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馬懷德寄語法大教師:後疫情時代教師的職責、操守與行動

2020-12-08 澎湃新聞

後疫情時代教師的職責、操守與行動

——馬懷德校長在2020年教師節

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隆重簡樸的大會,共同慶祝第36個教師節,這是進入後疫情時期迎來的第一個節日。在此,我代表學校,向各位同事致以節日的問候!向離退休教職員工致以美好的祝願!對獲得榮譽的教職員工表示衷心的祝賀!

時隔八個月、229天,歷春經夏,終到初秋時節,校園在一片沉寂又恢復熙熙攘攘,法大經受住了這次疫情大考,離不開各位同事線上線下、校內校外,十分用心、十足用情、十倍用力地呵護著這個校園、堅守著這份事業。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危機面前,各個崗位的全體教職員工都在以自己的行動,努力奮戰在抗疫「第二戰線」,作出了獨特的貢獻,留下了很多動人的場景。可以看到,湖北籍任課老師們,克服封城居家隔離等不利情況,堅持完成好每一項教學任務;國際法專業老師們,以筆為刀,接續在境內外媒體為國家抗疫發聲,反擊國際霸凌勢力;輔導員及志願者老師們,有的甚至帶著無人照看的子女,一起為無法返校的畢業生打包寄送行李;校醫院醫護人員們,在疫情最吃緊、物資最緊缺的時刻,白衣執甲,義無反顧,全員到崗參與前線疾控工作;後勤系統服務人員們,每日起早貪黑,確保將可口餐食送至集中隔離的師生、家屬院獨居住戶等。在這當中,沒有一個人選擇獨善其身,也沒有一個人選擇畏葸退縮。在此,我要特別向一直奮戰在抗疫戰線上的教職員工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上學期,我們「雲端齊聚首,千裡共學堂」,將真實課堂實況平移到虛擬空間上,實現了一次史無前例的線上教學學期。學校一共開設課程2007門次,參與學習學生11614人,此次課程覆蓋之廣、參與師生之眾,教學效果之佳,是以往慕課、公開課、視頻課等線上教學形式不可比擬的。我們組織了史上最大規模線上研究生複試,3200餘人次的導師和工作人員組織2600餘名考生順利完成了360場次的「雲」複試,最終順利錄取了1700名研究生,做到了零事故。所有這些,都是舉全校之力,匯全校之智,精密設計、精心籌備、精細組織的集體成果。

感念同事們共渡難關之餘,我也在重新思考:疫情對高等教育帶來的深刻變化,以及後疫情時代高等教育模式可能發生的變革、融合與發展,如果進一步追問:脫離了物理意義的課堂,大學教師的作用是什麼,教師職業的價值是什麼,未來的大學教育何去何從?關於大學教師應對後疫情時代的職責、操守與行動,我想同大家交流四點想法。

首先,在網絡互聯的時代,做師德師風的擔綱者。

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育脫貧託舉希望」。德行舉止,依然是國家與社會對於教師職守的首要要求。在自媒體勃興的年代,人人都是傳聲筒,難免會在一些教師負面事件的評價中反映出社會暴戾的一面,進而演化成了道德危機。在網絡集體「圍觀」下,教師職業的思想品德、職業操守、個人舉止都面臨著更高標準的衡量和考驗。

我們常論「以德潤心」,就是希望老師們在身體力行中展現出更有仁愛、更加溫潤,更具感召作用的道德水準,青年學子也對口碑好、品行正、業務強的老師充滿認同和感恩,德行是教師的立身之本、行為底線。但我認為,在新社會背景下,個人師德師風塑造,既是底線思維,也是目標導向,我們每個人都「永遠在路上」。老師們需要多行善為,弘揚社會風尚,而不只是不作惡行,埋首本職工作,我們要展示出更加清晰可見的道德力量和追慕榜樣。梅貽琦在《大學一解》中說,「學校猶水,師生猶魚,大魚前導,小魚尾隨,從遊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為而成。」老師立德擔當,學生才能耳濡目染,追隨效仿。在受表彰的老師當中可以看到,民商經濟法學院霍玉芬老師在援疆事業上毅然接棒,甘於奉獻,是大愛之舉;社會學院馬皚老師在教書育人上忠於志業,深耕細作,是匠心之美;法和經濟學研究院席濤老師為學生就業費盡思量,全力護航,是樹人之善。師德師風從不是籠統的概念,而是落在每一次作為、每一件善舉之上。在法大,敢於擔當師德先鋒的老師還有很多,今後學校要深入挖掘正能量事跡,善於立典型樹楷模,爭取輿論場的先聲和主動,讓「四有」好老師成為最時尚的追求。

第二,在技術賦能的時代,做能力精湛的多面手。

疫情對教育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技術手段的迭代革新。課堂的延伸,已經超越了教室這樣的空間存在。哪裡有師生,哪裡便是課堂。圍繞線上教學,關於課堂問答、資料共享、教學板書、考核考試、論文答辯等教學形式內容都在相應地發生調整,對參與其中的師生來說,都是一次「摸著石頭過河」的難忘經歷。

傳統上講,人文社科專業的授課對於技術的依賴度是有限的。疫情倒逼下,我們開始不得不深度參與到新的技術手段和網絡平臺的運用中去,親自感受其中的困難和利好。新的秋季學期已經開始,線下教學秩序將恢復如常,但我希望我們能充分珍惜這涉及數百名教師、長達四個多月的線上教學經驗,系統總結教訓與收穫,關注線上線下教育的融合建設、協同發展。尤其重點思考如何發揮線上教學在資料信息檢索、教案完善更新、師生互動輔導、考試模式優化等方面的優勢,利用技術手段帶動教學質量的新一輪大躍升。我一向主張,如今已不是一個ppt、一份教案可以重複使用的時代,教學要「常講常新,常教常明」。我們的老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們,要善於利用學校各類教學、學術、圖書等資源和平臺,敢於創建出更有效率、更有共鳴的教學模式。學校則會想方設法持續建設先進便捷的新技術新平臺,學院路校區教學圖書樓也將投入使用,希望在這相對侷促的校園裡,能夠在軟硬體上竭力為老師們的事業能力發展提供足夠寬廣的空間。

第三,在教學交互的時代,做良師益友的大先生。

去年教師節大會,潘漢典先生在視頻中曾寄語「老師們要和同學們一起,一起學習,建立親密的關係,師生之間要一條心。」這段關於教與學、師與生的關係闡釋,既平白樸實,又切中要害。線上教學沒有構成教學、師生之間的物理屏障,反而降低了成本,拉近了距離,師生關聯性愈發密切。在此背景下,教師要展現自身「教」的主體性,要拉動學生「學」的自主性,在良好互動中促進教學相長,形成「師生一條心」。

雖然溝通變得便利,但我們並不希望老師們成為全天候的「課業保姆」,如何推動學生自主、自動、自發地學習,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是關鍵。我們一方面要豐富教學方法,豐沛教學內容,滿足同學們多層次、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使之充分享受學習的趣味性與成就感;另一方面也要調配個人的時間資源、學術資源、社會人脈資源,為同學們的學習排憂解難、創設平臺、創造機遇。教書育人是一個「全員、全程、全方位」的系統工程,老師不應只是學業上的「教書匠」,還應是真心實意關切學生成長的「大先生」。值得關注的是,疫情過後就業形勢愈發嚴峻,未來兩三年內,法大全體老師們要將教學工作和個人資源的重心適度地轉向學生的就業出路上來,和學校的學工部門通力合作,齊心破解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第四,在知識普惠的時代,做社會進步的推動人。

疫情發展至今,許多世界知名大學法學院的課程不得不繼續以雲上的形式開設,以知識為商品或媒介的網絡傳播平臺也蓬勃生長。大學在面向公眾需求、傳播專業知識、擔當公共責任等方面,正呈現著一種更加開放、普惠、包容的姿態。《民法典》頒布以來,學校主動聯合多家媒體,開展了多場公益性普法宣傳活動,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不少老師也積極利用網絡平臺宣講專業知識,發揮專業優勢,贏得了無數粉絲的關注和追捧。

高等教育不是象牙塔內的獨角戲,大學承擔著推動社會進步的職責使命。這當中,我們不能迴避知識市場化、流俗化、商品化的趨勢或弊端,但也要認識到敢於面向社會、面向大眾是大學自信和能力的展現,對於學校聲譽、教師榮譽都有很強的提升作用。很多校友在參與了學校的在線法律培訓學習課程後,也格外感慨如同重返了大學的課堂。隨著線上教學技藝的磨合日臻嫻熟,學校將乘勢而上、主動而為,積極建設開放教育平臺、終身教育平臺,共享更多大學課程,也將鼓勵老師們參與到開放教育、公益教育的活動中去,將法大聲音、法大智慧、法大觀點傳播出去,用專業知識普及法律理念、公民意識和社會公義,引導社會和諧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的重要講話中提出,思政課教師「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這「六個要」,不只是對思政課教師的要求,同樣是對全體教育工作者的期許,「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必須正視,「未來已來」,疫情帶來的變化影響深遠,我們難以預料,未來是否有更多「黑天鵝」、「灰犀牛」事件發生。但無論情勢變化如何,大學與教師,永遠和國家、社會、教育事業的命運緊密相連,並且將強韌地賦予高等教育更大的意義和價值。

「萬裡歸來顏愈少,笑時猶帶玉蘭香」,新學期應該有樂觀向上的新氣象、新面貌。我們共同期待,瘟疫已祛,四方安平,一同沉心靜氣,在新時代迎接新挑戰。

謝謝大家!

法大微信 【第20200910期】

內容來源:學校辦公室

攝影:尹建峰

原標題:《校長馬懷德寄語法大教師:後疫情時代教師的職責、操守與行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開學典禮丨校長馬懷德寄語2020級本科生:法大絕對不會「由你玩四年」
    法大絕對不會「由你玩四年」校長馬懷德在中國政法大學2020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的致辭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2020級同學們:大家上午好!法大,疫情面前仍迎難而上。持續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一遇的健康危機。此次疫情防控,既是一次社會治理能力的大考,更是一次致公精神的淬鍊。在這場疫情中,法大人和全國人民一道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 收到教師節寄語的他們,這樣說...
    認真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寄語精神,對於全面推進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的節日祝賀和誠摯慰問在法大教師中引起了積極討論和熱烈反響。
  • 法大校長馬懷德:應急防護物資應由國家統一無償配給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法大校長馬懷德:應急防護物資應由國家統一無償配給中國政法大學校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會長馬懷德。圖/中國政法大學官方網站 尹建峰 攝新京報訊(記者 韓沁珂)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持續發展。
  • 高考季 | 想要報考中國政法大學 馬懷德校長親自為你介紹!
    隨著招生季的臨近,中國政法大學將舉辦一系列抖音招生宣傳直播活動,首期招生直播我們邀請到了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教授,為大家解讀法大的校史校情,如果你的志願是邁入中國政法大學,那麼今天這一期推送,一定要看哦!
  • 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致辭研究生:板凳要坐三年冷,學術樂趣始自生
    新京報訊(記者 劉洋)「板凳要坐三年冷,學術樂趣始自生」,9月11日,中國政法大學(以下簡稱法大)圖書教學樓傳來陣陣掌聲。當日, 2020級研究生開學典禮在首次啟用的圖書教學樓舉行,據悉這也是法大落成的最大單體建築,校長馬懷德致辭鼓勵研究生新生,還引用電影《功夫熊貓》裡的臺詞,提醒學生們做學術「要守得住寂寞」。
  •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寄語2020研究生:板凳要坐三年冷,學術樂趣始自生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寄語法大2020級研究生:板凳要坐三年冷,學術樂趣始自生板凳要坐三年冷,學術樂趣始自生——馬懷德校長在中國政法大學2020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致辭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2020級研究生同學們:
  • 畢業典禮 | 校長馬懷德寄語2019年研究生:請你帶走「五句話」
    請你帶走「五句話」——在2019年研究生畢業典禮上的致辭中國政法大學校長
  • 教師節校長寄語,機構最新活動方案+海報,自取
    今年9月10日會是第36個教師節,雖說不是學生的節日,但是和學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作為每天都要和學生家長直面的存在,老師可以說是機構的名片。許多機構在暑假期間會開展師訓、或是講座,今年疫情期間,線下雖然停課,但很多老師依舊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教學,這些圖文資料都可以用作機構的師資宣傳。對內,也需要一些溫情福利,熱絡一下教師員工的心。
  • 犯其至難,圖其至遠——校長馬懷德在中國政法大學2020級本科生開學...
    (校長 馬懷德 攝影 盧雲開)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2020級同學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齊聚法大操場,隆重舉行中國政法大學2020級本科生開學典禮。歡迎你們來到法大,成為新一屆法大人!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我們見證了太多的歷史,吞噬數億生命的澳大利亞山火,一個月熔斷四次的美股,風雲變幻日趨緊張的國際局勢,以及影響深遠的新冠疫情。今天是不平凡的一天,今天我們能夠如期開學並在此隆重舉行開學典禮,昭示著經過半年多的努力,我們國家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也昭示著我們校園的疫情防控「保衛戰」取得了巨大成效。
  • 中國政法大學黨委書記胡明、校長馬懷德攜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中國政法大學黨委書記胡明,校長、黨委副書記馬懷德,其他黨委常委、部門主要負責人及各學院院長共計19人參觀調研。胡明書記、馬懷德校長一行參觀了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在線訴訟體驗區和辦公開庭兩用的新型網際網路審判法庭。
  • 教師節寄語:通山七大名校校長寄語
    在成就自己的同時,幫助無數生命的成長,教師這一職業,正是立己達人的最佳詮釋。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一生的職業,選擇了教育,就選擇了一生的牽掛。每一個為師者從踏上講臺的那一刻起,都有一個關於教育的初心。這顆初心,也是教育最美妙的地方,在於為師者每一天都和無數真誠的靈魂和無條件的信任相遇。在這春華秋實、收穫滿滿的美好時節,我們迎來了第36個教師節。
  • 馬懷德:民法典時代的行政法回應
    為尋求答案,記者對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教授進行了專訪。民法典時代的行政法回應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校長 馬懷德這實際上是要求行政機關履行行政法職責,所以需要行政法律法規對此作出相應規定。再如,動產抵押、婚姻登記、建築物住宅的續期、政府協助設立業主大會和選舉業主委員會、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行政機關承擔了大量行政職責和義務,需要制定或者修改相關行政法律法規予以回應。如果民法典為行政立法留下空間,而行政法卻沒有及時跟進,那麼民法典的實施就會受到影響。
  • 金州部分教師寄語師生:充分發揚超越逆境,勇攀高峰的精神
    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師寄語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熱情,激勵金州師生充分發揚超越逆境、勇攀高峰的精神,以培養其自信、自立、自強、自主的心理品質,從而達到發展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
  • 後疫情時代,我們想和200位校長談談
    後疫情時代,我們想和200位校長談談 2020-06-08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受聘天津市委法律顧問
    期間,校長馬懷德受聘天津市委法律顧問。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頒發聘書並會談。天津市委副書記陰和俊參加。  李鴻忠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的重要論述,健全完善天津市法律顧問制度,更好發揮法律顧問的作用,切實提高黨委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水平,加快推進新時代法治天津建設。各位法律顧問是法學界、法律實務領域的知名專家、拔尖人才。
  • 淺談教師的職責
    關於教師的職責,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在《師說》裡是這樣定義的:「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教師的職責賦予了新的內涵,黨的教育方針明確指出「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那麼教師的職責簡言之就是:教書育人。然而,由於種種主客觀原因,教師的職責出現了弱化,教師不得不違心、痛心地做著好象「不務正業」、與教書育人背道而馳的事情!
  • 教師節寄語丨通山七大名校校長寄語
    」在成就自己的同時,幫助無數生命的成長,教師這一職業,正是立己達人的最佳詮釋。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一生的職業,選擇了教育,就選擇了一生的牽掛。每一個為師者從踏上講臺的那一刻起,都有一個關於教育的初心。
  • 「學以報國,做時代新人」,七中實驗毛道生校長寄語新學期
    關注「成都優教」,開學季在這裡~校長寄語:「學以報國,做時代新人」成都七中實驗學校毛道生校長開學典禮——校長寄語全文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七實學子如同「靈芝」,七實教師就是「園丁」,七實教師願以真情的付出和智慧的教育幫助學子們幸福而完整地生長在七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