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營銷:社群變現思維之賺錢核心點!助你增長10倍收入!

2020-10-20 社群空間唐昊

昨天看到一個朋友在微信裡發他上班的圖片,我就很納悶,因為他以前是開服裝店的,是我之前做營銷時認識的,我就在想,他怎麼就上起班來了,所以我就找他聊了聊,通過聊天得知,他的服裝店在年初的時候關門了,因為一直虧損,支撐不下去,所以放棄了。但是又迫於生計,只能暫時找份工作;他說租金年年漲,進貨價年年漲,客戶年年減,賠錢年年增,確實,這也反映了現在大部分實體店的狀況,就一個字「難」。

那我這兩天就著重分享賺錢,變現的思維,因為要是這位老闆他掌握了社群變現思維,他不至於說虧損,甚至還倒閉,因此,我在這裡分享社群變現思維,希望能幫到更多的創業者。

社群變現思維適合哪些行業,哪些群體?

我的答案是幾乎所有行業,所有群體都適合;比方說實體店、消費型企業、電商、微商團隊、業務員等等,都適合,並且要是能夠完全掌握,業績,銷量翻幾倍是很容易的。

那麼首先咱們思考一下:

1,你是不是很缺客戶,老是在尋找客戶,為了客戶發愁?

2,好不容易有幾個客戶,卻又沒法成交,是不是總是被拒絕?

3,那你想不想擁有源源不斷的精準客戶、流量?想不想擁有源源不斷的流量池?

4,那你想不想讓客戶追著你成交?想不想也體驗當上帝的感覺,而不是把客戶當上帝?

如果你想的話,那就請你認真的學習我這兩天分享的社群變現思維,如果你學會並且真正運用到你自己的項目,自己的產品上,自己的工作中,那上面講的你都能擁有!

好,那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今天的主題,今天分享的是社群變現思維之一:賺錢的核心點;

賺錢,是我們最終追求的結果和目的,那我們的一切動作都要以結果和目的為導向!

以賺錢為導向,怎麼樣才能賺錢?核心是什麼?

不管任何行業,賺錢都得有三個核心點:產品、客戶、轉化率。

什麼意思?你去思考,賺錢是一個結果,那這個結果怎麼來的?是不是一共就這三個因素?

所有的賺錢的問題都是這三個問題,其他的都是外圍和表現,很多人到外面學了一大堆知識和名詞概念。到最後一說話,就是講大話,講空話,一摸自己的錢包,乾癟癟,有個啥用?為什麼?因為學錯了,學了一堆正確的廢話,簡稱「垃圾」。

我們的腦子要簡單,你要賺錢,你就往這三個點去想就行了,一旦腦子複雜,幹啥啥不成!

那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是這三個,這三個板塊有哪些問題,我給大家拆解。

一、產品

基本上大部分人都有產品,項目。但是只有極少數的人擁有設計產品利潤的能力,以及產品布局的能力。那我問你,假如用社群變現思維解決,讓你任何產品都能擁有比之前沒有設計布局的時候高100倍的價值,能不能多收10倍的利潤?

那產品的利潤提高了10倍,在客戶量不變,轉化率不變的情況下,你的收入是不是就增加了10倍?

二、客戶

一般在網際網路,客戶也叫流量、用戶等等,但意思都一樣,假如你現在項目、產品不變,轉化率不變,然後你運用社群變現的玩法,把客戶數量提升10倍,你的收入是不是也增加了10倍?

三、轉化率

如果項目、產品不變,客戶數量也不變,運用社群變現的玩法,提高你的成交能力,成交率從2%上升到20%,你的收入是不是也能夠增加十倍?

好,那這三個,任何一個板塊,通過社群變現思維,提升10倍,都能增加你十倍的收入,也就任何板塊,通過社群變現思維解決了,都會提升你至少10倍以上的收入!

那麼,到底怎麼利用社群變現思維,來解決這三個板塊的問題呢?

那我接下來就來聊聊如何利用社群變現思維,來解決產品利潤、客戶數量、轉化率的問題;

一、增加產品的附加值-虛擬價值

什麼是虛擬價值,就是沒成本,但是對客戶的價值非常大,讓產品以一個低成本,高利潤的形式賣出任何產品,門店項目都適合做社群運營,社群是提供虛擬價值的最好的載體,這個價值對於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比方說,客戶花錢進入了你的社群,那你得給他提供虛擬價值,首先,第一個,你得不斷輸出知識,乾貨,這些知識和乾貨,是不需要成本的,但是,客戶聽了你的這些知識和乾貨,他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給他節省,或者讓他賺了比入社群的會員費高10倍以上的錢,那麼這個社群就給他帶來了10倍的價值;

第二,客戶花錢進入了你的社群中,然後,他在你的社群裡成交了一個客戶,賺了比入社群的會費高100倍的錢,那麼這個社群就給他帶來了100倍的價值;那麼乾貨,知識以及這個社群給他提供的客戶資源,就給他帶來了1000倍的價值;當然還有其他的方面,我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還有就是,你可能單賣一個產品,比如說你是買衣服的,你賣衣服可能不好賣,因為買賣雙方的身份是對立的,但是你賣社群就比較好賣了,因為社群本身就很具備吸引力。那至於怎麼賣社群,我今天就不分享了,以後有機會會分享。

二、制定流量方案,獲客方案

客戶分為非精準客戶,精準客戶,付費給你的客戶

你有沒有解決方案?就是持續找到精準客戶,並且放大十倍?

有一套自動化流量系統的方案,就是針對流量布局,讓你源源不斷的獲得精準流量,這裡我就不詳細闡述,可以持續關注我,後續會分享。做流量,是經營一輩子要做的事情!

三、制定自動化轉化系統

什麼叫自動化轉化?就是被動成交,真正的成交就是無須成交,讓客戶追著你給錢,這也有一個系統的方案,成交不是一個點的事情,不是銷售、口才、漂亮、話術的問題,成交是一整個流程的事情,成交是結果,而當我們把自動化成交的一整個系統流程打造好以後,根本不需要我們去成交客戶,客戶自己就送錢上門。

有流程設計,就無須成交;沒有流程設計,成交了也沒用!

今天先分享到這裡,明天繼續分享社群變現思維的第二個底層邏輯,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社群營銷賺錢實操(1)—運用社群運營盈利思維讓你獲得10倍的業績增長
    社群營銷是當下一個重要的話題,也是商業競爭中重要的一環,相信很多人聽過私域流量這個詞,社群就是打造私域流量最佳的場地,商業必爭,所以你要認真熟悉了解琢磨。我們做事情只追求目的和核心真相,那麼我們先來明確目的。今天的主題是什麼?----用社群盈利思維讓你的獲得10倍的業績增長。
  • 社群營銷賺錢實操(2)—10倍業績增長背後的人性邏輯
    上一篇我重點給大家拆解了運用社群運營盈利思維實現業績倍增10倍的方法,通過一套萬能的賺錢公式,進行要素分解,逐個解決。這一篇我重點來給大家講實現這個增長的背後邏輯,也就是我們要講的第二大底層邏輯——人性問題是所有賺錢問題唯一的解藥。在這裡,我只展開一個點,因為這個人性的邏輯價值真的太巨大了,任何人只要學會了其中的3個,都會成為行業高手。這個人性問題邏輯點是什麼?那就是:所有成交的唯一前提只有一個:相信!相信了,任何產品都能賣出去。
  • 實體店社群營銷(03):如何通過5大社群賺錢方式,做付費社群?
    任何營銷方案,都是靠執行的,如果不執行,一切結果都是零。隨著騰訊,阿里,京東對線下實體店的不斷滲透和布局,實體店更應該建立自己的顧客粉絲群。因為生意是各位自己的,任何的學習和方法都是道具,核心是自己。我們實體店做社群怎麼賺錢呢?實體店社群有哪些盈利方式?為什麼有的實體店做社群後,一個月時間業績翻 3 倍、5倍以上?他是如何實現的?最終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賺錢,但是賺錢只是結果,我們必須達到某種境界,才可能賺錢。
  • 社群營銷:社群變現思維之人性邏輯!從此不再為了成交而煩惱!
    昨天咱們分享了社群變現思維中的賺錢核心點思維,只有理解賺錢背後的邏輯思維,你才能夠源源不斷的賺大錢;那光理解賺錢背後的核心思維還不夠,咱們還需要懂人性,人性的問題是所有賺錢問題的唯一解藥!那在這裡,我只展開一個點來講,因為這個人性的邏輯價值太巨大了,任何人只要學會了其中的3個,都會成為行業高手,每個點都能展開很多篇來講,因此今天,我著重講其中的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 如何用社群盈利思維讓你的產品好賣10倍以上
    那我相信大家也知道什麼叫窮人思維,什麼叫富人思維,這裡我就不多說了,今天只跟大家講一下什麼叫社群盈利思維如果你不會社群的盈利思維,你一定會遇到兩大問題:第一,你始終缺流量,而且是缺精準的流量那這個賺錢的結果是由三部分組成,第一,產品的利潤。上市面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產品跟項目,但是只有少數人才會有設計產品利潤的能力跟有產品布局的能力。假如你會用社群的盈利思維,設計你的產品比原來的高價值100倍,那你是不是能多收10倍以上的利潤呢?第二,是流量。
  • 魏萬平:怎樣用社群輕鬆賺錢,讓你的業績暴增10倍?
    要想多賺錢,是不是要,提高產品的利潤?要業績增大10倍,20倍100倍,想要把利潤提高10倍20倍100倍。產品的內容不變,利潤不變,是不是要增加客流?客流增加10倍,是不是業績暴增10倍?產品的利潤不變,客流不變,成交率提高10倍,是不是業績也是報紙10倍?
  • 賺錢社群營銷必備的三個思維
     再次複習張兵老師的《賺錢社群營銷方法2.0》進階之社群營銷必備的三個思維部分課程有了更深的理解1,石頭湯思維社群營銷用石頭湯思維就是對社群進行包裝,告訴粉絲你的美好規劃,但還要設置門檻。2,換梯術思維這個思維可以用能量積累來落地社群,比如說我,能量級別是個體初級創業者級別,我一來就去搞個社群,找到各行業老闆都加進來開始運作,行嘛?不可能的,人家也不願意呀。
  • 移動時代的社群營銷
    凱文·凱利說,如果你有1000位粉絲,你會活的很好。培訓怎麼能賺錢呢?其實不是培訓,而是內容。人們對於內容的尊重,尤其是對智慧財產權的尊重現在到了非常重要的時代,付費的社群和付費的內容時代已經來臨。李宇春有多少粉絲,幾百萬、上千萬,對嗎?
  • 實體零售店如何利用社群做新零售,快速實現利潤10倍增長
    那麼實體零售店該怎麼利用社群,在新零售時代裡,快速實現利潤10倍增長呢?你的實體店一定要加上社群,才是實體新零售的標配做生意,最看重的是賺錢,從賺錢的邏輯核心上,你應該抓住:商品單價,流量,轉化率只要實體店抓住這三個點,並作出相應調整,才能在新零售市場浪潮裡,賺錢屬於自己的真金白銀盈利=單價*流量*轉化率
  • 社群變現有這幾大類,哪種最賺錢你知道嗎?
    我們都知道粉絲經濟已經到來,很多朋友通過短視頻聚集了很多喜歡自己的粉絲,也開始建立社群去管理他們。但是社群只是單純的建立就結束了嗎?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社群變現的相關內容,告訴大家如何利用我們手中的社群進行變現盈利。
  • 如何利用社群營銷讓的客戶自動裂變,帝君社群心商學
    微信的用戶量達到了7億多,微信都可以建立微信群,微信群分為兩種,有意義,有共同價值觀的人聚在一起建立的微信群被稱之為社群,社群是人與人連結的工具,社群也是增進人與人之間感情和信任的一條連接器,有了信任,銷售你的產品,推銷你的項目就是水到渠成。那麼如何利用社群做好銷售,社群營銷是什麼?
  • 實體店社群營銷(05):微信社群裂變的核心秘訣!(思維+工具)
    比如說你的頭條號有10萬個粉絲,你就說你有10萬個流量?說你微信號上有5000個好友,你就說你有5000個流量?說你每天進店有500人,你就說你有500個流量?對還是不對?投百度廣告也好,競價也好,投電視廣告也好,買流量,買粉絲,甚至買微信群,買的是什麼? 買的是不是流量?
  • 實體店盈利系統之社群爆破(三)
    今天分享的主題是:用社群盈利思維讓你的實體店業績倍增10倍。這個主題的核心目的在於,讓你賺錢增長10倍,方法是:運用社群盈利思維。實體店盈利問題,賺錢銷售,成交,營銷,收錢一切關於現金流的問題全部打通,讓你能輕鬆的掌握賺錢的規律和方法。
  • 李變美:揭秘社群營銷鬼才狼師爺的賺錢核心機密
    大家好,我是李變美,社群美容營銷領路人,兩個月前通過朋友接觸到了社群空間站,才知道百度上常常出現的一個很牛逼的名字--狼師爺,就是他們的創始人。進了師爺的大咖會,聽了前3節課,我靠!這個問題很重要,今天我會給你透露7個核心步驟:1 創業信念2 活著3 活著賺錢4 長大5 跳出錢6 看到真正的目的地7 走向光明這是關於創業的七個步驟二 關於賺錢的問題,我覺得我們經常要在不同階段問下自己取得什麼結果
  • 敏芊:我要做社群|一起做社群(三)社群變現
    雖然這些年,幫助過不少中小微企業,建立不同形式的社群,但一直以來我也只是乙方,只能按照甲方已有的思路,通過社群變現。而我心裡一直有個想法,就是按照自己對市場的看法,對用戶痛點的洞察,建立社群。今後的文章也會陸續推出我建立女性社群的思考過程及營銷的手段,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也再次感謝大家持續關注!
  • 吉耕墨:社群營銷賺錢必備的9大人性思維,讓你瞬間駕馭你的客戶!
    我是吉耕墨,今天分享的主體是關於社群營銷賺錢的9大底層核心人性架構。無論你是一名實體店老闆,還是一名微商、直銷、社交電商創業者,通常大家經常會面臨最多的一個問題是什麼?你的客戶是不是問東問西,也諮詢了半天,但最後就是不買單,最後甩給你一句話,我考慮考慮,然後聯繫你······然後呢?
  • 實體店社群盈利賦能(4):社群營銷裂變是什麼?應該如何裂變?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實體店社群盈利賦能系列文章第四篇,實體店社群營銷裂變。那今天分享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各位實體店老闆及創業者掌握社群裂變的,核心思維與方法。為什麼要進行裂變營銷呢?因為當下的流量成本越來越高,建立信任所需要的成本也越來越高,你想成交一單,那你需要投入的成本也是非常大的。
  • 深究50家實體店社群營銷底層思維,總結出社群營銷的五大核心秘訣
    甚至有一大部分老闆想直接那結果,你給我賣出去多少產品,我給你多少錢。在前邊羅嗦了一大堆,接下來就直接大家如做好私域流量,讓我們快速變現,直接拿結果。在當下產品、服務都很好的情況下,甚至於有些競爭對手的產品,服務比自己的還要好,面對這種情況要想彎道超車只有做好社群營銷,著名的財經學家吳曉波也說,不做社群,未來將無商談!
  • 社群萬能賺錢公式,你知道嗎?
    1.為啥很多人對於賺錢有深深的無力感?2.為啥總有人每天不怎麼工作,卻賺得盆滿缽滿?3.目前你處於第1個類型還是第2個類型呢?今天目的很簡單,就是教會你一個社群萬能的賺錢公式,只需要按照公式去做,就會做出讓你滿意的結果。
  • 社群:做社群營銷如何邁出第一步?
    所以,社群更可以說是一種思維,社群就是人類從原始社會發展至今從未改變過的部落屬性,社群就是社會。今天99%的人了解社群,學習社群的目的無非就是想通過社群的營銷模式來營銷,賣貨,賺錢。再說的簡單一點,就是你不要僅僅站在你產品的角度去想客戶,這是一種典型的過時的「產品思維」,而是你要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去分析,去挖掘,這就是未來的營銷思維,即「用戶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