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啦?」家庭教育中,父愛不可缺席

2020-08-27 白蘭文化

媽,我渴了。

媽,我餓了。

媽,我衣服呢?

媽,買好吃的了嗎?

……

爸,我媽呢?(跟爸爸永遠就一句話)

爸,我沒錢了。(上大學後,總算多了一句)



01、心裡最尊敬的人,有你嗎?

一項針對日本、美國和中國的青少年的問卷調查,調查的問題是「你心中最尊敬的人是誰?」

對於這「心中最尊敬的人」中前三位,調查結果是:

日本學生回答:父親、母親和日本的著名歷史人物坂本龍馬;

美國學生回答:父親、球星麥可喬丹、母親;

中國學生的回答,父親排在第十位,甚至不如一位電影明星。

這個結果從一個方面表明:除了說明子女缺乏感恩意識之外,作為家長,父親在子女心中的地位明顯偏低,沒有在子女的心中產生深刻影響。


02、父親真如「父親般」做父親了嗎?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在許多家庭裡,父親似乎越來越忙,主要「功能」是提款機——保證孩子成長的物質條件,如學費、衣食、醫療等費用開支。

或許在教子過程中,母親往往更具耐心,然而,缺少了父親的言傳身教,不利於完善孩子的氣度、性格和思維方式的養成。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家庭教育」從來不能只靠「半邊天」,「父教缺失問題」為家庭教育埋下了巨大的隱患,亟待解決。


03、「老爸」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1)影響孩子性別角色的形成

父親給予男孩子的是直接的偶像,給予女孩的是更多的安全感。

孩子小的時候會不自覺的以自己的父母為偶像,尤其是對男孩子而言。很多研究發現,若男孩子在4歲以前失去父愛,會使他缺乏攻擊性,傾向於女性化。如果女孩子在5歲以前出現了失去父愛的情況,在青春期與男孩交往的時候較易出現焦慮、羞怯或無所適從。

(2)影響孩子個性品質的形成

父親與孩子交往的主要形式是「遊戲」。孩子在「有父有母」的家庭遊戲中,可以學會:

跟媽媽學會:關心別人、溫和、善良……

跟爸爸學會:堅強、勇於冒險、熱情、樂觀……

這樣兩方面結合就初步形成了孩子較完善的人格基礎。



(3)影響孩子認知的發展

跟媽媽學習:語言、生活常識或物品用途等方面的知識;

跟爸爸學習:經常通過諸如修理車輛、機械、使用工具、修整園林等活動,使孩子對動手操作更感興趣,激發兒童的探索精神、想像力、創造性以及求知慾望。

美國耶魯大學進行一項持續了15年的跟蹤調查,研究成果表明,由父親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這些孩子在學校裡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



04、給了孩子空氣,卻不給陽光,孩子怎能茁壯成長

有人說,母親的教育就像空氣。沒有空氣我們會立刻感到窒息。

那父親的教育就像是陽光,缺少陽光,我們同樣會感到生命的黑暗——親愛的老爸,你真的很重要。

老爸,是一個重要的家庭角色,你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老爸,在家庭教育裡,媽媽承擔的多是情感的部分,你承擔的責任和作用則更為重要。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白蘭文化,認知教育,一站式解決從無知到真我!助力解決現實困惑,攜手創造價值人生!

相關焦點

  • 爸爸的頭不見了:不可缺席的父愛
    爸爸的頭不見了!:不可缺席的父愛這不是一個恐怖故事!這是國際安徒生大獎獲得者、英國&34;昆廷·布萊克寫給所有爸爸的經典現代寓言。爸爸的頭的丟失象徵著什麼?​爸爸的頭不見了,這件事情在家裡引起了一場混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媽媽使勁尋找,孩子們幫爸爸做了一個假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爸爸的頭不見了象徵著家庭秩序和常態的丟失和打破。而昆廷·布萊克的繪畫則與文字高度融合,他幽默詼諧的畫風,弱化了文字的嚴肅感,為故事添加了很多意味。
  • 家庭教育微課堂(五)| 爸爸,你去哪兒了?
    北京師範大學「新家庭教育先行骨幹」,薩提亞家庭教育傳播者和踐行者,「愛自然生命力」體系卓越父母研究院老師。作為家庭教育傳播者和踐行者,她立志於喚醒更多的家長成長,以更好的支持孩子成長。家長成長一點點,孩子進步一大步。大家好,歡迎關注」大同婦女」微信公眾號「秋蓮說家庭教育」。 一位父親的愧疚,引出了今天的話題:爸爸,你去哪兒了?
  • 爸爸去哪兒啦?爸爸來開家長會了!
    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展「爸爸來開家長會」活動,旨在讓爸爸們更多地了解孩子、關心孩子,讓父愛和母愛都不缺失。(11月19日《寧波日報》)稀缺而清新的「爸爸來開家長會」,說到底是對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缺位某種意義上的糾偏。
  • 優勝教育: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愛不缺席,母愛有邊界
    同事A感慨:「這工作這麼忙,哪有時間管孩子,都是媳婦管。」同事B無奈道:「我想管也插不上嘴,我一說話,孩兒媽立馬警告『別插嘴』,索性樂得清閒。」旁邊有人插嘴道:「管孩子是兩個人的事,誰都沒法當甩手掌柜,不然等孩子長大後悔也晚了。」
  • 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愛不缺席,母愛有邊界
    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愛不缺席,母愛有邊界。模變教育:父愛不缺席,成長才不留遺憾澳大利亞的醫學系教授羅賓森,在《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一書中寫道:「沒有得到爸爸很好陪伴的孩子,直接影響孩子人格的健全發展和行為認知能力;這些孩子成年後,普遍會遭受到缺乏自信
  • 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是孩子一生的隱痛
    松子的內心太渴望被愛了,這也正是她前面幾次婚姻失敗後沒有吸取教訓,再希望去找到一個人能一直陪她。這份內心愛的缺失,其實來源於松子生命裡的第一個男人,也就是她父親。松子成長在一個單親環境中,她有一個爸爸和體弱多病的妹妹,從小,松子的爸爸就把更多的愛和注意力放在妹妹上。
  • 爸爸們,家庭教育沒有你不行!
    我的初一,初二就是在打架鬥毆中度過,母親是小學畢業沒有什麼文化,我壓根也不是聽話的孩子,媽媽無數次因為我打架,逃學傷心流淚,還曾經一度輟學。如果不是受不了去端盤子的苦,估計也不會有機會在這裡給你們分享關於家庭教育的那些事。我很慶幸,初三剛開學,爸爸從青海回來了。當爸爸知道我的成績和這幾年的所作所為時沒有打我,也沒有罵我。只是耐心的跟我講述外面的點點滴滴,外面的人情冷暖,生活不易。
  • 模變教育: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愛不缺席,母愛有邊界
    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愛不缺席,母愛有邊界。模變教育:父愛不缺席,成長才不留遺憾澳大利亞的醫學系教授羅賓森,在《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一書中寫道:「沒有得到爸爸很好陪伴的孩子,直接影響孩子人格的健全發展和行為認知能力;這些孩子成年後,普遍會遭受到缺乏自信
  • 爸爸去哪兒了?----缺失的父愛
    等了半天媽媽還沒回來,爸爸閒著沒事,打開了手裡的一次性杯子,想要餵孩子喝粥,女孩伸手想自己喝,爸爸則一臉嫌棄,「你的手太髒了!你會弄得哪都是!爸爸餵你。」可見爸爸對她的嫌棄已經深入到孩子幼小的心靈中去了。
  • 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愛不缺席,母愛不泛濫
    1父愛不缺席,孩子的教育才會不留遺憾在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報告中顯示,在40歲以下被訪爸爸中:最近一年從不或很少照料孩子生活的佔到70%,從不或很少輔導孩子功課的佔到47%,而媽媽在這兩項的表現分別為7%和20%。
  • 「喪偶式育兒」引發熱議 「爸爸」去哪了?
    最近在朋友圈中看到個有意思、有觀點的信息還順便學了個新詞「喪偶式育兒"這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簡單的說意指家庭教育中一方(多指父親)的缺失。(一個媽媽的發聲)↓↓↓要麼說爸爸去哪兒會那麼火!其實,就是反映了中國孩子生活裡缺少爸爸!你看怎麼就沒有人拍媽媽去哪兒。
  • 家庭教育中,不能忽視「爸爸」這個角色
    古人很早就意識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親扮演著重要角色。"原始社會中,父親會帶孩子出門打獵,教孩子生存技能,或者帶孩子探索外面的世界。但這個時代卻完全不是這樣,在很多家庭中,父親沒能成為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而是變成了「透明人」。"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爸爸,他們總是因為忙於工作忽視了家庭,錯過了孩子的成長和教育的一個又一個瞬間。
  •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愛不缺席,母愛有邊界
    >澳大利亞的醫學教授羅賓森,在《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一書中寫道:「沒有得到爸爸很好陪伴的孩子,直接影響孩子人格的健全發展和行為認知能力;這些孩子成年後,普遍會遭受到缺乏自信、焦慮、孤獨等心理問題的困擾。」
  • 最好的家庭教育:爸爸多用心,媽媽放寬心
    健康的家庭裡,父愛和母愛都不能少;而有愛的家庭裡,父愛和母愛也都要給對。在中國,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爸爸多用心,媽媽放寬心。爸爸多用心,孩子更優秀爸爸用心陪伴,孩子更加出色。河南鄭州,就有這樣一位用心的爸爸——張帥。
  • 孩子缺少父愛,會怎樣?「喪偶式育兒」你經歷了麼?
    孩子還幾個月的時候,每次孩子哭了、餓了、尿了、等時候,爸爸們做的最順手的事情就是把孩子丟給媽媽或者奶奶,自己去廁所多清閒或者是加班晚回家。寶寶每天晚上都要起夜喝奶兩三次,基本上每個媽媽在孩子一歲之前是睡不好覺的。等到孩子上了幼兒園,媽媽們跟打仗一樣早早的起來收拾孩子上學的東西,送孩子去上學了想回來睡個懶覺,發現已經很精神了,好吧收拾收拾趕緊去上班啦。
  • 《如果父愛缺席》:「詐屍式」育兒、隱形爸爸的背後是父職的缺失
    在其中一期的《奇葩說》中,傅首爾提出了:詐屍式育兒觀念才是比喪偶式育兒觀念更可怕的觀點。觀點一出,扎中了無數老母親的心。那什麼是「詐屍式」育兒呢?「詐屍式」育兒是指爸爸或媽媽在家庭教育中經常缺位,卻又偶爾在某些看不慣的事情上指責孩子和媽媽或者爸爸。相對而言,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中更容易出現「詐屍式」或「喪偶式」育兒。
  • 父親節來了,這些有關「父愛」的繪本,更應該爸爸們來看!
    有一句話叫父愛如山,高大而堅定。但最近,父愛如山有了一個新的解釋。父親如山,一般紋絲不動。無論孩子發生什麼情況,都紋絲不動地刷手機、刷手機、刷手機!在父親節的當口,各位爸爸們要孩子感恩的同時,是否自己也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已經成為了一名「隱形爸爸」?
  • 爸爸去哪兒了:誤地一季,可誤人卻是一輩子
    可爸爸又去哪兒了呢?以前吧,飛飛不止一次地哀求爸爸陪陪他,可爸爸總是以各種各樣的理由為藉口沒法去。這次,飛飛非常希望爸爸也去。於是他給爸爸寫了一封信,題目叫《租爸爸》。信的內容由漢字和拼音組成,大意是這個周末飛飛想用自己的壓歲錢租爸爸兩天去參加海洋節,不要爸爸再加班了。
  • 摔跤吧,爸爸強勢的父愛
    號外號外:這有一部印度片值得你看剛剛上映票房就上了天了不得不提的是在很久前小編就已經觀影結束了這就更說明它值得一看啦可影片中有一個和兩個女孩一樣年齡的同伴在婚禮上這樣說對她們說的:「真希望我也有這樣的爸爸。這樣我就不會去給一個根本不認識的男人做妻子,替他生孩子,每天有數不完的家務,照顧全家,這種生活無窮無盡,重複到死。」
  • 霍啟剛陪孩子:不讓父愛缺失,做最有愛的「淵心爸爸」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和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和成長缺一不可。都說母愛是小草,父愛是大樹,相得益彰,畫面才溫馨暖人。所以,父親在孩子的教養中不能缺席,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意義深遠。我們說母愛是小草溫柔細膩,父愛是大樹堅實可靠,父親給予孩子的安全感更強烈。在《城南舊事》裡,林海音最後說: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城南舊事》裡的小英子,生活在舊社會,自己的朋友一個個離她而去,在自己最無助、最困難的時候,都是爸爸陪在身旁,不管走到哪裡,爸爸喜歡帶著小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