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對韋後包容的好理解,但讓人不能接受他竟縱容妻子與人私通!

2021-01-08 太白說歷史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太白說歷史

唐中宗可以說是一個讓人會心疼的皇上,因為他的一生經歷坎坷。先是自己的親生母親打壓自己,後來又死在自己妻子的手中,可以說是一個讓人值得同情的皇帝,而他的妻子後來是更是與人私通,在得知這些實情之後自己也無可奈何。

在他的父親去世之後,作為太子的他接受父親的位置登上皇位,為了對抗自己的母親武則天。他選擇用妻子的娘家人作為自己堅實的後盾,來擴大自己的權利。但這個時候的他年紀比較小,在一些做事的處理風格上有些太過心急。武則天和朝廷的大臣看到這些之後,都是不允許的。他動用外戚的力量來與皇帝的力量相抗衡。於是他們就聯合起來,把李顯廢掉將他貶罰便到了一個偏遠的地方,而且韋後的娘家人也遭到在政治上遭到了打壓。

隨後兩人開始了長達數十年共患難的夫妻生活,他們被流放到偏遠的地方,兩人在這些年也剩下幾個孩子。韋後跟著李顯這些年也吃了很多苦,自己也一直也是丈夫的精神支柱,因為她是一個比較性格堅強的女子。她也知道武則天的幾個孩子都是對自己的母親有所顧忌又比較害怕,而且每個孩子都是都是野心勃勃想早日拿到國家的最高權力,就連太平公主也不例外。

被貶罰之後的李治早已是驚弓之鳥,經常會半夜被自己的惡夢嚇醒,生害怕自己的母親會下手殺死自己。這個時候,他的妻子便會在他的旁邊保護,安慰李顯告訴他沒有什麼事情,自己還年輕有的時間和母親抗衡。在相依為命的這些日子裡,他對自己的妻子許下諾言告訴妻子,如果有一天自己東山再起,不管妻子做什麼,他都理解。做什麼事情李顯都是支持她的。在古代很少有丈夫會對妻子做這樣的承諾,更何況是皇家,那個時候男權社會還是主導地位。可能也正是李顯的這些承諾導致了在韋後當上後宮之主的時候和武三思斯通。

在698年武則天經過反覆的思考和對政治上的輿論壓力,不得不把這個兒子接回洛陽,立為太子。對於李顯一家人來說局勢剛剛穩定下來,但是好景不長。武則天的晚年經常生病身體比較虛弱,在處理國家大事心意和心力不足,不能夠全部打理。這個時候她的小兒子和太平公主發起了神龍政變,殺了武則天打兩個男寵,將武則天逼下臺。

李顯的這次登位和第一次登上太子的時候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他手上依然沒有自己的權利,也是虛設一個,儘管是自己的弟弟和朝廷重臣把自己扶上皇位,但是他們幾個人都是位高權重之人,手裡掌握著大權。自己不過是一個空殼皇帝罷了。他的弟弟立下大功被封為宰相,他的妹妹也就是大太平公主,想效仿自己的母親參政。相對於自己的兄妹來說,李顯就弱多了,而且自己遠離朝廷十幾年,沒有自己的心腹,這個位置只是一個空殼,這是他唯一依靠可以依靠的就是妻子的家族。用妻子的家族作為自己強有力的力量與自己的兄妹們所抗衡。

在他坐上皇帝之後和武三思比較親近,最初他是想拉攏武三思的力量讓自己發展的強大,可是後來竟然發展到連自己的妻子也和武三思比較親近。這個時候在書上有記載說,兩人有時候會在私下相見。有書記說,李顯是知道這件事情,但是他並沒有提出明顯的不滿和反對,因為他的性格相對來說比較懦弱,而且自己早些年也對妻子許下承諾,只要妻子開心,不管做什麼事情自己都不會阻止。所以他對這樣的事情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我們翻閱史書,覺得李顯對這樣的事情一定是知道的。他這個時候沒有當面拆穿,是為了自己的政治權益和支撐,只有武三思家族來了自己的陣營之中,他就可以利用這樣的強大勢力和自己的母親太平公主弟弟來發生抗衡。儘管他的性格懦弱,但是他也是有底線的。

後來安樂公主幹政而且竟然請示他想做皇太女,也就是說一皇太子的身分出現在自己的朝廷上,這個時候他怎麼可能讓歷史再一次發生,而且也不會讓妻子給自己帶了綠帽子的,所以他直接拒絕了這個荒謬的事情,並且開始打壓安樂公主的力量。

好了,本期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分享點讚,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勵。本文由百家號作者太白說歷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韋後與武三思私通,唐中宗為何充耳不聞?或許有他的授意
    唐中宗李顯是一個很悲情的人,韋後是一個強勢霸道的人,而武三思是一個膽大包天的人,這三個人碰到一起,似乎只有李顯吃虧的份,那麼事實是否真如此呢?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個登上皇位的人,最迫切的一件事就是組建自己的政治集團,好把權力緊緊握在自己的手中,初次登基的唐中宗李顯也不例外,683年,李治去世,太子李顯繼位,為了對抗母親武則天,他選擇扶持外戚勢力,也就是韋後娘家人,
  • 中宗李顯突然駕崩,是被韋後與安樂公主毒殺?還是死於疾病?
    他的家庭是皇帝專業戶,父親、母親、弟弟都是皇帝,大哥李弘追封為孝敬皇帝;最為奇葩的是,他的妻子韋後、女兒安樂公主、妹妹天平公主都想當皇帝。而他的悲催也在於家裡的皇帝與想當皇帝的人太多。史上四個有名的女強人都被他碰到了,強悍的母親、霸道的妹妹、野心勃勃的妻子與蠻不講理的女兒。
  • 李顯究竟得暴病去世,還是被韋後母女毒殺?李隆基憑啥知道死因
    李顯真的是他老婆韋後與他女兒安樂公主毒死的嗎?咱們先來看看史書是怎麼記載的。太監見狀趕緊稟報韋後。韋後卻磨蹭了好半天才來到神龍殿,看到李顯痛苦不堪的樣子,假惺惺地問他怎麼了。李顯被貶後,雖說仍然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一天到晚,他都被人監視,一舉一動盡在武則天掌握之中,所以他驚懼之極,總擔心自己有一天會像自己的兩個哥哥一樣死於非命。韋後是個內心很強大的人,她不光陪伴著李顯,還時刻要安慰這個膽小無能的丈夫。通過14年在房州的生活,李顯已經非常依賴韋後,凡事都聽從她的安排。
  • 為什麼唐中宗和唐懿宗如此對待妻子女兒?沒有同患難,你很難理解
    從字面意思理解,夫妻看似一家人,在沒有遇到事的時候,大家一起相互生活,一旦有大難臨頭,還是各顧自己。這句話往往被後人斷章取義地誤解,認為這是人性或者社會的真諦,是所有夫妻的通用法則。但是馮夢龍寫這句話的意思,是對他本人講故事的總結,是對那些不能共患難夫妻的貶斥,並不是一個普遍適用的社會道理。
  • 武則天退位後,唐中宗為何不殺表弟武三思,反與他共享自己皇后?
    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更令人驚訝的是,唐中宗不僅沒有敵視武三思,反而和他非常友好。他多次「微服幸武三思第」,在武三思家,與他飲酒作樂。不僅如此,他甚至做出了一個更驚人的舉動——和武三思共享自己的妻子。根據《資治通鑑》記載:「使韋後與三思雙陸,而自居旁為之點籌,三思遂與後通,由是武氏之勢復振」。
  • 唐中宗李顯為何放縱韋後與武三思汙穢後宮?這件事讓李顯愧對韋後
    唐中宗李顯為何放縱韋後與武三思汙穢後宮?這件事讓李顯愧對韋後這件事,總的反映了李顯從政治目的出發的無能無力,從人性出發的一種驕縱與無為。而後,太平公主,韋後,安樂公主,以及上官婉兒,她們個個貌美如花,她們更看到權力的好處,於是為了得到權力而不惜利用自己的美貌與身體!於是,在唐中宗李顯時期,韋後和上官婉兒肆無忌憚的和李顯,武三思風流快活,場面太美,簡直難以描述!唐中宗李顯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六位帝皇丸」——父親、母親、自己、弟弟、兒子、侄兒都是皇帝的。
  • 李顯將女兒嫁給與武則天侄兒,他皇后與武三思私通,竟裝作沒發生
    武則天早期是看不起自己的娘家人,她在娘家可沒獲得什麼好待遇,因此她得勢之後,立即就把這些娘家人給流放了,但要做皇帝,她還是需要這些娘家人的,她就提拔了不少武家人,其中武三思作為她的侄子,更是受到了她的信任,她還差點就把武三思作為儲君。
  • 上官婉兒跟武三思私通是真的嗎?揭一代女相上官婉兒怎麼死的?
    上官婉兒跟武三思私通是真的嗎?我們都知道上官婉兒是唐朝著名的一代女相,上官婉兒在唐朝的時候是武則天身邊最得利的助手,她聰明伶俐,又有才華,深得武則天的喜歡,將她帶在身邊培養,讓她參與朝政,漸漸的上官婉兒和武則天一樣,開始迷戀權利,為了權利,她甚至和朝堂上的重臣都有私情。
  • 深度好文:包容別人,理解別人
    大家好,我是小編梨花的娛樂圈。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片關於包容別人,理解別人的故事,我們應少一點誤解,多一點包容;少一點無禮,多一點尊重;少一點猜疑,多一點信任。學會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因此海納百川」的大氣是我們每個人必備的素質。理解別人是要有博大的包容心的。當今的社會,在激烈競爭的社會大潮之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遭逢坎坷和逆境,但是能夠做到包容別人、理解他人的人,也一定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如果我們到處樹敵,就會把自己的路堵死。這就好比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樣,給對方讓開一條路,自己也就多一分前進的希望。如果誰也不讓步,都擠在獨木橋上,那就只有統統掉進河裡去。
  • 史上最窩囊的皇帝母親廢了他,老婆綠了他,女兒毒死他
    男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個女人是母親、妻子和女兒,但唐中宗李顯一生中的這三個重要女人卻把他害慘了。登上帝位兩個月後,他被母親武則天廢掉;重登帝位後,妻子韋後在後宮中淫亂;最終被妻子和女兒安樂公主毒死;結束了自己悲慘的一生……
  • 「兒子,你是男子漢大丈夫,不能太小氣,應該主動包容妻子」
    雖然說女人只要在婚前做好準備,判斷男人的同時,關注到他的原生家庭,可以自主選擇有好婆婆的家庭,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女人在面對婚姻時會忽略這一點,一直到結婚之後,才知道婆婆是什麼樣的人。這樣的話,你遇到好婆婆和壞婆婆的機率就各佔一半,攤上好婆婆固然很好,而攤上壞婆婆,你就只能自己多費心經營自己的婚姻了,壞婆婆是不可能幫你經營婚姻的。
  • 光緒奇案:男子愛上朋友妻子,小樹林將好友碎屍,最後被凌遲處死
    黃得沅心中納悶,弟弟絕不可能無緣無故被人殺害,於是他暗自在村中摸排調查,結果發現在弟弟被殺前幾日,村民杜連山的左耳被人割掉了。黃得沅認為杜連山有重大嫌疑,可能是他殺害了弟弟,於是便向縣衙報了案。起初,杜連山矢口否認殺害了黃南虎,他說自己與黃南虎並無過節,耳朵被割是與他人鬥毆所致。趙縣令又問杜連山與何人鬥毆?杜連山說是與村上地痞鬥毆,趙縣令將地痞、黃李氏等一干人等傳令到堂前對質,地痞否認曾與杜連山鬥毆,杜連山謊言被拆穿。縣令讓衙役對杜連山一陣好打,責罰他欺瞞縣令之罪。一陣殺威棒打下去之後,杜連山這才說出了實情。
  • 「她是我媽,再怎麼無理取鬧,你就不能多包容」對不起,我不伺候
    他的困擾是當親媽和媳婦發矛盾時,他這個中間人,他不知偏向誰?一邊是自己的親媽,一邊是陪伴自己下半輩子的妻子。無論說什麼都會得罪另一邊,讓他左右為難。劃重點:我知道我老婆受委屈了,但我媽70歲,養大我不易,再怎麼無理取鬧,你作為人家的兒媳婦,就不能多包容包容?哎呀,男主雖然能明辨是非,到最後眼睛一閉依然選擇和稀泥了事。標準句式「她是我媽,我能怎麼辦?」
  • 朝廷設宴飲酒作樂,諫議大夫李景伯填詞諷諫,他有幾顆腦袋?
    唐代各州每年都派人赴京師朝見集會,報告州政、財經等情況,類似現在述職。當喝酒喝到興頭上時,中宗命大家都來作「回波辭」,就是為「回波曲」填詞。回波,本是眉目傳情的意思。「回波曲」作為樂曲,屬於樂府商調曲,是當時宮廷內外傳唱的一首樂曲。其歌詞六言四句,開頭都用「回波爾時」四字。單調二十四字,平韻或仄韻都行。
  • 上官婉兒跟武三思私通是權謀還是愛情?解讀巾幗宰相的兒女情長!
    上官婉兒的私生活也成了後世人談論起她不可不提的關鍵。那麼野史中記載上官婉兒跟武三思私通是不是真的呢?這兩人究竟是什麼關係?上官婉兒的私生活很亂嗎?上官婉兒和武三思私通真假?在與上官婉兒有過私情的男人中,當屬她與武三思的關係被傳的最沸沸揚揚了的。上官婉兒與武三思私通是不是真的?她真的喜歡武三思嗎?
  • 薦讀丨「包容榜」還是「縱容榜」?
    質疑之一:「包容」等於「縱容違法」?如果稍加留意,不難發現,排在榜尾的3個城市恰好處於今年以來打擊非法網約車運營力度最大的城市之列。這些似乎不能用一個「包容」就可以解釋。網約車平臺的「包容審慎」不是遷就,更不是放任不管,如果在是非對錯問題上裝聾作啞,對知法犯法者視而不見,那就不是「包容」而是「縱容」,不是「審慎」而是「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