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長達幾千年的農業經濟中,養豬是農民增加收益的重要來源,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
那麼,我國各地方的良種豬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金華豬
金華豬又稱金華兩頭烏或義烏兩頭烏 ,是我國著名的優良豬種之一。金華豬具有成熟早,肉質好,繁殖率高等優良性能,醃製成的「金華火腿」質佳味香,外型美觀,蜚聲中外。
優點:肉脂品質好,肌肉顏色鮮紅,吸水力強,細嫩多汁,富含肌肉脂肪。皮薄骨細,頭小肢細,胴體中皮骨比例低,可食部分多。繁殖力高,平均每胎產仔可達14頭以上,繁殖年限長,優良母豬高產性能可持續8~9年,終生產仔20胎左右,乳頭數多,泌乳力強,母性好,仔豬哺育率高。性成熟早,小母豬在70~80日齡開始發情,105日齡左右達性成熟。公、母豬一般5月齡左右即可配種生產。適應性好,耐寒耐熱能力強,耐粗飼,能適應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候環境。
缺點:體格不大,初生重小,生長較慢,後腿不夠豐滿。
二、寧鄉豬
寧鄉豬又稱寧鄉土花豬,產於湖南長沙寧鄉縣流沙河、草衝一帶,所以又稱草衝豬、流沙河豬,是中國四大名豬種之一。
優點:寧鄉豬屬偏脂肪型豬種,具有早熟易肥,邊長邊肥,蓄脂力強,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性情溫順,適應性強,耐粗飼,體軀深寬短促,體質松疏等特點。
缺點:需要精細飼養,除餵以青綠飼料外,還餵以大米、甘薯、米糠等飼料。皮下脂肪含量也比較高,瘦肉率只有34.7%,而一般的地方豬種瘦肉率可達43%以上。
三、太湖豬
太湖豬屬於江海型豬種,產於江浙地區太湖流域,是我國豬種繁殖力強,產仔數多的著名地方品種。
優點:太湖豬以繁殖力高著稱於世,是全世界已知豬品種中產仔數最高的一個品種。湖豬遺傳性能較穩定,與瘦肉型豬種結合雜交優勢強,最宜作雜交母體。太湖豬早熟易肥,肉質鮮美獨特。
缺點:生長速度慢、瘦肉率低;如果在太湖母豬與長白公豬交配所產的後代中選留母豬就可以客服這些缺點。
四、陸川豬
陸川豬,因原產於廣西東南部的陸川縣而得名陸川豬,現主要分布於陸川縣大橋鎮、橫山鎮、烏石鎮、月洞鎮、灘面鄉、良田鎮、清湖鎮、古城鎮等地。
優點:陸川豬體小、早熟易肥。肉質好、營養豐富。母豬母性好,繁殖力高。適應性強,耐粗飼。遺傳力穩定,雜交優勢明顯。
缺點:陸川豬的屠宰適期為8月齡,體重70千克左右,屠宰率為69%。成年公豬體重87千克,母豬79千克左右。相較於我們現在快節奏的生活,它的育肥周期有點長了。
五、東北民豬
東北民豬是東北地區的一個古老的地方豬種,有大(大民豬)、中(二民豬)、小(荷包豬)三種類型。除少數邊遠地區農村養有少量大型和小型民豬外,群眾主要飼養中型民豬。東北民豬是華北豬種,在世界地方豬品種排行第四。
優點:具有產仔多、肉質好、抗寒、耐粗飼的突出優點,受到國內外的重視。
缺點:飼料利用率低,肌肉不豐滿,皮過厚,影響肉用價值。
六、榮昌豬
榮昌豬主產於重慶榮昌和隆昌兩縣,後擴大到永川、瀘縣、瀘州、合江、納溪、大足、銅梁、江津、璧山、宜賓及重慶等10餘縣、市。體型較大,頭大小適中,面微凹,耳中等大、下垂,額面皺紋橫行、有旋毛,體軀較長,發育勻稱,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傾斜,四肢細緻、堅實。
優點:榮昌豬對環境的適應性強、耐粗飼、性情溫馴、易於調教,公豬採精容易,母豬泌乳性能好,護仔能力強。以其適應性強、雜交配合力好、遺傳性能穩定、瘦肉率較高、肉質優良、鬃白質好等優良特性而馳名中外。
缺點:尚存在前胸窄、後腿欠豐滿,臥系,個體差異大和毛色不一的缺欠。
七、八眉豬
八眉豬分大八眉豬和二八眉豬兩種,目前絕大部分是二八眉豬。因其額具縱行倒八字紋,故稱八眉豬,俗稱為「大耳朵」。
優點:具有適應性強、性早熟、抗逆性好、產仔多、母性好、沉積脂肪能力強、肉質好、能適應貧瘠多變的飼養管理條件、遺傳性狀穩定、對近交有抗力等特性。
缺點:生長發育慢,皮多皺褶,後肢軟弱,多臥系。
八、合作豬
合作豬隸屬於豬科、豬屬。也稱蕨麻豬或山豬,是高寒牧區飼養的小型原始地方品種。是一種生長較慢的小型豬種。適於放牧飼養,主要分布在半牧區的夏河、碌曲、卓尼、岷縣等縣。
優點:合作豬是高原小型放牧豬種,採食力強,適應高寒粗放管理條件。皮薄,後腿發達,肉質好。豬鬃粗長,量多質優。
缺點:體小,生長緩慢,成年公、母豬體重分別為28.5公斤和32.5公斤。育肥期長,繁殖力低。
大農圈原創,非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