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交車上大聲讀英語,是對是錯?
4月7日,「上海公交車上大聲讀英語」的主角接受澎湃新聞採訪,講述了她記憶中這段視頻的來龍去脈。
日前,一段在上海公交車內拍攝的視頻在網絡上火了。視頻顯示,一名短髮女乘客在擁擠的車廂內,手捧一本《英語高級口譯教程》高聲朗讀,周邊乘客勸她放低聲音,朗讀者卻理直氣壯:「你們不懂,英語就是要大聲說。」她還表示,自己正在抓緊時間學習,其他乘客勸阻她是「不道德、沒素質」。
對於視頻發生的時間地點,有網民爆料稱,事發於4月6日早上8點半左右,地點位於上海一輛746路公交車上。
4月7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746路公交所屬車隊了解到,6日早上在往浦東方向的一輛公交車上,確實有一位女乘客因為大聲讀英語,引起了周邊乘客不快,並因此發生口頭上的爭執。公交車司機聽到爭吵的聲音,但由於車輛正在行駛中,他無法及時勸止爭吵的乘客。
截至發稿,澎湃新聞幾經努力,未能聯繫到視頻中出現的其他乘客或當時在車上的乘客。
這段視頻在網上傳播後,迅速成為焦點,網民觀點基本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學英語值得鼓勵,但學習者要注意場合,特別是在除課堂外的公共場合,要注意避免幹擾其他人。另一派則認為,社會對一些個人行為要寬容,在維護自己權益的同時,也要注意維護他人的權益。還有網民列出前一陣「女子在上海地鐵站蹲著等地鐵被指不文明」的消息說,指責者應該考慮到蹲著的女子是否已經很累了,而地鐵站內候車的座椅沒空位了;同樣,在指責這名女朗讀者之前,也要先考慮她是否急著考試,是否太過於全神貫注而漸漸將聲音提高。
一位網民強調,不能為了吸引點擊量或點讚數,隨意在網上傳播沒有違法行為的公民個人行為,「尊重人權先要從尊重隱私做起。當然,每個人在做一件事前,也要先想想是否違法,是否幹擾到他人,是否涉嫌不道德。」他認為,微信、微博等社交軟體,也應該儘量自我過濾涉及個人隱私的行為,「個人隱私一旦曝光,最怕對家人造成傷害。」
「讀英語做錯了嗎」
4月7日,澎湃新聞記者聯繫到視頻中大聲朗讀英語的短髮女乘客周悅(化名)。
她自稱今年35歲,是一位單親媽媽,有一個6歲即將上小學的女兒。由於目前在上海工作的工資不高,她的生活較為艱難。
為了給女兒更好的生活和學習條件,周悅目前邊工作邊讀書,期望考取英語高級口譯證書。她強調,很多知名外企都非常看重這張證書,她希望考取後,能有機會進入全球500強外企工作。
周悅稱,由於平時工作繁忙,所以才會抓緊時間讀書,包括上班乘公交車的時候。
「我起初讀書的聲音並不響,但車上的一些中老年女乘客就開始罵我,對我人身攻擊。我忍不了了,所以才提高了朗讀的聲音,作為還擊,最後只能反擊罵回,我是『自衛行為』。」周悅在電話中向澎湃新聞記者哭訴,自己並沒做錯什麼,周邊乘客之所以辱罵她,可能是嫉妒她「每天都在進步」。
「生活已受到影響」
周悅強調,網上流傳的視頻並不完整,沒有呈現最初自己被其他乘客「群起辱罵」的場景。現在,這段不完整的視頻影響到自己的生活。「老闆也知道了這件事情,讓我去把網上的視頻處理掉。雖然工作還是讓我繼續做著,但指不定今後會變成什麼樣。」
她更憂心的是,這件事可能給女兒造成影響,萬一女兒身邊的同學等看到了這段視頻,可能會成為日後嘲笑女兒的把柄。
一名上海的公交車企業管理人員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現在公交車廂裡有車載電視,還有語音報站系統,都會發出聲音,如果再加上其他聲音,的確可能會讓大部分乘客感到有些吵鬧,尤其是喜歡安靜一些的人。
「雖然《上海市公共汽車和電車乘坐規則》中沒有寫入類似『車廂內不得大聲喧譁』的規定,但車廂作為公共場所,我們認為還是安靜一些為好。」該管理人員說,「如果乘客之間因為某種原因產生意見分歧,也希望大家能心平氣和地協商解決,或通過正式渠道解決,不要在車廂中相互爭執。」
【對話】
「罵我的幾名乘客互相聊天,比我讀英語還響」
澎湃新聞: 能給我們還原一下這段視頻的來龍去脈嗎?
周悅: 4月6日8點多,我從玉田路曲陽路站上車,乘746路公交車前往位於浦東的公司上班。我一開始坐在公交車的最後一排座位上。由於即將要參加英語高級口譯的口試,所以我坐定後拿出高級口譯教程練習口語,當時我朗讀的音量並不大,感覺沒有妨礙到其他人。
可我沒讀幾句,就有幾個中老年女乘客開始罵我,她們坐在我前面,還隔著好幾排位子。看模樣她們大概五六十歲的樣子,互相認識,一起罵我「神經病、十三點」,還說我朗讀英語是在作秀。
我聽著受不了,就挪到車廂前面的位子去了。但是她們依舊罵我,不讓我讀書。我本不想和她們理論,就提高了自己的朗讀音量,希望能蓋過她們罵我的聲音。後來越來越多的乘客加入進來,一起罵我、嘲笑我。我不能不自衛吧?這才反擊罵回去的。
澎湃新聞: 她們為什麼要罵你呢?
周悅: 我覺得她們就是嫉妒我,不讓我進步,不讓我讀書。她們年紀大了,自己不進步還不讓別人進步。
其實,我每天上班乘公交車都能碰到她們,因為大家時間都差不多,乘坐8點多發車的746路總會碰到。事發那天並非是我第一天在公交車上朗讀英語,因為剛考出來高級口譯的筆試,又要應付5月份的口試,所以我才會利用乘車的時間練習口語。
事發的兩三天前我就開始朗讀了,當時她們幾個就罵我,同樣對我出言不遜,我忍了下來。其實她們自己在公交車上還大聲聊天,聲音比我朗讀英語要大得多,卻反過來罵我。
「我是單親媽媽,有個6歲女兒,還要照顧父母」
澎湃新聞: 你為什麼要考高級口譯?
周悅: 我在一家外貿企業工作,平時接觸的多是外國人。雖然我的英語水平還不錯,剛考出了英語8級,但是為了今後能到500強外企工作,有更好的發展,就要考出高級口譯證書,一些知名外企都非常看重這張證書。
我是個單親媽媽,有一個6歲的女兒,明年就要讀小學了;我又是家裡的獨女,還有一雙父母,他們的退休工資不高。他們都指望著我一個人來養活。以我現在的工資,在上海生活已屬不易,還要養活家人,真的非常艱難,所以我必須要抓緊一切時間努力進步,靠我自己的奮鬥給家人創造好的生活條件。
澎湃新聞: 你平時生活是怎麼樣的?工作很忙嗎?
周悅: 我一般早上6點起床,起床後先看半小時書。然後再洗洗弄弄,吃個早飯,到7點半左右出門上班,9點之前到公司。公司規定是傍晚5點半下班,但我一般不可能準時下班,會加班到7、8點。下班後趕到上海外國語大學自習看書,10點回家休息。
我一天的時間很緊張,除了上班就是讀書,而平時的工作又特別忙,所以只能抓緊任何機會讀書,包括乘公交車的時候。
「拍攝視頻的人非常不負責任,只截取了後半段放到網上」
澎湃新聞: 你之前在其他公共場合朗讀過英語嗎?
周悅: 我曾經在地鐵車廂裡朗讀英語,也沒有人說什麼。包括這次我在746路上讀書,一開始坐在我身邊的老大爺也沒說什麼。我的朗讀聲並不大,沒有妨礙任何人。
很少有人在公交車上讀書,大部分的人都是在聊天、聊微信、看電影、打遊戲。這些自己大聲聊天卻出來辱罵我的人才是真正的素質差,她們的心理很狹隘,嫉妒我在學習在進步。
而且拍攝視頻的人非常不負責任,只截取了後半段視頻放到網上,並沒有呈現別人辱罵我的場景,分明就是斷章取義。
澎湃新聞: 如果當時有人好好和你商量,你是否能接受建議?
周悅: 如果你好好和我說小聲一點讀書,你需要安靜休息,你文明一點,我都可以接受。但就是不能高聲罵我,對我人身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