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景洪市嘎灑鎮曼洪村的種糧大戶康朗恩,許多農技人員和農戶都認識他。他十餘年來一直在從事水稻、玉米規模化種植,每年少百來畝,多則近千畝的水稻、玉米種植規模,是景洪市少有的幾個穩定從事糧食規模化種植農戶之一。
多年來,在農業部門的支持和他勤奮的努力下,水稻和玉米生產從過去主要靠人力的傳統種植方式,逐步發展成整田、播種、施肥、打藥、收割等工序都近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糧食機械化生產技術的投入,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水稻規模化生產得以實現。多年的生產,他與糧食加工商建立了良好的產銷鏈,聯合進行合同生產,很好地解決了產品銷售問題,極大地降低了糧食生產風險。每年積極購買糧食生產保險,增強了抗自然災害的能力;虛心學習新技術,生產管理更科學合理。
現在他已經和冬季蔬菜生產商籤訂了2021年近千畝的糧食生產用土地合同,準備用今年學習到的新技術開展更大規模的糧食生產。
【來源:景洪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