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俗話說的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對於煲飯的工具,我想各位朋友都會聯想到電飯煲。而現如今市面上電飯煲的選擇眾多,功能也有許多,令不少朋友都在鬱悶究竟什麼電飯煲做飯比較好吃,電飯煲又該如何清潔呢?
俗話說的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對於煲飯的工具,我想各位朋友都會聯想到電飯煲。而現如今市面上電飯煲的選擇眾多,功能也有許多,令不少朋友都在鬱悶究竟什麼電飯煲做飯比較好吃,電飯煲又該如何清潔呢?
其實最早的電飯煲大概可以追溯到 1937 年,當時主要提供給軍隊,以求方便快捷地就餐,解決軍需。但是由於沒有自動切斷以及定時功能,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所以沒能在戰後很快推廣開來。
在這個基礎上經過不斷地改進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電飯煲——雙鍋水浴間接加熱電飯煲。它的自動切斷的模式大大提升了煮米飯的便捷性,但是由於受熱方式等限制,效率比較低,而且米飯質量不大達標,經常出現夾生飯的狀況,所以並不能算是一臺及格的電飯煲產品。綜合評分達標的還要從電熱板式電飯煲說起。
60 分產品:電熱板式電飯煲
電熱板式電飯煲和之前產品最大的不同在於加熱方式的改變以及對溫度把控程度的提升。電熱板式的電飯煲的內鍋底部有一個加熱盤,當接通電源開始運行時,電流通過加熱盤,以電阻絲加熱的形式產生熱量,再以熱傳遞的形式由電阻絲加熱內膽底部,來進行烹飪煮飯。
此外,內部安裝的電熱傳感裝置可以更精準地捕捉溫度,及時切斷加熱。與之前相比,電熱板式電飯煲可以更加便捷有效地完成米飯烹飪過程,可以說,它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到目前為止,電熱板式電飯煲仍佔據著市場上中低檔機型的半壁江山,尤其是小型電飯鍋幾乎都採用了這種模式,但是根本上講,我覺得它只能算是 60 分的作品,原因有二。
一是米飯軟硬程度不均。由於加熱僅僅依靠底部的電阻絲加熱盤,熱量由底部逐漸傳遞上去,導致內膽上下受熱不均勻,底部的米已經煮得軟爛適中,然而上層的米還是偏硬,口感並不理想。
二是烹飪速度比較慢。加熱盤本身加熱需要一定時間,而且在導熱給內膽的過程中由於內膽材料導熱效率的限制,還存在著不小的熱能損失,所以整個過程能量損耗較大,烹飪速度不是很快。
總的來說,加熱方式仍需要根本性改變,才有可能在高效便捷的基礎上,讓米飯接近甚至達到柴火土灶的口感。而答案正是 IH(Induction Heating)——電磁感應加熱技術。
80 分產品:普通 IH、變頻 IH 電飯煲
1988 年松下研發出了第一臺 IH 電飯煲,以電磁加熱代替了電熱板電阻絲加熱,增加了加熱區域,提升了整體功率,從而改進了烹飪速度和受熱均勻度。
IH 電飯煲以線圈代替加熱盤,在內膽底部和側面纏繞線圈,當電流通過線圈時,線圈會產生磁場將內膽包圍在磁場中,電流變化帶來的磁場變化會讓金屬內膽產生電流,這樣內膽就可以化身電阻,自行加熱。相較於過去的電熱板間接導熱,IH 可以節省很多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而且這樣可以有更大的功率,從而提升速度。
不過,這樣會不會存在鍋壁、鍋底與中心部分受熱不均的問題呢?的確會存在。為了能夠更好地受熱,會對線圈的段數以及不同位置線圈的功率進行更細緻地調整和設定。
舉個例子,如果電飯煲是 700W 的額定功率,可以分配給底部 IH 500W,側面 200W,鍋底和鍋壁之間以及有線圈和無線圈之間,由於溫度不同,會形成熱對流,在水的帶動下,將中間部位的米帶向四周,類似這樣子:
這樣一來,就可以在提升功率的基礎上,更加均勻地受熱。不過,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雖然 IH 電飯煲比電熱板式受熱要均勻很多,但是和柴火土灶還有不小的差距,而且只用通電流的時間長短來改變溫度有點簡單粗暴,沒有辦法讓米飯的口感比較精細。所以出現了 IH 的進化版——變頻 IH。
變頻 IH 可以控制功率的輸出,對溫度進行更精細的控制。舉個例子,一臺變頻 IH 電飯鍋的額定功率是 700W,它的功率可以在 500-700W 之間調整,在需要升溫的時候提升功率,在需要維持溫度的時候減小功率,這樣一來可以防止撲鍋,二來對溫度的控制更加精細,總的來說,米飯口感又提升了一步。
不過,為什麼普通和變頻 IH 電飯煲只能算是 80 分呢?原因在於受熱均勻度仍無法和柴火灶相比。雖然他們通過熱對流去平衡受熱,但是這個力度相對而言還是有限,鍋壁和中心部位的米的受熱差異仍舊存在,對於追求精緻口感的人而言,可能它無法達到預期。就好像再好的柴火飯也需要攪一攪,讓米飯均勻受熱一樣,IH 電飯煲也需要一個外力,比如說壓強。
90 分級以上產品:壓力和可變微壓 IH 電飯煲
壓力 IH 電飯煲簡單的說就是 IH 電飯煲和電壓力鍋的組合體,通過增加壓強(最多可以達到兩倍壓強)提升了電飯煲內的溫度,縮短了烹飪時間。
一般來講,普通 IH 電飯煲最短煮飯時間在 27 分鐘左右,而壓力 IH 可以縮短到 20 分鐘左右。在口感上,米飯會因為壓力變得更加粘糯,不過這個主要看個人偏好。
而可變微壓 IH 電飯煲是在壓力 IH 的基礎上,讓壓力可變,目前業內技術可以讓電飯煲內壓強在 1.2 倍和 1 倍之間轉換。瞬時提升或降低壓強,壓強的差值會帶動米粒劇烈翻滾,模仿了柴火飯攪動的過程,讓每粒米都均勻受熱。這大概是目前最近進柴火土灶的電飯煲了。
它這麼好,當然價格也非常可觀,大概會是普通電熱板式的十幾倍或,普通 IH 的幾倍。
發 熱 盤
相信大家每次用完電飯鍋後都會記得清洗內膽吧,但容易忽視的是:清洗電飯鍋的發熱盤!發熱盤髒了會影響它的傳熱性能,而且還會影響電飯鍋的使用壽命,這就是導致電飯鍋越用越慢的原因。
首先記得把電飯煲電源線拔了,然後用溼抹布打圈擦拭。
這時候會有一些很頑固的汙漬,抹布也擦不掉,我們可以用牙膏和牙刷來多刷幾下——
最後再用溼抹布把底部散熱盤擦乾淨,就可以啦!
底座除菌
電飯鍋是我們每天都要接觸,除了擦洗電飯鍋的表面,它還有其它藏汙納垢的衛生死角,不及時清理,細菌會通過米飯進入人體體內,影響身體健康。
白醋有強大的清潔殺菌能力,洗完後可以再用幹抹布,倒上一些白醋,然後擦拭電飯鍋底座,不僅軟化汙漬還殺菌,記得底座一定要保持乾燥哦——
內蓋清洗
電飯鍋的內蓋很容易積攢水蒸氣和一些粘稠的液體,如果不及時清洗,很容易變成黃黃的頑固汙垢,同時滋生大量細菌。在盆中倒入蘇打粉,加上熱水攪拌後,用百潔布清潔內蓋表面。
如果內蓋的汙漬較頑固,可以在紙巾浸溼白醋以後,鋪在內蓋上靜置五分鐘,然後用百潔布清洗,汙垢輕鬆輕鬆便能去除啦。
排 氣 孔
煮飯時米飯殘渣還會經常跑到排氣孔裡,灰塵等小顆粒也容易沉積,因此也別忘了清潔乾淨排氣孔——在清潔電飯煲時要將排氣孔打開,用百潔布蘸取白醋擦乾淨就可以啦。
以上就是我們為大家推送的關於什麼電飯煲做飯比較好吃的全部內容了,其實家裡的電飯煲用久了,煮飯的速度會越來越慢,可能這個時候會有朋友以為是電飯煲壞了,但其實可能僅僅是電飯煲該清潔了而已。
(本文來源於網絡,由千家智客進行整理編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