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戰略紮實推進 輕工行業向高質量發展

2020-12-20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2017年輕工行業經濟運行穩中有進,提質增效成效顯著。輕工行業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化創新驅動,大力實施「三品」戰略,努力提高輕工產品有效供給能力和水平,為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行業運行穩健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表示,2017年,輕工行業產業結構優化提升,淘汰落後成效顯著,環境友好度大幅提升,產業集中度加快提高,龍頭企業效益突出,產能合作成效顯著。


  2017年,輕工業經濟高位運行,平穩較快增長,供給效率提升,利潤增速高於主營業務收入增速。1~11月,輕工業工業增加值增速8.5%,高於全國工業1.9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65萬億元,同比增長8.6%;實現利潤1.43萬億元,同比增長10.2%;完成出口5443.59億美元,同比增長9.8%。輕工業主營業務收入與利潤均佔全國工業21%;出口佔全國出口總額26%。重點行業產銷率較高,其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製品和製鞋業97.8%,家具製造業98.3%,造紙及紙製品業97.4%。輕工業繁榮穩健,為國民經濟健康發展貢獻了強勁的力量。


  張崇和認為,進入發展新時代,我國輕工消費品正在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品種豐富度、品牌認可度、品質滿意度大幅提升,呈現出多層次、多元化的升級新趨勢。


  其中,農副食品加工、食品製造、酒和飲料等快速消費品,向安全、品質、綠色、健康發展的趨勢更加明顯;家電、家具等耐用消費品,向創新、智能、美觀、時尚發展的趨勢更加明顯;玩具、文教用品、健身器材,向先進設計、多元集成、智能互聯發展的趨勢更加明顯。輕工消費品正在實現從數量擴張向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轉變,全面助力「樂享生活」新模式,滿足人們對營養、健康、教育、娛樂、休閒的高品質生活需求。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介紹說,2017年,除了三批輕工《升級和創新消費品指南》,工信部還推動發布了「2017年度紡織十大類創新產品」,包括抗皺旅行西服等60多種紡織服裝產品。目的正是在於引導企業適應消費升級趨勢,加強工業設計和創意設計,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豐富和細化消費品品種,提升中高端消費品比重。數據表明,2017年,我國紡織服裝個性化定製發展較快。中高端電飯煲(感應加熱型)國內銷售量增加了20個百分點以上,變頻的空調、洗衣機和冰箱國內銷售量分別提高6個、18個和12個百分點,智能坐便器國內市場零售額同比增長50%以上。


  「三品」戰略紮實推進


  此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若干意見》是消費品工業轉型升級時期的綱領性文件,為消費品工業向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輕工業在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這「三品」上收穫了累累碩果。


  據高延敏介紹,除了發揮創新在消費品增品種中的引領作用,輕工業還堅持走以質取勝的發展道路,加快產品與國際先進標準對標,推進國際標準轉化。


  實踐表明,智能製造能有效提升產品質量。據統計,2015至2017年,家電、家具、五金、服裝等消費品領域共有46個「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智能製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在消費品領域正廣泛應用。2017年,家電業智能製造創新戰略聯盟研發建立的智能製造雲平臺,服務企業超過3萬家,平臺成交額超過2000億;中國服裝智能製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三衣兩褲」(西服、襯衫、T恤、西褲、牛仔褲)為重點形成了西褲產品自動化縫製解決方案,產品一次合格率提高6個百分點以上。


  此外,2017年,第三屆中國質量獎共10個,製造業企業佔3個,其中2個為消費品企業;提名獎90個,製造業佔36個,其中19個為消費品企業。


  輕工業品牌競爭力也在逐步增強。2017年,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中,消費品企業品牌達203個,比2016年增加了7個。


  據了解,2017年,工信部積極完善輕工業品牌服務體系,調整和完善品牌培育及評價標準體系,提升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跟蹤培育100家左右服裝家紡重點品牌,支持相關單位發布70個家電行業優秀品牌和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單。同時,引導消費品企業更好地「走出去」和「引進來」,促進品牌國際化步伐加快,不斷形成競爭新優勢。


  「一帶一路」加速推進輕工業發展


  2017年,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輕工業步入發展的新階段,消費升級、「一帶一路」為輕工行業打開了市場新空間,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未來輕工行業產能合作的前景更加廣闊,通過直接貿易投資,建設產業園區等多種方式,實現輕工優勢產能,與當地市場有效對接,大力帶動中國輕工業國際化發展。


  國家發改委外資司副司長吳紅亮表示,近年來,一批「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取得了積極的進展,中國企業國際化經濟水平持續提高,產業布局調整優化,技術標準和品牌等都將加快走出去。


  「中國的鐘表產品和裝備,已經出口到『一帶一路』沿線的64個國家。肯亞鐵路和巴基斯坦鐵路用的都是中國製造的時間服務系統。」中國鐘錶協會副理事長張宏光說起在「一帶一路」倡議指引下中國鐘錶行業的發展成就時如是說。


  事實上,不僅是鐘錶行業,近幾年,家電、家具、乳製品、皮革、造紙、縫製設備、五金等輕工行業都在加速「一帶一路」產業布局,面對全新的市場格局,加快對自身產業結構和市場規劃的調整速度。不僅在產品「走出去」「引進來」上下功夫,還大力推動輕工國際產能合作,實現資源共享,有效對接。


  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我國輕工商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額達1155.32億美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10.18%,佔輕工出口總額的26.23%。在對「一帶一路」國家出口中,皮革、毛皮製品及其鞋類製品、塑料製品和家用電器三個行業的出口額位居輕工全行業前三,均在128億美元以上。除此之外,在「走出去」的輕工產品中,文教體育用品、照明燈具、電池及電池零件等都廣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消費者歡迎。


  不僅是「走出去」,受惠於跨境電商打造的「網上絲綢之路」,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優質輕工產品也大踏步「走進來」,深受中國消費者青睞。根據京東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引進來」的外國商品中,由埃及棉製作的服飾、家紡用品,捷克水晶製成的水具酒具,緬甸花梨木、玉石製作的家具、工藝品,泰國乳膠製作的枕頭、床墊等輕工產品,逐步從潮流新品演變成大眾商品,極大地滿足了中國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國際產能合作是我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是面向全球的、更廣泛的合作。未來,要推動輕工企業抱團出海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帶動輕工業產能、裝備、技術、標準的輸出,同時進一步規範輕工企業境外經營行為,推動輕工領域國際產能合作健康有序發展。


  提升產業集群發展質量


  當前,經濟新常態下我國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健康發展,輕工行業各產業集群積極探索,開拓創新,逐步形成了因地制宜、特色鮮明、反映實際、成效顯著的多種集群發展模式。包括專業輻射模式、龍頭帶動模式、產業興鎮模式、產業承接模式、以城興業模式。這些輕工產業集群建設模式,為培育新集群進行了大膽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截至2017年底,中輕聯和行業協(學)會、中心與地方政府共建輕工產業集群共274個,主要集中在皮革、日雜、文房四寶、陶瓷、塑料、家電、家居、制筆等39個行業,分布於浙江、廣東、山東、安徽、江蘇等25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輕工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是輕工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我國優勢製造業基地、特色產業出口基地的典型代表。在商務部確定的179個「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範基地」中,涉及輕工行業的有63個;在工信部發布的335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中,涉及輕工行業的共有46個;在國家公布的首批127個「中國特色小鎮」名單中,涉及輕工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13個。


  張崇和表示,2018年,要推動傳統產業集群向綠色智慧產業集群躍升,將在長江經濟帶等重點區域,選擇優質產業集群重點培育,爭取到2020年建成30家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輕工綠色智慧產業集群,到2025年建成綠色智慧產業集群100家。要優化集群建設,推動輕工業集聚發展。提升產業集群發展質量,是發揮產業集聚優勢的有效方式,開展專項工作,幫助輕工產業集群提升建設水平,提高產業鏈上下遊設計、製造、商務資源協同能力,推動傳統產業集群向綠色智慧產業集群躍升。


  然而,與多數工業行業一樣,輕工行業也面臨行業結構性產能過剩,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輕工業傳統競爭優勢明顯削弱,創新競爭等新優勢還沒有形成。張崇和表示,輕工行業必須通過實施「三品」戰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消費結構升級需要,同時引導境外消費回流。群策群力,推動我國輕工行業實現大國向強國邁進。(記者 曹雅麗)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青島市實施"三品"戰略 15家企業獲評"三品"
      半島記者 婁花  7月26日,本市召開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推進工作現場會,對推進全市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進行動員和部署。會議表彰了15家消費品工業「三品」示範企業,5家先進典型進行了經驗交流。
  • 眼鏡行業發展要高質量優服務
    在歷屆領導班子帶領下,眼鏡協會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推動行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人才強基發展戰略和產區協調發展戰略,全面推進轉型升級,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為實現眼鏡大國向眼鏡強國轉變貢獻了積極的力量。過去五年,協會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推動行業轉型升級。以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計為著力點,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產學研合作,建立協同創新體系。
  • 湖南省輕工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
    輕工業是消費品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民生產業,承擔著滿足人民消費需求、繁榮市場、穩定增長、擴大就業、服務「三農」的重要任務,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抓住「十三五」發展機遇,加快推進我省輕工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改善供給結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我省輕工業持續健康平穩發展,特制訂本規劃。
  • 廊坊市紮實推進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廊坊市紮實推進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今年前三季度營收達1061.3億元12月1日,記者從廊坊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廊坊市縣域特色產業振興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廊坊市克服疫情影響,牢牢把握髮展主線,以「六穩」「六保」為著力點,圍繞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的「12條路徑」和推動工作的「六個一」工程,打出一套「組合拳」,全力以赴防風險、惠民生、保主體、穩發展、促轉型,積極推動縣域特色產業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取得初步成效。
  • 比學趕超促發展!昌樂縣實施「三大戰略」 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編者按:10月25日下午,濰坊市組織開始對各縣市區、市屬各開發區推進鄉村振興、新舊動能轉換和「四個城市」建設重點項目進行觀摩點評。今年以來,該縣大力實施工業強縣、城市帶動、鄉村振興「三大戰略」,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重點工作實現新突破,整體工作開創新局面。前三季度,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60.4億元;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8%。創建為全國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國家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山東省文化強省建設先進縣、全省健康縣城。
  • 中國家紡行業多措並舉全力推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
    紡「質」新生活  中國家紡行業多措並舉全力推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
  • 廣州輕工集團多力齊發 聚焦實體經濟創高質量發展
    面對挑戰日益加大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廣州輕工集團表現出了實現全盤穩定的信心。依靠深化改革、聚焦主業,集團明確戰略核心,集中優勢資源,回歸消費品製造主業,努力振興實體經濟,擦亮國有老字號品牌。不僅在生產布局上積極調整,推進智能製造;還在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上不斷創新,引入大電商布局,成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紮實推進「六穩」「六保」工作,在羊城紮實經營、提質轉型、打造新優勢的一個縮影。
  • 「三品」戰略四方面推動食品工業轉型升級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食品處處長鄧小丁在大會中表示,工信部將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在四個方面推動食品工業轉型升級。  一是實施「三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戰略,提高供給質量,積極推進傳統主食及菜餚規模化生產,不斷強化食品產業主體責任,指導企業加強檢測能力建設;繼續在嬰幼兒配方乳品等行業開展追溯體系建設;加強品牌建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附加值和軟實力,逐步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品牌影響力的產品和知名企業。
  • 沈鼓集團瞄準高質量發展目標推進「5+2」轉型戰略
    沈鼓集團瞄準高質量發展目標推進「5+2」轉型戰略 作者:金曉玲 2019-03-26 08:06   來源:遼寧日報     訂單飽滿、任務量充足、企業發展態勢達到近年最佳,與沈鼓集團兩年來致力施行「5+2」轉型戰略密切關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質量第一和效益優先。瞄準高質量發展目標,沈鼓集團厚植優勢、補齊「短板」,明確重點發展高端裝備、服務型製造、工程成套、國際化和新市場五項核心業務,加快推進金融服務和智能製造兩項支撐能力。
  •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關於印發2020年全省農產品「三品一標」產業發展...
    「三品一標」高質量發展要求,不斷強化產業發展、政策實施、質量管理、宣傳服務、產業基礎和作風建設,全面推動農產品「三品一標」產業發展與質量管理工作取得實效。著力提升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水平。突出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和重點產品,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水平。積極組織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申報綠色食品,引導大型食品企業、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出口企業發展綠色食品,支持綠色食品畜禽水產品的發展。促進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與加工企業對接,推進原料基地產品申報綠色食品。   2. 不斷推動有機農產品高質量發展。
  • 劉治:食品工業發展狀況及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分析
    活動期間,高研班邀請的培訓嘉賓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劉治為本期學員做了《食品工業發展狀況及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分析》主題講座。「十二五」期間,在後期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增速放緩的形勢下,全國食品工業認真落實中央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堅持「穩中求進」的總方針,順應市場變化,推進結構調整,生產平穩增長,產業規模繼續擴大,經濟效益持續提高,組織結構不斷優化,區域食品工業協調發展,食品安全形勢總體向好。
  • 幹好當前謀好長遠 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
    堅持從嚴、從實、從細,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持續改善村容村貌,堅決不把「髒亂差」帶入全面小康。  認真謀劃明年、「十四五」及2035年遠景目標。以全會精神為指導,進一步增強前瞻性和預見性,超前謀劃明年的工作思路和具體安排。緊緊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適應新發展階段、融入新發展格局,高質量做好全區「十四五」規劃修改完善工作,不斷提升規劃的科學性、指導性和實用性。
  • 承德市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加快農業標準化發展
    品牌農業助力鄉村振興——承德市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加快農業標準化發展近年來,承德市把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作為調整農業結構、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的助推器,把「三品一標」品牌創建作為提高承德市農產品質量,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承德市農業標準化生產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升,優勢特色農產品在數量和產量上均有新突破。
  • 科大訊飛與國家郵政局戰略籤約,共促行業高質量發展
    5月21日,科大訊飛與國家郵政局在合肥科大訊飛總部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緊密合作,依託各自的技術、管理和資源優勢,合作開展郵政業人工智慧技術研發、成果推廣、科研平臺建設等工作,降低郵政快遞企業運營成本,提升郵政管理部門監管效能,加快推進郵政業高質量發展。
  • 創新為上 腳踏實地 紮實推進科技創新戰略
    對此,我省廣大科研工作者與企業家代表紛紛表示,要勇於拼搏、不負使命,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在行動中,為我省高質量轉型發展爭作貢獻。  作為黨和政府聯繫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科協組織是推進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溫萬一表示:「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切入要害處,找到突破口,打到關鍵點。一要大力實施『科普中國』山西行動,促進公眾科學素質提升,弘揚中國科學家精神,為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奠定紮實的基礎。
  • 四川省水產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在眉召開
    會議全面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一號文件和全國漁業改革創新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省委一號文件精神,總結交流水產園區培育和高質量發展經驗,分析產業發展形勢,安排部署「魚米之鄉」建設、水產園區培育、長江流域禁捕等重要任務,紮實推進川魚產業振興,推動全省水產高質量發展。
  • 祁俊:構建新發展格局 促進工程機械行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㈠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圍繞落實強國戰略和轉型升級的總體要求,努力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經濟建設上,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 實現更大作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2035年遠景目標作出了規劃,全面系統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如何實現發展這個重大問題。要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堅持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 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
    面對國內外形勢的複雜深刻變化特別是突如其來的疫情和罕見的汛情,我們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全省經濟運行平穩向好,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創新型省份建設紮實推進,產業和項目建設成效顯著,改革開放亮點紛呈,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
  • 房地產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國銳地產謀高質量發展成共識
    隨著我國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產品、工程、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而要推動經濟向新的階段提升,勢必要把樹立質量第一意識、提升質量水平作為重要抓手,加快推進質量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