號?
2020年除夕夜是在1月24日,周五,農曆大年三十。
大家都知道,除夕夜是在大年三十,那麼但從字面上來理解,除夕是什麼意思呢?除夕的「除」是除舊迎新的意思。而「夕」的本意是日落,也指半晚時分,但是這裡顯然不能這樣理解。
傳說「夕」是一種上古時期的兇獸,每年歲末都會出現在人間,為禍一方。後來經仙人指點,知道「夕」害怕紅色、火光和巨大的聲響。於是在年終歲尾人們就會點燃篝火,敲敲打打整夜不睡的守候,最終把「夕」嚇跑了。
現在的除夕已經是一個吉祥喜慶的節日,人們為了慶祝新一年的到來,還有很多活動,祭祖、貼春聯、吃年夜飯等等,下面來看看除夕夜的風俗有哪些。
二、除夕夜的風俗有哪些
除夕其實就是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是去除的之意;夕是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的節日,下面來看看除夕夜的風俗有哪些吧。
1、年夜飯
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做團圓飯,北方人年夜飯的菜包括水餃、魚、年糕、長年菜等。因為水餃形似金元寶,有富貴之意;魚這道菜一定不能吃完,因為在漢語中「魚」有「年年有餘」的吉祥意思;年糕則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長年菜則有長壽的意涵。
2、祭祖
除夕夜免不了要祭祖,這一天,大家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然後叩拜。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餚,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後,人們才開始享用。
3、壓歲錢
古時候的壓歲錢是銅錢,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壓歲錢」比較直接了,一般都用精緻的紅包裝上紅紅的票子,然後分給孩子,討個紅紅火火的好彩頭。
4、看晚春
看晚春是除夕夜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了,總之一定開著電視打開CCTV春晚,不管是有沒有人在看,否則這個春節好像是缺少了什麼。
三、除夕夜吃什麼菜好
在除夕夜,無論你身在何處,都會趕回家,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有時實在不能回家時,家人們也總是為他留一個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與他團聚。那麼除夕夜吃什麼菜好?
1、餃子
餃子是中國的傳統美食,也稱作扁食或煮餑餑。古來只有餛飩而無餃子。後來將餛飩做成新月形就成餃子了。除夕夜,十二點鐘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
2、餛飩
傳說盤古開天闢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結束了混沌狀態,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則取「餛飩」與「混沌」的諧音,意思是糧食滿囤。
3、長面
長面也叫長壽麵,除夕夜吃長面預祝壽長百年。開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壓成的,而是將和好的面,用手往鍋裡撕片片,和北方吃的「烏鴉頭」、「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到唐代以後開始用案板擀麵,才逐漸有了長面、短面、乾麵、素麵、葷面、掛麵。
以上就是關於2020年除夕夜是幾月幾號,除夕夜的風俗有哪些,除夕夜吃什麼菜好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