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華民族傳承已久的中秋佳節,每到這一天炎黃子孫們幾代家庭的老老少少齊聚一堂,賞著圓月、吃著月餅。
與大陸各地的地域文化差異一樣,臺灣也有像廣東潮汕中秋拜月、黎族八月會這樣的特殊慶祝中秋的方式。除了吃月餅和賞月這兩件與大陸一樣的慶祝方式之外,臺灣人將傳承與創新結合在一起的中秋烤肉漸漸地變成了中秋節最重要的習俗。你可以想像得到中秋節當天,臺灣大街小巷上每家每戶拿出自己的烤肉架架在路邊燒烤的場景嗎?
為什麼烤肉會超過月餅成為臺灣人過中秋的主流慶祝食品呢?
相傳大約20年前,臺灣萬家香醬油推出了一支叫「一家烤肉、萬家香」的電視廣告,然後隔了幾年金蘭醬油又推出了「金蘭烤肉醬」的電視廣告,加上同一時間萬家香醬油為了和金蘭醬油競爭,更新了自己「一家醬油、萬家香」的廣告,以新的版本、更好的視頻畫面、更好的言語形式與之相抗。
於是乎臺灣人民在兩家醬油廠商的電視廣告的不斷轟炸下,加上同一時間頂好、家樂福、萬客隆之類的大型賣場陸續登陸臺灣,也順便在中秋節前夕舉辦起了燒烤相關用品與食材的特賣會。不知不覺中,臺灣在這場商業廣告大戰的影響之下,漸漸的開始把烤肉當成了中秋節最重要的傳統活動、有些地方甚至認為它是中秋唯一的主角。
雖然臺灣的中秋烤肉已經盛行了20年,但是月餅作為流傳了百年的中秋食品還是有著一定的影響力。雙黃白蓮蓉月餅最為常見,而苗慄客家地區的綠豆凸月餅和日月潭竹炭、野菜、龜苓膏、紫蘇梅肉月餅則呈現得似百花齊放。可想,臺灣人過中秋也是蠻有口福的!
中秋之夜,臺灣的高山族還會穿起美麗的民族服飾,齊集在「日月潭」邊,玩起一種「託球舞」的遊戲。還記得小學課本上關於日月潭邊大尖和水花這對青年夫婦,用金斧砍死深潭中吞食太陽的公龍,又用金剪刀殺死了吞食月亮的母龍,還拿了大棕櫚樹枝把太陽和月亮託上天空的傳說嗎?對了,就是為紀念他們的。現在每逢中秋,高山族同胞都要到日月潭邊來模仿他們夫婦託起象徵太陽和月亮的彩球,不讓彩球落地,以求一年的日月昌明、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臺灣人過中秋,過的新,也用心過。
我是陽光分割線
關注陽光學院了解更多資訊,小熙將為您傾心服務
轉載請註明陽光學院,一鍵關注分享,感恩所有!
—歡迎查閱更多陽光學院文章—
策 劃:邱 明 鄭麗香
編 輯:陳松林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案:2013級應用心理學專業 謝天寧
覺得不錯,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