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無論男孩、女孩,不能缺少「父愛」,你知道為什麼嗎?

2020-12-20 劉老師教育研究工作室

#我們需要怎樣的家庭教育#關注父愛

家庭教育中,母愛父愛缺一不可。而在現在的離婚大潮的驅使下,父母離異,孩子成了父母的犧牲品:家庭殘缺不全,孩子變成了單親家庭。許多跟著母親生活的孩子,就失去父愛,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性格不夠完整,暴露出許多問題。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缺少時間或時間利用不當,父親往往使放任自流我行為不斷加劇,這種無所作為會形成嚴重的情感缺陷。」父親們經常很晚回家或根本不回家,大多回到家又想在家休息。那些不回家的父親儘管在職業上非常能幹,但他們會長期失去妻子和孩子的。

「父親的任務是開啟孩子與母親的關係,使他們體驗不同性別的角色。如果這些原始經驗還不夠豐富,他們就會從媒體上為自己尋找父親或男人的形象,但媒體上千篇一律的人物形象只會引起雷同的行為。

如果真的沒有父親,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會感到非常難受的。特別是在與母親發生衝突的情況下,他們會明顯地感到這種缺憾。他們期待父親從中發揮調解或糾正作用,或至少能在感情上給以支持。

「如果父親沒有正確的教育理念,只是一味地對嚴厲甚至嚴酷,母親特別是那些深受權威之苦,既不滿意又無所事事的母親,通常與父親反其道而行之。

她們總是想溫順地對待孩子,並嬌慣他們,讓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自戀性格。自戀是一種發育障礙,表現為一種過分地尋找自我,最終表現為自私自利。

這種利己主義會在一切社會交往中產生不利的影響。久而久之,這類人就會遭人迴避、受到孤立。這種總是關注自我的狀態也使他們不再關注他人的情感、困難和需求了。

由於母親自身的缺陷而採取的行為,會妨礙孩子樹立切合實際的理想,從而使他們從總的方面失去了生活的勇氣。」

有位教育專家說:「很多犯罪的年輕人不僅僅是父母離婚後的孤兒,也有出自沒有父親的家庭。」受傳統思想「男主外,女主內」的影響,受客觀條件的制約,父教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比較嚴重。

這需要父母雙方做出努力,作為父親要明白教育孩子是家中的頭等大事,你必須承擔起教育責任;作為母親要清楚,母愛代替不了父愛,一定要位住父親這個同盟軍,切不可「你懂啥,教育孩子不用你管!」

(作者:耿玉楓)

相關焦點

  • 孩子缺少父愛,會怎樣?「喪偶式育兒」你經歷了麼?
    為什麼現在社會生都再說,為母則鋼,但是為什麼成了鋼,是因為另一位不給力啊!所以當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沒有那麼明顯的時候,孩子缺少父愛會怎樣呢?在家庭中如果孩子長期缺少父愛,會變得沒有安全感、沒有責任心、沒有擔當、沒有目標,不果斷、不自信等等。因為在家庭中爸爸對孩子來說的意義非凡,如果是男孩家庭中爸爸跟他是相同性別的,爸爸有責任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才能培養出孩子健全的人格。
  • 父愛的深度,決定了孩子的高度?缺少父愛的女孩成長影響很大
    厚重如山的父愛,是孩子們成長最堅實的後盾,缺少父愛,會對很多孩子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尤其是那些有女兒的家庭。呼和浩特這位爸爸感動網友:原來父愛可以如此偉大最近,一位來自內蒙古呼和浩特的鄭爸爸衝上了微博熱搜,關鍵詞就是"父愛"。
  • 家庭教育中,父愛不可缺席
    總算多了一句)」01、心裡最尊敬的人,有你嗎或許在教子過程中,母親往往更具耐心,然而,缺少了父親的言傳身教,不利於完善孩子的氣度、性格和思維方式的養成。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家庭教育」從來不能只靠「半邊天」,「父教缺失問題」為家庭教育埋下了巨大的隱患,亟待解決。
  • 父愛滿滿和很少獲得父愛的女兒,啥區別?結婚後的三種狀態很明顯
    高爾基說:父愛是一部震撼心靈的巨著,讀懂了它,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現在人們越來越強調父親在整個家庭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爸爸的有效陪伴更能提高孩子們的幸福感。可爸爸們的做法總是不盡人意。「孩子不願意找我,我有什麼辦法」,「我沒空,上班累一天了,讓我歇會不行嗎!」
  • 單親家庭,缺少父愛,對一個女生的成長有哪些影響?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就想感同身受的寫一下在單親家庭裡缺少父愛對一個女生的成長有哪些影響。首先,缺少父愛的原因:一是因為父親的脾氣秉性給不了父愛,那么女孩子會有一種害怕、恐懼、討厭男生的想法;二是因為父親常年不在身邊導致的缺少父愛,而父親是女孩出生第一個接觸的異性,那么女孩與男生相處的各方各面都會很欠缺,甚至說不會相處。
  • 缺少父愛,孩子會出現五大心理障礙,很揪心
    平時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許多父親由於工作原因,平時加班加點忙工作,孩子一出生就把孩子交給自己的妻子和老人管,甚至有些父親都不知道孩子哭是為什麼,一天除了忙工作就還是忙工作,這樣孩子不就從一開始就缺失父親的愛了嗎?父母一定要慎重考慮這樣做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多大的傷害,會讓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而且性格自卑內向等。
  • 孩子有三種異常表現,說明是缺父愛了,第二種會影響未來感情生活
    、偷盜,甚至酗酒等等,缺少父愛的孩子多半感情冷漠、不喜歡交際、急躁衝動,情緒反覆無常,據調查不少網癮少年都是因為家庭教育欠妥、家長陪伴不夠,其中93%的網癮少年缺少父愛。 2、男孩產生戀母情結,女孩產生戀父情結 由於父愛的缺席,孩子將所有的情感、時間和精力都傾注在母親身上,久而久之,過度依賴母親,男孩子很容易產生戀母情結,在母親情感細膩的呵護和影響下,男孩子極易缺乏主見,做事缺乏條理性,成為媽寶男的概率很高。
  • 湖南個性化教育|為什麼家庭教育專家說缺少父愛的童年是不健康的
    甚至是在媽媽提出多陪陪孩子的時候,還會不耐煩的說:「我在外邊工作這麼忙,回家還不能有點自己的愛好了?」你若是說爸爸不愛孩子吧,其實也不是。他會想盡辦法給孩子上最好的學校、幾萬塊錢的補習班也不眨眼、關心孩子的飲食健康....
  • 那些離異家庭的女孩,缺的不只是父愛,還有這些,男人要懂
    很多家庭離異的女孩,都是跟著媽媽身邊長大。這也導致他們缺少足夠的父愛,以至於後來的行為、性格、人生觀、愛情觀,都會有比較突出的特點。那麼在他們長大之後,對於缺少父愛的她們來說,她們在感情裡有什麼樣的訴求呢?對愛情、對婚姻有什麼樣的要求呢?
  • 是什麼導致男孩高侵犯性!為什麼說父愛對孩子很重要?
    ,一種愛提供規則和動力,父愛能起到和母愛不同的作用,但希望父親的愛建立在接納孩子的本性上。父母性別決定對孩子成長的不同影響 父親和母親,有男女不同的腦部結構,以及社會文化的影響,會有不同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父愛與母愛同時影響著孩子的成長,經研究發現,父親比母親通常具有更多的遊戲行為,下雪的時候,爸爸帶可可出去玩雪,天黑才回來,可可叫著跑進屋,玩得特別開心,媽媽則一把拉住可可,邊撣身上的雪,邊說:「你看,圍巾都沒給你塞進衣服裡!
  • 心理學家:有一種病叫缺少父愛症候群
    《少年說》五年級的葉同學,說出了他的煩惱,他覺得手機才是爸爸媽媽的孩子,因為當他抬頭看向父母時,總是看見爸爸媽媽在玩手機,他說「我不知道,手機裡到底有什麼好看的東西,竟然比我還重要」可是等我長大了玩手機你們又說我沉迷網絡,為什麼不想想當初是誰把手機塞給我的」一、缺少陪伴養成的壞習慣「我家孩子天天看電視
  • 為什麼建議男孩比女孩晚上學?家有男孩,請收藏
    對性別如何影響男孩女孩的問題,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等35個發達國家研究的結果顯示,男孩與女孩的大腦之間差別至少有100多處。以下幾項和我們家長經常問的問題有關:1.男孩為什麼靜不下來?我兒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經常發生這樣的情況,我經常是大吼一聲:「你聽到沒有?你沒有長耳朵呀?」心情不好的時候,給他一腳或一巴掌,兒子經常被嚇得一機靈。 現在,我已經把兒子訓練成:我一叫他,他趕快回答:「媽媽,我知道了。」
  • 母愛給男孩滿足感 父愛給男孩方向感
    正是由於這種深層次溝通的存在,男孩知道,他將要成長為像父親那樣的男人。在父親身上,他們能看到自己的未來,他們會自覺地以父親為榜樣。每個男孩的成長都需要家長的愛,但父愛與母愛完全不同。母愛細膩、溫柔,在母愛中,男孩能得到滿足感;而父愛博大、粗獷,在父愛中,男孩能找到方向感。
  • 家有男孩的家長請速度收藏!為什麼建議男孩比女孩晚上學?
    你沒有長耳朵呀?」心情不好的時候,給他一腳或一巴掌,兒子經常被嚇得一機靈。 現在,我已經把兒子訓練成:我一叫他,他趕快回答:「媽媽,我知道了。」但是,一個很慘痛的代價是:我打擾了兒子,破壞了他注意力的形成。3.男孩為什麼不擅於「聽」課?顳葉中的神經連接不同。
  • 母愛細緻耐心,父愛客觀冷靜,親子間的交流陪伴是家庭教育的基礎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影響。好的家庭教育給孩子的性格情緒帶來的裨益,不只是學習上的,還有心理上的,良好而又健全的身心,能給孩子的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在親子教育中,無論父親母親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 孕檢是女孩,打掉發現是男孩,「男翻女」「女翻男」你知道原因嗎
    為什麼會有胎兒「男翻女」「女翻男」呢?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胎兒「男翻女」「女翻男」起源於迷信。有這樣一個科學常識,胎兒的性別,從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就決定了。受精卵是由男人和女人的23對染色體組成的新個體。其中一組性染色體,對胎兒的性別起決定作用。當精子提供的是Y染色體,胎兒就是男孩;當精子提供的是X染色體,胎兒就是女孩。
  • 9歲男孩遊樂園被扇耳光,8000條評論炸鍋:父愛沒錯不能太過
    9歲男孩狂扇耳光,8000條評論:你保護你的孩子,卻毀掉另一個孩子最近一段大人扇一個小男孩的視頻走紅網絡,原因是因為這名男孩搶走了一名小女孩的玩具積木,被這名女孩的父親看到了,父親看見自己的女兒被欺負,就火冒三丈,走到男孩的附近,這個時候男孩正在玩滑梯,索性這位爸爸就在滑梯的下面堵著這名男孩。
  • 家庭教育中,不能忽視「爸爸」這個角色
    古人很早就意識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親扮演著重要角色。"原始社會中,父親會帶孩子出門打獵,教孩子生存技能,或者帶孩子探索外面的世界。但這個時代卻完全不是這樣,在很多家庭中,父親沒能成為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而是變成了「透明人」。"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爸爸,他們總是因為忙於工作忽視了家庭,錯過了孩子的成長和教育的一個又一個瞬間。
  • 第一名是女孩,班長是女孩,學委是女孩......為什麼男孩的教育更難?
    大腦同時完成多項任務的過度刺激的主要反應是挫折感,因此,男孩在課堂上容易發生更多的違紀問題。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們學校的教育有深度學習的時間嗎?有深度學習的方法嗎?女孩在閱讀和寫作上平均比男孩超前1~1.5年,這一距離從童年早期開始貫穿整個學習生涯。
  • 中國式男孩父親:從男孩到男人需要些什麼
    他終日在外賺錢養家,把一家老小都託付給老婆盧芳。他和女兒九兒的關係非常親密,甘為女兒奴。可是面對兒子康康則變成包公臉,鐵面無私,把愛藏得深深的。所以,我們在《爸爸去哪兒》第三季第一集時看到的是一個和爸爸出遊,帶著一臉的嫌棄和傲嬌做派的霸道康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