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的路上,被超市的榴槤吸引,還沒有看到在哪放著,就被它的氣味深深吸引住了,聞著味道就找了過去。其實它一直是一個飽受爭議的水果,愛它的人非常愛它,厭惡的人也極其厭惡。我爸爸就是厭惡它其中的一員,每次我想吃榴槤,爸爸就會說:"你去外面吃,在外面吃完再回來"。作為深度榴槤愛好者,我也是敢怒不敢言。
雖然有很多人不喜歡它,但是它的價格一直都挺貴的,畢竟是"王炸"的水果,各種營養價值都很不錯。我周圍的女性朋友都普遍很喜歡吃它,身邊的男同志們卻很少有人能接受它的味道,一般都是避而遠之。但不得不說的是,它確實是物有所值,屬於"熱性"水果,不僅有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以及各種的微量元素等物質,還可以幫助女性驅寒活血,緩解痛經等等,可以說是我們"女生之友"。
大家都知道橙子和橘子是分公母的,母的一般來說都比較甜。今天告訴大家,其實榴槤也是分公母的。母的一般皮薄肉厚、軟糯甘甜,公的不僅皮厚,而且肉比較少。"母榴槤"只有少數人才知道,買的時候記住,要跟賣水果的商販說一嘴要母的,這樣他下意識的就會覺得你是懂得很多,不敢忽悠你。除此之外,買榴槤牢記這五點,保準挑到好榴槤!
一、看尖刺
榴槤外殼上的刺也能幫我們看榴槤的成熟度,捏一下相鄰的兩個刺,如果捏起來軟軟的,可以湊到一起,就說明熟得非常好,如果捏起來硬硬的,捏不動,就是沒熟透,需要催熟後才能吃。一般刺少的果肉多,刺多的果肉比較少,大家記住這一點。
二、看屁股
提起榴槤反過來,就是它的"屁股"了(我們的話來說,就是沒有把的那邊),一般屁股又扁又平的那就是母的,這樣的皮薄肉厚。如果"屁股"尖尖的,那肯定是公的了,這樣的就不要買了,皮非常厚不說,肉相應的也很少。
三、看瓣數
喜歡榴槤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它也是一瓣一瓣的,有多少瓣也就意味著它能有多少果肉。一定要找那種圓滾滾的,不要選長長的那種,一般尖的多半是公的。要選圓圓的、勻稱的、瓣數多的,這樣的果肉不僅多,而且大。
四、看顏色
榴槤外殼如果是青的顏色,就說明它還沒有熟好,果肉吃起來也會比較澀,一點也不好吃。當然除了特殊的青尼品種以外,因為如果是青尼,熟透了也是這個顏色。如果外殼是黃褐色的,那就是熟過頭了,不僅聞起來會有酒精的味道,果肉的口感也會發苦。一般外殼黃中帶點青的,是熟的剛剛好的。
五、聞味道
要是榴槤熟得非常好,表面會有一些微微的裂口,味道聞起來也會特別香,如果沒熟好,它的味道聞起來就不太明顯,但是如果它熟過了,聞起來就會有很濃的酒精味道,聞起來就感覺不會很好吃,這樣的大家就不要再去買了。
特別注意的一點就是,如果榴槤外殼全部裂開,也儘量不要去購買,這是熟過頭了,而且很容易滋生細菌和雜質,不健康。最近超市的水果越來越多,品種也越來越多,榴槤價格也有所下降,趁著價格下滑,快去實現"榴槤自由"吧!如果還有更好的挑選方法,可以留言給大家分享一下,避免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