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大校長馬懷德:應急防護物資應由國家統一無償配給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法大校長馬懷德:應急防護物資應由國家統一無償配給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會長馬懷德。圖/中國政法大學官方網站 尹建峰 攝

新京報訊(記者 韓沁珂)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持續發展。截至1月27日24時,國家衛生健康委收到30個省(區、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515例,現有重症病例976例,累計死亡病例106例,累計治癒出院60例。現有疑似病例6973例。

隨著疫情發展,接下來的疫情防控工作應該如何展開成為討論重點。

在中國政法大學校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會長馬懷德看來,現在屬於非常時期非常手段,在全國30個省區市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情況下,政府有責任、有義務無償提供各地所需物資。此外,只有政府將信息準確、充分地公開,才能讓各方物資實現有效、即時配給。

以下為新京報記者與馬懷德的對話。

防護物資應實施配給

新京報:隨著疫情快速發展,湖北省內數十家醫院先後因物資短缺問題向社會求助,多數縣市也出現了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品脫銷的現象。由此看,在應急物資管理方面,當地存在哪些問題?

馬懷德:應急物資的儲備管理、配送使用,在《突發事件應對法》《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條例中都有規定,縣級以上政府應保證應急設施、設備、救治藥品和醫療器械等物資儲備。關鍵時候就應該調用這些儲備物資。如果出現物資短缺,說明儲備可能沒有完全到位。

另外還有全國範圍內的平衡問題。在湖北,特別是武漢緊缺的時候,其他地區也應該配合調用。抗震救災的時候,我們有對口援建,現在這種情況也應該明確省際間對口支持、社會捐贈等機制。

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後,這些問題應該逐步得到解決。領導小組就是要協調全國資源,集中用在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保證在最嚴重的地區實現有效阻斷和防控。

新京報:實施配給制有哪些優勢? 對於湖北乃至全國接下來的防護物資供給,你有何建議?

馬懷德:配給實際上是按計劃統一調配,是以免費或者低價進行供應。為什麼要實施配給?因為這是一次公共衛生事件,如果只靠各醫院、各單位自己去市場採購,可能因為囤積居奇、抬高物價採購不到。配給可以有效抑制這些市場行為。

現在屬於非常時期非常手段。目前全國30個省區市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政府有責任、有義務無償提供各地所需物資,至少讓醫務人員在防護用具和設備上無後顧之憂。

信息公開是有效配給的基礎

新京報:

民間物資捐贈是否也是應對物資短缺的有效方式?

馬懷德:社會捐贈肯定是一種補充儲備,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但要看怎樣才能做到有序、及時。這就要求省內或市內有人組織、調配社會捐贈的物品,不然有的醫院可能多到放不下,有的醫院可能根本沒有。

新京報:物資調配由誰來統籌最為合適?

馬懷德:如果是政府——特別是衛健部門下撥的物資,當然由政府調配。如果是社會捐贈,應該由紅十字會或衛生方面的社會組織調配。但後一種調配,也要依據政府相關信息,才能確保調配的精準化、有效性。

在政府信息方面,應該由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作為決策部門和協調機構,由具體的工作部門——包括衛健、工信、交通運輸等相關部門,各自負責相關領域的數據統計。比如防護用具、病床缺口這類需方信息由衛健部門統計,能提供的設施設備、用具用品這些供方信息則由工信部門統計,交通部門負責運輸情況統計。

與17年前的「非典」時期相比,實現信息的精確、公開要容易得多,藉助網絡可以很快統計出準確數字,到底缺不缺,缺多少?把統計的數字和政府調配、社會組織捐贈的信息對接好,才能充分有效的使用物資。

要提高應急法治意識

新京報:就你觀察,到目前為止,湖北在此次疫情中的應急管理表現如何?是否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馬懷德:在信息公開、應急響應的及時性方面,沒有完整、全面、準確、及時地適用法律,這確實需要反思。如果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及時報告,及時採取相應的監測、預警和處置措施,疫情可能不會蔓延到現在的局面。

新京報:在應急法律落實方面,未來還有哪些工作可以做?

馬懷德:《突發事件應對法》《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針對的都是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備而不用是最好的。一旦需要,還是要會用、敢用。

現在的問題是,很多人不知道有這些法律,或者不知道這些法律的具體內容,這說明日常應急法治培訓教育不足、應急法治觀念不強。遇到問題要麼手忙腳亂、要麼束手無策。最先想到的不是依法應對,而是一味等待上級的精神和指示。這是此次事件應該吸取的教訓之一。

相關焦點

  • 開學典禮丨校長馬懷德寄語2020級本科生:法大絕對不會「由你玩四年」
    法大絕對不會「由你玩四年」校長馬懷德在中國政法大學2020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的致辭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2020級同學們:大家上午好!法大始於法學教育、興於法學教育,從其誕生起就與新中國的民主與法治建設密聯繫在一起,時至今日依舊保持著鮮明的法學學科優勢和特色。法大,命運多舛卻初心不改。法大的68年,擁抱過彩虹,當然也經歷過風雨。法大經歷了文革時期的停辦,經歷了復辦時辦學條件的捉襟見肘。
  • 校長馬懷德寄語法大教師:後疫情時代教師的職責、操守與行動
    後疫情時代教師的職責、操守與行動——馬懷德校長在2020年教師節表彰大會上的講話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可以看到,湖北籍任課老師們,克服封城居家隔離等不利情況,堅持完成好每一項教學任務;國際法專業老師們,以筆為刀,接續在境內外媒體為國家抗疫發聲,反擊國際霸凌勢力;輔導員及志願者老師們,有的甚至帶著無人照看的子女,一起為無法返校的畢業生打包寄送行李;校醫院醫護人員們,在疫情最吃緊、物資最緊缺的時刻,白衣執甲,義無反顧,全員到崗參與前線疾控工作;後勤系統服務人員們,每日起早貪黑,確保將可口餐食送至集中隔離的師生
  • 高考季 | 想要報考中國政法大學 馬懷德校長親自為你介紹!
    隨著招生季的臨近,中國政法大學將舉辦一系列抖音招生宣傳直播活動,首期招生直播我們邀請到了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教授,為大家解讀法大的校史校情,如果你的志願是邁入中國政法大學,那麼今天這一期推送,一定要看哦!
  • 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致辭研究生:板凳要坐三年冷,學術樂趣始自生
    新京報訊(記者 劉洋)「板凳要坐三年冷,學術樂趣始自生」,9月11日,中國政法大學(以下簡稱法大)圖書教學樓傳來陣陣掌聲。當日, 2020級研究生開學典禮在首次啟用的圖書教學樓舉行,據悉這也是法大落成的最大單體建築,校長馬懷德致辭鼓勵研究生新生,還引用電影《功夫熊貓》裡的臺詞,提醒學生們做學術「要守得住寂寞」。
  • 奮戰在法治中國建設第一線馬懷德(中國政法大學校長、中國法學會...
    原標題:奮戰在法治中國建設第一線馬懷德(中國政法大學校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會長)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看著陡然緊張的形勢,我想:法律人能為疫情防控做些什麼?能做的是從專業角度發聲,提供法律方面的對策建議。於是,我很快通過媒體發出呼籲:只有政府將信息準確、充分公開,才能實現各方物資有效及時配給。
  • 家庭應急應準備哪些物資?北京市應急管理局發布清單
    新京報快訊(記者 應悅)今日(12月22日),北京市應急管理局發布了《北京市居民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2020版),引導居民家庭做好應急物資儲備。此次發布的建議清單包括基礎版和擴充版兩個版本。其中,基礎版包括應急物品、應急工具和應急藥物3類應急物資,涉及多功能應急燈、救生哨、壓縮毛巾,溼紙巾等物品。擴充版包括食品、個人用品、逃生自救工具、醫療急救用品、重要文件資料5類應急物資。本次發布的建議清單,是在2014年8月發布的建議清單基礎上修訂完善形成的。
  • 中國政法大學黨委書記胡明、校長馬懷德攜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中國政法大學黨委書記胡明,校長、黨委副書記馬懷德,其他黨委常委、部門主要負責人及各學院院長共計19人參觀調研。胡明書記、馬懷德校長一行參觀了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在線訴訟體驗區和辦公開庭兩用的新型網際網路審判法庭。
  • 廣東省將出臺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
    記者在清單中看到,被稱為「救命神器」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器),以及防護口罩、酒精噴霧等防疫用品均列入《建議清單》之中。  《建議清單》由基礎版、擴充版兩部分組成。其中,基礎版是災害發生第一時間自救互救所必需的物品,主要包括應急物品、應急工具和應急藥具在內的3大類共計12種物資清單,可作為家庭必備應急物品清單參考;擴充版是在基礎版的基礎上進行擴充,用來滿足更全面及特殊人群的應急需求,主要包括水和食品、生活用品、應急工具、應急藥具和重要物品及文件資料在內的5大類共計66種物資清單,各家庭可結合實際,作為擴充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參考。
  • 中華慈善總會(蒙牛)疫情防控應急物資中心正式運營
    「中華慈善總會(蒙牛)疫情防控應急物資中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有效解決了武漢捐贈物資「最後一公裡」的難點、痛點和堵點問題。最短時間實現資源有效配給每次重大災害後,留下的經驗都會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發展。非典讓中國建立更及時透明的信息公開制度;汶川地震奠定了應急志願服務專業化發展。
  • 校長馬懷德接受新華社採訪 談培養法治人才及依法行政的重要意義
    近日,校長馬懷德教授接受了新華社《新華視談》欄目專訪。在訪談中,馬懷德就如何培養高素質法治人才,依法行政下的應急法治,《民法典》和行政立法、執法的關係,行政訴訟法對於百姓的意義,如何保障法律公平、減少冤假錯案等熱點話題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 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紹興市突發公共事件物資能源應急...
    包括但不限於應急照明器材(應急燈、電筒)、交通工具(車輛、船隻等)、通訊器材、大型施救設備(挖掘、施吊等設備)、施救防護用品(鞋帽、手套、面具等防毒、防腐用品)以及排灌設備、沙袋、鋼管、樁木、鐵絲、鐵鍬及有關配套工具等搶險基本用具。
  • 本科新生開學典禮上,這所211大學校長「放狠話」,家長拍手叫好
    開學典禮的意義,一來是歡迎新生加入大家庭,二來是為了引導新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大學生活,所以校長的發言風格多是積極的、正面引導的、激勵性強的。而就在日前舉行的中國政法大學2020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上,該校的馬懷德校長竟然對新生「放狠話」。「記得網上曾經流傳過這麼一個段子,大學「university」等於「由你玩四年」。
  • 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國務院可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和應急處置工作,成立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協調指揮應急處置工作。事發地省級人民政府應按照國務院或國務院有關部門的統一部署,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組織協調市(地)、縣(市)人民政府開展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特別重大級別以下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
  • 疫情期間全市應急物資如何「分配」?市應急指揮部制定的這個...
    2月6日,記者從內江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獲悉,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決策部署,堅決落實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工作要求,增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後勤保障能力,切實保障物資供給,內江市專門印發
  • 山東加強對應急救援人員安全防護 建立職業健康檔案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2月12日訊(記者 梁雯)為將各類應急救援力量一體化納入調度指揮體系,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各負其責的應急救援格局,2月11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建立健全應急救援力量聯調聯戰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
  • 醫用防護服、醫用外科口罩等疫情防控重點醫療物資政府兜底採購收儲
    新華社北京2月9日電(記者安蓓)記者9日了解到,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通知,明確發揮政府儲備作用支持應對疫情緊缺物資增產增供,對企業多生產的重點醫療防護物資,全部由政府兜底採購收儲。
  • 犯其至難,圖其至遠——校長馬懷德在中國政法大學2020級本科生開學...
    (校長 馬懷德 攝影 盧雲開)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2020級同學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齊聚法大操場,隆重舉行中國政法大學2020級本科生開學典禮。歡迎你們來到法大,成為新一屆法大人!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我們見證了太多的歷史,吞噬數億生命的澳大利亞山火,一個月熔斷四次的美股,風雲變幻日趨緊張的國際局勢,以及影響深遠的新冠疫情。今天是不平凡的一天,今天我們能夠如期開學並在此隆重舉行開學典禮,昭示著經過半年多的努力,我們國家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也昭示著我們校園的疫情防控「保衛戰」取得了巨大成效。
  • 助防疫 保復工 普洛斯全程無償馳援抗疫前線
    >物流無償支援防護服進京近日,由國際方面捐贈的一批防護服搭載兩班貨運包機先後降落在首都國際機場,助力北京抗疫前線,打好這場復工復產「防護戰」。普洛斯與投資的企業卓志跨境供應鏈,聯手在全球尋求急需的醫療物資,同時協助壹基金、新陽光基金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進行了國際採購,由卓志提供國際物流和清關服務。其中,普洛斯為壹基金海外代採防護物資近155萬件,無償提供全程國際、國內物流支持。
  • 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舉行留學生應急防護物資「健康包」發放儀式
    人民網雪梨3月30日電 (王泉驕)據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網站報導,3月27日下午,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舉辦「情系留澳學子 祖國在你身邊」留學生應急防護物資「健康包」發放儀式。成競業表示,當前全球疫情持續蔓延,黨和國家一直高度關心海外留學人員的安全和健康。習近平主席最近再次強調「要加強對境外我國公民疫情防控的指導和支持,做好各項工作,保護他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駐澳使館高度重視在澳中國留學人員的權益,密切關注澳疫情發展。前段時間以來一直與澳聯邦和地方政府部門、有關院校密切溝通,敦促他們關注並切實保障中國留學人員的安全和健康。
  • 交通部:石家莊邢臺兩地應急物資運輸車輛持證通行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切實做好河北省石家莊和邢臺地區的醫療防護物資、生活物資、重點生產物資等應急物資運輸保障工作,保障應急運輸車輛順暢通行,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切實做好河北省石家莊和邢臺地區疫情防控應急運輸保障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應急物資運輸車輛持證通行對於向河北省石家莊和邢臺地區運送應急物資的車輛,由承運單位或駕駛人在本地自行列印《進出河北疫情防控應急物資應急運輸車輛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