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記者 王銀萍
今天是第22個全國愛牙日。圍繞今年「窩溝封閉,保護牙齒」的活動主題,兒童口腔健康又一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可是,在關注兒童口腔健康的同時,有許多讀者提出了疑問,「窩溝封閉」成年人可以做嗎?新長出的智齒需要做嗎……
【名詞解釋】
什麼是窩溝封閉?
口腔中「牙」上面有很多窩溝,這些窩溝凹凸不平,像磨盤一樣,把食物充分嚼碎。但這些部位裂隙比較深,容易積聚致齲的細菌,而且不易清除掉,一旦細菌侵入,就能逐漸損壞整個牙齒。而「窩溝封閉」就是給牙齒塗上一層黏結性樹脂,保護牙釉質不受細菌及代謝產物侵蝕。通俗地說,是把牙齒最容易壞的表面窩溝用封閉劑封住,好比給牙齒穿了件「保護衣」。
大多數成年人不需要做窩溝封閉
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院特診科主任劉學軍說,如果牙齒窩溝特別深並且有患齲的傾向,成年人也可以做窩溝封閉。「不過,由於成年人的窩溝磨耗變淺,而且成年人的自我清潔能力較好,口腔環境相對穩定,所以大多數成年人並不需要做。」
而對於兒童來說,正處於乳牙替換、恆牙萌出的特殊時期,是口腔疾病的敏感和高發人群。「之所以說兒童最應該做窩溝封閉,是因為孩子年齡小,刷牙不如成人仔細。再者孩子一般喜歡吃甜食、軟食、黏食,這些食物易粘在牙齒上。另外,這時期孩子剛萌出的牙齒還不夠結實堅硬,牙齒更容易齲壞,而牙齒齲壞後是不能自行修復的。」劉學軍說。
如今有許多家長都認為孩子的牙反正是要換的,不做也罷。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劉學軍認為,六齡牙窩溝深,最容易患齲,家長們常把它誤認為是乳牙,忽視了對它的防治,以至於失去了最佳的防治時機。
「6歲的孩子就開始長恆牙了,這些牙將陪伴孩子一生,所以一定要好好保護。新長的恆牙要及時做窩溝封閉防止齲壞。」劉學軍說。
做完封閉後應養成良好的口腔習慣
劉學軍介紹,對於成年人新長出的智齒來說,如果智齒的位置不偏,可以保留,做窩溝封閉也可以。但如果該智齒沒有相對應的可以咬合的智齒,而且位置偏斜或者比較靠後的話,容易引起智齒的冠周炎或其齲齒等,可以選擇拔掉。
劉學軍提醒大家,做了窩溝封閉,並非就此隔絕「齲齒」和其他牙病。做完封閉以後,需要保持好牙齒清潔,養成良好的口腔習慣。每天刷牙,定期洗牙都是必須要做的牙齒保護措施。「做了窩溝封閉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一旦做了窩溝封閉牙齒就永遠不會患齲這種觀念是不對的。」
「做完封閉後,最好做一下複查。」劉學軍建議,每年進行口腔常規檢查時,若發現有封閉劑脫落的情況,及時給予彌補。
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做窩溝封閉
劉學軍說,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必須做,這要家長帶孩子去醫院進行篩查。
劉學軍介紹說,適合做窩溝封閉的孩子首先年齡要符合,一般情況下,6~8歲是孩子最適合做窩溝封閉的年齡。孩子6歲萌出的第一恆磨牙是患齲率最高的牙齒,又是孩子牙列形成的關鍵性牙齒,所以應抓緊時機,及時進行窩溝封閉。
其次,做窩溝封閉的孩子六齡牙一般窩溝深,容易患齲,或者上下四顆有一顆患齲,其他牙齒尚好。「窩溝封閉只能預防齲壞,並不能治療齲齒。」劉學軍說,如果牙齒表面只是輕微齲壞,通過牙齒清潔、酸蝕等處理後,可以使用樹脂材料進行窩溝封閉。但是,如果齲壞嚴重,就必須通過填補等方法治療齲齒。不治療齲齒,即使進行窩溝封閉,齲壞部位細菌仍在繼續生存繁殖,齲壞會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