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離異家庭的女孩,缺的不只是父愛,還有這些,男人要懂

2020-12-20 文官

很多家庭離異的女孩,都是跟著媽媽身邊長大。這也導致他們缺少足夠的父愛,以至於後來的行為、性格、人生觀、愛情觀,都會有比較突出的特點。

那麼在他們長大之後,對於缺少父愛的她們來說,她們在感情裡有什麼樣的訴求呢?對愛情、對婚姻有什麼樣的要求呢?

下面是幾位家庭離異的女孩讀者的留言!

一,10歲,家庭離異,與大自己9歲的男孩戀愛,沒有足夠安全感

半年前,我遇到了一個大我9歲的男生。她溫柔體貼,十足的暖男,後來在他的追求下,我陷入了愛河。

從小因為父親對母親常使用家庭暴力,因此我在10歲時父母就離婚了。後來我眼裡一直都覺得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直到遇到我現在男朋友,他是個便準的文藝青年還是個「好好先生」。他有一定經濟能力,給我也提供了足夠的歸宿感。

但是,我總覺得安全感也很重要。他從來沒朋友圈公開過我們的關係,或一起的合照。讓我一直都缺少一種安全感。

二,自卑女孩,家庭離異,大齡剩女,難以遇到合適對象

我從小父母離婚,跟著母親在一起,母親也沒有再嫁。生活雖然辛苦,但也熬過來了,日子還過得去。

打小家庭缺少父親角色,我也變得陽剛起來,後來去當兵,一當就是五年。

因為自卑,加上運氣不是很好吧。一直沒遇到合適的男生,如今已經27歲了,依然單身。我對男孩要求不高,有上進心,顧家就好。

但即使這麼簡單,依然難以遇到喜歡的人。

三,喪父之女,愛上鄰居哥哥,卻沒有結局

初二那年,父親因病去世,家裡為了治病幾乎花光了所有積蓄,但還是沒有挽留住父親。

因為家境窘困,鄰居常常幫助我們,我也跟鄰居家的小哥哥比較親近,玩得很好。他像一個大哥哥一樣照顧我,護著我不被別人欺負,一直到大學畢業之後,他都很愛護我。我不知道對他什麼感覺,但總感覺離不開他,想跟他在一起一輩子。

他佔去了我的所有,我以為那就是愛情,可他口裡卻說一直把我當妹妹。

我很清楚我想要什麼,他幾乎給了我全部,可卻沒有給我一個歸宿。

對於離異家庭的女孩來說或,她們確實會缺乏父愛之類的,但是其實和很多女孩一樣,都需要一個暖男,這一點已經常見。

因此他們不只是需要父愛,還更需要安全感、歸宿感,以及能實現的承諾。畫餅充飢和懸著掛著都已經無法得到他們全部的心。因此,男人一定要記住,如果你的對象是一個家庭曾經離異過的女孩,請善待她們,給她們足夠的愛和安全感。

今日話題:你遇到那些家庭利益的女孩嗎?說出她們的故事!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家庭教育,無論男孩、女孩,不能缺少「父愛」,你知道為什麼嗎?
    家庭教育中,母愛父愛缺一不可。而在現在的離婚大潮的驅使下,父母離異,孩子成了父母的犧牲品:家庭殘缺不全,孩子變成了單親家庭。許多跟著母親生活的孩子,就失去父愛,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性格不夠完整,暴露出許多問題。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缺少時間或時間利用不當,父親往往使放任自流我行為不斷加劇,這種無所作為會形成嚴重的情感缺陷。」父親們經常很晚回家或根本不回家,大多回到家又想在家休息。
  • 「父愛」缺乏綜合症的女孩看過來
    讀者宇熙的戀愛目標是找個獨立、堅強、不黏人的女朋友。也真找到了這麼一位,菲兒是個有「冷美人」之稱的女孩,長於單親家庭的她,從小跟著母親生活,骨子裡有男孩子的獨立,不論工作還是生活,拎得起、放得下。出身單親家庭的女孩不少,從小與父親相處時間少的女孩也不少,某種程度上會有「父愛缺乏綜合症」的表現自然很正常了。在一個家庭中,父親代表著性格中力量和果敢的一面,那些缺乏父愛的女孩子在獨自一人生活時,外在狀態上會表現出更強的嚴肅和獨立。這並不是她們內心狀態的全部。
  • 童年缺愛的女孩往往更容易感情受傷
    暖暖從小就父母離異,她是跟著媽媽長大的。媽媽之所以給她起名暖暖,就是希望她能暖心一輩子。然而,暖暖的媽媽從小給她灌輸的,卻是世界上的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女人要學會保護自己,千萬別被壞男人欺負了。暖暖一直都很聽媽媽的話,努力學習,十八歲的時候,暖暖考上了大學。
  • 離異家庭的孩子,一定心理變態麼?
    1最近有個小男孩和我哭訴說:自己在相親市場上很不受歡迎,而原因,僅僅是因為自己的父母離異了。他很委屈地表示:父母離異,子女就一定變態麼?我不覺得這是真理。但我不否認現在買豬看圈是主流。原生家庭不夠好的孩子,在婚戀上,就是吃虧。
  • 離異、單親、喪偶式養娃……家庭可以不完整,家教一定要健全
    其實,不管是離婚式單親家庭,還是未婚式單親家庭,這些都只是千千萬萬個「喪偶式養娃」家庭中最普通的存在。不管是哪種形式的家庭,只要能給予孩子健全的家教,就是對孩子最大的負責和愛護。「喪偶式養娃」,健全家教怎麼給?
  • 如果孩子平時有這些表現,代表嚴重缺乏父愛了,爸爸們別不重視
    文|西紅柿媽媽孩子有爸爸,跟爸爸生活在一起,就等於能得到父愛嗎?一位鐵了心要離婚的女人,面對娘家人的反對,發出了這樣的靈魂質問。確實,一部分家庭屬於「喪偶式育兒」模式,女人一邊要照顧孩子,一邊要負擔家裡的家務活,承擔起教養子女,上孝公婆和娘家爸媽的重任。
  • 大叔控,漂浮在女孩情感凹地裡的迷幻夢靨
    內心純淨、涉世未深的女孩,可能從中獲得自己的真愛,但也可能被戴著假面具的「黑大叔」傷害。這一類型的大叔控,如果把握不好,相對於笑容和快樂,女孩吞下的苦水和痛楚可能會更多。2、單親家庭的女孩,不管是父母早年離異,或是父親早逝,都讓缺少父愛的女孩,對大叔有一種情感上的特定寄託和依賴。
  • 從小缺父愛的女孩,長大會變成什麼樣子?來看看這8個女孩的自述
    文 | 幸孕姐孩子本應該是夫妻雙方來撫養和教育,但有很多爸爸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缺席,導致喪偶式家庭越來越多,但從小就不和爸爸親近的孩子,尤其是女孩,長大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呢?圖文無關@嵩嵩:別人不說我都忘了自己還有一個爸爸,他每天都是應酬,從小的家長會、運動會還有我的生日都是媽媽和爺爺奶奶陪我過的,每次他都說等下次,反正我現在都不報指望了。
  • 離異家庭的孩子,性格一定會有缺陷嗎?如今甜馨的狀態讓人欣慰
    不知道是社會發展的太快,還是因為現在生活水平提高,導致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總之,如今離婚的機率是越來越高了。這對大人來說可能是一種所謂的解脫,可對孩子來說就未必了。離異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很大這是毋庸置疑的,那是不是只要是離異家庭出來的孩子就會性格有缺陷呢?
  • 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女孩在戀愛中都有哪些表現?
    最後,她成功了,事業有成,很早就意識到要靠自己努力過上好的生活,很快,她就在廣州買房買車,日子好像就要朝著幸福的生活一直到終點。然而,天不遂人願,她認識了一個和他一樣優秀的男人,卻因為自己的自卑和不安感將對方推得越來越遠,直到這段緣分戛然而止。為什麼呢?
  • 單親媽媽帶大的女兒容易早戀,專家:這多是因為父愛饑渴
    這個時候的女孩並不是在談戀愛,她只是在尋找替代父親,是在這種方式來完成青春初期的磁場反應的過程。在這種家庭中,父親長期出差,或長期不在家,或即便在家,也極少跟孩子產生互動,這種父親雖然存在,但同樣會讓孩子缺少父愛,產生父愛饑渴。3、那種父親缺乏陽剛之氣的孩子。父親的懦弱和缺乏力量感也會使孩子產生父愛饑渴,不由自主地向外尋求更強大的男性來進行心理補償。
  • 缺愛只是表面,貪婪才是原罪
    直到坐牢那天她才醒悟,只是那騙子早就逃之夭夭了。02 缺愛的女人成目標「殺豬盤」就像野草一樣,生命力十分頑強。為什麼這些騙子能屢屢得手?因為他們找準了目標女性的人性弱點。據落網罪犯交代,「殺豬盤」的對象通常是缺愛的女人,比如愁嫁的大齡女青年、孤獨的家庭主婦、無助的單親媽媽、失落的離異女人等。她們之所以被騙子盯上,因為這些女人最容易下手。她們內心渴望得到男人的關心和愛,在面對事業有成、體貼溫暖的男人時,她們往往會動心。
  • 父愛的深度,決定了孩子的高度?缺少父愛的女孩成長影響很大
    厚重如山的父愛,是孩子們成長最堅實的後盾,缺少父愛,會對很多孩子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尤其是那些有女兒的家庭。呼和浩特這位爸爸感動網友:原來父愛可以如此偉大最近,一位來自內蒙古呼和浩特的鄭爸爸衝上了微博熱搜,關鍵詞就是"父愛"。
  • 為何離異女性比離異男性更容易受到歧視?
    第二句是:「離婚男人是二手房,轉手越多,價格越是上漲;離婚女人是二手車,離一次,貶值一次。」很多人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兩句話到底對不對,只是想當然地覺得:離婚一次的男人非常值得女人們爭搶,十分有價值。很多人認為,二婚的男人比年輕的毛頭小子更見過世面,更懂得風情,知道怎麼去體貼女孩。
  • 父愛的託舉,決定女兒一生的幸福
    所以,父親要像對待一位真正女士一樣去尊重自己的女兒。美國密西根大學歷經50年的追蹤研究顯示,69%的女孩的自信心更多來自於父親的欣賞和鼓勵,65%以上的母親發現自己的女婿和丈夫如出一轍。「大叔控」就是「父愛缺乏綜合症」的典型表現,事實上,這些女孩找的不是丈夫,而是曾經缺失的「父愛」。
  • 你的性格不好不是你的錯,只是父愛缺失的一種表現而已
    沒有父親的人生是沒有安全感的,所以她需要一個像父親的男人,哪怕只是看起來像父親。就像大部分人感受到的那樣,張靚穎愛馮柯,是因為馮可以給張從來不曾有過的父愛,是精神的指引,是溫暖的感覺。所以張在錢的問題上願意對馮柯一再縱容,直至超出了張媽媽的底線。
  • 孩子有三種異常表現,說明是缺父愛了,第二種會影響未來感情生活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缺父愛的孩子比充分享受父愛的孩子,其中學輟學率及成年後犯罪率均高出2倍,女孩長大後成為單身母親的機率則高出3倍。 、偷盜,甚至酗酒等等,缺少父愛的孩子多半感情冷漠、不喜歡交際、急躁衝動,情緒反覆無常,據調查不少網癮少年都是因為家庭教育欠妥、家長陪伴不夠,其中93%的網癮少年缺少父愛。
  • 我研究了100多個離婚家庭,終於明白:單親孩子最缺的,不只是愛
    研究者觀察了家庭離婚前、後的狀況,發現許多孩子在父母離婚前就已經出現問題。與那些父母沒有離婚的孩子相比,這些孩子在父母離婚前就有更多的問題,如攻擊性行為、叛逆的行為,或心情低落和焦慮。父母離婚以後,這些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和違規行為減少,但是焦慮和低落的情緒增加。這些情緒和行為與赫瑟林頓 20 年前的研究結果類似。
  • 不同時期的父愛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我們常說父愛如山,父親在孩子的成長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父親是孩子成長的領路人和奠基人。在孩子的每個成長期,父愛的影響具體有哪些呢?嬰兒期:加速母子分離在嬰兒期,孩子主要依賴母親,從媽媽那裡吮吸生存所必需的乳汁。因此,看似出生時早已剪斷的臍帶,實則還存在於母子的心中。此時,父親恰恰要充當加速母子分離的角色,以便形成正常的等邊三角的家庭模式。
  • 離異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
    離婚對孩子的影響在所難免,有離異後對孩子造成二次三次更大傷害的,也有離異後重組家庭孩子家長幸福的,但是不多。畢竟兩個大人同時有那麼高覺悟的不多!今天我們來重新盤點一下離異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以及應該怎麼做會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