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父母管教,對打罵"免疫",不如狠心樹立家規

2020-07-30 家有二寶育兒經


孩子不聽父母管教,對打罵"免疫",不如狠心樹立家規

清晨準備上班時,看到鄰居房門打開,房內傳出男孩的吼聲:&34;原來是男孩昨夜沒有完成家庭作業,今早被媽媽發現。&34;

男孩卻不服氣,對著媽媽大吼:&34;小小年紀竟然不害怕父母的打罵,當真是條&34;。

孩子不聽父母管教,對打罵"免疫",不如狠心樹立家規

養育孩子的數年,自己善意的管教被其&34;,父母又怎會心平氣和地說教呢?在家長看來,他們不服從管教便是叛逆的行為,需要用武力解決。有些&34;的孩子,被父母訓斥責罵之後,都會主動承認錯誤,並乖乖聽從建議。

然而很多性格暴躁的孩子,自我意識逐漸&34;。為了彰顯自己&34;,他們都會選擇頂嘴爭吵,對父母的說教和打罵無動於衷。對於說不聽打不怕的孩子,父母有時也束手無策。

孩子不聽父母管教,對打罵"免疫",不如狠心樹立家規

孩子不聽從父母管教的原因。

年幼的孩子沒有獨自生活的能力,衣食住行都需要依賴父母,為何缺乏敬畏和界限感呢?他們難以服從管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父母的態度過於強硬,導致他們的自尊心受到了打擊。為了維護自己小小的尊嚴,他們裝作毫不畏懼的樣子。

尤其是家長在公共場合懲罰孩子,在眾人面前受到嚴厲責罵,他們自然不願意聽從管教。既是為了維護面子,也是希望父母可以寬大處理。

孩子不聽父母管教,對打罵"免疫",不如狠心樹立家規

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缺少表達的權利,內心的想法和負面情緒無法宣洩而出。有些家長教育孩子時,將他們的解釋看作&34;,都會禁止他們表達內心想法。小孩子對周圍事情的認知日漸清晰,對於父母的指令和管教都有自己的看法。

倘若無法將自己的觀點表達而出,孩子會認為缺乏應有的尊重。他們希望和父母能夠像朋友一樣冷靜交談,但面對滔滔不絕的責罵,他們只能選擇用語言反抗。

孩子不聽父母管教,對打罵"免疫",不如狠心樹立家規

孩子&34;,家長要如何教導呢?可以試試這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冷靜和他們溝通交流。

詩人瓊森曾說: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只要你說話,我就能了解你。

既然孩子希望可以和父母溝通交流,家長不妨暫時收起武力手段,冷靜地和他們溝通。傾聽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及時了解他們的情緒變化。孩子表達觀點時,家長要耐心聆聽,並表明自己的態度,不要隨意否定其觀點。

之後家長可以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建議,讓孩子作參考。比如&34;思考片刻之後,孩子會仔細思考,最終選擇聽從父母的建議。

孩子不聽父母管教,對打罵"免疫",不如狠心樹立家規

第二個方法;&34;樹立家規。

哲學家黑格爾曾說: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條件。

有些孩子不聽從管教,並非是因為父母過於嚴厲,而是缺乏規矩意識和界限感。他們早已習慣了父母的說教和打罵,自然會對其無動於衷。家長不妨&34;樹立家規,將各種行為規範和懲罰方式做成一張表格。

孩子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行為的約束,以及需要承擔的後果,會下意識地自我管理。如果他們觸犯了&34;,父母也要適當懲罰,使其感受到不聽管教的後果。

孩子不聽父母管教,對打罵"免疫",不如狠心樹立家規

寄語:有時孩子好似在黑暗中前行,父母則是路邊的燈光。孩子會覺得燈光太刺眼,殊不知那是在引導他們尋找出口。家長的管教要張弛有度,讓其在規範內較為自由地成長。你家寶貝對打罵免疫嗎?你又會如何管教呢?

相關焦點

  • 孩子脾氣大不聽「管教」,父母不要「硬碰硬」,不如換種方法試試
    可是父母卻認為現在是關鍵時刻,應該分秒必爭不要浪費時間在休息上,開始的時候倩倩還是服從父母的安排,可是慢慢地她就有自己的想法,慢慢地表現出叛逆的心理,不僅不聽從父母的意見,還對父母的態度也變得差很多。其實家長對於孩子的管教一定要有度,不能硬碰硬也不能過度地控制欲,應該對待孩子用柔和的心,平等的關係還有耐心的態度。
  • 何鴻燊的失敗是不如霍英東狠心,禁止偏房子女從商,制訂嚴格家規
    在提到豪門這個話題的時候,想必有不少人應該能夠想到何鴻燊,霍英東以及李嘉誠這三大巨頭吧,他們是香港非常有名的豪門,如今98歲的何鴻燊已經去世,家中成員爭奪財產的吃相實在太難看,但是在霍英東的家中卻見不到這種狀況,何鴻燊最大的失敗是不如霍英東狠心,禁止偏房子女從商,制定嚴格家規。
  • 父母制定良好的家規,才能教育好孩子,好的家規可以從飯桌上開始
    無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所以,父母要制定良好的家規才能教育好孩子。如果父母沒有制定良好的家規,孩子沒有規矩的約束,父母也會很難管教。芸芸的女兒叫花花,今年6歲了,芸芸一直覺得要讓孩子自由發展,所以孩子在家裡芸芸也沒有給孩子制定什麼規矩。
  • 孩子進入叛逆期,父母打不得罵不得,如何正確管教孩子?
    1.脾氣變得更加暴躁,很難進行溝通最近一段時間一則少年和父母產生矛盾,然後一個人跑到湖邊的事情引起了不少朋友的重視。經過了解發現原來就是因為這個孩子的父母不讓她玩手機,把她狠狠罵一頓所引起的。通過這個事情也可以發現孩子在進入到了叛逆期之後是非常可怕的,他們會經常做出一些比較危險的舉動,並且不願意和自己的父母進行溝通。2.只聽朋友的話帶孩子進入到了這個特殊時期之後是不願意和自己父母進行溝通的,他們更願意和同齡人待在一起。
  • 孩子犯錯怎麼辦?教你5招科學的懲罰辦法,不打不罵管教孩子
    孩子不聽話犯錯怎麼辦?當然要管教。怎麼管?說他、罵他、打他。當然,打罵確實是管教孩子最簡單的一種方式,但同時也是最沒用的。沒有誰一出生就是「熊孩子」,也沒有誰一出生就是「好孩子」。孩子將來長成「好孩子」或者「熊孩子」完全取決於父母的教育,沒有不好教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所以孩子犯錯後父母應該怎麼管教、怎麼引導?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父母,怕管教方式不當反而適得其反,給孩子造成傷害。
  • 父母必看:不打不罵的10大管教妙法,您教育孩子的方式正確嗎?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不打不罵的10大管教妙法吧!打罵孩子的常見原因當被問到為什麼要打罵孩子時,許多家長的回答都是「不聽管教」。其實當父母在打罵孩子的時候,總是把原因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認為是孩子逼自己這樣去做,卻很少去尋求其他的方式來教導孩子。其實,不管用什麼管教方式來對待孩子,其責任都要由父母來擔起,而不是孩子。正是因為家長不願意花心思去尋找其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會有打罵的草率表現。一般來說,家長之所以要打罵孩子,主要有以下4大原因。
  • 孩子不聽自己的話,家長要學會做權威型父母,讓孩子懂得尊重
    小艾說,她自己也不想罵優優,但優優實在是越來越叛逆了。其實,像小艾這樣的情況,絕大多數原因是沒有樹立作為家長的威嚴,讓孩子缺少「敬畏心」。首先,家長們需要了解,為什麼孩子好像越來越叛逆,不服從管教了。這多是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
  • 富養窮養,都不如歐巴馬為孩子立下的9條家規,中國父母應該看看
    歐巴馬認為孩子是否能成長為「人才」,離不開父母的教育。歐巴馬在教育女兒時,會寵愛孩子,但絕不會溺愛。歐巴馬與妻子,為孩子們立下了9條家規,非常值得中國父母深思與學習!如果父母一直不放手,等到孩子長大後,需要飛的時候,孩子才發現自己沒有翅膀,如何飛翔?這雙翅膀正是父母親手剪掉的。3)幫父母一起分擔家務歐巴馬非常推崇讓孩子做家務,因為歐巴馬認為當孩子做家務開始,就是學會承擔責任的開始。
  • 窮養富養,都不如歐巴馬給孩子立下的這9條家規,值得父母借鑑
    馬克思曾說過:「一個人應該活潑而且守紀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不魯莽,倔強而有原則,熱情而不衝動,樂觀而不盲目。」窮養富養,其實都不如歐巴馬給孩子立下的這9條家規,這些家規能夠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禮儀,而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和教養」。
  • 致家長:父母不「狠心」,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勞
    有遠見的老師都知道,只有狠心地管教,孩子將來才能真正成器。如果父母捨不得讓孩子吃苦,將來就別埋怨他不爭氣。這是一個變化迅猛的時代,在這個一不小心就被會淘汰的時代裡,如果現在不狠心逼孩子學會「72變」,將來誰來幫他擋「81難」?
  • 為什麼父母對孩子越「狠心」,孩子就越容易有出息?
    但外國學者多年研究表明,歐美等國學生的考試成績普遍低於亞洲國家,而且自由散漫慣,在學習中遇到不順或阻力,會對老師的教育產生質疑、各種不服管教、投訴等。就算是學生的考試成績不理想,快樂至上的學生也照玩不誤。所以這種教育體系,有時候不一定好,不要一味地照搬。
  • 孩子講不通,罵不聽,所以打一頓就解決了?
    講道理,罵孩子,打一頓,是三種大家認知中常見的管教方式,可有的媽媽覺得孩子皮太厚,講不通罵不聽,打一頓才能知錯。實際上,我們大概太久沒當孩子,已經忘記了孩子是一種越打越皮厚的物種。01 講道理是個坑,別陷進去不自知我們讀了《無條件養育》、《正面管教》、《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打也不聽,罵也不聽?那是因為用錯了方法
    比如,孩子再怎麼忙,只要你一出聲,他就很注意聽,這就是你的權威,哪天小孩一玩起來你講什麼他根本不聽,你叫他,也不理你,這就是父母在孩子心裡沒有權威性。但是,父母並沒有天賦的權威。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和第一責任人,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對於在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究其原因在父母身上都有所體現。當父母當著孩子的面說一套,私下卻又做一套時,如何教育孩子?孩子又怎麼會聽你的教育?
  • 管教孩子,低層次父母和高層次父母的處理方式,差別一目了然
    每位家長都有自己管教孩子的方法,但是當面對不同的孩子時,大部分父母都會採取非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惱羞成怒,同時會用比孩子更壞的脾氣來管教孩子。當孩子生氣的時候,這類家長會習慣用一些尖酸刻薄的語言嘲諷或者罵孩子,有一些家長甚至還會上手打孩子,採用暴力的方式鎮壓孩子的脾氣。孩子被罵或者是被打得哇哇大哭,這類型的家長總覺得很有成就感。
  • 孩子偏執、不聽管教,家長與其打罵,不如運用「阿倫森效應」育兒
    與其動手,不如了解孩子真正不願意聽父母話的原因。>1、自我意識的萌芽孩子在成長的階段裡面會有自我意識萌芽的時候,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們不願意去聽父母的話,不願意和父母有更多的交流,做任何事情總覺得自己就可以完成,不需要父母的幫助。
  • 「熊孩子」猛推孕婦,只想試試會不會「流產」,父母不教有人管教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有句話說的好「生而不養不如不生,生而不教不如不養」。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也是父母生命的傳承,對於我們很多家庭來說,孩子的身上承載了太多的希望和寄寓,是改變家庭現狀非常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 什麼是正面管教?如何不打不罵教育好孩子?
    而花汀姐姐的這本《男孩正面管教》便是一本父母如何養育男孩的書籍,花汀姐姐,1979年出生於重慶市,他曾經在教育機構任職,專門研究家庭教育,結合實踐經驗分享在教育上所獲得的經驗心得。針對中國的父母,在育兒道路上可能或者已經 遇到的常見問題,通過案例的方式,一步步解讀如何正面正面管教孩子。本書共分為七個章節,根據每個章節的主旨,作者都列舉了一些真實的案例,告訴我們如何對男孩進行正面管教。
  • 80後母親:小時候不學習老媽罵我,長大後孩子不學習,她還罵我
    小時候,我媽罵我不學習,長大後我娃不學習,我媽又罵我。(外加一個無奈的拍腦門表情)婉兒媽媽說,還好吧,我媽總對我說孩子還小,別讓她太累著......在孩子沒上學的時候,媽媽們聚在一起整天聊得是喝什麼奶粉,用什麼尿不溼的話題。可自從孩子上學之後,話風立馬就變了。
  • 為什麼孩子聽老師話,不聽家長的話?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上學以後,常常會不聽自己的話,但是會聽老師的話。之前有一位媽媽說過:「平時我讓孩子做什麼,他總是磨磨唧唧,開始講條件,一點也不配合。但是老師的話就像是聖旨一樣,都不用我們提醒,自己早早的做好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家長可以看一下這四點,可以幫助自己更好的教育孩子。
  • 父母越狠心,孩子越出眾
    這時,父母的陪伴和督促能讓孩子更好地堅持下去。懂得「狠心」的父母,會在孩子懈怠時「逼」他一把,讓孩子長大後更出色。其實,這不能完全怪孩子。生活中父母捨不得孩子吃苦受累,事事包辦、過度保護,才會導致孩子產生依賴。要想孩子學會獨立,父母要先學會狠心放手。捨得對孩子「狠心」,孩子才能學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