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影響學習時,近7成家長尊重孩子意願!調查顯示寧波這屆家長還是開明的

2020-07-22 寧波晚報

暑假如期而至,不少低齡段孩子的家長穿梭在各種興趣班的接送路上。家長們坐在一起交流的過程中,不少「過來人」告訴你:「給他學個幾年,等讀四五年級還是要放棄的。」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愛好和學業一定要做選擇題嗎?培養興趣愛好的目的是什麼?我能陪他堅持學多久?要不要隨大流去考級?

近日,現代金報做了一個調查問卷,有近7000人參與,調查對象是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孩子,年齡段不同,由於環境、心態、學業壓力的不同,選擇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同時,我們邀請權威專家、過來人,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

走訪琴行

暑假期間,準備考級的學生爆滿

「我小時候很羨慕那些會彈鋼琴的小朋友,一直沒有機會。所以在幫孩子選擇興趣班時,我首選了鋼琴。」近日,記者來到了鄞州區一家琴行,採訪了在外等待的家長。

琴行裡的教室都有學生在上課,甚至還有學生在外等候。二年級學生家長陳先生告訴記者:「我們家孩子現在學業壓力並不重,作業在學校就完成了,比起回家後一直玩手機、看電視,還是讓他學點東西比較好。」

當問及,如果以後學業重了會不會放棄,在場的家長都表示,會看孩子意願,畢竟學習的技能都是他自己的,強扭的瓜不甜。

記者發現,在琴行上課的多數是小學生。「雖然初高中的也有,但基本都是確定方向的學生。現在小學的學業壓力並不是很大,所以很多家長願意學點樂器。」琴行老闆告訴記者,「最近忙著考級的孩子很多,所以琴房都爆滿了。他們大多每周上兩次課,每天練一兩個小時。」

愛好影響學習時,近7成家長尊重孩子意願!調查顯示寧波這屆家長還是開明的

學生暑假在琴行上培訓班。受訪者提供

相對於培養興趣愛好的孩子來說,那些決定走藝術方向的孩子練習樂器的過程更加枯燥乏味。兩年前考上上海音樂學院附中的依依(化名)就是一個在鋼琴方面擁有卓越天賦的孩子,他從5歲開始學琴,那時正是貪玩的年紀,但他能在琴前一坐就是兩三個小時,彈起琴來還很陶醉。

於是父母給他找了上海名師,每個周六都會趕早上7點多的火車到上海求學,風雨無阻。依依每天都要花四五個小時練琴,多的時候甚至是七八個小時,出門旅行時也要到當地找琴行練琴。孩子說:「就怕自己的手生疏了。」

彈琴佔據了依依很多時間,但他的文化課卻幾乎從未落下過,學習成績也不錯。「在學琴的同時,孩子學會了合理安排時間,比如周六去上海時,他會在高鐵上做作業。」

調查問卷

愛好影響學習時,近7成家長尊重孩子意願

興趣班堅持還是放棄,是家長們經常遇到的問題。記者針對寧波市中小學生在愛好和學業如何選擇進行了調查,共設計7個問題,涉及了興趣愛好的數量、對興趣和學業的看法、時間安排、對興趣班的態度等方面。

有6850位同學和家長填寫問卷,37.91%是小學低段的學生,其次是小學高段,佔比33.69%,初中有21.72%,高中最少,只有457人。

調查結果顯示,在6850個樣本中,68.13%的孩子都是擁有1到2項興趣愛好或才藝特長,8.8%有3項及以上的才藝。73.9%的家長把培養興趣愛好的時間安排在周末、假期,放學後參與興趣班的有28.7%,選擇在學校社團和自己「瞎琢磨」的各佔了兩三成。

在「您覺得愛好和學習之間的關係」這道題中,有73.01%的受訪者認為興趣愛好和學習是相輔相成的,只有100左右的家長覺得是興趣愛好阻礙了學習。

但如果有一天發現兩者互相阻礙,只有20.16%的家長選擇不會放棄,兩手都抓;有68.5%的家長選擇看孩子意願;11.3%的家長表示會放棄。

此外,有62.57%的家長表示孩子確實真心喜歡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且能做得很好;有25.18%的家長認為孩子上興趣班只有三分鐘熱度;還有8.26%的家長沒有把握,孩子全聽家長的。

高中學生因為學業,很多都放棄興趣了

在調查過程中,有位讀初一的孩子家長說,其實身邊高年級學生幾乎都放棄上興趣班了。不是不想學,是無力學。「暑假裡,很多同學一天五門課,一門課兩小時,全是主課。孩子除了吃飯睡覺,沒有別的時間。唯一的消遣就是和同學們微信聊會天。」

「以前,我的周末都是用來和同學打籃球或踢足球的,但是自從上了高中,幾乎就和這些愛好『say goodbye』了,學校、家裡兩點一線,根本沒有時間。」記者採訪到了一位準高三學生,他說,「初中的時候,我是學校籃球校隊的,但是中考不理想,我爸媽就把我從籃球的世界拉了出來,說是高中好好努力,大學繼續也不遲。」

娜娜(化名)是一個高一女生,成績不好,媽媽也一直很擔心她會不會上不了本科。就在今年暑假除了主課外,還幫她報了一門美術培訓班。

但是這個美術培訓班和小孩子學習開放想像力的興趣班不同,是為了能參加藝術招生考試。「沒辦法!學習成績不好,就看看能不能走美術生這條路。」娜娜媽媽無奈地搖搖頭,「以前小時候,我還給她報過舞蹈班、鋼琴班、象棋班……雜七雜八的,成績卻一直跟不上。身邊的家長都建議我給孩子試試美術生這條路,這不,放棄了其他興趣,主攻美術。」

線上沙龍:

針對家長們在培養孩子興趣愛好中面臨的幾個困惑,我們採訪了權威專家和幾位老師、家長、學生的看法,希望給大家一些啟發。他們分別是:

張越 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A級資格教師、北侖區教科所心理健康教研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丁老師 鄞州區某琴行老闆,有十餘年教琴經驗

陳珊 堇山小學老師、健美操社團負責人

馬嘉祺 堇山小學五年級學生

小秦媽媽 海曙區效實中學高三學生家長

1.怎么正確認識孩子的興趣愛好?

張越:家長們首先要明確要發展的一定是孩子自發喜歡並願意付出努力的「愛好」,而不是家長要求和逼迫他訓練出來的「特長」。我看到這次調查有62.57%的家長表示孩子真心喜歡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且能做得很好,還是挺欣喜的。

有教育心理學家認為:擁有自我習得的能力是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力。每個孩子在成長中都會發展出對某些事情的「偏好」,家長的適當引導會幫助孩子們把這些「偏好」變成「愛好」進而發展為「特長」。如果孩子沒有任何興趣愛好,作為家長應當反思,是否給予了孩子主動探索的空間和機會,讓他去確認自己喜歡的東西。

我認為把興趣愛好堅持下去,是培養孩子良好人格的重要基石。我不建議在孩子讀初中或更高的年級的時候,因忙於學業而徹底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

在工作中,我接觸到很多青少年心理危機個案,特別是一些出現厭學甚至輕易放棄生命的孩子。去追溯這些孩子的童年生活,我發現一個共同點:他們的人生除了學習和讀書,很少、甚至沒有興趣愛好。這給我們重要啟示:除了學業外,要支持孩子發展一些看似無用的「小愛好」,這些「小愛好」既是孩子們的成長樂趣,更是排解壓力的途徑。孩子們會在培養愛好的過程中,逐步感受到對喜愛的事情全身心投入所帶來的興奮感、成就感和充實感;更能明白對一件事情付出精力、投入時間和刻意練習,才會獲得有意義的快樂。這就是心理學所說的學習理想狀態——心流狀態,即擁有面對困難還要堅持下去的一種能力。發展一項興趣愛好,就培養這種心流狀態的最好途徑。

2.碰到現實問題,如何做好時間管理?

馬嘉祺:與其他同學相比,可能我的學習時間每天要少兩個小時。這樣的情況促使我必須提高在家學習的效率,做好時間管理。每天回家,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列好今天各科作業需要完成的時間,具體到幾點幾分。我希望自己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更高效率地學習。我每天大概只有三個小時學習時間。這三個小時裡,我需要完成1-1.5個小時的學校作業,半小時的閱讀時間,半小時的課外練習。如果完成得早,還可以寫一篇日記,或再練習一點健美操的高難度動作。

陳珊:其實我也一直在觀察,在我們社團裡,包含馬嘉祺在內,有五成學生成績都挺優異的。到高年級後,退出社團的學生極少個數。我一開始也怕比較好的苗子因為影響學習成績而退出社團。但我發現我多心了,小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也獲得了如何兼顧的能力。

3.孩子不願意學了,家長怎麼辦?

張越:在堅持愛好的過程中,孩子能夠明白努力的意義,能增強抵抗挫折的能力,擁有樂觀積極的人格品質;更重要的是,這份「小愛好」會成為孩子們應對高壓狀態下學業負擔的「心理緩衝器」。

當然,如果孩子在堅持愛好時中途放棄,父母應該予以理解,觀察和共情孩子的情緒狀態,共同分析原因,耐心溝通和鼓勵,尊重孩子最終的選擇。

小秦媽媽:要不要放棄這個問題,這要看具體情況。比如年齡問題,年齡小點的孩子心智不成熟,孩子對一件事情感興趣,一開始都是因為好奇心,但好奇心不能長久維持。年齡大點的孩子,我想還是要尊重孩子意願吧。

我說下我的個人經驗。我女兒是幼兒園大班開始學鋼琴的,在第一年就出現了瓶頸。低齡孩子覺得辛苦,難彈,會抗拒,是很普遍的。我們作為家長,要理解,要鼓勵她,陪她邁過那個坎。幸運的是,我們已經邁過了這個坎。兩年後我再問他:「喜歡彈鋼琴嗎」,她說:「喜歡,但是有點辛苦。要堅持。」之後,她已經不再抗拒練琴,並且有了主動性。

4. 怎么正確看待考級熱?

小秦(化名)媽媽:我覺得順其自然吧,考級什麼的都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畫畫也好、鋼琴也好,低段考級難度並不大,以鼓勵為主。我讓孩子去考級、比賽,一是對一個階段的學習有個交代,二是因為考級、比賽之後,她會更有自信,更有動力。

我女兒是高三學生。她從小學開始學習鋼琴,但是對她來說,鋼琴就像是一個輕鬆娛樂的工具。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對樂理、音樂鑑賞和領悟能力都有了進一步提升。到了高中,雖然沒有高強度的練習,但也常常在學校社團裡和學長學姐交流。

到了學業壓力重的時候,自然都是主攻學業,不會是明天要考試了,前一天晚上還練琴練到半夜。但學習累了,花十分鐘時間彈個曲子放鬆一下,也挺好好,沒必要完全放棄。

琴行老闆丁老師:往往伴隨著學習之路的還有考級、比賽和表演等等,但家長們要清楚,考級這不是最終目的,不應該抱著功利的態度。它其實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動力。在準備考級的這個時間段裡,孩子的練琴時間會大大增加。彈奏的水平也會上升得相對快一些,孩子也會更加自信。

別人家的孩子

案例1 練了五年健美操,還在堅持

暑假到了,馬嘉祺開始了一周五天的健美操特訓。劈叉、倒立行走、彈踢腿、伏地挺身……「高能」動作一個接一個,動感十足,又不失力度。她揮汗如雨,卻興致滿滿。行健館裡沒有空調,每次練完回家,馬嘉祺的衣服都溼透了。「我喜歡在健美操房裡揮灑汗水。」小姑娘扎著高高的馬尾,神採奕奕,也許是因為多年的訓練,有著良好的形體氣質。

馬嘉祺是鄞州區堇山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從一年級開始進入學校健美操社團,三年級進入健美操精英班培訓。作為學校代表隊成員,五年時間,曾四次在全省、全國比賽中獲獎。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她並非天賦異稟,就只是一個大家身邊「零基礎」的普通孩子。「沒有別的捷徑,就是需要不間斷的刻苦訓練。她的課餘時間訓練幾乎每一天都在進行,包括幾乎所有的假期。」陪同的媽媽如是說。

在做調查問卷時,馬嘉祺媽媽說道:「我們覺得健美操的練習與學校的學習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可能的話,孩子想一直學下去,從初中練到高中再到大學。我們作為家長父母,站在背後堅定地支持她,也希望那種自信堅忍的品質能一直伴隨她的人生。」

愛好影響學習時,近7成家長尊重孩子意願!調查顯示寧波這屆家長還是開明的

堇山小學健美操社團的日常訓練

案例2:

喜歡摺紙,可以緩解學習壓力

琪琪(化名)今年讀初二,她考上了區裡最好的初中,學習壓力非常大。她沒有報什麼興趣特長班,最大的愛好就是摺紙。

「小時候,她媽媽也想過讓孩子去學鋼琴,但是孩子不喜歡。我們就不強求了。摺紙的愛好是從幼兒園開始的,我覺得愛好不一定是要有用處的。」琪琪爸爸說,對於孩子喜歡摺紙這件事,他從來沒反對過。不管是喜歡音樂、畫畫,還是摺紙,只要能讓孩子帶來快樂,孩子對這件事抱有熱情,那就要保護她的愛好,支持她。為此,他幫琪琪搜羅世界各地的摺紙書籍,每次去國外旅行時都會去書店找找有沒有女兒喜歡的摺紙書。

也許跟琪琪爸爸的職業有關,因為從事教育工作,他平時非常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在他看來,摺紙可以幫助女兒緩解學習壓力,而且是一種觸手可得的興趣愛好。「我有在觀察她的學習狀態,她可能做完十道難題需要休息的時候,她會拿出紙來折。或者哪天她摺紙時間特別長,我就大概知道她心情不好了,或有情緒了。」

有意思的是,琪琪媽媽和爸爸的觀點並不同,「媽媽比較注重學習,會希望她能把全部時間用在學習上。但有媽媽追著她走也是一件好事,我來負責呵護她的心理。這樣既有動力,又有呵護,我覺得挺平衡的。」記者 鍾婷婷 林涵茜 通訊員 陳可偉


相關焦點

  • 報業餘愛好時,請尊重孩子的意願,選擇培訓機構有幾點需注意!
    現在大多數的孩子都報了一個或多個業務愛好,我們家娃也不例外。在她選擇愛好並堅持的過程中,我也有了一些感悟,現在分享給新手爸媽們,希望能有一點啟發。01 樂器的選擇由於自己那個時候沒有學習樂器,一直很羨慕會樂器的人。娃娃到了五歲,看同事們的孩子已經學上了古箏、鋼琴等,我也開始尋思給娃報個樂器班。我們家確實一點音樂基礎都沒有,所以從來沒有給娃做過薰陶。
  • 心胸豁達,善解人意的星座,是通情達理的伴侶,也會是開明的家長
    學習能力很強,上手速度也很快,多才多藝。可以說,每一個射手座的人生都不是單調的。年少的時候喜歡週遊世界,年紀大了也仍舊愛熱鬧,射手總是能找到生活中的樂趣。但是作為伴侶和家人,射手座身上,還有一個最為突出的閃光點——開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射手座的開明就在於,從不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別人。
  • 調查顯示7成中學生因學習競爭壓力大感到焦慮
    昨日,《課堂內外》雜誌社在創刊30周年之際,發布了2009年中國青少年成長調查報告,初步調查結果顯示,上了中學後,因為學習競爭壓力大,7成學生感到焦慮。關鍵詞:心理願向心理老師傾訴煩惱據《課堂內外》雜誌總編徐永恆介紹,本次調查主要圍繞「90後」青少年學習、生活、心理等成長的方方面面,旨在了解他們的成長狀態。
  • 調查顯示:7成家長以考試成績衡量孩子英語水平
    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是中國家長的普遍心態,可是用什麼來衡量英語學習效果呢?調查顯示,近七成家長仍然單純以考試結果來衡量孩子少兒英語水平。記者了解到,頗受家長追捧的「美國小學」瑞思已經在華正式推出少兒英語評測體系,成為國內首個引入原汁原味美國小學式「過程評價體系」的少兒英語教育機構,這一體系完全按照「美國小學」教學目標進行設置,將在全國瑞思學科英語中心與教學配套使用。
  • 調查顯示超六成孩子每天上網超過3小時,學生反問:家長几小時?
    3月12日,中國青年報公布了其對1923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數據顯示,64.4%的受訪家長表示孩子每天上網超過3小時,其中,孩子每天上網3-5小時的佔44.4%,每天上網6-8小時的佔17.6%,9小時及以上的佔2.4%。
  • 孩子變得"臭美"影響學習?家長注意這3點,給娃正確的引導
    孩子變得&34;影響學習?家長注意這3點,給娃正確的引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家長會發現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就開始注意起來自己的外表,會花費時間打扮自己。家長不免擔心孩子會早戀啊會耽誤學習啊,別再被這種思想禁錮了!孩子這是進入&34;了。
  • 調查顯示日本正在學習這項技能的兒童最多
    參考消息網7月17日報導日媒稱,日本一份關於學習項目的調查結果顯示,日本正在學習遊泳的兒童最多,比例高達41%。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7月15日報導,除了遊泳外,兒童學習最多項目的第二名和第三名是補習班(27.0%)和鋼琴(24.9%),英語會話(22.0%)排在第四位。調查的負責人表示:「從2020年起,英語將成為日本小學高年級的必修科目,這可能正在產生影響。」
  • 家長必看:孩子有這5種愛好,說明孩子很聰明,家長可別忽視了!
    家長必看:孩子有這5種愛好,說明孩子很聰明,家長可別忽視了!根據調查顯示,孩子有這5種興趣愛好,能夠讓他們在擁有快樂的同時,變得聰明而且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如果家長具有這樣的遠見,那麼恭喜你,一定要好好地培養孩子,千萬不要扼殺掉孩子的愛好!1、常規運動我們都知道定期運動對我們的健康有幫助,但你知道它能讓我們更聰明嗎?
  • 家長公開處刑孩子cos照,指責其不務正業,難道孩子不需要愛好?
    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這樣的情況,那就是第一次接觸cosplay的時候,遭到了家長的強烈反對,他們往往非常生氣,覺得我們穿的不倫不類,但是他們往往想不到這只是我們的愛好而已。誠然cosplay還沒有大眾到可以讓大家都接受的程度,但是這不是什麼不可饒恕的錯誤,但是有一位家長,卻把孩子的cos照發給親戚,和別人一起指責。
  • 《彼得兔》作者經歷:發現和尊重孩子的興趣,能帶給他努力的動力
    如果我們不能夠讓孩子沉浸在學習的快樂之中,那麼我們就不能夠說孩子是在學習,他們僅僅是在應付每日的任務而已,一旦哪天不用考試了用不到了,那他們肯定轉身就忘。想要讓孩子學習的時候樂在其中,想要讓他們學有所成,那就要尊重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基於興趣進行學習。
  • 《彼得兔》作者經歷:發現和尊重孩子的興趣,能帶給他努力的動力
    想要讓孩子學習的時候樂在其中,想要讓他們學有所成,那就要尊重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基於興趣進行學習。1,發掘和尊重孩子的興趣,給孩子開明自由的成長環境有的孩子很幸運,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父母發現了自己在某些方面的過人天賦從而早早的進行培養,而有的孩子則不然,這個時候父母不要輕易言棄,要通過觀察孩子的日常生活和諮詢孩子自身的意願不斷去發現孩子的愛好,然後通過不斷嘗試和試錯從而最終確定孩子的興趣。
  • 看漫畫玩遊戲影響學習?家長強烈的反對,會給孩子帶來4大傷害
    從這句歌詞我們可以感受到這個小朋友的委屈,明明很想看漫畫,玩遊戲,但是媽媽不允許。在大多數家長看來,看漫畫、玩遊戲、看小說等愛好對孩子的成長是百害無一利。有個孩子,他很喜歡看漫畫,但是他父母堅決不讓他看,認為這會影響學習。孩子則是認為學習壓力大,看點漫畫能放鬆一下。然後他攢錢買了幾本漫畫,偷偷看。
  • 2019壓歲錢收入調查:近1成孩子過萬,超7成由父母保管
    來源 :中國網地產日前,融360《維度》欄目發布調查報告顯示,近1成孩子春節收到的壓歲錢過萬,超7成孩子的父母都會將壓歲錢收走,其中超2成父母對孩子壓歲錢並沒有明確規劃,只是直接「充公」。
  • 寧波一家長發帖求助,建議禁止使用師生群 記者調查:超七成家長「不支持」
    這不,7月初,一位「極度絕望的初中學生家長」在民生e點通上發帖求助,建議學校及老師停止使用師生QQ群,停止使用電子產品。就這樣,很多學生玩遊戲上癮,就連吃飯、睡覺、上廁所的時間都在玩遊戲,對身體健康和學習帶來極大的影響。」這名初中生家長建議市教育局責令老師禁止使用學生群,所有信息通過家長群聯繫;責令老師要求所有的中小學生嚴禁使用智慧型手機等等。
  • 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家長要發掘優勢,為興趣愛好嚴格把關
    競爭如此激烈的現代社會,家長為了讓孩子在未來有所成就,很多的學習內容都是父母安排進行的,這其中不免有一些盲目跟風的狀態出現。家長們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只為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父母極高的期望,早已忽略了孩子真正適合什麼。
  • 上海家教現狀:孩子課外教育投資每學期高達5500元
    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市婦聯昨天發布上海家庭教育現狀分析調查報告,根據對2000多名中小學、幼兒園學生家長抽樣調查顯示,近2/3家長認為身體健康是家庭教育成功的首要標準;家長和孩子互動的時間隨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減少。  課題組曾於2005年在上海開展過一次家庭教育調查,與十年前相比,家長最重視的仍然是道德教育。
  •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意願,讓孩子主動學習?
    很多家長期待孩子能自覺主動地學習,您首先必須激發孩子的學習意願。有了這個願望,在孩子心中,學習是件吸引人的事情,學習或能讓孩子覺得有用,或讓他覺得有意思,或是能給他帶來成就感,這樣孩子才會發自內心地願意去學習。
  • 燒掉孩子積累6年的小說靈感,家長:成績大於天,愛好不值錢
    比如家長在沒有徵得孩子的同意下,就以影響學習為由,把孩子心愛的東西送人了或扔了。往往這樣的帖子下,跟著的,都是有著無數相同經歷的小夥伴的悲慘事跡。那為何會有這麼多不近人情的父母呢?其實都是成績惹的禍。在某些家長眼裡,孩子做的,所有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都叫不務正業。相較於成績,孩子的個人愛好,在這些家長眼裡,一文不值。
  • 【家長必讀】父母對成績期望越大,孩子的壓力越大
    家庭教育方式、氛圍是否和諧,影響孩子的性格、社交、和情緒發洩方式。10%左右的家長很少關心孩子身心發展,超四成學校沒有開設心理健康相關課程,近三成學校雖然開設了但並不怎麼上。對於孩子墜樓等極端行為,超八成家長認為是孩子的「抗挫能力差」。青少年壓力主要來源於學習任務和考試,父母對成績期望越大,孩子的壓力越大。
  • 中國家長最願意為了什麼花錢?答案來了!一起看看這屆父母有多拼
    2020年,面向全國十萬公眾進行調查後,《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發布了一份報告,結果顯示:2020年花錢排行榜上第一位是教育培訓!佔比達到了32.44%!!圖源 | 央視網快看 視頻截圖調查還顯示,最近六年,中國百姓的教育培訓消費意願一直呈明顯上升趨勢,終於在2020年迎來最強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