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湯合二妙散、止痙散治療身體煩疼

2021-02-07 杏林學苑



杏林課堂改版了,視頻可以點播看


為了方便廣大杏林學苑用戶觀看學習課程,杏林學苑技術團隊特地打造了一套全新的在線學習課程,大家可根據自己特長選擇相應課程學習,隨時隨地點播學習每周一會上傳新視頻,祝您高效快速的提高診療技術。


觀看方法:點擊文章最下方閱讀原文,即可進入系統,選擇相應課程進行


⊙作者:彭堅

⊙編輯:杏林君



臨床醫案


周某,女,62歲,農民。


2010年4月24日初診:患者四肢疼痛酸脹多年,遇到天氣變化或勞累加重,時發時愈,做過各種檢查,類風溼因子不高,有輕度腰椎骨質增生,飲食、二便尚可。


最近周身疼痛,右下肢從臀部到小腿脹痛厲害,活動稍舒,躺下尤劇,以致心煩不眠,舌淡,苔薄黃,脈弦細。處以柴胡桂枝湯合二妙散、止痙散:


柴胡10g,桂枝10g,白芍30g,炙甘草10g,黃芩10g,黨參15g,半夏10g,生薑10g,大棗10g,黃柏10g,蒼朮10g,蜈蚣1條,全蠍10g。7劑。


2010年5月2日二診:服上方後,臀部及小腿肚痛顯著好轉,全身酸痛也有改善,頸部不適,精神疲倦,舌淡,脈弦細。原方加減:


柴胡10g,桂枝10g,白芍30g,炙甘草10g,黃芩10g,黨參15g,半夏10g,生薑10g,大棗10g,黃柏10g,蒼朮10g,葛根50g,黃芪30g。7劑。


2010年5月10日三診:服上方後,頭頸部及上身疼痛全部緩解,精神亦好轉,僅臀部留有酸脹感,脈舌同前,仍然用原方加減:


柴胡10g,桂枝10g,白芍30g,炙甘草10g,黃芩10g,黨參15g,半夏10g,生薑10g,大棗10g,黃柏10g,蒼朮10g,木瓜30g,懷牛膝15g,薏苡仁30g,黃芪30g,當歸10g。7劑。


服後臀部的酸脹感消失,一如常人。


用方思路


在經方中治療因風寒溼熱導致周身疼痛的方劑不少,大多數以溫陽散寒、利溼清熱為治,如烏頭湯、白朮附子湯、麻杏苡甘湯、桂枝芍藥知母湯等。臨床治療,習慣於用經方者,常常根據辨證論治的需要,選取以上方劑。


然而柴胡桂枝湯的立意卻與以上方劑有顯著的不同。《傷寒論》第151條云:「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柴胡桂枝湯方中共9味藥,即柴胡、桂枝、半夏、黃芩、白芍、炙甘草、黨參、生薑、大棗。


從證候來分析,「支節煩疼」是指四肢煩勞酸疼,雖不劇烈,但纏綿不已;從方劑的組合來分析,本方是小柴胡湯與桂枝湯的合方,兩方都以「和法」為治療原則,而不是以祛風、散寒、祛溼、止痛為目的。



這種病痛,最常見於中老年到體質比較虛弱的患者,最容易在勞累過後、天氣變化、季節更替時發生,各種檢查都顯示不出有嚴重疾病,用藥偏涼、偏溫則患者都感覺到不適。這是身體虛弱或年齡趨於衰老,肌肉筋骨不勝勞累,不能適應溫差、溼度變化所致。


這種因為身體不能和調而出現的病痛,不能當作風溼一類病來治療,應當視為「亞健康狀態」,採用「和法」調治,故以小柴胡湯與桂枝湯合用,和陰陽,和表裡,和營衛,和氣血。


全方藥性平和,不偏溫,不偏涼,具有調補與治療兼施的特點,故在中老年人和亞健康人群中運用很廣。



疼痛是由氣候變化引起的,如開春季節溼熱萌生,則合用二妙散,即加蒼朮、黃柏;如屬勞累所致,則合用當歸補血湯,煩疼而致睡臥不安,再加雞血藤、酸棗仁、茯神,如疼痛以臀部腿部為甚者,則合用四妙散,即二妙散加懷牛膝、薏苡仁;如疼痛牽涉到頸部,則合用葛根湯,即加葛根;如疼痛劇烈,則合用止痙散,即加蜈蚣、全蠍等。



還有一些中老年人,總感到有一股氣在身上竄動,氣走到哪裡,則哪裡疼痛,按之即打嗝,令人稱奇,用尋常疏肝理氣之法不效。我後來從劉渡舟先生的《傷寒論十四講》中得知,當用此方治療。


總之,中老年人就像一部使用了幾十年的機器,部件老化,容易出現這裡或那裡的故障,肢體經常會有一些莫名的不適,不宜大補、大瀉,只需調節、維修,而此方是特別適合的方劑。





本文來源:《鐵桿中醫彭堅·湯方實踐錄》。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並註明轉自杏林學苑(xinglinxy)。本微信所發布內容的版權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點擊閱讀原文,直接進入杏林課堂

相關焦點

  • 經方應用之柴胡桂枝湯醫案
    今見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知太陽病未罷,即外證未去之意;微嘔,心下支結,為少陽樞機不利,膽熱犯胃之徵。此乃太陽病邪未解,而又併入少陽,形成太陽少陽並病。然惡寒為微,僅四肢關節疼痛,而無頭身疼痛,說明太陽病較輕;微嘔、心下支結,較之心煩喜嘔、胸脅苦滿而言,足證少陽病亦不重。此太陽少陽並病而證候俱輕,治以太少兩解之法,以小柴胡湯、桂枝湯各取半量,合為柴胡桂枝湯。
  • 臺灣「經方奇人」張步桃講柴胡桂枝湯
    《傷寒論•少陽病篇》第225條: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而不名桂枝柴胡湯者,以太陽外證雖未去,而病機已見於少陽裡也,故以柴胡冠桂枝之上,意在解少陽為主,而散太陽為兼也。」
  • 如何理解柴胡桂枝幹薑湯證?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柴胡桂枝幹薑湯方柴胡半斤 桂枝三兩(去皮) 乾薑二兩 栝樓根四兩 黃芩三兩 牡蠣二兩(熬) 甘草二兩(炙)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 升降散合銀翹散針對扁桃體發炎及發燒有效
    我常用升降散和銀翹散,療效非常滿意。以下就升降散做一個簡單分析。關於升降散,蒲輔周曾云:「治療急性病,尤其急性傳染病,要研究楊慄山的《傷寒溫疫條辨》,餘治溫疫多靈活運用楊氏溫疫十五方,而升降散為其總方。治瘟疫之升降散,猶如四時溫病之銀翹散。」
  • 柴胡桂枝湯的方證要點與臨床應用
    ↑ 點擊上方【養生正道】關注我們 ↑導讀:「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看著眼熟嗎?這可是傷寒論選擇及填空題重點,複習得好的同學一定一下就能接上來——「柴胡桂枝湯主之」。那麼柴胡桂枝湯在臨床的實際應用如何?
  • 蔡長福:柴胡桂枝湯—各種不明症狀的難受都管!
    柴胡桂枝各半湯,加葛根湯白虎湯一起合上去,表、經、熱、氣、寒一個方幹完。他吃過撐脹,肚子滿想吃,吃過難受,厚樸七物湯。放屁特多的小承氣大承氣。再問問是條狀還是球狀,條狀小承氣可以,球狀大承氣可以。如果你要加柴胡桂枝各半湯,可以代替大承氣小承氣。大黃厚樸枳實帶一點多放一點,大黃搞的時間短一點,也可以代替幾個承氣湯。柴胡桂枝各半湯合一個承氣湯,表裡都解掉了,都包括了。
  • 劉夫子方解|五苓散
    默默關注 【藥配主成】 [組成]豬苓十八銖(去皮) 澤瀉一兩六銖 白朮十八銖 茯苓十八銖 桂枝半兩(去皮) [煎服法]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 柴胡桂枝湯加味治療骨質疏鬆症一例
    柴胡桂枝湯加味治療骨質疏鬆症一例作者 / 劉永臣編輯 / 劉剛 ⊙ 校對 / 許琦患者左某,女,58歲,開魯鎮民主街居民。2003年5月8日初診。回家後自服高鈣片、乙烯雌酚、骨折挫傷散不效,反增腹痛,大便秘結,肢體浮腫。5月8日來診,拍片示第五腰椎壓縮性骨析,腰椎廣泛密度減低,腰椎彎向左側,第三、四腰椎骨刺形成骨橋。方以骨質增生丸改湯加味,三劑罔效。轉方用復元活血湯,仍無寸功。
  • 【方證津要】柴胡桂枝幹薑湯是通治半表半裡(厥陰證)的經典方
    馮老所著《解讀張仲景醫學》一書對柴胡桂枝幹薑湯方證的解讀柴胡桂枝幹薑湯方證柴胡半斤 桂枝(去皮)三兩 乾薑二兩 栝樓根四兩 黃芩三兩 牡蠣(熬)二兩 甘草(炙)二兩右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 腹痛便秘失眠遭遇當歸芍藥散與桂枝人參湯
    方藥的適應證,即簡稱之為方證,某方的適應證,即稱之為某方證,如桂枝湯證、麻黃湯證、葛根湯證、大青龍湯證、柴胡湯證、白虎湯證等等。簡要病案周某,女,59歲,初診日期:2020年6月2日門診病案號:886833769。
  • 四逆散「家族」
    四逆散也是柴胡劑。第318條:「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洩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方芍藥、甘草為芍藥甘草湯,芍藥、枳實則為枳實芍藥散,經方中芍藥是治「急痛」的要藥,凡「腳攣急」、「腹中急痛」、「虛勞裡急腹滿時痛」都用芍藥。如芍藥甘草湯(四兩)、小建中湯(六兩)、桂枝加芍藥湯(三兩)均重用芍藥。小柴胡湯有胸滿,但腹痛者尚加芍藥。「婦人腹中諸疾痛,當歸芍藥散主之」,所以曰「緩急止痛」。
  • 中醫經典每天學一點保嗓秘方——半夏散及湯
    [原文點睛]   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各等分上三味,等分,分別搗篩,合治之。自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內散兩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 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的三大功效
    很多人都是到柴胡是一種中藥,可以清熱解毒,調理女性出現的子宮問題以及月經問題,那您知道柴胡疏肝散是什麼嗎?您知道柴胡疏肝散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嗎?不知道沒關係的哦,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有關柴胡疏肝散的用法用量的知識,抓緊來吧。
  • 【聽馮老講經方】經方治療面痤(之四)
    本次與大家一起學習的是「經方治療面痤」這一專題,這是馮老2015年10月22日應邀在南陽參加中華中醫藥學會2015年中醫美容學術年會所作的學術報告。【2.柴胡桂枝幹薑湯合當歸芍藥散方證】【病案1】李某,女,23歲,2013年11月21日初診。面痤2年,今年加重,月經前加重。
  • 柴胡葶藶湯治療胸腔積液一例
    患者入院初是血性積液,西醫予哌拉西林抗(2020.07.30停用,入院後總共使用2周)感染、解痙化痰、霧化等對症治療,中藥予血府逐瘀湯加葶藶大棗瀉肺湯治療後,積液稍有好轉,但不明顯,患者胸腔積液前後已經胸穿4次,每次引流液可達1800ml,引流後又形成積液,尋求中醫調治。
  • 柴胡桂枝湯講解
    又〈少陽病篇〉第225條:「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最重要的是下面這段文字:「......而不名桂枝柴胡湯者,以太陽外證雖未去,而病機已見於少陽裡也,故以柴胡冠桂枝之上,意在解少陽為主,散太陽為兼也。」這就是仲景先生的神妙。從前段的文字可了解,桂枝湯有調和營衛作用,又可調氣血。
  • 我的中醫經方故事連載(128)桂枝半夏厚樸湯治療咳嗽
    咳嗽,咳痰,讀書時候加重,考慮自己本身素有裡飲,太陰裡虛寒證,痰不多,每次都說話讀書時嗆咳,痰氣交阻,當時還考慮了小青龍的外寒裡飲,綜合自己的體質及身體發病情況,咳嗽特點,辨方證的時候,選用了桂枝湯半夏厚樸湯。
  • 王三虎:妙用當歸芍藥散治療卵巢囊腫
    妙用當歸芍藥散治療卵巢囊腫 王三虎教授是廣西中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柳州市中醫腫瘤研究所所長,熟讀經典,擅用經方,對腫瘤類疾病有豐富的治療經驗和理論探索。筆者作為王三虎教授的學生,隨其臨證受益頗多。現將王三虎治療卵巢囊腫的經驗介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