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高中生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到了大學你就輕鬆了。老師為什麼這樣說?還不是大學的課少唄。再也不會為了過高考這座獨木橋而從千軍萬馬中拼殺,再也沒有家人和老師每天跟在身後逼著你學習,終於可以放鬆了,想想都覺得幸福。可真是這樣嗎?
不錯,到了大學有許多同學感覺好放鬆啊。離開了家長到了新的環境,再也沒有人主動去約束你學習。基礎課程就那麼幾節,老師上課只要你不打擾他講課睡覺都行,講完課後留給學生好多的時間去自學,可有的學生卻整天來呀,快活呀,反正有大把時光,不是沉迷於遊戲,就是忙著談戀愛,完全迷失了自我。
大學並不像高中一樣的應試教育,而側重於培養專業人才,所以,在大學,自主學習的時間確實會比高中多很多,尤其到了大四,課會更少,但實習等各種事情會增多。
那麼這麼多的自由支配時間,你是怎麼度過的呢?有人為考研而日日泡在圖書館,有人為專八而早起讀英語,有人周末去上法語日語或者吉他鋼琴類的補習班,以某個拿得出手的特長,有人混跡學生會和社團,結交朋友,風生水起。
要說大學的課程為什麼那麼少,我認為大學還是很人性化的了,一般都是學四年,這四年裡,你學的這個專業你是不可能全部都涉略的。大學不同以往中學教育,老師總是跟在你後面催著你學習,而是要你自學,所以有好多課程需要大學生自己去學習,而學校不會把這些課程搬到課堂上去,想想如果每個都學,時間不夠不說,學生學的也不精,那大學就是白上了。
大學真正要求的是自律!課程不排滿,是讓你充分利用好課餘時間的!這是一種鍛鍊,又是一種考驗。大學裡沒人會去要求你學什麼,怎麼去學,你要憑對自己的要求學習,如何平衡好學習和生活、學習和社交,這也是在鍛鍊你的能力和一種考驗。有的人既能一邊考上研究生、博士生,又能一邊學生活動、社團興趣活動樣樣不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