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的醫學教授羅賓森,在《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一書中寫道:
「沒有得到爸爸很好陪伴的孩子,直接影響孩子人格的健全發展和行為認知能力;這些孩子成年後,普遍會遭受到缺乏自信、焦慮、孤獨等心理問題的困擾。」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當代中國少年兒童發展狀況調查」的數據顯示,在被問到:"心情不好,誰最能理解、安慰你」時,僅有10.0%的少年兒童選擇父親;在被問到「空閒時間,你和誰在一起的時間最長」時,僅有6.9%的人選擇父親;在被問到「誰最尊重你,讓你感到很自信」時,僅有15.5%的人選擇父親;在被問到「內心的秘密,你最願意告訴誰」時,僅有8.5%的少年兒童選擇父親。
所有數據調查都在顯示,中國爸爸的陪伴已經成了孩子的奢侈品。沒時間陪孩子、教育孩子是媽媽的事已經從不正常現象成為了一個大概率普遍現象。我們總會看到媽媽早晨焦急的叫孩子起床、做早飯、送孩子上學一氣呵成,放學輔導作業、檢查作業、哄孩子睡覺一條龍服務,每個媽媽都像被架在熱鍋上的螞蟻,忙的團團轉時,爸爸卻不知所蹤,就像隱身了一樣。
很多人說,父親就像是一座山,沉默威嚴,卻也從來不懂遷就。
孩子的每一次成長驚喜,是母親先發現的;孩子的每一次睡前故事,是母親開口讀的;孩子的每一次生病,是母親照顧陪伴的。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說過:「我不會做一輩子的總統,但我一輩子都要做好一位父親。」他說到做到。
女兒學遊泳,他親自當教練;女兒放暑假想去遊樂園,他抽時間陪同。
他會認真對待女兒的每次生日,也會在長達21個月的總統候選期間,堅持去女兒的每一次家長會。
有爸爸的陪伴,女兒成長得很出色。全世界都見證了她從一個被爸爸寵愛的小蘿莉,成長為現在的哈佛高材生,愛好廣泛,自信得體,讓人豔羨。
美國秘魯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他們在學校裡的成績更好,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
稍微留心一下,你就會發現,有父親陪伴的孩子,會成長得更優秀。他們更勇敢更自信,待人處事大方得體,不會因為說錯一句話就唯唯諾諾地不敢吭聲。
父親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可相比家庭和睦、孩子成材,很多父親更嚮往事業成功。但成功究竟意味著什麼呢?《窮爸爸,富爸爸》裡有句話說得好:「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任何職業角色都可被替代,唯獨父母角色無可替代。世間回報率最高的投資,就是親子關係」。
別讓陪伴缺失,別讓孩子受傷,別到了年老之後,才後悔這一生最沒做好的角色,是父親。
最好的母愛,是有邊界,不越界。《零零後》這部紀錄片,跟拍10年、聚焦孩子成長秘密。片中錫坤媽媽這段母愛故事,發人深省。
錫坤媽媽為了陪伴兒子,辭職在家;爸爸則為了生計奔波在外,與母子分離。父愛缺席,母愛越位,「一切都是為你好」的故事在這對母子身上愈演愈烈。錫坤漸漸變得不愛說話,小小年紀,眼睛裡總是透著茫然無助。
後來,媽媽終於知道自己給的愛,並不是孩子需要的。她感嘆:做60分媽媽就夠了,自己操心太多了。
《小歡喜》裡宋倩的愛,也是「母愛泛濫」的升級版。宋倩把所有愛都傾注在女兒身上,管孩子衝鋒陷陣卻不允許爸爸插手。只可惜,這種愛給女兒帶來的更多是痛苦,就像英子說的:「我媽就是太愛我了,讓我喘不過氣來。」
長期壓抑,英子患上中度抑鬱症,最終因為報考大學志願與媽媽發生衝突,離家出走。
宋倩茫然,原來自己的愛,變成了女兒的傷。於是,她開始調整愛的方式:不再只盯成績和排名,與英子爸爸和好,允許孩子自己決定大學志願……
媽媽有邊界的愛,終於給了女兒成長的能量和做自己的勇氣。
《母愛的羈絆》這本書說:「沒有邊界感的母愛,會把母親和女兒的關係,變成取悅和被取悅,女兒的成長會失去方向感。」
媽媽的愛,既能成就孩子,也能毀了孩子。有邊界的愛,才能為孩子建立起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
家裡誰管孩子?答案已經顯而易見。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一場「愛的合謀」。黃磊的家庭教育堪稱楷模,女兒多才多藝,鋼琴、繪畫、烘焙等才常常上熱搜。
無論在綜藝節目,還是黃磊微博,能看出他關鍵的兩條育兒經:窮養富養,不如用愛養。孩子的成長,黃磊主張高質量陪伴。帶孩子旅行、閱讀、做烘焙……這些都被他稱為「美好的日常」。黃磊坦言:「如果孩子知道父母立場不同,就會鑽空子,這樣不利於孩子形成規則感和安全感。」「刻意扮紅臉黑臉,會讓孩子失去了獨特的成長空間。」
世間所有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從孩子呱呱落地到長大成人,父母是見證者,更是成就者。李玫瑾教授說過:「如果錯過陪伴,以後的日子父母要付出三四倍的時間和精力來還,而且也很難達到原本的效果。」用愛和陪伴鋪設孩子的成長之路,才是父母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陪伴,意味著一個人把最美好的東西給你,那就是時間。出門前和孩子認真道別,回家後給孩子暖心擁抱;留出時間多陪孩子玩耍、看書、聊聊天……
父母每一點點的關注和呵護,孩子都能體會得到。成長是場巨大的馬拉松,父愛不缺席,母愛不越位,終將成為照亮孩子未來的光。
願每一個孩子,都在愛和陪伴中長大,都能底氣十足、溫柔強大地面對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