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自小就有地包天或齙牙。在一項由全國兩萬多名各牙齡期的兒童與青少年參與進行的錯(牙合)畸形患病率調查顯示,我國兒童與青少年的錯(牙合)畸形患病率為67.82%。
最近我們不是在做曬寶寶穿搭贏小狗高端除蟎儀的活動麼,有麻麻在後臺曬了寶寶超萌超可愛的側面和背面照,但留言:沒正面照真不是因為肖像權,實在是娃的牙齒有點參(can)差(bu)不(ren)齊(du)
跟娃媽聊了聊,她說準備等娃換完全部牙再去矯正!其實這是錯誤的!越早進行幹預,對孩子後期的牙齒發育越有好處!
1、第一階段:乳牙期階段(4~5歲)
該期主要適用於乳牙反牙合和不良習慣(如伸舌、咬唇等)
2、替牙期階段(女孩:9~11歲,男孩:10~12歲)
替牙期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青春前期和高峰期,如果孩子是功能性或骨性錯牙合畸形,那麼在這個階段治療可以充分利用頜骨的生長潛能,通過促進或抑制頜骨的生長而達到治療目的,對改善孩子的面型和功能更有利。
3、第三階段:恆牙期階段(女孩:11~14歲,男孩13~15歲)
常見的錯合畸形在這個階段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
- 看面型
是否有臉型偏長,側面看有齙牙,鼻基底下陷,笑起來牙齦露出過多,或者有地包天等問題。
- 看脊柱
是否有駝背、頸前伸等不正確體態。
- 看牙齒
孩子的牙齒排列看起來不協調,或者經常口臭。
- 看口腔習慣
口腔不良習慣體現在張口呼吸,啃指甲、咬手、吐舌、偏側咀嚼、睡覺打鼾等生活習慣上,這些生活習慣往往能夠反映出口腔不良習慣的存在,從而導致口頜面部發育異常。
1、Q:牙齒沒換完不能開始矯正?
錯!不但患者這樣想,很多非正畸專業的口腔醫師也這樣認為。
不同個體的具體問題不同,考慮到牙齒和頜骨的生長發育情況,每人開始矯正的時機會有差異,既有乳牙期、替牙期的早期矯治,也有換完牙及成年後的綜合性矯治,究竟屬於哪種情況,應由專業的正畸醫師判斷。
2、Q:牙齒矯正後會鬆動?
錯!牙齒本身也不可能一輩子待在原地不動,而是處於穩定與移動的平衡中。矯正就是通過外力暫時打破這個平衡,為牙齒搬家。
矯正產生的骨改建帶來牙齒生理性的移動,在移動過程中暫時有一定程度的鬆動很正常。當牙齒移動到新的位置上,自然又回歸到平衡中,重新穩定下來。
3、Q:牙齒矯正老了會掉牙?
錯!很多人認為老掉牙是一個正常的生理現象,其實不然,健康的牙齒應伴隨人終生。
目前在我國,牙周炎已成為成年人牙齒缺失的首要原因,也就是說,所謂老掉牙主要是因為牙周炎導致牙齒鬆動脫落,而牙周炎的關鍵致病因素是口腔的菌斑微生物。是否罹患牙周炎與是否做過矯正無關。
4、Q:牙齒矯正可以瘦臉或者改變臉型?
錯!矯正醫師從事的工作是移動牙齒。尤其是前牙位置發生改變,附近的牙槽骨也發生一定程度的改建,嘴唇的前後向位置和唇齒關係也會改變。
因此,牙齒矯正帶來的是鼻子以下面部的容貌變化,而非面部寬度或其他臉型部位的變化。實事求是,要正確看待矯正醫師的功勞。
5、Q:牙齒矯正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
有些家長擔心矯正期間很多飲食受到禁忌,繼而會影響孩子發育,但實際上牙齒矯正對飲食沒有絕對的禁忌,關鍵是要注意方式方法。
而且,矯正是牙槽骨改建的過程,治療結果會與上下頜骨的生長發育有關,但矯正本身不會影響兒童身高的生長。
6、年齡大了不能矯正牙齒
齒移動是生命體內都會存在的骨改建過程,因此牙齒矯正老少皆宜。
但不同個體存在的問題不一樣,開始矯正的時機也不盡相同。是否可以矯正,應從專業的正畸醫師處尋求答案。
7、成年人牙齒矯正容易反彈
牙齒矯正結束在一段時間後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復發,但復發與否和矯正開始的年齡無關。
實際上,青春期生長發育對矯正穩定性的影響更不容忽視。復發不可避免,在臨床上專業的正畸醫師會通過很多種方法減輕復發的程度。