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大熊貓的叫聲提供了一個「來電顯示」】
研究人員稱,大熊貓叫聲就像來電顯示一樣,在長達65英尺(20米)的距離內向附近的鄰居公開它們的身份。研究發現,它們還能在30英尺(10米)外辨認附近動物的性別。叫聲中包含的關於叫聲者身份和性別的信號為熊貓提供了重要信息,熊貓通常在密集的竹子棲息地相互作用。科學家說,這些叫聲被野生動物用來識別潛在的配偶,並避免危險的捕食者。大熊貓咩咩叫的叫聲就像來電顯示一樣,在65英尺的距離內向附近的鄰居透露自己的身份。它們還能在30英尺的距離內識別自己的性別。
大熊貓,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獨居動物。在竹林中,有效的交流對於尋找伴侶和避免潛在的有攻擊性的競爭者很可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在竹林中,視覺接觸的機會是有限的。眾所周知,當雄性大熊貓在高溫下遇到雌性大熊貓時,會發出很高的叫聲,這表明這些叫聲對於協調交配活動很重要。
然而,如果不能在大熊貓生活的竹林環境中進行可靠的傳播,那麼以咩咩叫聲披露的信息對大熊貓就沒有用處。通過確定與交配有關的咩咩叫聲可能與熊貓不同的範圍,這項研究為大熊貓的繁殖策略提供了新的線索。來自加利福尼亞聖地牙哥動物園環境保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100種不同距離的叫聲進行了回放,以確定這些瀕臨滅絕的動物從噪音中收集到了什麼信息。
他們通過揚聲器播放了10隻成年大熊貓的叫聲。這些音頻片段在距離揚聲器30到130英尺(10到40米)的距離內被重新錄製,並分成30英尺(10米)的間隔。這些錄音讓專家們能夠準確地確定在不同距離的通話中攜帶了哪些信息。這段錄像是在加利福尼亞聖地牙哥動物園野生動物園的一個混合竹林中進行的,那裡的竹子密度與自然大熊貓棲息地的竹子密度相似。「在這些距離上,雄性大熊貓能夠區分陌生和熟悉的同性競爭對手的叫聲,這有助於避免直接的、潛在的攻擊行為。」「女性將有機會熟悉某些男性的發聲方式,這些男性能夠戰勝其他競爭對手,並在發情(生育)前與她們保持近距離接觸。」
研究結果表明,在竹林環境中,大熊貓叫聲的聲音結構在長達65英尺(20米)的距離內保持獨特。研究還發現,在超過30英尺(10米)的距離內,大熊貓無法通過叫聲分辨雄性和雌性。該研究的作者在一篇關於這一話題的論文中寫道:「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只有當人們彼此距離在65英尺(20米)以內時,聲音識別和發出個人身份信號的能力才會變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